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六)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
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
指伟大的作品。
②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现在我们似乎说得
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但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
们,就找了几条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
例如,人们常常会说《离骚》的主题思想是“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说《红楼梦》的
主题思想是“歌颂封建家庭叛逆者的爱情”,其实都是不对的。在西方艺术中,荷马史
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最好的悲剧,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的绘画和雕塑,
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讲得越清楚,就离它们
越远。
③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有两种常规选择: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
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
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摒弃了这两种选择,他
在剧作《伽利略传》中故意安排了一个最为难的结构:伽利略在教会的火刑威胁前屈服
了,公开宣布自己的科学发现是谬误,教会因此赦免了他死罪,而他原先的学生和朋友
也从道德上把他流放了,再也没有人理他;孤独的老人在二十年后又有了重大的科学发
现,甚至比二十年前的发现更重要。这让他的学生们产生了困惑:他当初该不该屈服?
语文•第1页(共io页)■■口匚
当初如果不屈服,必定死亡,那也就说不上后来的科学成就了;但是,屈服又是人们所
不能接受的。显然,布莱希特自己也没有结论,甚至连偏向都没有,他让广大观众与自
己一起卷入苦恼。但对艺术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它让人们因苦恼而
哥贵。
④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也是如此。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作者对于老人与海
的搏斗展开了很有力度的描写,但这并不是这个作品走向伟大的理由。它走向伟大的理
由只有一个:谁也说不清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
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如果有一个读者凭着这一些信息说老人是胜利者,
那么,就一定会有另一个人拿出充分的理由说老人是失败者。彼此相反的理由可以是四
条、五条、六条,乃至无穷,条条都有驳难者。于是,人们不能不想起,人类历史上的
胜利和失败几乎都是如此:永久的两难,永久的转换,永久的无解。
⑤其实,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对这种两难早就有过深入论述,他把两难结构
的哲学原理,归结为“两个片面都具有充足理由,相持不下又相辅相成的悖论”,也可
称之为“二律背反”。由于“背反”的是“律”,而不是故意设计的戏剧情节,因此这
种“背反”是两强共构。如果对峙的两方面有了强弱,那就很快构不成对峙,对峙成了
虚假。黑格尔认为,古希腊悲剧中的几个最高典范,都是两难结构。
⑥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存在两难的结构。那这两难结构能在中国作品中获得印证吗?
当然也能。从《离骚》到《红楼梦》,最伟大作品的背后,也都埋藏着“二律背反”的
两难。
⑦两难结构有一个巨大的陷阱,让大量有可能问鼎伟大的作品失足其间,结果只能
保持杰出,却与伟大无缘。这个巨大的陷阱,可称之为“两难的调解方案”。这种调解
方案,是出于世俗心理而在万丈深渊上勉强勾画的安慰之桥。勾画这种安慰之桥的,首
先是评论家。他们首先要安慰的不是民众,而是自己,因为他们的天赋和心力理解不了
万丈深渊。例如评论《伽利略传》,评论家最常规的说法是,布莱希特塑造了一个“既
伟大又渺小的科学家”,伽利略是“科学上的巨人、人格上的矮子”等,硬是让一个人
的“自身矛盾”来解释世间人生的共同难题。不少评论家还会寻找政治原因、历史原因
对作品的两难进行解释。而对于创作者来说,艺术创作中,最怕“洞察一切”“看透一
切”的宣教。《三国演义》开宗明义,一上来就把书中的故事全都高屋建施地看透了,
从这一点上说,《三国演义》是优秀作品但不是伟大作品。
⑧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不封闭于某段历史、某些典型,而
是直通一切人,也不封闭于各种“伪解决状态”,而是让巨大的两难直通今天和未来。
一般说来,不封闭程度越高,也就越伟大。
(摘编自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口□语文,第2页(共10页)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和简明的结论,但有正确的主题思想与合
适的艺术形式。
B.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有“两难结构”,黑格尔对
这种两难早就有过论述。
C.《三国演义》因其“洞察一切”“看透一切”的宣教而未能成为伟大作品,只能算
优秀作品。
D.不封闭是伟大作品一个重大秘诀。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的不封闭程度越高,也
就越伟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中的“拐杖”是指人们为了分析、讲解伟大艺术作品而找出的几条普通人
都能理解的主题思想和结论。
B.因为讲得越清楚,距离就越远,所以无论是好的悲剧,还是绘画、雕塑和音乐,
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
C.《老人与海》之所以是伟大作品,不在于对老人与海的搏斗展开的很有力度的描
写,而在于作品的两难结构。
D.有些评论家的天赋和心力理解不了作品中的两难结构,因此他们提出“两难的调
解方案”,以此来安慰自己。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⑦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关于《涉江采芙蓉》中的采芙蓉者,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
但也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应该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
B.陈鸿根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创作出《长恨歌传》,借此“亦欲惩尤物,窒
乱阶,垂于将来者也”,具有一定的谴责意义。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阿Q的可怜形象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茅盾则
说:“‘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国民族所特具,似人类普通弱点的一种。”
D.沈从文《边城》中描绘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其中“翠翠”这一形象,是“爱”与“美”的理想化身。
4.文章指出,在伟大作品的身上,都普遍存在着“两难结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说
明作者是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4分)
5.请从《离骚》《红楼梦》中选择一部作品,任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中的“两难结构”。
(4分)
语文•第3页(共10页)D匚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会呼吸的纸
苏沧桑
十月,霜降。
阳光从天窗倾泻而下,像一场金色的雨,落在富阳元书纸古法造纸第13代传人朱申
华身上。站在浙江图书馆地下一层古籍部金色的雨里,隔着一层玻璃,他看到另一些金
色的雨,落在阅览区的仿古书柜和桌椅上。影影蜉绰的光亮,清晰的咚咚咚的心跳,都
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
一双戴着白手套的手,将乾隆版《四库全书》中的一函在他眼前徐徐打开,两百多
年前的旧时光呼啸而来。两百多岁的书,新得跟婴儿一样,闪烁着玉石般的润泽。
鼻尖传来一缕熟悉的气息,是他已闻了四十八年的气息,空谷、阳光、雾气、溪流、
毛竹的气息,一张竹纸的深呼吸。
朱中华手心发热,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飞速交叠着一些幻象——龟甲、青铜、竹
简、丝帛……荒野中,一个无名氏从一张破竹帘上轻轻揭下一层被太阳晒干的纤维物,
惊异地发现可以在上面写字……灯影下,一个叫蔡伦的男人,用树皮、麻头、破布、鱼
网等原料,挫、捣、抄、烘,成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真正的纸……船一样的纸,承载
着唐诗宋词书法绘画,悬浮在浩浩汤汤的时光之河……一千多年前的某个元日,北宋皇
帝庙祭,风轻拂真宗手里的祭祀纸,散发着竹子的清香。这张从江南富阳跋涉千山万水
抵达京都的元书纸,在风里舞蹈,召唤着祖先、神灵,以及大地上的一切....
“我能把手套脱了,用手摸一下吗?”
一段短暂的沉默。
“好。亲手摸过,说不定您真能把修复纸重新做出来。”
轻轻触及纸页的一霎那,食指中指和拇指指尖上传来丝绸般的凉滑,轻轻摩挈,则
如婴儿的脸颊,细腻里又有一点点毛茸茸的凝滞。
“的确是清代最名贵的御用开化纸,洁白坚韧,光滑细密,精美绝伦。”
《四库全书》从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
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分别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其中文澜阁本屡经战火,后递经
补抄,基本补齐,就是此时此刻眼前的这一部。然而,当年所用的开化纸,世上已经没
有人能做得出一模一样的了。
可他觉得,这张消失在历史深处的纸离他无比的近,像他失散多年的一个亲人:是
一个婴儿,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它离我不远,我会把元书纸做得像它一样好。我尽力。”
富阳大源镇朱家门村,逸古斋古法造纸坊。四十八岁的朱中华站在站了四十八年的
口口语文•第4页(共10页)
十
纸槽前,听见隔壁传来淅淅沥沥捞纸的水声,回响了一千多年的水声。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曾经,富阳的山山水水里,镶嵌着无数手工
纸槽。元书纸古称赤亭纸,是以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
纸,主要产于浙江富阳,北宋真宗时期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祭时用以书写祭文,
故改称元书纸。又因大臣谢富春倾力扶持,又被称之为谢公纸或谢公笺。
朱中华家族中最辉煌时,是抗战前,太公朱启绪拥有八个纸槽、五十个工人。而此
时,曾经日夜回响着淅淅沥沥捞纸声的朱家门村,朱中华成了最后的、唯一的坚守古法
造纸的人。
朱中华从裤袋里摸出一盒烟和一只打火机,点燃了一根烟。阳光从屋顶的塑料棚布
间漏下来,将一个中年男人不高但很壮实的身影投到积水的地面上。深秋的寒意从脚底
升起,他只穿着格子棉衬衣和单裤,却一点都不觉得冷,这几乎是他常年的衣着,砍竹、
捞纸、晒纸、送货、谈生意,都这么穿。其实他最喜欢的是那套米色的唐装,穿起来站
在纸堆里写字,很像一个文人,但他怕村里人“晕倒”,从来不穿出门。烟雾绕上他长
着老茧的食指和中指,绕上鬓角的白发,绕上紧皱的浓眉,挡住了他看向纸槽的目光,
如时常挡在他眼前的一个个“难
朱中华相信纸是会呼吸的,有生命的,甚至相信,纸是有灵魂的。据《天工开物》
记载,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要经过砍竹、断青、刮皮、断料、发酵、烧煮、打浆、捞
纸、晒纸、切纸等七十二道工序,耗时整整十个月,像孕育一个胎儿。从诞生的那一天
起,便承载着生死悲欢、沧海桑田,那么重,那么痛,那么美,它怎么可能顽同木石?
朱中华所有的努力,就是想用竹子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纸,让会呼吸的纸、让纸上的
生命留存一千年、一千零一年、更多年。
可是,很难。如今的人们,往往只关注纸上的字,关注是谁的画谁的印章,是否有
名,有谁真正注意过一张纸本身,它来自哪里?如何制造的?能活多.少年?谁在担心一
张纸会永远消逝,一门古老的手艺将无人传承,一种珍贵的精神将永远绝迹?
如果一张元书纸开口说话,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水的声音,水声里,是比古井更
深的寂寞。
《四库全书》的触觉还在指尖萦绕,他掐灭烟,将双手慢慢伸进纸槽,看到遗失在
时光深处的老精魂,在纸浆水里渐渐醒来。
(节选自苏沧桑《纸上》,有删改)
文本二:
①苏沧桑:这些画面,因为与“劳动”这个伟大的主题紧密相连,呈现了江南的另
一种美,每一份最原生态的劳作里深藏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无奈,也深藏着生生不息的
古老美德,如同评论家所说:“'美'的背后,竟然蕴藏着如此的披肝沥胆、惊心动魄。”
如同俞敏洪老师读了《纸上》后的感慨:“他们把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全部赋予了自己的
热爱,以至于让人观见了其中的无穷魅力和诗性。”
②苏沧桑:一门古老的手艺或活计,可能不可避免终将消逝,但一个民族的珍贵文
语文•第5页(共10页)□□
明绝不能失传。像我在《纸上》自序中写的那样,“多年以后我不在了,一代代人不在
了,无数记录者的文字还在,未来的人读到时,依然能从中触摸到一双双人民的手,听
到更接近天空或大地的声音,看到始终萦绕在人类文明之河上古老而丰盈的元气。”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到“光亮”和“心跳”“都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这种描述给人一种神秘
而浪漫的感觉,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B.朱中华,这位最后的、唯一的坚守古法造纸的人,他的存在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
映射出传统技艺传承的艰辛与不易。
C.作者把纸比作他失散多年的亲人,是因为纸让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和熟悉,同时也
暗示了人类对传统技艺的珍视。
D.朱中华之所以担心穿唐装出门会让村里人“晕倒”,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穿着与平
时的形象反差较大,村里人可能会感到惊讶。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朱中华看到并触摸到《四库全书》的一函开头,以他将手伸进纸槽结尾。
与《荷塘月色》写法相似,做到了首尾呼应。
B.“朱中华手心发热,耳朵里嗡嗡作响”“灯影下,一个叫蔡伦的男人”,实写出朱
中华触摸到元书纸时的激动心情。
C.“如果一张元书纸开口说话,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水的声音,水声里,是比古井
更深的寂寞”,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D.本文插入《四库全书》编修史实、元书纸的渊源、朱家的兴衰等内容,看似散漫,
实则线索清晰,主题鲜明。
8.文章中画横线句子提到:“朱中华相信纸是会呼吸的,有生命的,甚至相信,纸是有
灵魂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6分)
9.苏沧桑说:“每一份最原生态的劳作里深藏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无奈,也深藏着生生
不息的古老美德。”请结合文本对此作出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
必信而亲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入主以为
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疗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
益疏,而入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
祸患伏于帷闲,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口□■语文•第6页(共10页)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敌其大
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入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
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
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材料二: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
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患已深囚而觉之闻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叵]缓之间则养祸回而益深©急之
回则挟人主以为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事,指当权执政、行事、办事,“当国”与其意义相近。
B.恃,意为“依赖、依靠”,与成语“恃强凌弱”中的“恃”字意义相同。
C.举,意为“全”,与《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中的“举”字意义相同。
D.伶人,亦称优伶,今称演员,伶官是古代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擅长写史论,材料一以宦官制度给国家带来危害立论,深度剖析了宦者祸
国的行径,夹叙夹议,分析详尽。
B.从宦官的工作性质来说,他接近皇帝,熟悉皇帝的生活习惯与思想志趣,用心专
一并且毒辣,能逐步取得皇帝的信任。
C.古人说“伴君如伴虎”,君王喜怒无常,宦官常侍皇帝身边,随时可能招来杀身
之祸,他们的安危就出于君王的喜怒哀乐。
D.宦祸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大的可以亡国,其次会让君王丧命,还会成为世上奸雄
们趁机作乱、大肆屠杀的借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2)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语文♦第7页(共10页)mr-]
14.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和《五代史宦者传论》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国不当,
就会有“身死国灭”的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明君治国的做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将进酒
〔唐代〕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盘鼓【闽;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注】<(tub)鼓:用盘皮制作的鼓。<:扬子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这里意为“劝酒歌”。全诗诗情大起大落,极具气势。
B.这首诗的前部分用密集的华丽字眼描写精美名物,描绘了一场华贵丰盛的筵宴。
C.中间四句写宴乐的鼓点愈来愈急,仅十二字就将音乐歌舞之美妙写得尽态极妍。
D.最后两句和前面光影绚烂的欢宴场景形成鲜明对照,透露出一片苦涩幽怨的
意绪。
16.请分析李白《将进酒》与本诗在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这首散曲以“吹”字贯穿始终,“,
”两句写出了“吹”之功用,讽刺了宦官依仗权势,狐假虎威的丑恶
嘴脸。
(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入,“,
”这两句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写出了人们劳动美和生活美,展现出了一派
美好幸福生活的图景。
(3)“梦”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的意象,能够激发诗
人的创作灵感。小刚想起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
“,,
,O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①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控制不住网购化身“剁手党”,
在直播间看节目应援打赏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一些难得回越家看望父母的网
□□语文•第8页(共10页)
友惊叹,父母成了“网瘾老年”。
②有网友吐槽,现在角色反过来了,以前父母总叮嘱自己“少玩手机,不要沉迷”,
如今换作自己敦促父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还有网友为了父母健康将其手机设成
青少年模式,不料却引发家庭矛盾。
③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形容词。数据显示,近年来60
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快速上升。截止2022年12月,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
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照这情形,我们可以预见:将来网瘾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还会
增加。,
④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不断推进,不少老年人前脚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便
陷入“数字沉迷”。
⑤比如,不久前,被称为“中老年饭圈顶流”的网红主播“秀才”塌房,人们惊讶
地发现,他的粉丝中老年人占比高达80%。他们把“秀才”看成“云陪伴”的亲人或朋
友,在评论区倒苦水、话家常、疯狂表白。不仅将其视为精神寄托,还把情感投射转化
为金钱打投。
⑥老年人何以有“网瘾”?“孤独”是主要原因。“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与子女缺
乏交流,不适应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年人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不被需要的
孤独感。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寻求“归属感”。
⑦但“网瘾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独,也有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⑧他们曾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社交沟通、学
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网络,他们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上网带
给我许多收获”,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说:“在网上通过各类小视频,我学会了收纳、修
理、种花,生活别提多充实了!”
⑨所以,对于“网瘾老年”问题,不能与年轻人沉迷手机问题A.o解
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其真正的需求。本文的标题是《防老
年人“网瘾”,需开好三张“药方”》,下面就具体来说说这三种“药方”。
⑩让亲情成为一剂“解药”。于年轻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辈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
更要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陪伴和关心。
⑪让优质网络内容成为一剂“补药”。网络内容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假新闻、
养生伪科学等B.,侵蚀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平台应当从关爱老人角度出
发,提供适老的、健康优质的内容,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你根据全文内容,仿照文章⑩段和⑪段的结构,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给“网
瘾老年”开出第三张药方,不超过75字。(5分)
语文•第9页(共10页)□口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①。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
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
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
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
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②,如
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外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
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夕卜,谦辞还有“③”等等。
常见的敬辞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个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第③句请写出4个谦词)(6分)
22.根据材料,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用,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谦敬辞使
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你送来的作品,我已认真看了,有几处不妥当的地方,我斗胆加以斧正,现在读
来好多了。
B.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C.我亲爱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以前的电话号码作废,这是我的新号,敬请惠
存,以后多多联系。
D.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
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全才首先一定是专才,全才是从专才中成长起
来的。”
③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④俗语云:“一技在手,终生不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第10页(共10页)
2024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六)
语文参考答案
1.6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第①段“正确的
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
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选项偷换了
概念。
2.6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第②段“在西方艺术中,
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最好的悲剧,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的绘画和
雕塑,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讲得越清楚,就离
它们越远”,不是“好的悲剧”,选项扩大概念,同时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
3.0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第⑦段的观点
是“两难结构有一个巨大的陷阱,让大量有可能问鼎伟大的作品失足其间,结果只能保持
杰出,却与伟大无缘”。本段从评论者和创作者两个角度进行论证。A.符合整篇文章的观
点,但不符合第⑦段的观点;B.符合题意,根据表述,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应该
如何看待,《长恨歌传》进行“宣教”:“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从这一
点上来说,《长恨歌传》不能算是伟大的作品。C.是研究者(评论者)对同作品主题的不同
看法,没有涉及“两难”;D.与第⑦段的观点无关。
4.口分)
①运用举例论证,获得直接证据。文章列举了戏剧、小说、音乐、美术等领域的例子,
来论证这些领域的伟大作品都存在两难结构,重点分析的是《伽利略传》《老人与海》两
个作品。
②运用引用论证,援引黑格尔的“二律背反”理论,为论述伟大作品中的两难结构找
到了哲学依据。
③运用对比论证,文章论述了“两难”的对立面一“两难的调解方案”。通过分析
“两难的调解方案”让大量有可能问鼎伟大的作品与伟大无缘,从反面(间接)加以论证。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5.口分)分析《离骚》的人物态度:
示例一:屈原对待君主的态度存在“两难”。①诗人“恐美人之迟暮”,又渴望“乘骐
骥以驰骋兮”,担忧君王也会日益衰老,渴望自己能够躬先士卒,为君王在前引导开路,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
表现出忠君、报君的态度;②诗人“怨灵修之浩荡兮”,怨恨君王(楚怀王)过分荒唐,
始终不能明了自己的心迹,体现出“怨君”的态度。
示例二:屈原的“进”与“退”体现了“两难”。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渴望“乘
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忠君爱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渴望乘
上奔驰的骏马为君王奔走效力,做先锋开路;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残酷的现实让他陷入苦闷与徘徊之中,只想退居草野,重新修习德行,而即便选择了
“退”,他改变楚国现实的理想也一直都在。
分析《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示例一:贾宝玉“正邪两赋”的形象特点体现了“两难”。①贾宝玉的“正”体现在
他是情痴情种,他聪明灵秀、文采风流;②贾宝玉的“邪”体现在他“乖僻邪谬”,即性
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喜怒无常,不学无术,是伦理道德的叛逆者。
示例二:王熙凤的人物特点也体现了“两难”。①一方面,她精明能干,八面玲珑,
将贾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是“脂粉队里的英雄”;②另一方面,她专权敛财,严苛待下,
心狠手辣,“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些特点让读者很难对王熙凤的形象
特点形成统一的结论。
(任答一个示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黑格尔关于“二律背反”的定义,并结合作者对《伽利略传》《老人与海》两个
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明白,文学作品中的“两难”是指针对同一事物的同一方面,作品
呈现出相反的“两个片面”,这“两个片面”都有其充足的理由,相持不下又相辅相成。
《离骚》和《红楼梦》中的“两难”体现在多个方面,考生可以从人物形象特点,从人物
具体的心理、态度、行为,或者从作品的主题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只要符合“两难”的
基本特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6.6分)c【解析】张冠李戴,“他”指代的是朱中华,而不是作者。
7.6分)B【解析】“手心发热,耳朵里嗡嗡作响”实写朱中华的反应;“灯影下,一个叫
蔡伦的男人”是朱中华想象蔡伦造纸的情景,属于虚写;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
8.6分)①纸的诞生要经历砍竹、断青等七十二道繁杂的工序,这种耗费心血、工序繁杂的
制作赋予了纸一种特殊的生命力。②纸承载着人类的文字和情感,记录了人类的生死悲欢、
沧海桑田。这种记录和传承也使得纸具有了生命的特质。③朱中华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古法
造纸技艺,努力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纸,这种对纸的尊重和热爱,使得纸具有了灵魂,焕发
出无限的生机。(每点2分)
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7页)
9.6分)①克难攻坚的精神。纸的诞生要经历砍竹、断青等七十二道繁杂的工序。这种耗费
心血、工序繁杂的制作体现了朱中华等手工艺人克难攻坚的精神。②热爱与坚守。“已闻
了四十八年的气息”,朱中华几十年如一日地投入心血制作纸张,彰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
深沉热爱和执着坚守,这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③对古老文化和技艺的传承。
造纸术是一代代勤劳与智慧的手工艺人用心血与汗水凝聚而成的。这种对古老文化和技艺
的传承让中华文化不断绽放出生机与活力。(每点2分)
10.6分)BD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发觉祸患已深的时候,
想要和平日里疏远的大臣们一起除掉左右的亲随,行动慢了就会使祸患日益严重;操之
过急,又会使那些亲随挟持自己作为人质。故选BDG。
11.6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化常识及文言知识的能力。c.错误,
“杀人如不能举”中的“举”意为“完,尽”。故选C。
12.6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们的安危就出于君王的喜
怒哀乐”错,原文是“安危出其喜怒”,意思是君主的安危决定于宦官的喜怒。故选C。
13.6分)
(1)件分)女人,只不过是使君主沉溺于美色罢了,而宦官的危害可不止一个方面啊。
(2)住分)女色的迷惑,不幸而又不能醒悟,那么祸患就会降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重点词及句式各1分:“色”,女色、美色,此处需联系上下文理解为“使君主沉溺
美色”;“而已”,罢了;“端”,方面;判断句。
(2)重点词各1分:“惑”,迷惑;“不悟”,不醒悟;“斯”,就;“及”,来到,降临。
14.6分)①君主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②要有防微杜渐的意识;③要亲近正直忠诚贤能之
士。(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材料二“满招损,谦得益”可得出:君主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
材料二“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材料一“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
也”可得出:要有防微杜渐的意识;
材料二“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材料一“故前后左
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入主之势日益孤”可得出:要亲近正直忠诚贤能
之士。
15.0分)A【解析】“全诗诗情大起大落,极具气势”有误,本诗以瑰艳凄冷的意境、神奇
超常的想象,表达诗人身处病态社会的烦闷、压抑、凄凉与愤激之情。
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7页)
16.6分)①李贺的《将进酒》强调的是生的无聊和死的悲哀,在生死的对比中表现出对人
生苦短的哀叹。②李白的《将进酒》以劝酒为名,流露出诗人积极入世又怀才不遇的苦
闷,表达了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答对一点得3分)
17.6分)
(1)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示例一: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示例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三: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示例四: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18.Q分)
A.混为一谈/一概而论/等量齐观
B.车载斗量/不计其数/多如牛毛/数见不鲜/屡见不鲜
(每处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所填成语位于段首,结合前面的“所以”可知,此处是对上文“网瘾老年”现
象的总结,再结合后文“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其真正的
需求”可知,面对“网瘾老年”问题我们不能和年轻人沉迷于手机的问题放在一起看待,
可填“混为一谈/一概而论/等量齐观”。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
事物谈论。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
理。等量齐观:意思是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B处,所填成语用来形容“假新闻、养生伪科学”,强调其数量之多,可填“车载斗
量/不计其数/多如牛毛/数见不鲜/屡见不鲜”。车载斗量:比喻数量多,不可胜数,多指不
足为奇,很常见。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多如牛毛:像牛身上的毛那
样多;形容极多。数见不鲜:意思是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
见到,并不新奇。屡见不鲜:意思是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19.口分)截至2022年12月,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老年网民人数达1.53
亿。(两处语病,每改对一处给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逻辑不当,截止:
到一定期限停止进行。使用错误,应用“截至”。截至:停止于某期限,但是并未结束,
后面仍继续。第二处,搭配不当,“规模”改为“人数”。
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7页)
20.6分)让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成为一剂“保健药”。Q分)老人们的今天很可能是我们的明
天,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何况,建设和谐社会,理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提出见解以及仿照文段结构的能力。
由“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其真正的需求”可知,文
章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的角度先提出了两张“药方”,一是“亲情解药”,二是“优质网
络内容补药”,用专业的医学术语形象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亲情”是从个人的角度,
“优质网络内容”是从平台的角度,那么这第三张药方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提出,并借鉴
前两张药方的表达方式,如“让老年人健康触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是一剂‘保
健药'”,强调社会之于防老年人“网瘾”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建
设和谐社会,理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同时还要注意文章最后两段的结构为总分的
结构。
21.6分)
①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②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冠以“舍”
③“小”“拙”“鄙”“寒”(写出4个给2分,少于4个都扣1分)
(每点2分)
22.0分)C【解析】A.“斧正”是敬辞,指请人修改文章,不能用于自己修改别人的文章。
B.不得体,“先贤”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词语误用。D.“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23.60分)【审题立意】本题应该从学生角度思考“全才与专才”的关系立意,可谈全面发
展的益处,也可以表现专攻一方面成为一技之长,体现两者的思辨性为佳。对学生而言
全面发展是必要的,可以为将来的“专攻”打下基础;培养一技之长,也可促进学生触
类旁通全面发展。
【标题示例】
精一才而行天下以全才为桨,以专才为帆
才之所专,心之所往专则通,通则达
专才之光,照亮时代的路可博可专,找准定位
术业有专攻,君子需当器呼唤“立体式人才”
全才是时代的宠儿先通再专,大有可为
人为全才,行稳致远量身打造,成才就好
语文参考答案•第5页(共7页)
【评分标准】
1.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扣住中心题意。起评分45分。立意只是评分标准之一,可
根据作文的立意、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综合考虑,酌情加减分。
—等【20~16分]二等分】三等【三~6分】四等【5~0分】
内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容中心突出中心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工作者劳动合同样本3篇
- 挂靠经营合同范本3篇
- 房屋买卖定金合同判决书中的借鉴意义3篇
- 旅游信息化加强承诺3篇
- 安心行驶电池质保承诺3篇
- 安置房转让协议3篇
- 安徽旅游行业劳动合同模板3篇
- 招标文件购买明细簿3篇
- 工伤事故处理协议书3篇
- 安装委托书英文版模板3篇
- GB/T 9755-2024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
- 哔哩哔哩MATES人群资产经营白皮书【哔哩哔哩】
- 认识实习报告(10篇)
- 销售部门年度工作规划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同济大学信纸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二单词默写表
- 美的分权规范手册
- 混凝土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标准By阿拉蕾
- 教程学习基础网站上的mike urban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