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管理手册卒中救治中心工作制度目录一、医院文件:关于成立卒中中心的通知: 1二、卒中中心组织机构: 2(一)、卒中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2(二)、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 2(三)、卒中防治事务管理组成员名单: 2(四)、卒中宣教与培训管理组成员名单: 2(五)、卒中中心医疗组成员名单: 21、专家组成员名单: 22、溶栓组成员名单: 23、介入组成员名单: 34、手术组成员名单: 3(六)、卒中中心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3(七)、卒中中心感染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3(八)、卒中中心保障组成员名单: 4三、xx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制度职责: 5(一)、制度: 51、卒中中心工作制度: 52、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53、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8(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91、卒中中心各小组职责: 9(1)、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9(2)、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职责: 9(3)、医学伦理委员会人员职责: 9(3)、卒中防治事务管理组职责: 10(4)、卒中宣教与培训管理组职责: 11(5)、卒中中心诊疗组职责: 11溶栓组: 11介入组: 11手术组: 11保障组: 12(6)、评估专家组职责: 122、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12(1)、科室主任职责: 12(2)、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3(3)、主治医师职责: 14(4)、住院医师职责: 14(5)、医技科室人员职责: 15(6)、护士职责: 16四、医疗联合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17(一)、xx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章程(草案) 17(二)、xx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医疗协作协议: 18(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201(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流程: 22(五)、绿色通道介绍函: 23(六)、绿色通道管理流程: 24五、救治流程: 25(一)、院外救治流程(120): 26(二)、分诊检诊流程: 26(三)、急诊就治流程: 27(四)、各类卒中救治流程: 281、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救治流程: 282、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救治流程: 283、脑出血患者救治流程: 324、脑卒中住院患者救治流程: 33(五)、卒中诊治流程图: 35(六)、卒中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 37(七)、溶栓治疗谈话记录: 39(八)、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 40六、诊疗规范: 43(一)、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诊治指导规范: 43(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 50(三)、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61(四)、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 76(五)、中国脑静脉系血栓形成指导规范: 86(六)、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 90(七)、中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指导规范 100(八)、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106(九)、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115(十)、中国脑卒中护理指导规范 123(十一)、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 126(十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 147(十三)、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 154(十四)、中国脑卒中血管超声检査指导规范 159(十五)、中国脑卒中血管影像检查指导规范 179(十六)、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 188六、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195(一)、神经血管介入技术管理规范 195(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199(三)、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5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教育 2122一、医院文件:关于成立卒中中心的通知:关于成立卒中中心的通知医院各科室: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xx〕1235号)文件精神,为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提升脑卒中诊疗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规范卒中治疗流程,提高诊疗效果,建立健全“单病种、多学科”的卒中诊疗模式,经医院研究成立卒中中心。现制定《医疗管理手册•卒中中心工作指南分册》并下发,要求相关科室认真学习、通力协作、贯彻执行。xx年十二月一日主题词:成立卒中中心通知报送:xx区卫生局下发:医院各科室xx市第一人民医院xx年12月1日印发1二、卒中中心组织机构:(一)、卒中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段荣华副院长办公室,段荣华兼任办公室主任。(二)、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三)、卒中防治事务管理组成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四)、卒中宣教与培训管理组成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五)、卒中中心医疗组成员名单:1、专家组成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x2、溶栓组成员名单:第一组: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第二组:组 长:xx副组长:xxx2成 员:xx第三组: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3、介入组成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4、手术组成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六)、卒中中心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第一组:组 长:xx副组长:雷xx成 员:侯xx第二组: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第三组: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x(七)、卒中中心感染控制小组成员名单:第一组:组 长:xx副组长:xxx成 员:xxx3第二组: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x第三组: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xx(八)、卒中中心保障组成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xx成 员:邵xxx4三、xx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制度职责:(一)、制度:1、卒中中心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脑卒中登记各项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2、掌握脑卒中发病动态和流行趋势;了解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分布;实施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监测报告工作。3、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报告卡的收集、核实、建册、和审核等工作,并按程序上报。4、评价脑卒中预防控制效果,为防控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对辖区内脑卒中调查和随访调查,负责掌握本单位门诊、住院病人就诊和确诊情况,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新发病例信息的收集并及时核实及上报。5、负责对脑卒中登记处反馈的新确诊的患者和死亡病人核实并及时反馈至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核查登记上报。6、组织院内工作人员的培训、漏报自查和内部考核评估。7、参加卒中中心召开的例会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2、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基于生命健康科学和创新的生物技术所取得的快速发展,面对医疗、科学技术、卫生政策迅速发展所带来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医院伦理委员会在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和在涉及人体生命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的实践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加强医学伦理道德建设,促进生命伦理学原则与现代生物医学实践紧密结合,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导下,为发展在本医院内的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医学伦理决策的咨询机构。第二条医院伦理委员会遵守赫尔辛基宣言规定,要遵循国际公认的不伤害、有利、公正、尊重人的原则以及合法、独立、称职、及时和有效的工作原则开展工作。第三条医院伦理委员会以维护人的健康利益、促进医学科学进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为工作目标,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积极促进医院生命伦理学的实施与发展。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医院伦理委员会由一定数量(7-11人)的医、护、药、医技科技人员、医院管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医学心理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必要时可聘请社会及宗教工作者)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二人,委员若干人。第五条医院伦理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任期三年。可以连任。委员可根据需要有所变更。如有变动,应及时补充,以保证足够数量的委员开展工作。第六条伦理委员会成员应接受有关生命伦理学和卫生法的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应制5定培训计划,以不断提升委员的素质和能力。第七条伦理委员会设秘书1-2名,负责受理伦理审查项目、安排会议日程、会议记录、决议通告、档案管理及其它日常工作。第三章任务第八条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权益,论证本院的医学伦理及生命伦理问题,开展生命伦理学普及教育活动,对涉及人体或人体标本的项目进行伦理审查和批准,并提供咨询服务。第九条评价、论证本院开展的涉及人体试验的科学研究课题的伦理依据,贯彻知情同意原则,审查知情同意文件,对研究课题提出伦理决策的指导性建议。第十条讨论、论证本院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生命伦理难题,提出伦理咨询意见。第十一条对本院已经实施或即将引进的医学创新技术;对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重大医疗技术;对医务人员或病人(包括病人亲属)的咨询与请求;对院长提出委托的事件,进行生命伦理的讨论、论证。第四章工作程序第十二条医院伦理委员会接受委托人咨询论证的文件必须由委托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供完整的资料及委托目的。第十三条医院伦理委员会采取阅卷,实地考察调查、听证等方式,对项目或事件进行全面了解。第十四条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例会程序为:(1)介绍被论证事件的原本(2)查验有关论据(3)提问(4)论证(5)表决。第十五条医院伦理委员会根据所论证项目或事件的情况,可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参加讨论,论证。第十六条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的事件如与委员会委员有关时,该委员应回避。第十七条医院伦理委员会接受院长提出的咨询,需将所论证的结果以记要的形式,由参会委员签名,向院长提出咨询报告,供院长决策参考。第十八条医院伦理委员会及其成员,对于论证事件中的医学伦理咨询意见,只作为讨论意见记录在案,供决策参考,不具有直接行政效力。第五章跟踪审查第十九条伦理委员会对所有批准的研究进展进行跟踪审查,从作出决定开始直到研究终止。第二十条 跟踪审查的形式:1、现场督察。到达研究专业科室,访视研究者和受试者,检查知情同意过程和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检查研究是否遵循试验方案、GCP规范和伦理委员会批件的要求;2、听取临床试验机构年度工作总结和临床研究进展报告;3、根据研究方案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在批准研究时确定的跟踪审查计划;4、以下情况和事件要求研究者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重新审查:(1)对方案的任何修改,其可能影响受试者权利、安全和(或)福利或福利,或6影响研究的实施;(2)与研究实施和研究产品有关的、严重的和意外的不良事件,以及研究者、申办者和管理机构所采取的措施;(3)可能影响研究受益/风险比的任何事件或新信息。第二十一条跟踪审查的要求:1、需做出跟踪审查决定时,法定到会人数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2、跟踪审查的决定应公布并传达给申请者;3、凡研究暂停、提前终止,申请者应及时书面通知伦理委员会暂停、终止的原因,暂停、提前终止的研究所取得的结果的总结应递交伦理委员会;4、研究的最后总结报告副本应递交伦理委员会。第六章伦理审查原则、职权范围及审查程序第二十二条伦理审查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受试者的危险最小;2、试验危险性/受益比合适;3、对受试者的选择无偏向;4、试验前需取得书面知情同意书;5、保证不公开受试者的资料;6、受试者参加试验不受压力;7、保证研究者及研究条件合格第二十三条 伦理审查职权范围伦理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医院任何涉及人或人体标本的研究项目,包括:1、审查所有涉及人或人体标本、组织的研究项目是否符合伦理要求;2、有权要求研究人员提供或修订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文件;3、终止或暂停已批准的试验;4、审查执行中的研究项目方案及知情同意书的修订;5、监测已审批项目的实施;6、审查上报的已审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研究有关及无关的不良事件。第二十四条伦理审查程序1、医学伦理委员会对项目的审查意见应在讨论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只有参与审查的伦理委员会成员才有表决权;2、参加该项目的委员在审查和表决时应回避,不参与投票;3、会议有2/3以上(含2/3)委员参加才可开会,同意票应超过法定到会人数的半数;4、审查的结果可以是:1.同意2.作必要的修改后同意3.修改后再议4.不同意;5、非正式的建议可作为决定的附件;6、对否决项目及修改后再议项目应详细说明其理由。第七章文件及档案第二十五条 建档内容71、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审查程序,伦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职责;2、伦理委员会成员任命文件,伦理委员会委员声明,保密承诺,利益冲突声明,伦理委员会成员专业履历,独立顾问聘请书,伦理委员会成员通讯录;3、申请者提交的伦理审查申请表,以及所有申请材料的一份副本;4、伦理委员会审查受理通知书,会议日程,伦理委员会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的副本;5、伦理委员会成员与申请者或有关人员就申请、决定和跟踪审查问题的往来信件。跟踪审查期间收到的所有书面材料。研究暂停或提前终止的通知。研究的最后总结或报告;6、伦理委员会成员培训计划,培训资料。7、伦理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第二十六条 档案管理秘书负责文档存取,办理借阅和返还手续。文件存档至少到研究结束后5年。3、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二、下列情况(不仅限于)列入“绿色通道”管理:1、各种原因的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等。2、各类外伤、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损伤、高压性气胸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等。3、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4、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5、无法确定原因但生命体征严重异常或生命垂危的患者。6、“三无”人员。指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7、其它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三、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四、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五、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三先一后”(即先救治、先治疗、先检查,后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特检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急诊科建立“绿色通道”记录本,做好详细记录,由急诊护士填写,对重危病员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以便查核。8六、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七、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总值班协商解决。八、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九、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医务科及总值班进行全面统一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十、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1卒中中心各小组职责:()、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院内卒中中心建设总体计划和规划;2)、负责卒中中心组织机构框架建设及人选拟定;3)、负责卒中中心的制度、人员、药物、耗材、设备、技术及管理等支持工作;4)、负责医疗联合体、120急救中心工作协调。5)、负责卒中中心、卒中多学科诊疗专家组工作协调。(2)、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职责:1)、负责起草/修订院内卒中中心管理制度、人员工作职责,书写全年工作计划、总结,拟定中心未来发展规划等工作;2)、负责卒中中心院内就诊、治疗工作流程的调整、优化、再造;3)、负责院内卒中数据管理系统的引进与维护;4)、负责协调院内卒中多学科联合诊疗、远程医疗工作;5)、负责院内卒中相关临床诊疗技术的上报、审批、备案、授权工作;6)、与卒中中心、卒中多学科诊疗专家组共同负责院内卒中相关病种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7)、与卒中中心、卒中多学科诊疗专家组共同负责院内卒中中心质控管理工作;8)、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卒中中心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3)、医学伦理委员会人员职责:主任职责:在院长的领导下,行使伦理委员会主任的职责;有权对伦理委员会成员进行推荐及任免;制定或修改伦理委员会章程;审核并签署评审意见;主持伦理委员会会议;9积极参与医院医学伦理道德建设;负责伦理委员会有关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促进医学伦理学之间的工作,并加强本领域的国际交流副主任职责协助伦理委员会主任做好各项工作;有权建议对伦理委员会成员进行推荐及任免;积极参与医院医学伦理道德建设;参与伦理委员会章程的制定或修改;负责安排伦理委员会各委员的GCP培训及继续教育;指导伦理委员会秘书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特定条件下代行主任职责委员职责对提交审查的研究项目进行充分审查;参加伦理委员会会议并对研究项目进行讨论和评价;对伦理委员会记录进行保密;协助伦理委员会秘书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积极参加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和生物研究的继续教育秘书职责负责伦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向主任委员报告;负责受理伦理审查申请材料,告知申请材料需补充的缺项;定期组织伦理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安排1次伦理委员会会议,根据情况,必要时可增加会议次数;根据安排的会议日程通知伦理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在会议前将审查材料提交论理委员会委员预审;负责安排会议日程以及会议记录;根据审查结果准备评审意见,提交主任委员审核签发,及时将审查决定传达给申请人;对所有批准的研究项目组织合适的跟踪审查,包括修正方案审查,不良事件报告审查等;负责安排伦理委员会与申请者、委员、受试者之间的联系;负责起草伦理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提交主任委员审定;负责伦理委员会经费管理工作;就伦理委员会相关工作为主任委员提供必要的管理支持;负责伦理委员会文件档案的管理和归档;(3)、卒中防治事务管理组职责:1)、负责卒中中心院内就诊、治疗工作流程的执行、信息收集工作;2)、就诊疗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向管理领导小组提出优化、整改、再造建议;103)、负责院内卒中数据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4)、负责院内卒中多学科联合诊疗、远程医疗工作;5)、负责院内卒中相关病种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6)、负责院内卒中中心质控管理工作;7)、负责组织解决卒中中心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4)、卒中宣教与培训管理组职责:1)、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共同负责设置院内卒中中心全流程导诊标识;2)、负责对卒中高危人群、门诊、病区内的脑卒中患者,实时开展系统性、规范性和针对性的多学科联合宣教工作;3)、负责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纸等公众传媒和医院宣传栏、网站、LED屏幕、宣传手册,进行卒中防治知识的宣传;4)、负责组织院内卒中防治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深入当地社区、基层医院及广大乡镇,开展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卒中防治相关诊疗操作技术的专题培训,开展基层医疗义诊咨询和健康教育活动。(5)、卒中中心诊疗组职责:溶栓组:1)、负责院内卒中患者溶栓的诊疗工作;2)、负责为卒中溶栓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基本的医疗保障;3)、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卒中管理数据库,并负责数据信息的登记、上报工作;4)、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专人专业的卒中患者随访管理和信息上传;5)、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院内卒中患者防治相关科研立项申报、新技术开展与推广工作。介入组:1)、负责院内卒中介入患者的诊疗工作;2)、负责为卒中介入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基本的医疗保障;3)、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卒中管理数据库,并负责数据信息的登记、上报工作;4)、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专人专业的卒中患者随访管理和信息上传;5)、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院内卒中防治相关科研立项申报、新技术开展与推广工作。手术组:111)、负责院内卒中手术患者的诊疗工作;2)、负责为卒中手术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基本的医疗保障;3)、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卒中管理数据管理系统,并负责数据信息的登记、上报工作;4)、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专人专业的卒中患者随访管理和信息上传;5)、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院内卒中防治相关科研立项申报、新技术开展与推广工作。保障组:1)、负责为院内卒中患者提供多学科联合诊疗保障工作;2)、负责为卒中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3)、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卒中管理数据系统,并负责数据信息的登记、上报工作;4)、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专人专业的卒中患者随访管理和信息上传;5)、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院内卒中防治相关科研立项申报、新技术开展与推广工作。(6)、评估专家组职责:1)、负责对《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的督查、落实及审核工作;2)、负责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辨识和确认分组工作;3)、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卒中管理数据系统,并负责数据信息的登记、上报工作;4)、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建立院内专人专业的卒中患者随访管理和信息上传;5)、与卒中中心管理领导小组配合,共同负责院内卒中患者防治相关科研立项申报、新技术开展与推广工作。2、1各级各类人员职责:()、科室主任职责:1)、各科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为本科各项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院长及主管职能科室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护理、预防、保健、宣传、人才培养及行政管理工作。2)、在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做好各项工作。完成好卒中中心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卒中中心总的目标管理方案的前提下,负责制定科室的脑卒中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科室脑卒中管理发展规划。3)、制定科室卒中医疗风险管理预案、卒中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科室卒中应急12急救领导小组、卒中应急急救预案,并保证制度落实实施。定期认真组织科室脑卒中业务学习,要积极配合卒中中心抓好医疗质量监督管理。4)、坚持三级医师制度,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参加门诊、会诊、出诊、疑难病的讨论,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死亡病例讨论。认真执行脑卒中病房上级医师查房制度,要督导住院医师落实住院医师查房制度,完善病历文书书写,督导检查记录,并对督导检查结果进行评价。5)、安排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口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6)、指导下级医师、脑卒中专业进修生、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实践、教学及培训工作,并组织临床教学。7)、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不断强化教育。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及时总结经验,进行科学研究。8)、亲自参加急、重、危、疑难病例的诊治与抢救,制定抢救方案,并组织实施。9)、指导本科临床科研工作,确定科研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选定论文和总结科研成果。10)、检查上级下达指标的完成情况。11)、领导全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12)、定期对每个医师的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劳动纪律、医德医风以及各项医疗指标进行全面考核,认真执行医院考核制度。13)、督促科室人员完成传染病上报工作。14)、组织完成临时性、指令性医疗救治任务。1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发生医院感染。16)、主持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17)、贯彻执行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根据医院工作要点,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2)、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护理、预防、保健、宣传、人才培养及行政管理工作。2)、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科人员完成卒中医疗诊治任务。3)、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死亡病例和科室各顶核心制度落实工作的讨论会诊。5)、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顶医疗保障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技能训练。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脑卒中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7)、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及住院医师的培训。8)、担任脑卒中业务教学,指导下级医师、脑卒中专业进修生、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实践、教学及培训工作。139)、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每周至少二个半天。除专家门诊外,参加一定时间的普通门诊。10)、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每年开展一项新技术、新项目或每三年开展一项科研顶目。11)、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12)、指导下级医师结合临床开展科研、教学工作。1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发生医院感染。14)、协助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1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16)、副主任医师协助主任医师负责相应的工作。(3)、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护理、预防、保健、宣传、人才培养及行政管理工作。2)、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完成卒中医疗诊治任务。3)、按时查房,每周不少于四次。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4)、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5)、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每年参加门诊工作时间不少于三个月。6)、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7)、认真执行各顶核心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发生。8)、组织本科(组)医师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9)、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对进修实习医师要有阶段小结及结束总结。1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发生医院感染。11)、协助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1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4)、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医师实行三年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检查工作。143)、按时完成医疗文书书写。检查、改正实习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书。及时完成出院小结及出院病历归档。4)、认真执行脑卒中三级查房制度,认真执行脑卒中患者各项管理规范。积极参与脑卒中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和改进。5)、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及病员病情变化,提出需要会诊转院或出院的意见。6)、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程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要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7)、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上级医师查房或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8)、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一旦发生差错事故除进行应急处理外,要及时向主治医师、科主任汇报。9)、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级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10)、协助上级医师进行脑卒中专业新技术开展。11)、积极组织或参与脑卒中专业学习,不断提高脑卒中临床医疗技能水平,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12)、及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13)、及时完成传染病报告等各种上报材料。1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发生医院感染。15)、协助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1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5)、医技科室人员职责:1)、在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和科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2)、在卒中中心工作中,按照卒中中心工作制度要求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要求开展工作。3)、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技术员工作。4)、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5)、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6)、组织本专业人员进行脑卒中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发生医院感染。8)、协助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9)、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15(6)、护士职责:1)在科主任和护理部的领导下,完成脑卒中患者医疗、护理、患者教育、随访等工作。2)严格规范脑卒中护理流程,保证护理质量,抓好脑卒中护理质量监督管理。3)定期进行脑卒中护理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做好脑卒中专业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教学工作。4)开展脑卒中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5)保管好脑卒中患者医疗文书,配合医生做好脑卒中患者随访工作。16四、医疗联合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一)、xx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章程(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分工协作机制,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xx〕7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决定成立xx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报备至xxxx区卫计委。为规范医联体运行,制订本章程。第二条指导思想。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坚持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区域内大医院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优势,切实增强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第三条组建原则。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循序渐进。第四条医联体性质。在卫计委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由xx市第一人民医院和xx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民营医院组建医联体。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为独立法人单位,通过长期协作共同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通过此平台转诊的患者,享受医联体内部转诊“优先门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及“绿色通道”待遇。第五条总体目标。通过建立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机制,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实现xx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纵向资源流动,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比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医联体负责辖区内医疗统筹规划、运行指导、质控监督及协调解决在建设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第七条医联体理事会:医联体成员单位先期组成工作协调小组,条件成熟时成立医联体理事会,主要解决医联体内部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第八条医联体协调委员会和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分别负责事务协调及质量管理。第三章合作形式第九条技术指导:上级医院定期及不定期派专家到协作医院查房、讲座、疑难危重病人会诊。建立康复联合病房,开展病例讨论,提出指导性意见。合作、协作开展科研工作。17第十条资源共享:设备、检验、图书等资源为协作医院开放共享。建立心电、影像网络互连及远程会诊系统。第十一条培植特色:根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技术特点,通过业务指导、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形式,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植具有一定特色的优势专科。第十二条双向转诊:协作双方医院实行双向转诊,为疑难危重病人转诊提供便利条件,优先安排住院、检查等有关事宜。开辟病人转诊“绿色通道”。第四章权利和义务第十三条医联体成员单位享有以下权利:1、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对医联体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2、讨论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发展规划,并报区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备案。3、组织、协调医联体内部的协作关系、帮扶项目、合作办法、利益分配等。4、调整医联体医疗服务模式、专业机构、业务发展方向,形成优势和合力。5、研讨医联体内部医疗体制改革和科学发展建设问题。第十四条医联体成员单位必须履行以下义务:1、遵守医联体章程,执行医联体理事会决定,服从医联体纪律,完成医联体任务。2、接受医联体理事会和专业委员会指导、监督和检查,支持医联体工作,维护医联体利益。3、对医联体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向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反映医联体情况。第十五条医联体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医联体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第十六条合作期限:1、协作期限自双方签字之日起有效期两年,如双方无修改意向,本协议有效顺延。2、执行中如遇国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甲、乙双方需及时协商,调整本协议内容。第十七条本章程经讨论通过后生效。未尽事宜,成员单位协商解决。(二)、xx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医疗协作协议:甲方:xx市第一人民医院乙方:为完善提高基层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充分利用甲方医疗技术、医疗设备资源优势,经双方协商,建立院际之间医疗协作关系。为保证其顺利进行,达成如下共识:18一、组织管理:1、双方各为独立法人单位。2、甲方同意乙方悬挂“xx市第一人民医院协作医院”牌子并对外宣传。3、乙方可以利用甲方医院的专业、技术、专家优势在乙方医院内显著位置设立固定宣传栏进行宣传。4、乙方不能刻印带有“xx市第一人民医院协作医院”的公章。5、乙方在医疗过程中所引起医疗事故争议与甲方无关。二、医疗联合:1、甲方对乙方进行技术支援,定期及不定期派专家到乙方查房、讲座、疑难危重病人会诊。2、甲方免费接收乙方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并免费对乙方业务骨干进行短期培训。3、甲方可根据乙方需要,定期及不定期为乙方派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乙方举行义诊、会诊等活动。乙方应当适时在当地进行宣传或协助甲方做好宣传工作。4、甲方为乙方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提供帮助。5、甲方邀请乙方参与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6、甲方为乙方医院科室主任以上及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院参观学习提供方便和帮助。7、甲方设备、检验、图书等资源为乙方开放共享。8、建立心电、影像网络互连。三、双向转诊:1、甲方为乙方疑难危重病人转诊提供便利条件,优先安排住院、检查等有关事宜,协作双方医院实行双向转诊。乙方将甲方作为疑难、危重病人的上级转诊医院。2、甲方开辟乙方病人转诊“绿色通道”。(1)、平诊病人:病人可持乙方医院开具的《转诊介绍函》直接到甲方医院就诊。(2)、急诊病人:可由乙方医院直接电话联系转诊。(3)、联系方式:急诊科:291xx37、医务科29xx12、外联办17xx3969919、医院总值班:15639xx0(4)对“绿色通道”转诊病人的优先措施:①、优先安排检查、住院。②、动员病情稳定和康复期病人回转诊医院继续治疗,以降低病人费用。如有需要,甲方医生提供技术指导或帮助制定治疗方案。19③、对特殊病人,甲方可根据乙方医院要求,给予特殊处理。3、甲方开辟乙方医院急会诊“绿色通道”。①、乙方如遇危重病人需要急会诊,可直接拨打甲方电话提出,甲方根据情况,派出相关专家进行会诊。②、联系电话:医务科电话:2929212,医院总值班:156396601204、普通会诊于会诊前,急诊会诊于会诊后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办理会诊手续。四、协议约定:1、协作期限自双方签字之日起有效期两年,如双方无修改意向,本协议有效顺延。2、执行中如遇国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甲、乙双方需及时协商,调整本协议内容。3、本协议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分别保存。甲方:xx市第一人民医院 乙方: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一、总体要求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是强化基金支出管理,降低参保职工和居民医药费用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严格执行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确保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得以规范、有效落实。二、分级诊疗和转诊程序(一)分级诊疗和转诊基本程序。参保患者需住(转)院,应在统筹地区内遵循分级诊疗和转诊的程序。原则上可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在统筹区域外住院治疗,须经相应的医疗机构认定且通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部门审批。(二)转诊审批程序。参保职工和居民在首诊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经医生确认无法诊治的疾病,出具《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分级诊疗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审批表》,经医疗卫生机构主管院长签字、单位盖章,经县(区、市)级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审批出具《审批表》后转往上级医疗卫生机构。20(三)特殊情况住院审批程序。离退休定居内地,省内异地居住,县、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确认必须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特殊、急、危、重症参保患者,参保的异地就读大学生,参保的外地务工农民工,参保职工和居民在出差、旅游、探亲途中突发急、危、重症患者可以先按“就近、就急”的原则进行抢救和住院治疗。患者或其家属应在72小时告知当地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并在7个工作日内由家属凭医生开具的急诊(或病重、病危)通知书到统筹地区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和审批手续。(四)实行双向转诊制度。转入上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患者,对诊断明确,经治疗病情稳定,可在下一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和康复的,应转回下一级医疗卫生机构。三、管理制度(一)实行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批责任制。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负责辖区内参保职工和居民住院首诊治疗,明确转诊审批责任,转诊患者名单定期报统筹地区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部门备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登记参保职工和居民转诊转院基本情况、转诊原因、转诊医生和审批人,对转出病人要逐一登记以备核查。(二)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和转诊管理。二级、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接收参保患者住院时,有责任要求患者先出具《审批表》,之后办理住院手续。特殊、急、危、重症患者除外。(三)严格控制转诊率和平均住院日。三级医院省外转诊率不得超过5‰。三级、二级和一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平均住院日分别控制在12天、9天和6天以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率和平均住院日列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管理。对特殊、急、危、重症参保患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各地医保经办机构要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患者就医。(四)实行医保资金结算联审制度。各级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在定期审核结算医保金时,要同时将转诊转院病人的《审批表》一并审查。对无《审批表》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不予支付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结算报销的医疗费用。(五)实行违规处罚制度。凡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不遵守分级诊疗和转诊转院程序、不履行告知参保职工和居民转诊转院义务,致使参保住院职工和居民未及时办理转诊手续或违反转诊程序,造成参保职工和居民未按规定享受医保报销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21消其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六)健全转诊信息报送制度。要定期汇总转诊病人情况,每季度就转出病人病情、流向、转诊原因等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形成转诊情况分析报告。(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流程:一、工作原则(一)转诊建立在患者自愿、保证安全的原则上。(二)实行分级诊治原则。(三)专科原则。(四)资源共享原则。(五)连续治疗管理原则。(六)有始有终原则。二、转诊条件(一)上转条件除急诊抢救外,基层医院应将下列患者上转诊治:l、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2、受诊疗条件限制不能诊治的疑难复杂病例;3、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故中,处置能力受医院自身因素影响的病例;4、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5、疾病诊治超出受援机构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的病例;6、需要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7、其他原因不能处置的病例。(二)下转条件医院应将下列患者下转至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康复: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患者,或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3、各种恶性肿瘤患者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4、手术愈合后需长期康复的患者;5、需长期护理和照护的老年患者;6、自愿要求转回基层医疗机构后续治疗或康复者;7、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8、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商定的其他转诊患者。三、双向转诊程序22(一)基层医疗机构按转诊原则将符合上转指征的患者转至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二)转诊患者持“双向转诊单”到医院就诊。(三)转诊患者病情稳定后,医院将符合下转指征的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四、工作职责(一)医院职责1、医院统一协调和管理双向转诊工作。设立专线电话,实行24小时连续服务。2、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减少环节,对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的住院患者,实行优先就诊,对基层医疗机构送检的样本可直接为其提供相关检查服务。3、实行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4、定期到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以进修或短期培训的方式义务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卫生技术人才。(二)基层医疗机构职责1、负责协助或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专家和检查项目。2、认真填写“双向转诊单”。3、对急危重症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提前通知医院,及时进行转送。4、接诊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与医院医师保持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5、随时反馈医院的服务情况,进一步提高双向转诊的医疗水平。6、与医院联合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基层医院→符合双向转诊条件的→征求患者意见→主管医生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转诊绿色通道介绍函→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符合住院条件的住院治疗→主要治疗完成后联系转入医疗机构→转回后续治疗→完成转诊服务。(五)、绿色通道介绍函:23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协作单位“绿色通道”转诊介绍函(转诊医院存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情摘要要求接诊科室转诊要求会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全程陪同转诊时间转诊联系方式:急诊科:2913337、医务科2929212、外联办131858xx800、医院总值班:1563966xx0120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协作单位“绿色通道”转诊介绍函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情摘要接诊情况病人转归转诊医院联系电话转诊医生联系电话转诊时间接诊医生转诊联系方式:急诊科:29xx13337、医务科2929xx212、外联办17603xx9919、医院总值班:156xx0120病人可持此函直接到相关科室就诊,或与医务科、外联办等科室联系安排就诊。全程陪同请与医务科、外联办联系。医务科、外联办负责即时督查“绿色通道”病人的治疗情况。如对接诊科室接待、诊治不满意,请及时反馈到医务科或外联办。此函由接诊医生填报后交医务科。医院各科室对持此函患者须纳入绿色通道管理!(本函可复制)(六)、绿色通道管理流程:24一、接诊医生确定是否启动“绿色通道”流程,科主任或护士长签署意见,报备总值班或医务科。二、“绿色通道”启动流程者,应以在住院证、检验单、检查单、处方或所持“绿色通道”介绍函签字为启动凭据。三、“绿色通道”一旦启动,各接诊部门即应实行“三先一后”(即先救治、先治疗、先检查,后办手续)。四、“绿色通道”启动时效为启动之后24小时内。五、各科室建立“绿色通道”记录本,详细记录来源、诊断、处理、报备、去向、结账等情况。六、签字的检验单、检查单、处方等作为医药费的结算凭证,急启动医生及相关科室协助结帐。七、需紧急检查或转科治疗的病人应有医护人员护送。八、抢救结束后,如属交通事故病人应及时与外联办及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其他病人应及时设法与其家属取得联系。九、有疑难问题及时向总值班或分管院长汇报,以便及时解决。五、救治流程:25(一)、院外救治流程(120):院外救治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院,目的是尽快对适合溶栓或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管再通治疗。1、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2、对怀疑卒中的患者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派出配有合适的装备和人员的救护车;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院外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主要包括:监测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记录最后目测评估正常时间,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等。4、应迅速完成院前卒中评分、获取简要病史,包括:症状开始时间,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近期患病史;既往病史;近期用药史。5、尽快转运到医院。6、预先通知卒中小组相关人员,利用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车载系统、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院前卒中评分等院前信息至卒中小组相关人员;7、通知相关人员其估计到达时间及患者基本信息,为预约CT、溶栓药物及卒中小组会诊作前期准备,转运患者至急诊;8、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二)、分诊检诊流程: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医院建立分诊检诊流程,尽可能优先处理和收治脑卒中患者。目前倡导从门、急诊就诊到开始溶栓(doortoneedle,DNT)应争取在60min内完成。1、采集信息:妥善记录就诊患者的门、急诊患者信息,按《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要求完善相关内容;2、完善检查: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生命体征;采集病史和简要查体,包括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3、判断是否为卒中:注意起病形式(急性突发)、发病时间,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血糖异常、脑炎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等引起的脑部病变。4、进一步完善治疗前的必要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26能;心电图;急诊头颅CT检查。5、明确卒中患者所属诊疗小组:除非特殊原因不能检查,所有疑为卒中者都应尽快进行脑影像学(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卒中、确立缺血性卒中的诊断,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1)、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进入溶栓组:1)、发病时间在3h、4.5h或6h内的患者;2)、无溶栓禁忌症的患者;3)、具体标准详见《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2)、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进入介入组:1)、发病时间在3h、4.5h或6h内,条件许可下建议桥接溶栓或取栓的患者;2)、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且小于24h的患者;3)、无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禁忌症的患者;4)、具体标准详见《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3)、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进入手术组:1)、出血性卒中患者;2)、缺血性卒中有脑疝迹象的患者。(4)、不能确认分组的疑难患者进入专家评估组进行确认后再进入分组:(5)、非以上所列患者按患者所属专业常规处理。6、观察患者基本生命功能,如气道和呼吸;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血压和体温调控。如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血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等,应立即转入急诊科或者卒中中心。7、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三)、急诊就治流程: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医院建立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优先处理和收治脑卒中患者。目前倡导从急诊就诊到开始溶栓(doortoneedle,DNT)应争取在60min内完成。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生命体征;采集病史和简要查体,包括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3、判断是否为卒中:注意起病形式(急性突发)、发病时间,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血糖异常、脑炎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等引起的脑部病变;4、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开立急诊头颅CT;5、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除非特殊原因不能检查,所有疑为卒中者都应尽快进行脑影像学(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卒中、确立缺血性卒中的诊断,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276、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发病时间是否在3h、4.5h或6h内,有无溶栓适应证。立即通知卒中小组;7、保证静脉通道开通,给予生理盐水;8、应密切监护患者基本生命功能,如气道和呼吸;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血压和体温调控。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血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等;9、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四)、各类卒中救治流程:1、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救治流程:(1)、卒中小组到达,立即神经功能评估:回顾病史;确定发病时间;一般神经功能评估;神经系统检查:确定昏迷程度(Glasgow昏迷量表);确定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急诊CT(Door--CT完成:小于25分钟)。(2)、根据CT及症状、病史明确卒中亚型:CT及病史提示非卒中,停止血管神经病学评价;CT提示颅内出血,进入出血性卒中流程;头颅CT等影像结合病史、症状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3)、迅速评估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签署知情同意书,一键启动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5)、缩短在家属谈话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办理住院手续方面延误静脉溶栓的时间,可在急诊专用床位开展就地静脉溶栓,和住院手续同时办理;(6)、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溶栓治疗的指征后,签署知情同意书。1)、选择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代表药物,阿替普酶(rt-PA)的静脉溶栓药物治疗,用法和用量;2)、rt-PA使用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根据剂量计算表计算总剂量。将总剂量的10%在注射器内混匀,1分钟内推注。将剩余的90%混匀后静脉点滴,持续1小时以上。记录输注开始及结束时间。输注结束后以0.9%生理盐水冲管。(7)、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1)测血压q15分钟×2小时,其后q60分钟×22小时(或q30分钟×6小时,其后q60分钟×16小时);2)测脉搏和呼吸q1小时×12小时,其后q2小时×12小时;3)神经功能评分q1小时×6小时,其后q3小时×18小时;4)24小时后每天神经系统检查;5)溶栓前将血压控制至185/110mmHg以下,静脉给予rt-PA之后至少最初24小时内维持血压低于185/100mmHg;(8)收入卒中单元或普通病房或重症监护室等。2、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救治流程:一、适应证和禁忌证28适应症:(1)年龄在18-85岁;(2)前循环:动脉溶栓在发病6小时内,机械取栓及血管成形术在发病8小时内,后循环:可延长至发病24小时内,进展性卒中机械取栓可在影像学指导下,酌情延长治疗时间;(3)临床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存在与疑似闭塞血管支配区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且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及体征超过60分钟不缓解;(4)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在8分到25分之间;后循环进展型卒中可不受此限。(5)影像学评估:CT排除颅内出血;脑实质低密度改变或脑沟消失范围<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或后循环低密度范围未超过整个脑干及单侧小脑半球1/3;有条件的医院,建议行头颈CTA或MRA检査,证实闭塞的责任血管;有条件的医院,建议行头颅CTP检査,证实存在缺血半暗带;(6)患者或患者亲属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1)最近3周内有颅内出血病史,既往发现脑动静脉崎形或动脉瘤未行介入或手术治疗;(2)药物无法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收缩压持续 ≥185mmHg,或舒张压持续≥mmHg);(3)已知造影剂过敏;(4)血糖<2.8mmol/L或>22.0mmol/L;(5)急性出血体质,包括患有凝血因子缺陷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7或血小板计数<100x109L;(6)最近7天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史;最近14天内有大手术或严重创伤病史;最近21天内胃肠道或尿道出血,最近3个月内存在增加出血风险的疾病,如严重颅脑外伤、严重肝脏疾病、溃疡性胃肠道疾病等;既往1个月内有手术、实质性器官活检、活动性出血;(7)疑脓毒性栓子或细菌性心内膜炎;(8)生存预期寿命<90天;(9)严重肾功能异常。二、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急诊全脑血管造影的目的是进行全脑血管和脑灌注评价。脑血管评价包括血管的形态、血栓的质地、血管闭塞部位及范围、侧枝循环情况等,是影响血管再通率及预后的重要因素。1、应用Qureshi分级量表评价脑动脉闭塞部位和侧支循环状况对病变的严重程度;2、Qureshi2级以上考虑行血管内治疗;3、TICI关注分级标准评价溶栓后血管再通和再灌注情况。29三、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溶栓及静脉-动脉序贯溶栓推荐意见:(1)动脉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应尽早实施治疗(I级推荐,B级证据);(2)动脉溶栓有益于经严格选择的患者,适用于发病6h内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级推荐,B级证据);(3)发病24h内、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经过严格评估可行动脉溶栓(Ⅲ级推荐,C级证据);(4)静脉-动脉序贯溶栓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Ⅱ级推荐,B级证据);(5)动脉溶栓要求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I级推荐,C级证据)。机械取栓、碎栓推荐意见:(1)对于发病6h内影像学明确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I级推荐,B级证据);(2)对于静脉溶栓治疗失败的大动脉闭塞脑卒中患者,可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补救性动脉溶栓(Ⅱ级推荐,B级证据);(3)有静脉溶栓禁忌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动脉溶栓(Ⅱ级推荐,C级证据);(4)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可单独使用取栓器或与药物溶栓联用以实现闭塞血管再通(Ⅱ级推荐,B级证据);(5)支架样取栓器明显优于Merci取栓器(I级推荐,A级证据)。急性期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推荐意见:(1)颅外段颈动脉或椎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置人术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流重建,如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或夹层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Ⅲ级推荐,C级证据);(2)急性期颅内动脉球囊成形术/支架置人术的有效性尚不确定,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使用(Ⅲ级推荐,C级证据)。四、围手术期管理快速行动:脑卒中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尽量缩短接诊患者到动脉穿刺的时间:包括神经科医生快速评估患者;影像学检查后迅速将患者送往导管室;导管室护士及时做好术前准备;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神经介入医生快速实施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方式:手术中强调会诊讨论的作用,形成介入团队快速的讨论协商机制,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介入治疗方式,如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球囊碎栓或支架置入术。麻醉方式: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可根据患者情况及导管室条件决定麻醉方式,密切关注患者血压、血容量变化。围手术期药物管理1、溶栓药物:动脉溶栓可采用rt-PA或尿激酶。rt—PA的最佳剂量尚不确定,一般为静脉溶栓的1/3,可经微导管内给药,注射速度通常为lmg/min。尿激酶总剂量一般不超过60万U,注射速度为1~2万U/min。推荐每10分钟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以最小剂量达到血管再通。2、抗血小板药物:机械取栓术后应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若是行急诊支架置人术,术前应予服用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术后每天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75mg,至少1个月;之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0对于静脉溶栓后联合急诊支架治疗,术后的抗栓药物使用尚缺乏循证医学数据,需要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3、血压管理:为防止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对于血管再通的患者,要求术前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1mmHg=0.133kPa)以下;血管开通后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低于基础血压20—30mmHg水平,但不应低于90/60mmHg。4、他汀类药物:围手术期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原则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行急诊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需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若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围手术期需继续服用;若发生脑梗死之前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建议即刻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或拟行急诊支架置入术者,可以给予强化他汀类药物或联合治疗。术后的监护及处理1、尽可能将患者收入重症监护室病房或者卒中单元进行监护;2、观察动脉穿刺局部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同侧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溶栓12h内观察记录:1次/2h,12-24h内;1次/3h;3、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术后12小时内,NIHSS评分每30分钟一次;术后12-24小时内,NIHSS评分每2小时一次,如果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应随时NIHSS评分,并行头颅CT检査。4、血压的监测及控制:目前临床应用多参数监护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连续动态监护。溶栓前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tici="">2b级)或者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预防过度灌注综合征:血压控制<140/90mmHg,高危患者<120/80mmHg;同时,血压过低会影响血流灌注,导致脑缺血或溶栓后血管再闭塞以及其他重要脏器缺血的症状,因此,要避免血压过低。对于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要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5、血糖的控制:约40%的患者存在脑卒中的高血糖,对预后不利,应对高血糖进行控制;而卒中后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但低血糖可导致脑缺血损伤和水肿加重,要尽快纠正低血糖。推荐血糖超过11.1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低于2.8gmmol/L时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6、抗凝药、抗血小板治疗前应复査头颅CT;河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小时后开始使用(b类,证据水平B),对阿司匹林耐受者,可以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溶栓后的抗凝治疗尚无定论,不推荐无选择的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少数特殊患者,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重选择,并且应在24h后使用抗凝剂;7、对于术后脑灌注不足的患者,建议扩容治疗;8、神经保护药物的疗效与安全尚需开展更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Ⅰb类,证据水平B);亚低温作为神经保护治疗可能有效地手段,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五、并发症及处理1、再灌注损伤:建议术后TCD监测,严格控制血压,严重再灌注损伤,对术后血压仍高者将原有血压下调20—30mmHg;并发脑水肿时,给予甘露醇脱水,脑水肿明显者,建议行去骨瓣减压术(参考神经外科诊疗常规);312、脑血管栓塞:首选机械取栓,若取栓失败,可考虑采取包括导丝和球囊辅助的机械碎栓治疗;同时可采用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rt-PA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如替罗非班)。3、血管再通后闭塞:术前需予充分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同时服用300mg阿司匹林和300mg氯吡格雷。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目前可选择下列两种方法:(1)动脉或静脉途径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IIIa受体抑制剂;(2)有条件可紧急行支架置人术,亦可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IIIa受体抑制剂联合治疗。4、穿刺部位相关并发症:依据神经介入诊疗常规执行;5、颅内出血:依据神经外科相应指南执行。六、疗效评估及随访影像学评估1、血管再通分级:血管再通分级标准是衡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血流恢复的客观影像学指标。目前采用的是mTICI(modifiedThrombolysisinCerebralInfarction)评分标准,其可以判断血管的再通情况及其远端血管支配脑组织的灌注情况。mTICI评分共5个级别,其中0级代表无灌注,3级代表完全恢复血流灌注,2b级和3级提示再通成功。mTICl分级标准见表2。2、颅内出血转化:术后24h内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有无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是指颅内任何部位出血并且NIHSS评分≥4分。临床随访建议在患者术后24h、1个月、3个月及1年,应使用mRS和NIHSS评分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如果mRS评分≤2分,则提示预后良好;同时了解有无脑卒中的复发。3、脑出血患者救治流程:脑出血(ICH)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有继续出血和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死亡率和患病率较高,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及实验室相关检查。(1)、影像学检査是诊断ICH的重要方法,CT是初步诊断脑卒中首选的影像学检査方法;MRI在发现慢性出血及脑血管畸形方面优于CT,但MRI耗时较长、费用较髙、一般不作为ICH的首选影像学检査。CTA和增强CT有助于确定具有血肿扩大风险的高危患者;如临床或影像学怀疑存在血管畸形或肿瘤等潜在的结构异常,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全脑血管造影(DSA):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可以明确有无动脉瘤、AVM及其他脑血管病变,并可清楚显示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及分布,目前仍是血管病变检査的重要方法和金标准。所有脑出血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建议用Glasgow昏迷量表或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建议参照上述诊断流程诊断。(2)、实验室检查对疑似ICH患者都应进行常规的实验室检査排除相关系统疾病,协助査找病因。最好32同时完成各项手术前检査,为一旦需要的紧急手术作好准备工作,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常规、血型及输血前全套检査、心电图及胸部X线等检査,部分患者还可选择毒理学筛査、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査。(3)、诊断根据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査,ICH—般不难诊断。但原发性脑出血、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并无金标准,一定要排除各种继发性脑出血疾病,避免误诊,作出最后诊断需达到以下全部标准:1)有确切的高血压病史;2)典型的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室、丘脑、脑干、小脑半球);3)DSA/CTA/MRA排除继发性脑血管病;4)早期(72小时内)或晚期(血肿消失3周后)增强MRl检査排除脑肿瘤或海绵状血管畸形(CM)等疾病;5)排除各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4)、脑出血的治疗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数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治疗。4、脑卒中住院患者救治流程: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卒中单元(strokeunit)是一种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以专业化的脑卒中医师、护士和康复人员为主,进行多学科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住宅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篮球主项与实践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创业模拟实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员工进车间培训》课件
- 2024无锡房屋买卖合同(商品房)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食品生物化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国际结算》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山区有机茶买卖合同
-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 2024仓库租赁合同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共7张PPT)
- 2021小学语文《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 外科学教学课件:周围神经损伤
- 杆塔分解组立
- JJG 861-2007 酶标分析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13培智二年级语文上册《土木火》教案
- 中医气功学导论期末试卷附答案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探索
- 保安队排班表
- 50Hz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课件
-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