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明朝的统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4_第1页
3.14明朝的统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4_第2页
3.14明朝的统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4_第3页
3.14明朝的统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4_第4页
3.14明朝的统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醉太平小令》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一、明朝的建立背景:姓名:朱元璋(别名:朱重八)民族:汉籍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生卒:1328-1398出身:贫农主要社会经历:前半生:放牛、乞讨、和尚1352-1368年:造反1368-1398:皇帝

一、明朝的建立建立者:时间:年号:定都:迁都:朱元璋(明太祖)1368年洪武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棣(明成祖)迁都北京一、明朝的建立疆

域: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明史·地理志》材料一:“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结合课文和材料,找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原因: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原因:原因①:(内)朝臣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不利于君主专制。原因②:(外)地方行省长官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找出朱元璋在中央采取的政治措施。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皇帝都察院(监察)中书省(行政)大都督府(军事)吏工户礼兵刑①废丞相、撤中书省②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吏部户部礼部礼部刑部工部六部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措施:改革中央官制:

知识拓展“据统计,丞相被废除以后,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代政治史》明成祖:建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设五军都督府兵部中军都督府皇帝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只有调兵权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改革中央官制:

地方:改革地方官制:①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中央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的长官都由中央任命,直接听命于朝廷。民政财政司法军务行中书省影响:分散行省权力,巩固皇室。朱元璋分封的诸王措施:阅读课本,找出朱元璋采取的监察措施。锦衣卫印

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钱宰几次告老还乡,都没得到批准。有次早朝时,他吟诵了一首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文华殿宴会结束时,朱元璋对他说:“你昨天做了首好诗。但我什么时候嫌过你呢?应把‘午门朝见尚嫌迟’改为‘午门朝见尚忧迟’。”又说:“我今天放你回乡,你在家可放心睡好觉了。”职能:掌管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作用: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监视官民,加强专制皇权。监察措施:明太祖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朱棣设东厂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设“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

东厂

西厂明太祖设立,巡查缉捕,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设立,由宦官负责,压制锦衣卫。明宪宗设立,用以压制东厂,后被撤销。锦衣卫印东厂腰牌明太祖时,为提高皇帝权威,采取“廷杖”惩处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皇帝,或者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被锦衣卫用木棒打屁股。遭廷杖的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羞辱,有的甚至被当场打死。如嘉靖时,有一次被廷杖的大臣达134人,其中有16人被打死。廷杖阅读示意图,说出明朝改革官制的特点和影响?皇权高度集中,权力分散与制衡。特点: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唐代到明代,宰相面君礼仪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背后反映了什么?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知识拓展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吴晗《朱元璋》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明科举制的发展回顾雏形确立完善发展僵化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正式确立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考核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南京江南贡院科举考场2.目的:加强思想控制。3.考试内

容的变化: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4.考试标准的变化: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5.考试格式的变化:答卷的文体必须采用“八股文”。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文体特点: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因此称为“八股文”。明朝在科举考试中用八股文来选拔官员的这种形式叫“八股取士”。1.背景:明朝提倡尊孔崇儒。结合材料及书本思考明朝八股取士会产生什么影响?材料二:中国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从而在制度上彻底否定和在实践中基本杜绝了血缘及裙带关系的影响,由此成为中国古代最为客观公正的选才制度。

——郭培贵《中国社会科学报》

材料一: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年代世界主要科技中国占百分比汉代45(件)2862﹪隋唐45(件)3271﹪宋元67(件)3857﹪明清472(件)194﹪材料分析

负面: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抑制创造性思维,阻碍了文化、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正面:客观公正;为皇帝网罗人才,加强思想控制,加强皇权。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材料一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批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清]廖燕《明太祖论》上述材料对八股取士持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态度:否定,批判理由:八股取士摧残了人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思考:皇帝喜欢这样的结果吗?为什么?喜欢,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有利于加强皇权。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年代世界主要科技发明中国占百分比汉代时期45(件)2862﹪隋唐时期45(件)3271﹪宋元时期67(件)3857﹪明清时期472(件)194﹪材料二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清)徐大椿材料三八股取士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影响:使得读书人脱离实际,导致科技文化的发展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各种作物阅读P69页,填下表格:

南北方出现棉纺织业基地棉纺织业丝织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成熟周期短、产量高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明成化宫盌2013年成交价为1.1亿“凡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天工开物》农业四、经济的发展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北京南京苏州温州宁波出现地域性商帮——晋商和徽商乔致庸胡雪岩四、经济的发展徽商,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兴盛于明中叶以后,历时四百多年,清末民初,渐趋衰落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著名的徽商,早年在各省设立银号20多处,并经营中药、丝茶生意,操纵江南商业,资产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后又入朝为官,所以历史上称“红顶商人”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小

结:农业手工业商业引进推广新农作物棉织业丝织业制瓷业商贸城市

商帮从南方推广到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青花瓷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北京南京晋商徽商明朝的建立背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爆发农民起义。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都城:应天府科举考试的变化地方: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朱元璋强化皇权影响:禁锢思想,阻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考试范围:四书五经,考试要求:朱熹的《四书集注》;考试形式:八股文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五军都督府;“厂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明朝的统治课堂小结:1.《皇明祖训》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抗衡),不敢相压。”该朝“罢丞相”的目的是

A.精简官僚机构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君主专制D课堂练习:2.《明史·宋濂传》记载:大学士宋濂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有没有在家请客,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欺骗我。”这一记载可以用于研究(

)A.朱元璋提倡尊孔崇儒

B.明初大大强化皇权C.明朝的君臣关系和睦

D.明初朝臣权力过大B3.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