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老子〉四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老子〉四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老子〉四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老子〉四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四章出自《老子》的成语祸福相依上善若水大器晚成大智若愚虚怀若谷绝圣弃智自知之明功成不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其人1.《老子》一书共81章,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又叫《道德经》、《五千言》,被誉为《万经之王》。2.“道”这个字,在仅仅只有5000字的《老子》全书出现了73次,可以说,“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由此形成的道家思想,渗透到修身、处事、养生、治国、用兵等各个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是贯穿全书的思想纽带。《老子》其书思考:《<老子>四章》里的“道”体现了“道”的哪些方面?涉及哪些内涵呢?文章又是如何阐释“道”的呢?文意疏通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辐:连结车辋(车轮周围的框子)和车毂的直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糅合。埴,黏土。户牖:门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陶器、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思考探究老子对“有”“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呢?一般人:“有”“实”老子:“无”“空”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

“有”和“无”相互依存,“无”能发挥作用,但常被人忽视以经解经,梳理对待之理《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之内涵天地万物对立转化的规律和法则勾连现实思考:把老子关于有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你能用“老子”的眼光去讲一讲我们现代生活中人们执着的“有”和忽视的“无”吗?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jīn)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见者:自我显露的人。

自是者:自以为是的人。彰:彰显。自伐、自矜:自我夸耀。长:音cháng,意长久;音zhǎng,意得到敬重。余食:剩饭。赘行:赘瘤。物或恶之:人们常常厌恶他们。处:为,做。文意疏通思考探究这章里的“道”指的是什么呢?老子还是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这次他又有了什么新发现?追问1:要弄清楚什么是道,先看看老子认为哪些行为是违反“道”的?“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追问2:为什么说这些行为是违反“道”的呢?企者--踮脚行走,不是人的自然体态。跨者--跨大步走,不是行走的自然姿态。“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自然状态才是最适合的“道”之内涵自然状态才是最适合的老子列举生活中违反“道”的现象,从反面指出违反常态,不遵循“道”,不会有好的结果。“道”很抽象,但这一章读起来,感觉到其实很具体,老子常常能超越思维定势,从容易忽略的生活现象中发现,并提炼出真知灼见,用生活现象来演绎抽象的哲理。老子的言说方式,让我们易于理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qi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智:智慧。明:通透。强行者:勉励而行的人。志:意志。不失其所者:不丧失立身之基。死而不亡:死而不朽,指身死而道长存。人应“自知、自胜、强行”文意疏通思考探究1.这一章中的“对待之理”和“道”又是什么呢?“知人”“自知”“胜人”“自胜”在老子看来,“知人者”,是知人不知已,只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已,了解自我内心,反省自我,把握自我,体察生命的本质。当然要比“知人者”的境界高明。“胜人者”,凭借外在的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据除杂念。能把控自我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才称得上是强者。思考探究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与上文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参考自饶尚宽译注《老子》思考探究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与上文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知足者富: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是富有。(区别于“知足常乐”)强行者有志:强行者自知自胜,并努力奋进,求道不息,这样的人身体虽然消失了,但所传承的道仍然存在。(区别于“发奋图强”)“道”之内涵个人修养之道: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是人生唯有自知、自胜、自强,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道长存。勾连现实17岁的泳坛天才少女叶诗文在12年伦敦勇夺两块金牌,那是她的高光时刻,也同样是巨石投湖,扰乱了天才少女平静的心--伦敦奥运会之前叶诗文年纪小,体能好,有目标,是冲击别人的心态,每次都能实现反超但伦敦后,她的心有了负担,觉得自己已经是奥运冠军,是世界纪录保持者,因此必须要赢,只有拿第一名,才算是正常发挥。在之前漫长的时间里,她一直在被教育和训练着如何去赢别人,但却没有人告诉她,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心魔。在完成职业生涯的全满贯后,这种对输的恐惧达到了一个峰值,崩塌也开始发生。多年后,再次谈起那次输的经历,她回忆起当年的心态:我确实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前面一被对手拉开了,就开始紧张,觉得不行,一定要比他们快。但一到仰泳,我的意志力就开始动摇。想到后面还要靠自由泳追那么远,我就没办法坚持了,一下子就崩了。

——材料来自《人物》专访《东京不见叶诗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安:(事物)安然未生变。持:持守,保持。兆:征兆,显露迹象。

谋:谋划,解决。泮:同“判”,分离。微:细微。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合抱:两臂围拢的粗细。毫末:毫毛的末端。累土:一筐土。累,通“蔂”,土筐。文意疏通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无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几成:接近成功。

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贵:珍贵,珍惜。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复:弥补,补救。文意疏通以经解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三章节选)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圣人能够洞察事情的端倪,能够在其萌芽时就化解了;圣人表面上做的小事、细事,实际上都能成就大事。思考探究这段还有两句话也都谈到了“圣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肆意妄为执意把持

不妄为(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想要常人不想要的“道”之内涵治国之道: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功利,不妄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