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信息类文本阅读

【高考考情•研判】

年份卷别材料出处标题文本体裁材料类型字数题型结构考查重点分值

1.对内容理解和分析;

2023•新2.最适合最为论据支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单篇,关于3客观+

高考全国新闻调查1714撑第二段观点;3.筛选19

真相时代》,刘清山译信息传播2主观

I卷并整合文中信息4.论

证方法

1.理解分析材料相关

内容。2.筛选并整合信

2023•新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

复合文本,3客观+息。3.分析论点、论据

高考全国究》1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论述类199319

调查研究2主观和论证方法;4理解文

II卷会调查》

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

用;

非连续文本

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

2022•新政论时评(中华优秀信息的理解分析、评价

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一)3客观+

高考全国十学术论传统文化的1716推断、迁移运用、概括17

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2主观

I卷文守护与创整合

新诗潮》(材料二)

新)

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一)

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

2022•新非连续文本信息的梳理概括、概括

译思想刍议》(材料二)3客观+

高考全国学术论文(中国典籍1515分析、评价推断、概括19

杨乃乔《〈红楼梦〉与The2主观

II卷的翻译)整合

StoryoftheStone----谈异

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

其翻译的创造性》(材料三)

非连续

2021•新朱光潜《诗论》(材料一)信息的理解分析、评价

文本3客观+

高考全国钱镶书《读〈拉奥孔〉》学术论文1852推断、迁移运用,论证19

(美学艺2主观

I卷(材料二)思路分析

术)

2021•新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连续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评价

3客观+

高考全国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政论时评(网络文明1572推断、迁移运用,论证17

2主观

II卷识》意识)结构分析

①形式上,有组合式非连空?文本和独立成篇的连与;文本两种形式。

②文体上,有学术论著、徨E后感、论文、科普等。

③题材上,涉及中国传统戈二化的转化和创新、美学:的不同表现形式、社会生活现象、历史地理

学、生物科普等。

④题型上,从近几年的高方咎命题指向来看,选择题的考查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的检索定位;

二是论证的逻辑分析;三是作考f文中观点、程序和方法一的迁移推理。简答题主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

面:一是信息的筛选、整合、强1解、分析和概括。表到L为要点概括、思路梳理等,并能够用简明、

准确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二是关系(观点与材料之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表

考情分析

现为对语句或论据的作用分析。三是材料观点态度的:阳握,以及对观点的推理、质疑和迁移应用。

表现为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⑤分值上,从题目分数的夕,布来看,两套新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I总分呈现出17分/19分的

规律,也就是主观题是4+4/4+€的模式。分数的变化也Z意味着难易度的变化

⑥创新变化:新课标I卷见代文阅读I《后真相在1•代》回扣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

的语文生活”;新课标n卷现代文阅读1与教材必修一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相关联,其

中第1题B项提到的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一文,正;是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源。这些都是部编教材

的新增内容。

【核心能力・图解】

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论证结构对题目信息在文中进行定位

答题步骤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思路获进行题文比对,分析细微差别

立论、驳论、立论和驳论相结合论证方式偷换概念

角度是否准确、新颖、独到京占坦小位张冠李戴

----------------论点提出设误方式

无中生有

论点提出的位置:开门见山、设问开篇等---------分-

析以偏概全

例证突出时:例证丰富/典型新颖,论证有力区理蛀占

------------------------------------------论据特点论

以说理见长时:长于说理,逻辑严密--力竺关注选项中表示推理、判断的关键词

口题步骤I分析选项的观点与原文的观点是否一致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信推

-----------------------------------------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息断

逻能将原文中论述的对象变换成另一对象

严密,准确,逻辑性强辑力设误方式I对部分信息片面理解,结论不符合实际

一对原文有关材料进行错误的引申与分析

运用修辞,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论证语y旨

通俗、口语化,幽默----------

简明、洗练、概括性强六准确理解文本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准

大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

核答题步骤I准确理解选项所给的文外材料的具体内

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列数字文验

说明方法

心容或本质特点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外证

信能

息力巴契土”巴对论题或论点理解出现偏差

准确严谨

科普力易治提醒T分析不准文内文外的关联

通俗易懂语言特点文章

生动活泼

,读懂文中观点

科学性、思想性、准确性、逻辑性

文体特征观点探究|审清题干信息

通俗性、文学性特分

征一解决现实问题

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基本特点0能

4c运

------------------------------------------新闻力审出题干创设的情境及其任务要求

用事实说话最主要特点用

情境运用精准把握材料观点

评I

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文体特征力答题要把材料观点与情境任务充分结合

趣问、直问、推问、旁问提问方式

迁移运用教材知识

关联教材

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文体特征调查报告与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总分式

并列式要素

层进式

对照式论

举例论证类

引用论证本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因果论证

类比论证

【关联教材・融通】

考向一分析概括对话体的特征

示例1朱光潜说:“对话就是在反复问答中,逐渐鞭辟入里,辩论在生发也就是思想在生发,次第条

理,曲折起伏,都如实呈现,一目了然。”请说说《人应当坚持正义》是如何体现“次第条理,曲折起伏”

的,并结合文本概括对话体的特征。

【思路分析】第一问:“次第条理,曲折起伏”指论证思路有条理,逻辑清晰,“起伏”是强调论证富

有层次感,说理有浅有深,互相映衬。第二问:对话体的特征体现为它的问题性(对话)、日常性(现场

感、口语化)、亲和力和生动性(表现手法比较丰富,比如有叙述和描写)。

考向二迁移文本知识,探究具体问题

示例2学习知识性读物,既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要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些具体问题。例如

《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柳”“梅”“月”“鸿雁”等形象都具有

比较强的暗示性,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品读下列诗句,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柳”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

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

①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②濯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

③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④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⑤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

邦彦《兰陵王》)

【思路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利用从文本中所学到的知识探究一些具体的问题,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

应用能力。由《说“木叶”》一文可知,形象的暗示性与外在形象相关,有时是由单纯的外部的形状、色

彩、质感、声音、动作等带来的,有时是人的主观感情的对象化。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探究“柳”的暗示

性,比如古人因“柳”与“留”谐音,产生了以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举动,以表达对离别者的不舍之情;

垂柳的“依依”状态又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一致;柳絮飘荡不定,与游子因即将漂泊不定而

产生的离情别绪合拍;等等。

考向三拟写发言提纲

示例3叙述者的不同,会带来言说方式的不同。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梁思成的介绍体现出了建筑学家

的专业性和精深的文化修养;如果换一个叙述者,以另外一种身份去介绍,可能会呈现出别样的风貌。拟

想建筑工匠、营造设计师、文物保护志愿者和旅游爱好者会怎样介绍中国传统建筑?请分别为这几个不同

的身份各写一则发言提纲。

【思路分析】①发言提纲不是发言稿,可以简明扼要地写下发言要点或者几个提示性的关键词。②建

筑工匠的介绍可能会更多地体现自己的劳动,关注建筑修造的手艺技术;设计师可能会着重考虑介绍建筑

的继承和变通;文物保护志愿者可能会侧重于建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关注其保护现状;旅游爱好者可能

会联系其他古建筑,比较其外在的形象特点。

考向四探究思维方式

示例4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与《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

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梁思成从整体的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借用语言学的

概念来进行归纳……细读这两篇课文,谈谈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带给你的启发。

【思路分析】该题目要求学生思考课文中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带来的启发。屠呦呦认真比对文献记载

与实验操作之间的差异,发现现代实验的提取方式与古代的提取方式不同,正是这“不同”的发现,使得

研究出现了转机,最终取得突破。这里涉及的科学思维方式就是“求异法”。梁思成用语言学的概念来归

纳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文法”和“词汇”来说明建筑上的惯例、法式和构件、因素,以“可译

性”来阐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建筑,实现了同样的目的,表达了同样的情感。这里涉及的科学思维方式

就是“类比法”。

信息类文本所涉及的文体知识

(一)非连续性文本.论述类文本

分类概念特点

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

政论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

文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

问题的议论性文章。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

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

学术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

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

论文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的文体特点。

是运用文艺理论对文学

作品进行研究、探讨,揭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议论、评价,

文艺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这类作品观点鲜明,经常旁征博引,引用与

评论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文学作品有关的各种材料论证观点。对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

的一种文体。也可归为学前还要对其有关方面作一定的交代。

术论文。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也可

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

以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它具有时效性、针对性、

时评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

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

的文章。

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

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籍,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

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

书评

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评价、推荐几部分。书评采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传

文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的特色等。

(二)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

分类概念特点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①真实性。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

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究用事实说话。②准确性。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主观评论很少。③新鲜性。

新闻

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一般是以前没有过的,讲究从新角度说话。④及时性。报道要迅速及时,在

时报道。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里较突出的人

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物。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

传记

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③选文兼

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

①写实性。报告在占有大量现实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

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

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②针对性。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

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

报告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的。③逻辑性。

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

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

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或领

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

导汇报的一种文书。

①科学性。科普文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

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

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且要有科学依据。②文

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大

科普文学性。科普文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的形式讲

致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

述科学的道理,是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③通俗性。科普文为了达到普及

品文O

科学知识的目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道理。

①针对性。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实的情景中进行提问,因此它的针对性十分明确。②专题性。是说对要访谈

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的问题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求大

访谈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求全。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③

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典型性。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

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

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专访。

有效阅读,精准答题

有效阅读就是快速、准确地阅读。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如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表时空的词语、程度限制性词语等;

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和论证对象逻辑关系的词语,如连词、举例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统摄全篇的句子,作论据的句子,揭示文章思路、结构的句子等。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表因果关系的句子,对具有厘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

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做简短批注,为进一步阅读作准备。

4.跨越材料,整体把握

首先,阅读材料,梳理其所论述的话题、立场、观点、理论视角、理论深度;其次,据此在多个材料

间展开分析比对,即一则材料持观点A,另一材料则持观点Bo我们要在理解材料各自主要观点和视角的

基础上,来综合地看材料之间的关系。

【重点题型-突破】

重点题型1运用观点分析现象类题

[考情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

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

2023全国甲卷观点运用

思考?(6分)

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

2023全国乙卷观点运用

括说明。(6分)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

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观点运用

2022新高考I卷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

观点探究

谈谈你的看法。(4分)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

2021新高考I卷观点运用

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

2021新高考II卷观点探究

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得分秘笈]

设问1.结合材料文本分析或评价某一社会现象/新观点。

形式2.分析比较两则材料/两个观点之间的异同。

特点L命题角度:一是针对文内观点的分析、评论和探究;二是利用文内观点去分析文外材料,

重在观点的迁移运用。考查能力重在精准概括并精准理解文本基础之上的探究性。

2.命题趋势:在不提高试题难度的前提下趋向情境化、综合化命题。

解题(一)运用文本观点,解读新材料

方法1.分析题于中的新材料,提炼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2.根据深层含义,回归原文,找到原文中可利用的相关观点。

3..结合文本观点,全面分析新材料。

此类题考查时会在题干中给出一则新材料,例如:某一社会热点现象,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材料

文本或者运用材料原文内的某一观点去分析这一现象。此类题目设问在文本外,答案却在文本内。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回归原文,找到可以利用的文内观点,然后结合观点分析解读题

干中的材料。

(二)运用原文材料,评价新观点

1.理解材料观点,明确赞同还是反对。

2.带着材料观点重读原文,找到支持或者驳斥该材料观点的具体依据

___________3.结合具体依据分析题干材料,分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类型一:运用文本观点,解读新材料

(2021新高考n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

象的看法。

【答案】(1)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

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指出本质);(2)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

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分析原因);(3)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

“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产生的影响);(4)他们应当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

“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提出建议)。

官方答案:①这种行为只讲技术不计后果,体现了“价值意识”“反身意识”等的缺失,违反了“五

不"底线要求,且有可能触犯法律;②青年人应引以为戒,坚持“五不”,以基准意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

为,传播健康的信息。

类型二:运用原文材料,评价新观点

(2022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③寻求古典诗论与当

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④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

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

模拟新题

一、(2024•江苏常州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摘编自肖永明《古代书院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材料二:(摘编自《光明日报》记者《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X请结合材料对下面的文化现象加以分析。

江苏无锡著名的东林书院的讲堂一一“依庸堂”。大堂立柱上的对联是明代重修书院的东林党领袖顾

宪成题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千古绝对,静静地悬挂在依庸

堂大堂左右,彰显了中国书院文化的风骨,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

【答案】①顾宪成劝勉读书人既要读书,又要关心天下大事。

②这是传统书院精神中“担当天下、传道济民”精神理念的体现。

③东林书院栗培养的,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

④这是古人对读书人的告诫与要求,在当下也有启迪意义。

【解析】“依庸堂”顾宪成题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彰显

了顾宪成劝勉读书人既要读书,又要关心天下大事的思想。结合材料一“担当天下、传道济民、教化社会

的经世精神”可知,这是传统书院精神中“担当天下、传道济民”精神理念的体现。结合材料一”书院要

培养的,是具有高度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可知,东林书院要培养的,

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

事关心”,这幅千古绝对,彰显了中国书院文化的风骨,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此对联常用表示读书

人时时关怀国家民族前途,人民大众疾苦,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抱负,这是古人对读书人的告诫与要求,

在当下也有启迪意义。它告诫我们既要致力于读书,又要关心政治。二者要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二、(2024•河南新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摘编自闻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材料二:(摘编自《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与应对》,《经济日报》2023年2月10日)

X2022年某县的一个镇大力发展果木经济,招商引资,建设了集采摘、观光与休闲于一体的农庄,

总面积1000亩,其中占用基本农田300亩;2022年该镇的耕地面积并没有减少,因为镇政府在落实占补

平衡政策中,补充了300亩坡地;2022年该镇购入了一批水稻、小麦的本土优良品种,引导农民积极耕

种优良品种,该镇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平稳。请根据材料一对此进行简要点评。

【答案】①该镇为发展果木经济而占用基本农田300亩,没有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触犯了十

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虽然该镇的耕地面积没有减少,但落实占补平衡政策不规

范,用300亩坡地来平衡300亩基本农田,耕地质量下降了;也违反了“良田粮用”的原则,让基本农田

“非粮化”。③该镇购入了一批水稻、小麦的本土优良品种,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平稳做了贡献,这是“落

实藏粮于技战略”的好举措。

【解析】结合“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占用基本农田300

亩”分析可知,该镇为发展果木经济而占用基本农田300亩,没有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触犯了十

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结合“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2022年该镇的耕地面积并没有减少,因为镇政府在落实占补平衡政策中,补

充了300亩坡地”分析可知,虽然该镇的耕地面积没有减少,但落实占补平衡政策不规范,用300亩坡地

来平衡300亩基本农田,耕地质量下降了;也违反了“良田粮用”的原则,让基本农田“非粮化结合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藏粮于技战略……聚焦核心种源”“2022年该镇购入了一批水稻、小麦的本

土优良品种,引导农民积极耕种优良品种,该镇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平稳”分析可知,该镇购入了一批水稻、

小麦的本土优良品种,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平稳做了贡献,这是“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好举措。

题型二图文转换类题

[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文本形式及内容题目考查内容

5.有同学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列了下面

三则材料(关于认

2023北京卷的表格式提纲,请你填写①-⑤处,帮理解文章内容

知的科普文章)

他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6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考查学生理解文章

三则材料(关于翻

新高考n卷的一项是()(注意:内容表格形内容,筛选并整合文

译的学术论著)

式呈现)中信息的能力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

三则材料(关于水本题考查学生筛选

2022全国甲卷确的一项是()(注意:内容表格形

稻的论著)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