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_第1页
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_第2页
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_第3页
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_第4页
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

二、积分制治理目标

1.提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强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3.促进基层和谐稳定,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三、积分制治理对象

本积分制治理方案适用于全体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及个体工商户。

四、积分制治理内容

1.社会治安:包括违法犯罪、消防安全隐患、黄赌毒等。

2.环境卫生:包括垃圾分类、绿化养护、市容市貌等。

3.邻里关系:包括邻里纠纷、互助合作、社区活动参与等。

4.公共秩序:包括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等。

5.其他:包括志愿服务、文明行为、突出贡献等。

五、积分制实施流程

1.注册登记:居民、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在社区治理服务中心进行注册,领取积分卡。

2.积分获取: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按照活动内容、时长、效果等因素获得相应积分。

3.积分兑换:积分可用于兑换社区服务、商品、荣誉证书等。

4.积分管理:社区治理服务中心负责积分的统计、审核、公示等工作。

5.激励与约束:根据积分多少,对居民、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实施奖惩措施。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积分制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完善制度设计,确保积分制治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区居民对积分制治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4.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积分制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和落实。

七、附则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政策与本方案不符的,以本方案为准。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社区治理服务中心所有。

八、积分获取细则

1.社会治安方面: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协助破案,每次奖励一定积分;发现并上报消防安全隐患,经核实后给予积分奖励;主动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的举报,查实后按贡献度给予积分。

2.环境卫生方面: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定期参与社区绿化养护活动,每次活动按照参与程度和效果给予积分;主动维护市容市貌,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举报一经查实,给予积分奖励。

3.邻里关系方面:积极调解邻里纠纷,促进邻里和谐,每次调解成功给予积分奖励;参与社区组织的互助合作活动,根据活动性质和参与度,给予相应积分;主动组织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升社区文化氛围,按活动规模和效果给予积分。

4.公共秩序方面:遵守交通秩序,主动劝阻和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在公共场所维护秩序,对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对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改善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被采纳,均可以获得积分。

5.其他方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根据服务时长和效果,给予相应积分;展现文明行为,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经核实后给予积分奖励;对社区治理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额外积分奖励。

九、积分兑换规则

1.积分兑换周期:每季度为一个积分兑换周期,居民可在此期间内选择兑换物品或服务。

2.兑换物品和服务:积分可兑换社区内商家提供的商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生活用品、餐饮、教育、健康等。

3.积分兑换方式:凭积分卡在社区指定兑换点进行兑换,兑换时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4.积分兑换限制:兑换物品和服务时,需遵守兑换规则,不得转让、出售积分或以其他非法方式使用。

十、积分管理与监督

1.社区治理服务中心负责建立积分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每位参与者积分的获取和兑换情况。

2.定期对积分获取和兑换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积分制治理的透明度。

3.对涉嫌违规获取积分的行为进行核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违规积分,并根据情况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4.设立举报渠道,鼓励居民相互监督,共同维护积分制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十一、激励机制

1.对积分排名靠前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并在社区范围内进行表彰。

2.积分可作为社区内评先评优、选拔社区代表、推荐就业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3.对积极参与积分治理的个人和单位,在社区公共资源分配、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十二、积分制治理培训与指导

1.定期组织积分制治理培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积分制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开展社区居民积分制治理知识普及活动,通过讲座、宣传册、网络平台等形式,提高居民对积分制治理的认识和理解。

3.设立积分制治理咨询窗口,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和操作指导,及时解答居民在积分获取、兑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十三、跨区域积分互认机制

1.建立跨社区积分互认机制,实现居民在不同社区间积分的累积和兑换,促进区域间治理资源的共享。

2.探索与周边地区积分制治理的互联互通,扩大积分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十四、评估与反馈

1.定期对积分制治理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积分获取和兑换规则。

2.建立反馈机制,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分类处理和回应,确保积分制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

十五、宣传与教育

1.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积分制治理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成效,增强居民的认同感。

2.开展积分制治理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居民的社区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社区治理氛围。

十六、法律责任与争议处理

1.积分制治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2.对于积分获取和兑换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社区治理服务中心应提供调解服务,协助解决争议。

3.居民对积分制治理工作有异议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十七、持续改进与创新

1.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积极参与积分制治理工作的创新实践,探索更高效、更便捷的治理模式。

2.定期总结积分制治理工作经验,吸收国内外先进治理理念,不断优化和完善积分制治理体系。

十八、实施时间

本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为三年。期间,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实施效果,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社区治理服务中心应定期向居民公布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

十九、资源整合与协作

1.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协作,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为积分制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2.建立社区治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积分制治理的实效性。

二十、信息化管理

1.建立积分制治理信息化平台,实现积分获取、兑换、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

2.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积分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社区治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通过信息化平台,提高积分制治理的公开透明度,方便居民实时查询积分信息和参与社区治理。

二十一、特殊群体关怀

1.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制定相应的积分获取和兑换优惠政策,保障其权益。

2.开展特殊群体关爱活动,鼓励居民为特殊群体提供志愿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共融。

二十二、应急预案

1.制定积分制治理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2.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社区治理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积分制治理工作的稳定运行。

二十三、绩效考核

1.建立积分制治理绩效考核体系,对社区治理服务中心及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工作成效。

2.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发工作积极性。

二十四、持续宣传与推广

1.持续开展积分制治理宣传推广活动,扩大积分制治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鼓励居民分享积分制治理经验和成果,通过典型示范,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二十五、实施保障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积分制治理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积分制治理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3.强化监督检查,对积分制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积分制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本积分制基层治理实施方案的落实,将有助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十六、监测与调整

1.建立积分制治理监测机制,实时跟踪积分制实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2.定期发布积分制治理工作报告,向社区居民公开工作进展和成效,接受社会监督。

二十七、培训与发展

1.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持续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以适应积分制治理的发展需求。

2.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参与治理技能培训,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治能力。

二十八、激励机制优化

1.根据积分制治理实施情况,不断优化激励机制,确保奖励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引入更多元化的奖励方式,如提供社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文化活动优先参与权等,以激发居民更广泛的参与热情。

二十九、跨领域合作

1.探索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合作,将积分制治理与社区其他服务工作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理效应。

2.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积分制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积分制治理提供科学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