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血管紧张素Ⅰ是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Ⅱ含有7个肽键C.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均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2.如图甲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谱,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见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2的基因型是XAXa或XAXAC.酶切时需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D.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3.取高产奶牛的耳部细胞,经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最终克隆出子代高产奶牛但是子代高产奶牛与提供耳部细胞的亲本高产奶牛的遗传性状却不完全相同。上述克隆过程可以说明()A.已分化的耳部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B.已分化的细胞丢失了部分遗传信息C.已关闭的基因可以再进入活动状态D.已缺失的基因还可以再重新产生4.下图是采用CRISPR技术对某生物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sgRNAB.图中sgRNA1的碱基序列和sgRNA2碱基序列相同或互补C.根据破坏B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基因的功能D.被编辑后的B基因不能进行转录5.科学家发现,大多数癌细胞的线粒体缺少嵴,因此即使在有氧情况下,癌细胞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中的乳酸含量比正常细胞中的多B.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量比正常细胞的多C.癌细胞的线粒体缺陷主要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缺陷是由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的6.有关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大部分ATP在线粒体基质产生B.突触小泡受刺激后释放神经递质不消耗ATPC.兴奋可从一神经元树突传导至同一神经元的轴突D.神经元受刺激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不消耗ATP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图一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的两条途径,其中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图二为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以及HAS基因两侧的核苷酸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我们常常用不同的限制酶去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来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原因是_____。依据图一和图二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A.应该使用酶B和酶C获取HSA基因B.应该使用酶A和酶B切割Ti质粒C.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含1个酶A的识别位点D.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将得到2个DNA片段(2)PCR技术应用的原理是_____,在利用该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利用_________寻找HSA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3)图一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__________________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4)图一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_____。(5)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受体细胞的_____,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8.(10分)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SARS-CoV-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冠状病毒能将人细胞膜上的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作为受体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这也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2)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属于RNA复制病毒,其RNA复制时所需要的酶是在_____合成的,其RNA可以直接作为_____的模板。(3)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反应相对迟钝,其容易突破第一、二道防线后大量繁殖,原因是_____。(4)结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阐述人体通过自身免疫功能清除新冠病毒的机理:_____。9.(10分)H1NI为单链RNA病毒,感染人类会引发甲型流感。对H1N1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HA基因是该病毒的一种特征基因。可通过检测HA基因来检测待测标本中H1N1的含量,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对H1N1进行基因组测序是测定RNA的__________序列。(2)在过程①和②中,需分别向反应体系加入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酶。(3)过程②中对HA基因对应的cDNA序列进行扩增,需设计_____种引物。反应体系中加入dATP、dTTP、dCTP和dG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体系中含有荧光物质,每扩增形成一条DNA链,就会出现一定强度的荧光信号。现欲检测两个标本中H1N1的含量,可在荧光强度达到某一设定值时,观察比较两个反应体系扩增循环的次数,若某个标木的循环次数较少,则其H1N1含量较____________。(5)检测HA基因还可以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制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与A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作为_____与待测标本中提取的总RNA杂交,若观察到_____,则表明标本中存在HA基因。10.(10分)通过人工气候箱控制不同温度条件,研究巨柏幼苗在各设定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变化,以期为巨柏优质壮苗培育奠定基础。下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巨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测量结果。回答相关问题:(1)巨柏幼苗在1.5℃下时的净光合速率较低,请根据实验结果从“酶活性”和“气孔导度”两个角度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2)与2.5℃时的净光合速率对比分析可知,_________(填“气孔导度”或“酶活性”)对1.5℃时的净光合速率限制作用更明显。(3)能否由实验结果判断3.5℃和21.5℃时巨柏幼苗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生产量大小的关系?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11.(15分)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森林覆盖率只有1.4%。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使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对遭受破坏的塞罕坝林场进行恢复,就是要恢复林场的结构和功能。林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方面,在恢复过程中首先要恢复的成分是__________。(2)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日益复杂,这种垂直结构的生态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3)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松,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毛虫。林场建设者提出了防治松毛虫的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施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投放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请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根据题意“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说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催化作用的酶,本质是蛋白质。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均为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三者氨基酸的数量不同,功能也不同。【详解】由分析可知,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Ⅰ是由十个氨基酸构成的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Ⅱ是由八个氨基酸构成的八肽化合物,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故含有7个肽键,B正确;斐林试剂只能检测还原性糖,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都是多肽,可由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根据题意,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可转化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故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从而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D正确。故选C。2、B【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Ⅰ1、Ⅰ2正常,Ⅱ1患病,因此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XAXA,各占1/2,B正确;酶切时不用DNA连接酶,C错误;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XAXA,各占1/2,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XAY,因此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XaY=1/2×1/4=1/8,D错误。【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3、C【解析】

A、动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全能性受限,A错误;

BD、分化过程中细胞不会丢失基因,BD错误;

C、耳部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中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将其核移植后培养成个体,则需要将已关闭的基因激活重新表达,C正确。4、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位点进行切割,使B基因中的基因Ⅱ被切除,连接基因Ⅰ和基因Ⅲ,形成新的基因B。【详解】A、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位点进行切割,因此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被切割基因的两端碱基序列配对的sgRNA,A错误;B、图中sgRNA1的碱基序列和sgRNA2碱基序列分别与基因Ⅱ两端的碱基序列配对,B错误;C、根据破坏B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基因的功能,C正确;D、被编辑后的B基因仍能进行转录,D错误;故选C。5、D【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重新生成乳酸,一般植物细胞内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由于癌细胞在有氧情况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所以癌细胞中乳酸含量比正常细胞中的多,A正确;B、无氧呼吸提供的能量较少,所以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量比正常细胞的多,B正确;C、癌细胞的线粒体缺少嵴,所以主要影响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正确;D、原癌基因调控细胞周期,如果该基因突变则使细胞周期紊乱,而不是影响线粒体的结构,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抓住题干中“大多数癌细胞的线粒体缺少嵴”,结合有氧呼吸的过程进行解答。6、C【解析】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传导方向是双向的,静息状态时,K+外流,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时,Na+内流,膜电位外负内正。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传递是单向的,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大量ATP,A错误;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被释放,胞吐方式消耗ATP,B错误;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不仅可由轴突传给细胞体或树突,也可从一神经元树突传导至同一神经元的轴突,C正确;D、神经元受刺激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由钠钾泵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钠、钾离子,消耗ATP,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答题关键在于建立兴奋的传导、物质运输方式和细胞呼吸等知识的内在联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CDNA(双链)复制引物农杆菌T-DNA无色物质K显微注射技术蛋白质【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或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A、由图中DNA序列和酶切位点序列可知应使用酶B和酶C切割获取HSA基因,A正确;

B、导入的目的基因时应在T-DNA上,因此Ti质粒应用酶A和酶B切割,因为酶A和酶B切出的黏性末不能互补配对,可以将目的基因连接进去,B正确;

C、据图一图二分析可知,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上不再有酶A的识别位点,C错误;

D、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能得到2个DNA片段,应是A-C,和C-A片段,D正确。

故选C。

(2)PCR技术应用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在利用该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利用引物寻找HSA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

(3)图一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利用农杆菌的侵染特性,让T-DNA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除尽农杆菌后,为了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利用重组质粒上的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的特性,进行筛选,故还须将植物细胞转接到含无色物质K的培养基上。

(4)图一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通常采用较多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5)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具体做法是:提取受体细胞的蛋白质,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做杂交实验。【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或识别)(一定的)流动性(宿主细胞)核糖体翻译由于新冠病毒侵染性较强,而免疫系统的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不具有针对性通过效应T细胞识别被新冠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米,可以与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解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2、类似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的,所以容易发生变异。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详解】(1)冠状病毒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病毒通过胞吞方式入侵细胞也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正链的RNA病毒中的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病毒蛋白。(3)由于新冠病毒侵染性较强,而免疫系统的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新冠病毒很容易突破第一、二道防线。(4)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9、核糖核苷酸逆转录Taq2提供反应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多探针杂交带【解析】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双链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A-T、G-C。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PCR是利用DNA在体外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详解】(1)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对H1N1进行基因组测序是测定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2)过程①为逆转录,过程②为PCR,需分别向反应体系加入逆转录酶和Taq酶(DNA聚合酶)。(3)dATPdGTPdTTPdCTP这四种都是都是合成DNA的原料。同时,它们所携带的高能磷酸键,也可以为反应提供能量。(4)PCR扩增过程中每扩增形成一条DNA链,就会出现一定强度的荧光信号,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逐渐积累,当达到设定的荧光强度时,PCR反应停止,此时可根据PCR扩增仪上显示的循环次数,判断病毒的含量。达到设定的荧光强度时的循环次数较少,待测标本中H1N1含量较多。(5)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与A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作为探针,若标本中存在HA基因(本质为RNA),则将标本中的RNA提取出来,就能找到与探针结合的杂交带。【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对于PCR技术的考查,应在明确其原理的基础上识记相应的步骤、材料、模板、引物等,另外分子杂交是基于碱基互补配对,要在明确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解答。10、低温条件下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较低低温条件下部分气孔关闭,气孔导度小酶活性不能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和不同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未知【解析】

由探究结果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巨柏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存在差异。在11.5℃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达到最大,在1.5℃时巨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小。因此11.5℃是巨柏幼苗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而相对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详解】(1)巨柏幼苗在1.5℃下时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是由于低温条件下部分气孔关闭,气孔导度小,及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较低。(2)1.5℃时的净光合速率比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