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幼儿期的发展2024/8/28马晓辉、雷雳制1幼儿期的身体发展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2024/8/28马晓辉、雷雳制22024/8/28马晓辉、雷雳制3第一节
幼儿期的身体发展幼儿期的身体发育幼儿在3-6岁之间发育速度稍逊于婴儿期3岁左右,幼儿开始变得不再像婴儿期那么浑圆,外表显得较为苗条随着腹肌的发育,圆肚子收紧躯干、胳膊、脚长长头部相对而言还是较大,但是身体其它部分的快速增长使得身体比例越来越接近成人。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幼儿期的身体发育幼儿的身高平均每年大约增长7厘米,到6岁时,身高可达117厘米,而体重可达21千克。男孩长得比女孩更高、更重,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的生长高峰期。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幼儿期的身体发育肌肉和骨骼的也在快速发育,使幼儿变得更加强壮这些变化与不断成熟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促进了幼儿运动技能更好的发展。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增强,以及免疫系统的发展,也让幼儿更加精力旺盛,保持健康。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幼儿期的大脑发育在幼儿期,大脑的重量由占成人脑重的70%增长到90%,而此时幼儿的体重大约只是成人体重的30%。到4岁时,大脑皮层的很多部分已经形成大量突触,fMRI的证据表明,皮层血流量达到顶峰,意味着这时候有非常高的能量需求。年幼时贫困的物质条件会影响个体的大脑发育。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7幼儿期的大脑发育在3-6岁间,负责计划和组织行为的前额叶区发展非常快。与前额叶有关的是,幼儿对冲动的控制能力在增长。左半脑在3-6岁时尤其活跃,与左半球有关的是,幼儿惊人的语言发展空间技能(指方向、画画、识别地形等)的逐渐发展,与右半球相联系。左右半球发展速率上的差异也反映了大脑“偏侧化”的进一步深化,“左右利手现象”就是其中的表现。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8幼儿期的运动技能
幼儿的粗大运动技能有非常大的进步,比如跑、爬、跳跃和投掷,这都涉及到大肌肉的发展。幼儿几乎还不能够参加有组织的运动,大约只有20%的4岁幼儿这时候能够像模像样地扔球,只有30%的幼儿能够好好地接住球。一般而言,幼儿运动技能的学习更多地是来自其他儿童,而不是成人的指导。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92024/8/28马晓辉、雷雳制10幼儿期运动技能的发展年龄(岁)粗大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3-4两只脚交替上楼梯,下楼梯时先迈同一支脚。双脚跳、单腿跳时会弯曲上身。投掷和抓接时上身会参与;球砸在胸上时僵硬地抓住。骑三轮车,并转弯。扣住和解开大的纽扣。不用他人帮助就可以自己吃东西。使用剪刀。描摹直线和圆圈。画出自己的第一张画(“蝌蚪人”)。4-5两只脚交替下楼梯。跑得更加平稳。飞跑,单腿跳跃。通过身体旋转和转移重心脚来投球,用手抓住球。三轮车骑得快,转弯平稳。有效地用叉子。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剪东西。描摹三角形、十字叉、一些字母。5-6跑的速度加快。飞跑时很平稳,会真正的跳跃。表现出像样的投掷和抓接。可以骑带辅助轮的自行车。用刀切软的食物。系鞋带。画人。描摹一些数字和简单的字。幼儿期的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也有很大的发展精细运动的主要困难在于幼儿不能对肌肉进行必要的控制、他们的耐心和判断,父母对此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儿童的精细运动能力会影响认知,尤其是他们利用手指帮助数数的能力可以预测其数学技能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1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表现幼儿绘画方面的变化似乎反映了其大脑和肌肉的发展,反映了他们表征能力的认知发展。儿童绘画的发展大体上会经过几个阶段:第一,“涂鸦”(scribble)阶段,2岁儿童第二,“形状”(shape)阶段,大约在3岁时,儿童画出一些形状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2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3第三,“图案”(design)阶段,3-4岁期间,儿童把各种形状组合为更为复杂的图案,会用线条来反映物体的轮廓。典型表现——蝌蚪人——用一个圆圈,几条线表示人。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4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5第四,“图画”(pictorial)阶段,比较典型地始于4-5岁。这时候幼儿画的人会把蝌蚪人所缺的躯干补上,还有胳膊和手,而5-6岁幼儿的绘画则更为复杂,更具有现实性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6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72024/8/28马晓辉、雷雳制18第二节
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幼儿期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2-4岁表征能力有大发展、语言的发展、假装游戏、绘画以及对双重表征在简单而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认识到他人的观点。能够区分动物和非动物;否认魔法能够改变日常经验。掌握守恒,会逆向思维,能够理解熟悉因果关系。能对物体和行为进行分类,提出关于每一类别共享的基本特征的看法。对熟悉的物体进行分层组织分类。区分外表与真实。4-7岁越来越意识到假装游戏(以及其它的思维过程)是表征活动。用似是而非的解释来替代仙女、妖精等魔法信念对违反期望事件的解释。解决了口头上的外表-真实问题,这表明幼儿有了更为可靠的理解。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19前运算思维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是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年龄大约在2-7岁。前运算阶段典型的特征是“符号功能”的出现,即用一种东西代表另一种东西的能力。语言是幼儿表现出来的符号功能的最明显形式。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0前运算思维前运算阶段另一个主要的标志是“象征性游戏或假装游戏”的风靡。幼儿经常会假装他们是别的什么人,在扮演这些角色时使用一些道具来代表与角色有关的其它东西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1前运算思维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很典型地相信—别人看到的世界和他们自己看到的完全一样。“自我中心”就是指这时候的儿童难以从他人的观点看世界,无法区分他人的视角与自己的视角。妈妈我藏好了,来找我吧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2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如图5-3,A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如图5-3,C边)。此时实验者要幼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3前运算思维前运算思维的另一个特征是,儿童常常集中注意于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完全忽视其它的方面——即所谓的“中心化”,
即不能在同一时间关注问题的两个或多个方面。在守恒问题中,幼儿也无法正确判断,往往会忽视数量并未改变的线索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4守恒任务举例守恒类型开始及变化后的特征进行的改变数量有两行数量相同的石子,然后把上面一行的间距扩大,那么,哪一行的石子多?长度有两根平行的木棍一样长,然后把上面的一根稍稍平移,那么,哪一根更长?容量有两瓶同样多的液体,把其中一瓶倒入另一个细长的瓶子后,它们还是一样多吗?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5前运算思维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幼儿认为物体的外表就表明了其真正的样子。对“外表”和“真实”的混淆,是前运算思维的一般特征比如,给幼儿一只看起来像是蜡笔的蜡烛,问他们这是不是真的蜡笔,他们通常回答“是!”只有到了6、7岁时,他们才能好好地完成这类任务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6幼儿的信息加工——感知觉大脑不断的发展保障了儿童感知觉的不断改善。大脑的成熟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控制眼球的运动和聚焦。幼儿也开始能够逐渐转变他们看待由多个部分构成的事物的方式。幼儿对物体的判断可能反映了在知觉图形时他们眼睛运动的方式。在3-4岁时,幼儿更加关注的是他们正在扫描浏览的二维物体的内在东西,注意力集中于内部细节,而基本上忽视了图形的外周。4-5岁儿童开始更多地关注图形的边界,到6-7岁时,他们会系统地看到轮廓,而对内部则关注较少。幼儿期的听觉也在改善.幼儿的信息加工——注意幼儿逐渐学会了如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过幼儿很容易因为新异刺激而分心。幼儿注意改善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抑制自己冲动的能力提高了,使他们能够把心思放在目标上。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8幼儿的信息加工——记忆对幼儿来说,记忆变得容易在4-5岁时,幼儿的“再认”能力发展得很好,但“回忆”能力则很有限幼儿期出现“自传记忆”,即对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事件和体验的记忆。自传记忆是在儿童的语言和执行功能变得流利自如时应运而生的,在3~6岁期间持续稳定发展。幼儿的自传记忆有时是准确的,有时不准确。也不是所有的自传记忆都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保留下来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29社会文化观皮亚杰否认语言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维果茨基的观点则是针锋相对,他强调认知发展的社会背景。VS维果茨基认为语言有助于儿童思考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更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基础。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0幼儿在游戏时对自己说的话是“私人言语”,是为了帮助儿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说给别人听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技能,他们会发现任务变得容易了,指向自我的言语就会内化为无声的“内部言语”,也就是维果茨基所指的思维。维果茨基的观点几乎得到过去30多年所有相关研究的支持当儿童面对的任务较为困难、感到不知所措时,他们会更多地使用私人言语。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私人言语可以让儿童注意力较为集中、更专注、做得更好。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1社会文化观幼儿期的语言发展词汇的发展在婴儿期词汇发展的基础上,幼儿期的词汇继续快速增长,6岁幼儿的词汇比3岁时增长3、4倍。幼儿词汇增长是通过“快速映射”的过程来实现的。幼儿掌握的词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他们既能够理解又能够使用的,称为“主动词汇”;二是他们只能够理解、但不会正确使用的,称为“被动词汇”。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主动词汇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被动词汇也不断转化为主动词汇。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2句子的发展3岁时,幼儿说出来的话基本上是完整句,已经完成了“电报句”的蜕变。句子一般都比较短而简单,并且,大多数句子是陈述句。在4-5岁时,句子会包含5-7个词,可能是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或者祈使句。在5-7岁时,幼儿的言语已经变得很像成人的,他们会说更长、更复杂的句子。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3幼儿期的语言发展沟通技能的发展幼儿运用语言知识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发展大多数3岁的幼儿都非常健谈,他们会把注意放在自己的言语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上。如果未获理解,他们会尝试更清晰地进行解释。大多数5岁的幼儿会根据听者的情况调整自己说的话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4幼儿期的语言发展早期读写能力幼儿要理解印在纸上的东西,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前阅读”技能,这些技能以及与读写有关的知识和态度的发展就是“早期读写能力”。前阅读技能包括两方面,一是一般的语言技能,比如词汇、语法以及对用于沟通的语言的理解;二是特定的技能,比如语音意识,即认识到词是由不同的声音构成的。幼儿在学习把书面语转化为言语的技能时,他们也会懂得书写能够表达观念、思想和情感。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52024/8/28马晓辉、雷雳制36幼儿写的字早期读写能力
社会文化背景家庭读写环境家庭物质资源、亲子读写活动、父母自身特征、幼儿独立的读写活动幼儿园读写环境幼儿园的物理环境、师生之间的读写活动、幼儿自己的读写活动)等早期读写能力的影响因素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7在发达国家中,父母通常会读书给婴幼儿听。相比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父母,主流文化中的父母更可能读书给孩子听,这可以让孩子们获得言语发展的先发优势,对整个上学期间都大有裨益父母的社会阶层越高,他们越可能给幼小儿童读书。同时,高收入家庭的父母和孩子说话也比较多。促进读写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被认为是给幼儿读故事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382024/8/28马晓辉、雷雳制39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幼儿期的发展处于第三个阶段——主动对内疚幼儿能够做的事越来越多,家长也开始允许他们自己负责一些事情。游戏开始具有目的,探索成人角色,也开始独自探索环境,提出数不清的问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新的目的感给予支持,那么主动感(即感到有雄心、有责任感)就会得到发展如果父母要求的自我控制太多,或幼儿付出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就可能会引发过度的内疚。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0幼儿期的情绪发展随着幼儿语言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其情绪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方面反映在幼儿情绪理解的进步,其次是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另外就是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1情绪理解识别和解释他人情绪的能力在整个儿童期一直稳步提升。到4-5岁时,幼儿能够准确地推断一个人是否高兴、愤怒、悲伤,他们依据的是其身体运动的表现。幼儿也能够预测玩伴表达了某种情绪之后接下来可能干什么他们也会使用有效的方法来缓和他人的消极情绪父母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共情能力在这时期变得更加普遍幼儿期的情绪发展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2自我意识情绪3岁时,幼儿的自我意识情绪与自我评价有了比较明确的联系,他们会依靠成人的信息来确定什么时候感到骄傲、羞耻或内疚如果父母对孩子及其表现的价值给予反馈,则会让孩子体验到更强烈的自我意识情绪:成功以后更加骄傲、失败以后更加羞耻。相比之下,如果父母的关注点在于如何改善行为表现,引起的羞耻和骄傲则是适度的、具有适应性的,会让孩子在面对困难任务时坚持不懈幼儿期的情绪发展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3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4幼儿期的情绪发展文化背景与情绪在西方,强烈的羞耻感与个人的无能感(“我笨”、“我特别坏”)、适应不良(退缩、抑郁、攻击)相联系。内疚则与良好的适应相联系,它可以让儿童忍住有害的冲动,激励犯错的儿童弥补自己的过错,以后三思而后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人们是在社会团体的关系中来界定自我,羞耻被看成是一种适应性的信号,反映了相互依赖的自我,以及他人判断的重要性。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5幼儿期的情绪发展幼儿期的情绪调节随着幼儿语言的发展,他们开始谈论自己的感受。父母在儿童的情绪管理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母亲的情绪意识和管理技能对儿童的情绪调节技能会产生影响。在幼儿期,幼儿越来越能够处理令人不快的情绪,抑制冲动和转移注意在幼儿期的情绪管理中仍然很重要。遇到挫折后转移自己注意力的3岁儿童,在上学以后往往变得比较合作,行为问题较少
。适应性的情绪调节有时候是要维持和强化该情绪,而不是压抑它。比如,儿童会学会发怒有助于他们对抗欺负行为。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6遇到害怕的事情时转移注意力
(“我害怕毛毛虫,我闭上眼睛”)会去想高兴的事来抑制不愉快
(“妈妈走了,但她会回来的,她会带我去游乐场玩”)会以更令人满意的方式来解释其悲痛的原因
(“他没有真的死,那是假装的”)幼儿期的情绪发展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7幼儿期的自我发展自我概念在幼儿期,语言的发展使幼儿能够谈论主体自我,即他们自己的主观体验。随着主体自我的日渐稳固,幼儿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客体自我上,从而形成了“自我概念”,也就是个体认为能够界定他们自己的一整套品质、能力、态度和价值观。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8幼儿期的自我发展自我概念的建立幼儿的自我概念是非常具体的,自我描述通常包括一些可以观察到的特征,也会提到一些具体的技能比如名字、身体外貌、拥有的财物、日常行为、家庭成员的数目等。他们往往会言过其实,无法区分自己所想与所行。大约到7岁时,幼儿才开始使用一些概括化的特质来进行自我描述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49幼儿期的自我发展自我价值感的萌芽“自我价值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方面,在儿童中期开始出现,它是我们对自己的价值的判断,以及相应的情绪体验。到4岁时,幼儿会有几方面的自我判断,比如针对幼儿园的学习、结交朋友、与父母的关系、对他人是否友好等。幼儿还分不清自己所期望的能力与其实际能力的区别。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0在幼儿期,幼儿的自我价值感也往往是“全或无”——“我好”或“我坏”高自我价值感对幼儿的主
动性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美国儿童比较自主,而中国
儿童强调的是对他人的责任。幼儿期的自我发展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1幼儿期的心理性别心理性别性别角色——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在幼儿期,幼儿快速地学习其文化指定给男孩女孩的行为,同时,他们也开始确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就是“心理性别定型”过程的开始。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2心理性别定型心理性别定型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性别认同的发展,即知道一个人要么是男的、要么是女的,并且性别是不变的二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看法三是行为的性别定型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喜欢相同性别的活动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3心理性别定型过程年龄(岁)性别认同性别刻板印象性别类型化行为0-3出现区分男性女性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准确地标定自己的性别出现一些性别刻板印象。出现对性别类型化玩具和活动的偏好。出现对同性玩伴的偏好
3-7性别恒常性出现(认识到性别不会改变)。在兴趣、活动和职业上的性别刻板印象变得非常僵硬。对性别类型化玩具和活动的偏好变得更强了
性别隔离进一步强化。8-11/出现人格特征和成就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变得不太僵硬。性别隔离继续强化。男孩对性别类型化玩具和活动的偏好继续加强
12-性别认同更加明显,反映了心理性别强化的压力。在青少年早期,对跨性别的言行举止越来越难以容忍。在青少年后期,大多数方面的性别刻板印象变得更有灵活性。在青少年早期,对性别类型化行为的遵从增加,反映了心理性别的强化。性别隔离变得不再那么明显。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4性别认同柯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别的认同经历三个阶段:“性别自认”
在2、3岁时
“性别稳定性”
,幼儿开始理解性别是稳定的,但改变一些外表特征,性别仍然会发生变化
“性别恒常性”,大多数4-7岁幼儿理解了男性女性并不会随着情境或者个人的愿望而改变
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5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与性别有关的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也就是说,社会对于男性或女性人们所期望的言行举止是不同的。社会鼓励女孩要友善、有教养、合作、对他人的需要应该敏感对男孩则是希望他们变得有支配性、张扬、独立、有竞争性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6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7性别图式作用原理洋娃娃我在考虑性别问题?已有性别图式的儿童:我是男孩。没有性别图式的儿童:我是小强。男孩应该玩洋娃娃吗?我喜欢洋娃娃吗?不理洋娃娃玩洋娃娃否是是否否是兴趣过滤器性别图式过滤器性别突显性过滤器性别图式作用机制(Martin&Halverson,1981)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8心理理论2岁的儿童理解了人会有愿望,而愿望可以引发行为。大约3岁的时候,儿童能够清楚地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他们已经开始理解不同的心理状态,但仍认为人的行为是与其愿望一致的,而不太理解信念这样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行为。到4岁时,他们认识到信念和愿望都会决定行为。这时候,幼儿理解了行为通常是基于一个人对事件和情境的信念,即使这些信念是错误的也是如此。在2-5岁期间,儿童发展了“心理理论”,即对心理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朴素理解,是儿童对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59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与执行功能关系密切,这种能力为计划、决策及目标设定等复杂的认知功能提供了保障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经济地位的背景中,幼儿理解错误-信念的年龄可能在4-6岁间。影响幼儿心理理论的因素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个别差异,有些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发展得更早。这反映了大脑的成熟和认知能力的改善,所以遗传和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0父母的教养方式那些经常和孩子说话、试图激发孩子好奇心的父母,会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发展。到孩子2、3岁时,尽管父母仍然是照料者和玩伴,但是他们这时候也会更加关心对孩子言行举止的教育。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1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父母“接受-响应”维度,二是“要求-控制”维度“接受-响应”维度指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需要的支持程度和敏感程度,以及在孩子满足他们的愿望后是否会对其表现出温情和给予赞扬。“要求-控制”维度指的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2接受-响应高低低高权威型放任型独裁型忽视型要求-控制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3?研究型作业不同教养类型的特点是什么?父母教养方式会对个体产生什么影响?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4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关系近期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关系并非一定是直接的。儿童的气质会与教养方式有交互作用
比如,胆小的孩子可能需要温柔的教养方式,而对胆大的孩子则要严厉一些。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5文化对教养方式的影响文化差异会影响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知觉。传统中国文化中父母就非常严厉、控制性强,孩子也接受服从长者的传统价值——他们照样品行端正、学业优秀。不同文化中对自我的看法也会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方式。亚洲文化中的孩子不被鼓励对自我进行高评价,但他们一般学习成绩不错,心理问题的水平也比较低。美国主流文化中的父母如果太苛刻和消极,则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抑郁和糟糕的学习成绩。
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6幼儿期的游戏“游戏”(play)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能够促进各个方面的发展。幼儿能够通过游戏刺激感觉、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肌肉、协调视觉与运动的关系、掌控自己的身体、获得新的技能。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7游戏的类型根据游戏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功能性游戏”——不断重复的肌肉运动2岁以前这类游戏尤为普遍。“建构性游戏”
用一些物体或材料来做出新的东西4岁的幼儿可能会每天花一多半的时间在这类游戏上,到5-6岁时,这些游戏会变得更加精细。“假装游戏”又称为“想象游戏”、“戏剧游戏”这类游戏在幼儿期明显增加,上学以后会减少。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8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69游戏中的性别差异在2-3岁时,大多数幼儿开始更喜欢和自己同性别的同伴一起玩
,这种偏好在幼儿期达到顶峰。儿童会自发地挑选同性别的玩伴,不一定受到成人的影响。父母试图让儿童与异性同伴玩时,他们会抗拒。男孩更喜欢与很多人一起玩需要身体能力的游戏,而女孩倾向于与一个玩伴玩较为安静的游戏。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70游戏的作用帮助幼儿掌握与人平等沟通的方式在对角色分配和制定游戏规则进行谈判时,它给幼儿提供机会学习如何妥协提供了情绪理解的机会、接受和给予社会支持的机会,从而发展信任感,甚至是与同伴的亲密联系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71幼儿期的同伴关系玩伴和朋友的选择在幼儿一起游戏、交往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更喜欢某些人,对另外一些人则兴趣不大。如前所述,幼儿更喜欢和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一起玩,他们会花大部分的时间与少数几个他们感觉不错的、行为与自己相似的儿童在一起。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72幼儿期的同伴关系幼儿游戏和交往过程中的亲疏远近,使得幼儿在同伴团体中分化出不同的社会地位。研究者通过分析,提出了五种明显不同的类型,即“受欢迎的”、“被拒绝的”、“被忽视的”、“有争议的”、“普通的”。这也反映了幼儿对玩伴和朋友进行选择时所注重的心理特质。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73最初的友谊幼儿的友谊更多地是建立在陪伴、游戏和需求乐趣上。幼儿对友谊的独特性略知一二。他们会说朋友是“喜欢我”的人,是与他们一起玩很长时间的人。4-7岁的幼儿把友谊看成是令人愉快的游戏,是玩具的分享。幼儿的会给自认为是自己朋友的人更多的强化:问候、赞扬、顺从幼儿期的同伴关系马晓辉、雷雳制2024/8/2874父母对早期同伴关系的影响首先是促进同伴联系。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与同伴联系的总量会产生影响。比如,选择的居住地周围是否有游戏场地、玩伴是否方便接近等。其次是对游戏活动的监控。父母会对幼儿之间的交往进行监控,以确保他们的游戏过程顺利、友善,没有大的冲突。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过退款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辽宁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和方法
- 化工师徒合同范本
- 出让合同范本
- 买木头合同范本
- 作为甲方合同范本
- 制氢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农业项目施工合同范本
- 冰糖橙水果合同范本
- 上海别墅合同范本
- 八年级地理下期教学计划(星球地图版)
- 蓝色科技风半导体产业PPT模板
- 院感手卫生培训课件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PPT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课件
- 物理光学-第二章-光波的叠加与分析-课件
- PID图(工艺仪表流程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课件
-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赛项题库-下(多选题汇总-共3部分-3)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 《数据结构》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