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单选题1.公元七世纪初曾西行取经、回到中国之后口述《大唐西域记》一书,后被明代著名小说《西游记》当成唐僧一角原型的唐代高僧是()A.鉴真 B.法显 C.悟空 D.玄奘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带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3.隋朝大儒王通,在处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其本质是()A.弘扬儒学 B.否定儒学正统 C.传播佛教 D.倡导思想多元4.以诗证史是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下表中的唐诗诗句与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选项诗句历史现象A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B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C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农业经济抗灾能力欠缺D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商业发展突破时间限制A.A B.B C.C D.D5.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文化昌盛,富有生机。下列史实中,不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B.唐代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C.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D.贾思勰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6.《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A.佛教开始传入 B.佛道教广泛传播 C.儒学正统丧失 D.“三教合一”趋势7.某书体之美概以十点:“点划飞动,笔情墨趣,结体多变,章法生动,线条优美,血脉连通,气韵天成,转化跌宕,气势磅礴,奇逸潇洒。”下列书法作品中,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BC.D.8.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9.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取材于释迦牟尼降生的故事,但画中侍女与官员的衣着、造型与盛唐的宫女、官员十分相似;敦煌石窟的壁画也多借汉地的人物故事阐述佛学的道理。这说明唐代绘画()A.以宗教画最为繁盛 B.取材范围得到扩展C.融合中外文化元素 D.助推三教并行潮流10.东晋时期,“二王”的楷书笔法清新脱俗,结构玄远天然,带有一种“山林气”;唐代楷书则形成了严谨、理性、节制、庄严的风格,表现出端正严谨的“庙堂气”。由此可知()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 B.科举制影响书法风格演变C.思想演变影响书法特征 D.唐代书法受佛教影响较深11.“唐决”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方式。日本天台宗僧人将佛教教理上存在争议、悬而未决的问题称为“未决”,由入唐日僧将“未决”之文书带至中国“请决”,而中国僧人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被称为“唐决”。对“唐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佛教起源于中国,日本佛教尊中国为正宗B.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世界发展提供滋养D.中日两国因交流互鉴而促进彼此文化繁荣12.史书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这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A.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 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C.健全的医学管理制度 D.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13.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只记载药物365种,后来便“代有增附”。汉末的《名医别录》、唐代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代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的药物达到1892种。这表明中医药学()A.理论体系规范严谨 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C.传承发展前代药学 D.独步世界医学之林14.学者冯天瑜认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走向是对经学弥漫的两汉一元帝国文化的反动,表现为:经学式微,名教危机,玄风独振,文学自觉,佛教华化,佛道相融,胡汉交会等特色。它具有一种开拓性,即在挣脱两汉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后,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其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传统主流思想发生嬗变 B.文化发展呈多元化趋势C.儒释道思想趋于同质化 D.中华文化受到外来冲击15.佛教传入中国后曾经一度对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遭到了许多儒士的反对,但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宋代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A.商品经济发展,儒学价值取向变化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放弃了原始教义C.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16.唐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的现象,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局对文化产生影响 B.文化发展的多样性C.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D.汉字体系开始成熟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分析这种文化包容状态形成的背景。材料二: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材料三: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捃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3)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后继者统治西亚时期,大量建立希腊化城市。西亚被征服的波斯人被迫接受了希腊文化,包括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艺美术,乃至整个思想意识。同时,亚历山大也接受利用了东方的宗教崇拜和王权神化思想,以及东方尤其是巴比伦的科学。传入西亚的佛教,原来没有偶像,在吸收希腊雕塑基础上,发展出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跟随佛教传入中国,如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摘编自周谷城《古代西亚的国际地位》材料二魏晋以来,士大夫纷纷寻觅儒学以外的思想方向,他们所奉行的“三玄”之学与佛教传入的“般若性空”学说一拍即合。北魏道武帝写给佛教僧人的信函中说“冀助威谋,克宁荒服”。基于北魏太武帝灭佛造成寺庙、佛像被毁的教训,其继任者文成帝要创出一番“与天地同久”的永业,选择了开窟造像以复兴佛教的举措。早期造像犍陀罗风格明显,中后期佛像多为瘦骨清相,服饰呈现出北魏汉化后的褒衣博带。云冈石窟也有少数初唐时期的造像,如第三窟菩萨像,肌肉丰腴,明显有唐时期的雕刻特征。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不再是皇家礼佛的场所,民间人士参与到开窟造像的活动中来。——摘编自钟健《从云冈石窟看佛教造像的本土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化时代西亚地区文化交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云冈石窟开凿的背景,并概括云冈石窟所反映的佛教艺术的演化趋势。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整理自《老子》《荀子》材料二隋唐时期,采取开放政策,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在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的顶峰,并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禅语入诗,二是以禅趣入诗,三是以禅法入诗。—整理自豹云天《探索中国古代隋唐时期的历史脉络和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老子和荀子的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并予以合理解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佛教的角度说明隋唐时期“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说明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诗词书画艺术的影响。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书法艺术。选择B:根据材料中“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等描写,可知这一书体刚劲有力,笔力险峻,符合楷书的特点。排除A:小篆创制于秦代,其风格为笔画粗细匀称,富于图案美。排除C:行书是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的代表,强调行云流水,舒展有型。排除D:草书狂放不羁,笔画勾连,与题目描述不符。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选择A:面对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的局面,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即“三教合归儒”的主张,本质是为了弘扬儒学。排除B:儒学家的主张是为了弘扬儒学,而非否定儒学正统。排除C:“儒、释、道三教合归儒”是为了弘扬儒学,而非传播佛教。排除D:儒学家主张的最后落脚点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可见不是为了倡导思想多元。4.答案:C解析:据材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可知该诗作反映了干旱大风导致麦苗枯死,说明传统小农经济抵抗天灾的能力较弱,具有脆弱性的特点,故选C项;“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反映的是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排除A项;“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反映了当时商业贸易的繁荣,出现了胡姬当垆卖酒的现象,排除B项;“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反映了闭市后街道空无一人的场景,说明当时商业发展尚未突破时间限制,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农学家,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可以证明唐代的医学继承,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说明了唐代文化的兼收并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能够说明唐代的文化昌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6.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魏晋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西游记》记载的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依据信息看出儒佛道逐渐“三教合一”,选D。A错在“开始”;B项中只有佛道思想,从题干材料“等级观念”还反映出儒学,排除;C错在“丧失”。7.答案:A解析:根据“点划飞动,笔情墨趣,结体多变,章法生动,线条优美,血脉连通,气韵天成,转化跌宕,气势磅礴,奇逸潇洒”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草书,与之相符合的是A,因此A正确;B是楷书,C是瘦金体,D是行书,与材料不相符排除。故选:A。8.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反映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没有体现家庭手工业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没有涉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取材于释迦摩尼降生的故事,但画中侍女与官员的衣着、造型与盛唐的宫女、官员十分相似”和所学知识可知,此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却加以中国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融合中外文化元素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讲述佛教的本土化,未和其他类型的绘画对比,无法得出宗教画最为繁盛,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绘画的取材范围,无法得出唐代绘画取材范围得到扩展,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了佛教,未提及道教和儒家,无法得出助推三教并行潮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山林气”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隐居山林之间的生活气息,拥有山林之气的人,他们不争名利,往往热衷于生活在大自然当中。根据材料“玄远天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玄学影响,魏晋时期产生玄学,主张无为、自然和清谈;“庙堂气”是“端正严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拥有庙堂之气的人,是治国理政的官员,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庙堂气”是中国儒家思想塑造的士人气质,所以,“庙堂气”受儒学的影响,C项正确;“二王”的楷书和唐代楷书的特点受思想的影响,材料没有列举书法家的道德观念,排除A项;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使得仕途和书法有机融合,催生了要入仕就得写好字的这一现象,但不是影响书法风格演变的重要原因,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庙堂气是中国儒家思想塑造的士人气质,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念就是讲庙堂气的,唐代楷书带有“庙堂气”与佛教无关,所以材料不能体现唐代书法受佛教影响较深,排除D项。故选C项。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外交往。选择B:据材料“日僧将‘未决’之文书带至中国‘请决’……被称为‘唐决’”可知,日本的佛学未决问题由中国僧人来回答,反映了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排除A: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排除C:材料只涉及中华文化对日本佛教文化的影响,无法体现其对于其他地域、其他领域的影响。排除D:材料信息主要是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没有体现日本文化对唐朝的影响,因此不能说明是“互鉴”。12.答案:D解析:材料“印度眼科医术的传人,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反映了唐代中印、中阿、中国与东南亚等地医药学交流频繁,故选D项。A、BC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13.答案:C解析:材料“代有增附”“都次第有所增加”说明中医药学对于前代药学的继承和发展,C项正确;理论体系规范严谨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方法并不一定科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和世界医学比较的信息,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考查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的文化冲破了两汉时期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这说明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多元化,故选B项。魏晋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是并没有发生嬗变,故排除A项;儒释道属于三种不同的思想主张,同质化这一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其主旨不是强调中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故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从材料和所学可知,儒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佛道等思想主张,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发展与建设,形成更完整的思想体系,更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因此不断发展,呈现生机,故C正确;儒学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变化,排除A;B项放弃的说法错误,排除B;D项是佛教没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儒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16.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书法强调规范和法度,反映了政局对文化的影响。统一的政治环境为文化的规范和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书法艺术向更加规范和统一的方向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一而非多样性,没有涉及文化的多样性,排除B项;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不能反映材料中的变化,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政局对文化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汉字体系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17.答案:(1)概括:外来人口众多(客商及文化使者等):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手工业生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充满异域风情等。背景:帝国统一疆域辽阔;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放的社会风气等。(2)特点:坊市制度受到冲击;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开发;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等。(3)示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唐朝末年官吏腐败,沉迷于吃喝玩乐,而百姓穷困潦倒的历史状况。文学作品真实记载了历史事实,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途径。但要分清文学作品中哪些属于艺术性夸张,哪些属于史实。解析:(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唐朝对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事实应该有外来人口众多;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手工业生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充满异域风情等。其原因主要包括帝国统一疆域辽阔;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放的社会风气等。(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坊市制度受到冲击;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其原因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江南经济得到开发,海外贸易发达,工商业发展。(3)材料中反映的是诗歌,能反映出社会现实。我们可以任意从唐诗中来进行说明,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唐朝末年官吏腐败,沉迷于吃喝玩乐,而百姓穷困潦倒的历史状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真实记载了历史事实,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途径。但要分清文学作品中哪些属于艺术性夸张,哪些属于史实。18.答案:(1)特点:伴随军事征服;东西文化双向互动;多种文化混合交融;涉及内容广泛;传播范围扩大。(2)背景:佛教传入中国,信奉者日众;统治者利用佛教进行统治;吸收太武帝灭佛教训,复兴佛教。趋势:本土化;世俗化;时代化。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一“西亚被征服的波斯人被迫接受了希腊文化”可知希腊文化的推广伴随军事征服;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也接受利用了东方的宗教崇拜和王权神化思想”可知东西文化双向互动;根据材料一“传入西亚的佛教,原来没有偶像,在吸收希腊雕塑基础上,发展出犍陀罗艺术”可知多种文化混合交融;根据材料一“包括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艺美术,乃至整个思想意识”可知文化交流涉及内容广泛;根据材料一“犍陀罗艺术跟随佛教传入中国’可知传播范围扩大。(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二“他们所奉行的'三玄之学与佛教传入的'般若性空’学说一拍即合”可知佛教传入中国,信奉者日众;根据材料二“北魏道武帝写给佛教僧人的信函”可知统治者利用佛教进行统治;根据材料二“基于北魏太武帝灭佛造成寺庙、佛像被毁的教训”可知吸收太武帝灭佛教训,复兴佛教。趋势:根据材料二“服饰呈现出北魏汉化后的褒衣博带”可知本土化;根据材料二“民间人士参与到开窟造像的活动中来”可知世俗化;根据材料二“云冈石窟也有少数初唐时期的造像,如第三窟菩萨像,肌肉丰腴,明显有唐时期的雕刻特征”可知时代化。19.答案:(1)内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解释: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2)吸收: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完成本土化。传播: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空海来华学习求法。影响:吸收佛教理念,更加注重意境表达。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一“《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并结合所学可知,老子和荀子的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第二小问解释: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解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内涵。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第一小问说明:吸收:根据材料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