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帮备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传承_第1页
高考语文高考帮备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传承_第2页
高考语文高考帮备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传承_第3页
高考语文高考帮备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传承_第4页
高考语文高考帮备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传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作文素材积累主题三文化传承目

录Contents01主题导航02教材溯源03真题链接04考场热用

本主题“文化传承”,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古诗词的当代

价值”。古典诗词之美,既美在意象、意境,也美在语言、构思,还美在思想情

感。身处尘世,吟咏诗词,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其中的人生况味,观照自身,成

就自己独特的人生。

篇目索引

(1)《短歌行》;(2)《归园田居》(其一);(3)《梦游天姥吟留别》;(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念奴娇·赤壁怀古》;(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声声慢》;等等。适用角度

“诗词之美”“传承与创新”“文明精华”“文化自信”等。速用示范

(1)品读诗词,自可丰富内涵,涵养品格。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品读诗词

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也不单单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是追求一种“诗意的

栖居”。与诗词相伴,突然某一天,我们听乐不是乐,会在音乐悠扬清脆时吟“嘈

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赏景不是景,会在远眺宁静山村时吟“暧暧远

人村,依依墟里烟”……不知不觉间,诗词早已与我们的生活融在了一起。(2)无论多大年纪、何种职业、身处怎样境遇,人们都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只要

喜欢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能随李白参加“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宴会、伴杜甫感慨

“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漂泊、与陶渊明品味“复得返自然”的快乐,用诗句激活骨

子里的文化基因,构建精神上的希望家园。从看似遥远的诗词中寻找情感共鸣,更

好地认识自然的风花雪月,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将积淀千年的智慧作为参照物,

在困境中或迷茫时,从中寻找攻坚克难的底气、心怀天下的志气、寒梅立雪的骨

气、踏浪前行的勇气。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民族文化素养,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重要立意

方向。2023年新课标Ⅰ卷“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

象”,提醒考生可以思考如何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

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是由《红楼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引出思考,2022年新

高考Ⅰ卷作文题是从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之间的关系引出思考,2021年新高考

Ⅱ卷作文题是从描红看做人,2019年上海卷作文题是由音乐的“中国味”引出思

考……这些高考作文题都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理

解”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好句涓积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

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

——歌德素材前沿

素材1水漫涿州书库,文化传承的负重前行受台风残余环流的影响,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雨与洪灾。地处河北涿州的多家出

版商的库房纷纷被淹,损失惨重。有书商称,“一小时内2500万元就没了”,“遭

遇25年来毁灭性打击”。面对此情况,网友们纷纷表示关切和同情。点击加油包、

理解图书发货延迟或被退单、晒出购书订单等,成了网友们曲线支援的方式。还有

图书业同行对这些企业表示“欠我家书款的,全部免单”,传达出了纾他人之困的

善意。而满屏“不以书损而嫌弃”的表态,背后是网友们的共情和善意。对从小耳濡目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名言警句的

国人而言,书籍无疑是个特殊的存在:它本身也许很轻,内容却可能厚重,往往是

“知识积蓄”“精神食粮”“文化积淀”等。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

品;卡莱尔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而一场洪灾,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负重前行。在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我

们的祖先用绳结、龟壳、硬石、竹简等来凝结智慧与知识。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

国的文明一直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典籍可谓厥功至伟。这次暴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一场天灾人祸,也有可能让

许多人的毕生心血毁于一旦。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并不比古人高枕无忧。[运用场

景:同心协力、书籍的力量、文化保护]素材2程序员跨界“讲史”意外走红,热爱驱动一切从诗词歌赋到历史故事,从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西安自媒体博主杨汶锦用一

部手机讲活中华文明,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百万网友喜爱。杨汶锦曾是一名有着20

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程序员,虽然是个“理工男”,但他自幼热爱传统历史文化,

网友们无数的好评和点赞也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原来有那么多人都跟我有着

同样的爱好,那我就应该给大家分享一些更优美的诗歌、更动听的故事,把我们无

比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杨汶锦说。他的故事里有历史人

物也有名胜古迹,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也有“烂尾工程阿房宫”。一个个历史

人物在他的故事里拥有了鲜活的人生。有很多中小学校主动联系他,希望能授权播放他的作品,供学生们学习使用。

杨汶锦说:“作品大家随便拿去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喜欢历史,正是他最

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他也先后被授予“陕西历史文化传播大使”和“西安文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