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1页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2页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3页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4页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1"\h\u23579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3032①关于担当精神概念的研究 118912②关于担当精神内容的研究 114347③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状况研究 21222④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意义研究 21937⑤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状况研究 330764⑥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 424472①关于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相关研究 520748②关于大学生奋斗教育的相关研究 6①关于担当精神概念的研究第一,把“担当精神”与“责任”相联系来研究担当精神的内涵。刘建兰在《新时代高职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2018)一文中阐释担当精神“就是一种责任,是一个人对自己义务的知觉,并自觉履行义务的一种态度或意愿。”刘建兰.新时代高职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6):152-154.朱志明,刘映芳在《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探究》(2019)一文中认为担当精神指的就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朱志明,刘映芳.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18-121.吴俊芳在《困境与出路: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探析》(2019)中认为责任与担当密不可分,而担当更侧重于责任主体的执行与实践能力。吴俊芳.困境与出路: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探析[J].黑河学刊,2019(02):112-115.第二,把担当精神定义成一种品质。王道志在《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加快实现“中国梦”》(2013)中提出“担当精神是一种基于对行为合理性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意志和行为品质。”王道志.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加快实现“中国梦”[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4):10-11.朱松梅在《引导青年学会担当敢于担当》(2018刘建兰.新时代高职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6):152-154.朱志明,刘映芳.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18-121.吴俊芳.困境与出路: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探析[J].黑河学刊,2019(02):112-115.王道志.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加快实现“中国梦”[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4):10-11.朱松梅.引导青年学会担当敢于担当[J].人民论坛,2018(21):122-123.李聪.担当精神及其时代内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②关于担当精神内容的研究林志友在《论习近平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思想》(2017)中概括了共产党人需要拥有使命担当、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以及大国担当。林志友.论习近平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7(05):10-17.李君利在《中国传统担当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2018)一文中则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提炼出担当精神的传统内容,包括爱国担当,家庭担当,个人担当和为官担当。李君利.中国传统担当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吴玉鑫在《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培育研究》(2020)一文中将担当精神内容划分为信仰担当、忧患担当、创新担当、本领担当和实干担当五个方面。吴玉鑫.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20.林志友.论习近平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7(05):10-17.李君利.中国传统担当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吴玉鑫.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20.③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状况研究一方面,大学生担当精神尚有可喜的一面,大部分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能够做到对自身、家庭、国家的担当。闫春娥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019)中就有说到大多数大学生是能在做到志存高远、敏于求知的同时又立足脚下、勇于担责。闫春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110-112.另一方面,大学生担当精神依然存在着问题。闫春娥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019)一文中从学习、生活等方面举例说明部分大学生缺乏担当的意识,不愿意担当;没有担当的实力,没有能力担当;没有担当的信心,不敢去担当。闫春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110-112.曹胡云在《新时期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研究》(2018)一文中指出大学生还存在着自我担当意识弱化,家庭担当意识淡薄,社会担当意识不强的问题。曹湖云.新时期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8(50):41-42.胡雪莹在《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2020)一文中指出大学生担当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缺乏人生方向,缺乏担当素质以及责任意识弱化。胡雪莹.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163-165.张旦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研究》(2020)一文中谈到,大学生还存在着社会责任担当认知不清、情感淡漠、意志薄弱、信念不坚定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张旦.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研究闫春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110-112.闫春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110-112.曹湖云.新时期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8(50):41-42.胡雪莹.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163-165.张旦.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研究[D].湘潭大学,2020.④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意义研究朱志明,刘映芳在《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探究》(2019)一文中指出担当精神培育的意义有以下三点:其一,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其二,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责任感,自觉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其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自觉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朱志明,刘映芳.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18-121.章琳《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探究》(2018)一文中谈到: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能够突显教育托起中国梦的政治担当;还能突显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责任;也能突显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章琳.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4):120-123.闫春娥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019)一文中认为不管是立足脚下以期提升自身,还是展望未来立志报效祖国,担当精神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必修课。闫春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110-112.徐远超在《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2019)一文中认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能加速“中国梦”的实现,也能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朱志明,刘映芳.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18-121.章琳.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4):120-123.闫春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110-112.徐远超.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⑤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状况研究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研究张紫驰在《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2019)一文中,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实证调查,探究了目前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进展,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培育的效果良好。主要通过大学生积极践行担当的典型案例有所表现。其二,培育受重视的程度逐渐提高,主要从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学校各种课程的开设等方面体现出来。张紫驰.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温程芳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2020)一文中,也谈到了新时代高校培育的相关情况:首先,学校能够总体把握培育的方向;其次,思政课教师注重渗透责任教育;再次,依托新媒体,培育的效果得到彰显;最后,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培育氛围。温程芳.张紫驰.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温程芳.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张紫驰在《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2019)一文中谈到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着培育内容不够清晰、培育内容比较泛化、培育途径比较单一和培育合力不足等问题。张紫驰.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赵爽在《提升大学生践行担当精神的教育高度》(2014)一文中指出了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在教育和环境两个方面还存在着问题。首先教育方面:教育者的教育力度和学习者的接受程度不匹配,在教育方法上理论教育、引导教育和示范教育不到位,在教育主体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衔接;其次环境方面: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达到应有的作用。赵爽.提升大学生践行担当精神的教育高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34-35.徐远超在《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2019)认为高校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知行脱节;培育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徐远超.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张紫驰.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赵爽.提升大学生践行担当精神的教育高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34-35.徐远超.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3)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大部分专家学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来分析形成担当精神培育问题的成因。比如,金静在《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2020)一文中从社会环境不佳、学校和家庭培育欠缺、大学生自身发展来探讨了原因。金静.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担当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张旦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研究》(2020)一文中也提到,社会环境中存在着消极因素,高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家庭教育不足,大学生自身心理不成熟、缺乏实践锻炼,这些原因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存在问题。张旦.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研究[D].湘潭大学,2020.也有学者关注科技对大学生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造成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谌丹阳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2019)一文中就谈到新媒体平台的虚拟性削弱了大学生现实社会中的责任感;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增加了大学生责任意识引导的难度等。金静.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担当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张旦.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研究[D].湘潭大学,2020.谌丹阳.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⑥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程曼在《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研究》(2019)一文中认为要从知着手,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担当精神;以行推进,让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巩固和提升担当精神。程曼.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9,35(01):21-25.翟思成,杨桂芳则在《青少年实现中国梦担当精神的培育》(2014)一文中提出要从实施文化养成教育、家庭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以及激励青少年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四个方面着手培育青少年的担当精神。翟思成,杨桂芳.青少年实现中国梦担当精神的培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4(4):9-98.王敏在《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及其培育体系的建构》(2020)一文中提出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途径:其一是转变育人的理念,其二是升级育人的内容,其三是创新育人的方法,其四优化育人的环境。王敏.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及其培育体系的构建[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2):104-108.张玉霞在《论习近平青年担当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当代价值》(2019)一文中认为青年担当精神培养需要以坚持现实为基础,以坚持实践为途径,以正确历史观为指导,以价值性为落脚点。张玉霞.论习近平青年担当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当代价值[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5):1-2.闫春娥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019)一文中指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有效途径有:其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激发大学生担当意识;其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发力,增强大学生担当底气;其三,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养成大学生担当习惯;其四,躬身实践知行合一,提高大学生担当能力。程曼.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9,35(01):21-25.翟思成,杨桂芳.青少年实现中国梦担当精神的培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4(4):9-98.王敏.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及其培育体系的构建[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2):104-108.张玉霞.论习近平青年担当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当代价值[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5):1-2.闫春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6):110-112.综上,学者们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维度:首先,从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角度来看,对担当精神进行培育,需要“知”和“行”同步进行,在知行合一中才能精准认知担当精神,养成担当本领。其次,从高校进行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来看,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方面进行优化,确保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取得良好效果。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联系的角度来看,需要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环境,同样也要三者之间形成培育合力。1.2.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在国外,没有关于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直接研究,但是参照国内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内涵,可以从国外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相关研究、大学生奋斗教育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阐释。①关于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相关研究1)关于责任的相关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西塞罗等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柏拉图的思想中蕴含着诸多责任观点,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尤为突出。他所构建的理想城邦的特点在于所有公民都应该以城邦集体利益为自身的责任,“每一个成员都要把各自的工作奉献给公众”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由此,个人的幸福和城邦的幸福才能得以实现。西塞罗也指出:“责任观主要提倡的是美德。”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9220世纪以来,萨特也曾提出人的道德责任感“即人的所作所为既然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就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有全部的责任。”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92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2)关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相关研究对于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国外主要是通过公民教育来进行,而对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确定了一个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思想:“一个人,作为公民、家庭和社会的成员,要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这样人类的发展才能日趋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10.德国的《教育总法》规定“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有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7:286.日本在《教育基本法》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注重劳动与责任的公民。”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274.兰提尔瑞通过开展教育试验研究,从大学生精神内部要素出发,提出了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两种因素,即自我意识障碍以及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