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0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0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3教师职业道德范畴04具体情境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05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06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与法规07其他教育法规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遵循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思考与练习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一、历史依据(一)教师必须育人为先(二)教师应当注重术业专攻(四)教师应当兼顾公平(三)教师应当率先示范

(一)确立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克服不良师风

(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刻不容缓二、现实依据(一)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的层次性三、国外借鉴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3)教书育人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要求一、教书育人原则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01(1)坚持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2)遵循教书育人的科学规律(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一、教书育人原则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020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0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01为人师表是完成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二、为人师表原则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010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0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0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0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二、为人师表原则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02依法从教是在教育领域贯彻依法治国原则的要求依法从教是正确处理教育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依法从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法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和贯彻保证02040103?三、依法从教原则依法从教原则的确立依据01(1)

教师要做遵规守法的模范,为学生做好榜样

(2)教师应当尊重和维护法律赋予学生的各项权利

(3)教师要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三、依法从教原则贯彻依法从教原则的要求02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教育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教育人道主义是处理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教育人道主义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教育人道主义确立的客观依据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四、教育人道主义原则遵循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树立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加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修养加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严谨治学能力加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关爱学生能力一、深化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育人性切实加强德育专业学科建设切实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切实深化教师博学意识切实加强教师在岗进修二、强化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010302提升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树立人民教师的示范形象坚持终身学习,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三、彰显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先进性5.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3.坚定教师职业信仰2.转变教师教育理念4.建立健全教师选聘机制、教育队伍工作机制、政策保障机制1.爱岗敬业四、凸显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公平性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01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地位?02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感谢聆听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重家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教敬业、严谨笃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思考与练习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一、爱国守法(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爱国是教师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使命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公民。

守法是依法执教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教的重点是各个教育部门都要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为此,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要认真地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依法行使教书育人的权利,履行法定的教育义务和责任,规范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路线、方针、政策。一、爱国守法(二)爱国守法的基本内涵角色要求职业要求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必须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权利和义务;②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认真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和权利。①广泛要求,即每一名教师都要自觉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②底线性要求,即教师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一、爱国守法(三)爱国守法的践行要求做爱国守法的模范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自觉做到依法执教0102将爱国守法融于教育活动中03(一)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同时,爱岗敬业是教师做好工作的感情基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行动的动力源泉。能热爱本职工作,对做好工作感到有无穷的乐趣,这种由衷的感情能驱动人们努力做好工作。教师对职业劳动投入的多寡和收到的教育效果,直接取决于教师对职业的热爱程度。二、爱岗敬业(二)爱岗敬业的基本内涵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爱岗是对本职工作所产生的一种热爱情绪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表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敬业是指教师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的责任心。爱岗和敬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二者的联系来看,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也是爱岗的体现。从二者的区别来看,爱岗更多是一种情感体验,敬业更多是一种态度和行为体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爱岗敬业(三)爱岗敬业的践行要求要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要有甘为人梯、自觉提升的精神境界要勤业与精业,高度负责要勇于奉献,杜绝敷衍塞责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重家长一、关爱学生(一)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首先,师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被视为教育的灵魂和本质其次,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0102再次,师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03一、关爱学生(二)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关爱和了解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0102

严格要求学生03公平对待学生04(一)尊重家长的必要性教师尊重家长是赢得家长尊重的前提。教师尊重家长是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条件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尊重家长(二)尊重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主动加强联系,谋求共同立场及时取得联系,谋求解决方案征求意见和建议,谋求支持、配合尊重而不迁就,待人公正平等教育学生尊重家长,提高父母威信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优化教育方法二、尊重家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教书育人(一)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知识是载体,育人是根本课程是桥梁,感情是纽带首先,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教师必然带着一定的观点对学生施加影响。其次,教师所教的各种知识、各种教材本身都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再次,教师是一个具有一定思想观念的人,其言谈举止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在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是人师,而不是教书匠,真正的知识传递是包含着思想感情的传递。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学生在教师积极诱导下带着丰富的情感进入教育情境,就会自觉地把教育情境中的一切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要求。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激发学生健康情感,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过程。一、教书育人(二)教书育人的素质要求知识系统,扎实有效遵循规律,方法得当0102探究出新,追求卓越03二、为人师表(一)情操高尚,知荣明耻语言文明,仪表端庄

(三)(二)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乐教敬业、严谨笃学一、乐教敬业(一)乐教敬业的必要性乐教敬业是教师职业的动力源泉。乐教敬业是教师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0102乐教敬业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前提。03乐教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04一、乐教敬业(一)乐教敬业精神的实践要求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0102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03勤奋钻研,科学施教04淡泊名利,育人为乐05(一)严谨笃学是教师为师之本严谨笃学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严谨笃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二、严谨笃学(二)严谨笃学的具体内容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二、严谨笃学(三)严谨笃学的基本要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广博精深,优化知识结构二、严谨笃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一、关心集体良好的教师集体会使教师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是保证学校完成各项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保证。(一)关心集体的必要性(二)关心集体的基本要求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之间的精诚协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这不仅有益于学校的建设、教师团队的建设,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团结协作是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处理好与集体、与同事及各方面关系,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刻理解团结协作的意义,搞好团结协作。首先,要尊重别人。其次,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再次,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最后,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总之,教师如果具有团队协作、互尊互学的品德,就能够做到严于律己,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关系和谐、凝聚力强的教师群体,就会形成无形的教育力量。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在人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要培养好一批人才,既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也需要学校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团结协作的意义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二、团结协作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一、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是教师的高尚师德。

淡泊名利是教师的职业风范。0102淡泊名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忠诚人民教育事业0301020304(一)自尊自律反映了教师职业对教师的规范

(二)自尊自律是教师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一种手段注重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守大义,不取非法之利(四)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品清行洁,廉洁从教(三)自尊自律的具体内容二、自尊自律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01怎样理解教书育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简述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0302为人师表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感谢聆听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这里输入您的公司/机构名称主讲老师XXXX教师职业理想教师义务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幸福思考与练习教师职业理想所谓教师职业理想,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追求,也包括对做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教师的追求。一、教师职业理想的含义二、教师职业理想的作用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职业理想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的精神动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兢兢业业从事教育事业,才能够在工作中勤奋工作,努力探索,才能认真备课、讲课,用心总结教学方法,刻苦钻研和掌握教学规律,真心、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千古流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辉。陶行知不留恋国外优越的生活,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开展乡村教育运动,其献身现代乡村教育的宝贵精神一直为当今教师所推崇。宋庆龄称其为“万世师表”,郭沫若称其“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一个教师确立诸如“我要教育好我的学生,使他们成为科学家”“我能成为教育家”“我能成为特级教师”“我能成为教学专家”等职业理想,本身就同时包括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教师本人的主体价值追求。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正确看待苦与乐0102三、做一个有职业理想的教师①收获各类人才;②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③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教师义务一、教师义务的含义所谓教师义务,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集体、学生应当承担的职责以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社会对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时提出的道德总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自己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因而自觉地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及要求看作自己对社会、对教育劳动应尽的责任。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绝对服从的、应当做的事情,存在着“道德命令”的因素。教师义务是教师的一种社会属性。0102教师义务是社会用以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03二、教师义务确立的社会基础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为什么要履行教育义务,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义务而不是那样的义务?它源于社会主义教育劳动中特定的利益和道德关系,具有客观的基础和特定的内容。教师义务源于现实社会教育劳动的内在关系的客观要求。

教师义务的内容是由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决定的。0102教师义务的意义体现在教育劳动及其社会价值中。03243教师认真履行教师义务,可以减少和协调教育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1教师自觉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自觉进行“道德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教师积极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在教学工作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道德义务的确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自身义务积极地、严格地恪守和践行,对学生的最大影响不仅仅是使其获得直接帮助,而且通过教师对自身义务的严格履行,为学生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使学生确立道德上的信心以及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从而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名能够恪守义务并在道德上负责的人。三、教师义务的作用努力培养自己的义务认知水平。但凡教育义务践行得彻底的教育者,都会有较高的对义务的认知水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事业意识水平。要求对教师义务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较高的教育事业意识水平。#实现教育义务意识向教育良心的转化。教育义务意识还只是一种以道德认知为主的道德意识,仅仅有道德认知,义务感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要有真正的义务感,道德义务主体还必须实现教育义务意识向良心的转化。四、教师义务感的培养教师职业良心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教师的职业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主要的内涵有四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教师职业良心一、教师职业良心的含义二、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教师职业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以下两个主要的特点。1.层次性高2.教育性强所谓层次性高,是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的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具体表现是,①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②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所谓教育性强,是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三、教师职业良心的意义教师职业良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一)职业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二)职业良心对于教师的精神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控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部环节。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的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活做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遇到较大的委屈,仍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事业为重”。知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教师必须从认知和理性上认识到教育工作的神圣性和光辉性,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行为会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和道德成长。就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应恨。教师在情感方面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一种深沉的、持久的爱,而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的爱。教师应该培养自身的道德意志力,以应对各种道德挑战。当道德良心受到挑战时,意志力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一种对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习惯,那么你很快就会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仰,做一名有道德信仰的教师。只有一个有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人生理想,并对自己这一理想负责的教师,才会有较高的道德或良心的境界,教育良心的作用才会更明显,水平更高。情意信教师还应当不断地基于道德良心来开展教育工作,在行为中磨炼自身的良心和意志。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知、情、意、信等方面的道德修养,使教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信念等方面获得了稳定的提升。行四、如何做一名有良心的教师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公正实际上就是要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实现某种公平。教师应当对得起自己,所以必须对自己公正。它包括对教师自尊、荣誉以及合理的经济利益等合法权益的要求和维护。教师对学生公正的主要含义是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做标准。一、教师职业公正的含义1.教师职业公正的教育性2.教师职业公正的实质性3.教师职业公正的自觉性二、教师职业工作的特性1.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2.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3.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三、教师职业公正的意义4.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5.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1.自觉加强人生修养2.提高教育素养3.正确看待惩戒教育四、如何做一名公正的教师4.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教师职业幸福一、教师职业幸福的含义理解幸福首先要区别幸福和幸福感。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幸福感则是对这一主体生存状态的主观感受。无论幸福还是幸福感,都以人的目的性及其自由实现为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对幸福范畴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必须首先对人以及人生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幸福与人生的本质01区别一是否具有目的性、意义性或价值性。幸福是生活目的的实现,同时也可以说,幸福就是生活的目的本身。快乐则不然,生活离不开快乐,却不以快乐为最终目的。区别二在于主体感受上的无限和有限。幸福感具有无限性。幸福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践行了“天命”(为人的使命)时的愉悦状态。比如一个教师在他认真而且成功的从教过程中的幸福感。幸福与快乐02区别三在于有无对于牺牲的超越性。幸福具有享用性。幸福高于快乐,同时幸福也超越了牺牲,“幸福的行动必定免除了或者说自由于各种计较——无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计较”。区别四幸福具有更强烈、更持久的成就与动力特质。人之所以能在生活中克服千难万险,最根本在于人有其精神动力或精神支柱。幸福与快乐相比,都具有动机色彩,但前者对人的推动更恒久,力度更强。幸福与快乐02二、教师的幸福及其特征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会构成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教师幸福的精神性教师幸福的关系性0102教师幸福的集体性03教师幸福的无限性04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教师要了解自身职业的神圣性,理解教师职业的荣耀性,换言之没有教育事业神圣性体验的人,无法体会教师的幸福。01030204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劳动的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以及教育想象能力。教师还应当具有审美的素养。三、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01教师义务的含义是什么?

结合你对未来的职业期待,谈谈如何拥有并享受教师职业幸福。0302教师义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何作用?感谢聆听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具体情境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这里输入您的公司/机构名称主讲老师XXXX教学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学术研究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师生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家校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集体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要求思考与练习教学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要求一、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一)教学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展现(三)(二)对待教学的态度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提升教师的伦理精神,确立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师表人格(一)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追求新视野(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教学的理想境界(三)提高教学专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成效(四)增强教学改革中的道德意识,适应当前教学发展和进步的道德选择(五)二、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学术研究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端正学风,科研诚信追求真理,献身科学谦虚谨慎,大胆创新01020304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要求师生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协调师生关系,对于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师生关系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义师生关系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0102师生关系在制度管理中的意义03二、师生关系中的主要道德要求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尊重学生,平等信任0102宽容学生,欣赏学生03慎用惩戒,拒绝体罚04家校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1)思想品德培养上的一致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通过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知识才能培养上的一致性。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能力,这是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3)身体素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上的一致性。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营养、卫生保健设施以及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愿。(4)审美情趣培养上的一致性。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日益认识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大了在学生审美情趣培养上的投入。一、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基础二、家校关系的道德调适(二)建立学校与家庭平等合作的伦理关系

(一)家庭和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职能家庭作为人降生后归属的第一个社会群体,能使儿童初步掌握母语,形成生活习惯,自然地接受爱和主动地去爱,从而奠定人格与个体社会化的初步基础。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①教师除了道德上的威望,对学生的家长无任何权利可言;②由于教育学生是教师不争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要和所教学生的家长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不管学生家长的社会背景如何;③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主动协调的态度促进与家长平等合作伦理关系的形成,因为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校和教师在家校关系的指导观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①要从把家长放在从属地位,转变为以学校为指导、以家长为主体的双向合作关系,家长在家校关系中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②要从学校、教师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指导,转变为教师、家长双向的互动、相互学习,教师在家校关系中由绝对权威转变为相对权威;③要从单纯从学校和教师出发要求家长配合的社会性目的,转变为从孩子出发的个性教育目的。二、家校关系的道德调适(四)教师要提高沟通的能力

(三)教师应尊重学生家长当教育过程中发生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和克制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家长意见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家长①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景、家庭的教育状况以及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任务;②通过宣传教育使家长们获得有关教育的主导政策和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主的知识,提高家长进行教育活动的能力;③充分依靠家长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外活动提供支持。其研究的内容十分具体,有“怎样召开家长会”“怎样进行家访”“怎样与家长交谈”等等。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沟通家校关系。教师集体中的职业道德要求一、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作为教育劳动的必要形式,教师集体对于教育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重要的意义主要由以下原因决定。教师劳动的形式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教育劳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0102教师个体的局限性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03教师集体的固有特点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04二、教师集体关系的道德调节教师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人际矛盾,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加以消解和调节。从道德的视角而言,由于和谐的教师集体的确立必须以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为前提,所以必须对广大教师提出尊重同事这一道德要求;又由于教师集体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而这种活力又源自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友好竞争,所以必须对广大教师提出团结协作,开展有益的工作竞争的道德要求。(一)尊重同事(二)团结协作,开展有益的工作竞争尊重同事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调整教育劳动中教师和同事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尊重同事价值选择的权利。其次,要尊重同事的个性特点。最后,要尊重同事对不同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要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要求一、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对师生发展的意义学校行政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重要对象和管理的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的潜能,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管理。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本管理对师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0102有利于师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03二、学校行政管理伦理化的实现途径(1)人本教育观在学校行政管理的所有要素中,对教师的管理是第一要素,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核心。对教师的管理应体现在关注教师的人性和发展上。首先,要激发教师对真、善、美的追求,强化其教育者的意识;其次,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使教师得到培训和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应该让学生得到幸福、快乐和平衡的发展,应该让学生热爱学校生活,并在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中获得愉悦感,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0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师生群体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具有其独特的判断能力,难以接受命令式的管理。他们在需要物质刺激的同时,更需要精神鼓励,从而满足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因此,学校行政管理者要注重情感激励、目标激励及榜样激励等精神激励的管理方法。教师主体意识是否强烈,有赖于校长是否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教师是知识分子,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迫切希望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研究,愿意执行“民主研究决定”的决议。只要教师真正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就会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学校分忧解难。让教师人人参与民主决策,形成人人都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的良好的民主管理局面。主体意识的唤醒精神激励的管理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01教代会自身的建设校务委员会的组建(1)(2)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3)建立民主参与式管理体制02政治素养的修炼教育教学管理素养的修炼(1)(2)道德素养的修炼(3)学校领导者素养的修炼03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建设(1)(2)学校精神文化建设(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04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01教师集体在教师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何在?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遵循教师道德要求。0302试述教师在处理家校关系中的注意事项。感谢聆听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这里输入您的学校名称主讲老师XXXX新时期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变革与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概述思考与练习新时期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变革与创新一、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指针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其完整的表述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治国理念的新变化,也鲜明地体现出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引新指针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法制中国”的庄重承诺,是在向国际社会宣告,其作为全球共同体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信心建设好法治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这一方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指导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对教育发展的指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教育战线要继续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教育发展的指引0102030405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在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概述一、《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立法宗旨《教育法》第一条明确揭示了制定和颁行《教育法》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适用范围《教育法》适用的地域范围仅限于国内,仅限于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其中从事教育工作和受教育的人,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立法特点(1)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2)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3)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重要地位《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其他单行教育法规只是调整和规范某一方面的教育关系或某一项教育工作的,都是“子法”。这些单行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都要以《教育法》为依据,不得与《教育法》确立的原则和规范相违背。二、《教育法》的立法特点和重要地位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一)《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针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这就确立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教育法》第三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法》第五条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原则;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原则;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教育法》规定了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管理体制①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②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③全国教育工作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并对全国教育事业实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管理体制(三)《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01.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政府应予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02.义务教育制度(三)《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预备教育。职业教育要求就业的公民必须接受培训。继续教育是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延伸,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03.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三)《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考试种类,并制定相应的考试规则或条例。0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①各级人民政府;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③企业事业单位;④特定公民。05.扫除文盲制度(三)《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学业证书,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的,证明学生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它是用人单位衡量持有者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依据。学业证书有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等。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国务院设学位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的学位授予工作。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06.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三)《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督导制度是指教育督导部门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视察、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行政管理制度。教育督导的基本形式有综合型督导、专项督导、经常性检查等。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旗)四级设置。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设专职和兼职督学。教育评估制度是指根据既定的目的,确定相应的目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定性、定量分析,依据客观的价值标准,对教育系统的功效和工作状态做出评议和估价的制度。教育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管理情况等方面。教育评估可分为目标评估、过程评估和条件评估等,其职能包括鉴定合格、评比优劣和评选先进等。教育评估工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认定作用、诊断作用、咨询作用。0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四)《教育法》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设立的条件要有组织机构和章程;要有合格的教师;要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要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设立的条件(五)《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给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权利(五)《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六项义务: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义务(六)《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社会责任社会应当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责任一社会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责任二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条件,并且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工作;责任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措施应当向青少年敞开大门,实行优待,提供便利;责任四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点和公民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责任五(七) 《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教育法》第五十四条对教育投入的体制做了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八) 《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基本原则,第六十七条规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中国境内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任教;中国境外个人进入中国境内学校及其他机构学习、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九) 《教育法》规定了违反教育法规的法律责任《教育法》做了十三条法律责任规定,主要有: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法律责任;一乱收费、乱招生的法律责任;二在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三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法律责任;四扰乱学校教学制度,侵占校产的法律责任;五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等。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概述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二、教师资格制度(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与监督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具备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二)教师资格的分类与适用(三)教师资格条件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三)教师资格条件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四)教师资格考试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一次。(五)教师资格认定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可以依照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申请认定其教师资格。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由本人在规定时间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提交下列基本材料:①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两份;②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③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④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⑤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⑥思想品德情况的鉴定或者证明材料。体检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其中必须包含“传染病”“精神病史”项目。

(六)教师资格证书管理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应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生效。三、教师的聘任、考核与待遇(一)

教师的聘任(二)教师的考核根据《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教师考核的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考核由教师所在学校进行,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和督察,考核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准确”,考核应当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励的依据。《教师法》第六章规定了教师工资、津贴、补贴、住房、医疗、退休金等问题,其中明确的原则是: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三)教师的待遇四、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第三十六条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做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出处理。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法》第八章对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做了规定: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01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违反《教师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0302教师的权利有哪些?感谢聆听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与法规这里输入您的学校主讲老师XXXX《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概述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小学教育政策法规思考与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概述一、立法宗旨(一)立法依据1.《义务教育法》是对宪法规定的落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中有关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法律依据。。2.《义务教育法》是对《教育法》规定的落实《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个规定是制定《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法律依据。1.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3.提高全民族素质(二)立法宗旨《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二、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征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的概念5个特征义务教育的特征1.义务性2.权利性3.均衡性

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任何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我国宪法将受教育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府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这种平等性落到实处。4.公共性义务教育是公益事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利用义务教育营利。5.免费性《义务教育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二、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征三、实施素质教育(一)实施素质教育的表述(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实施素质教育,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方向,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明确责任01国家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义务教育的步骤制定、制度规划、学校设置、入学管理、经费筹措、师资培养以及执法监督等方面,国家负有重要的责任。《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政府责任家长责任学校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义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直接相关。学校责任《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责任要大力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的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要大力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0102要大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03明确责任0102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通过努力,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04《义务教育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管理体制03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010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03教育督导04义务教育阶段的督导内容:《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社会督导05表彰奖励06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一、幼儿园的开办与管理(1)幼儿园的性质我国幼儿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幼儿园以3~6岁入小学前年龄段儿童为对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往下延伸。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3)幼儿园实施基础普通教育。幼儿园的性质与地位014)幼儿园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2)幼儿园的地位1)幼儿园是我国最重要的幼儿教育公共服务机构。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园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2)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3)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始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明,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1)幼儿园开办条件1)有组织机构与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2)幼儿园设立的程序1)举办者提交办园申请,并附相关材料2)审批机关对办园申请进行审批3)举办者办理相关登记,正式成立幼儿园总之,幼儿园举办方必须依法办理所有登记注册手续后方能正式宣传和招生,开展保教活动。幼儿园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幼儿园的设立0102(1)幼儿园的基本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6)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幼儿园还具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教育机构所具有的其他权利。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幼儿园的权利与义务0103(2)幼儿园的基本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1)幼儿园管理体制我国实行幼儿园园长负责制,在园长的全面领导之下,许多幼儿园配有教学、行政和科研副园长、发展部主任、后勤主任、分园园长等“中层”领导岗位;再辅以各教研组组长和年级组长,共同构成幼儿园的管理层级与结构。各幼儿园对内部各层管理岗位的职责分工各异。幼儿园内部管理与岗位职责分工0104(2)幼儿园教师参与民主管理1)设立园务委员会2)建立教职工会议制度3)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工会、业务小组等的作用4)教职工个人参与民主管理(4)幼儿园内部规章制度幼儿园内部规章制度是幼儿园内部管理和保教活动规则的综合。幼儿园的内部规章制度一般包括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与奖惩制度、工作人员一日作息制度、教研制度、幼儿一日生活制度、饮食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制度、财产制度、家园合作制度、幼小衔接制度等。(3)成立家长委员会,促进家长参与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内容: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积极配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5)幼儿园的职责分工1)幼儿园教师的职责(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5)幼儿园的职责分工2)保育员的职责

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在教师指导下,照料和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在卫生保健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5)幼儿园的职责分工3)保健人员职责协助园长组织实施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规章和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饮水和环境卫生;负责晨检和健康观察,做好幼儿营养、生长发育的监测和评价;定期组织幼儿健康体检,做好幼儿健康档案管理;与当地卫生保健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协助做好疾病防控和计划免疫工作;向幼儿园其他教职工和幼儿家长进行卫生保健宣传和指导;

妥善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用具和药品。我国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管理05(1)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国家制定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发展规划;省级和地(市)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工作,统筹制定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积极扶持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负责管理幼儿园园长、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制订本辖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计划,负责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庭幼儿教育,提供活动场所、设备和设施,筹措经费,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服务;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进行指导。(2)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我国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坚持各级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二、幼儿权利保护(1)幼儿的生存权1)固有的生命权2)最高标准的健康权3)充分的生活水准权幼儿权利的基本内容01幼儿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等权利。(2)幼儿的发展权幼儿发展权内涵非常广泛,一般包括姓名权、国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独特的身心权、活动权、休息与闲暇权等。(3)幼儿的受保护权《儿童权利宣言》指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十二至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对儿童免受各种形式的伤害进行了明确的规定。(4)幼儿的受教育权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5)幼儿的参与权幼儿的参与权是幼儿享有对涉及自身的一切事项发表意见的权利。幼儿的参与权在幼儿园表现为幼儿作为生活与学习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如厕和喝水;可以在教师的支持与指导下自主选择游戏活动并自由游戏;可以在保教活动中自主表现、探索和体验,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应采纳并满足幼儿合理而正当的需要,等等。幼儿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参与权表现为表达自由、寻求和获得信息的自由、自主选择生活学习和娱乐的自由,等等。当然,幼儿的参与权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制的,是在成人支持与指导下的参与权。(1)儿童优先原则在资源分配中,儿童应摆在首要位置。国家和国际社会应该尽一切努力,实现儿童权益保障的最大可能,保障儿童拥有充足的生存与发展资源。在利益冲突中,兼顾儿童利益。与成人相比,儿童处于弱势,需要成人保护。在危险情况下,首先救护儿童。儿童是成人保护的对象,儿童本身缺乏足够的发现和应对危险的能力,从生存机会最大化和生存机会均等的角度考虑,儿童要优先救助。幼儿权利保护的一般原则0102(3)尊重儿童的原则尊重儿童原则,表现为对儿童各项权利、人格尊严和观点意见的尊重。成人应该尊重儿童的生命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应该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名誉;应该尊重儿童的合理需要与正当要求,教育与指导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2)平等无歧视原则平等无歧视原则,即创造公平社会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户籍、地域、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财产状况受到任何歧视,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5)多方共同承担原则多方共担责任原则,即国家、家庭、社会共同保护儿童的权利,共同担当儿童保护的职责与义务。(4)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原则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即培养儿童作为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能力的同时,要尽一切努力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不仅要让儿童免受伤害,还要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将来发展为强大的权利主体。(1)幼儿家庭保护①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幼儿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幼儿权利保护的主体及法律责任0103②禁止对幼儿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幼儿,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幼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幼儿。③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幼儿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身示范,引导幼儿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幼儿。⑤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幼儿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幼儿受教育的权利,使幼儿接受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⑦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幼儿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2)托幼机构保护①托幼机构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②托幼机构应当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③托幼机构应当与幼儿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幼儿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④托幼机构教职员工应当平等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幼儿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⑤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托幼机构不得在危及幼儿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幼儿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⑥教育行政和其他部门及托幼机构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⑦托幼机构对幼儿在机构内或者本园组织的园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⑧托幼机构应当尊重幼儿受教育的权利,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3)社会保护1)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幼儿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幼儿,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幼儿的个人隐私。2)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幼儿受教育的权利,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参与,保障幼儿接受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教育与服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发展幼儿事业,办好托儿所、幼儿园,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4)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训练幼儿园、托儿所的保教人员,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5)卫生部门和幼儿园应当对幼儿进行卫生保健和营养指导,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卫生部门应当做好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