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_第1页
2024秋季新版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_第2页
2024秋季新版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_第3页
2024秋季新版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_第4页
2024秋季新版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①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知道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教育成就。(史料实证)②知道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培养社会责任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③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认识社会变革与思想发展的关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大家的座右铭都是什么?你知道座右铭的由来么?最早的座右铭并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件文物“欹器”。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参观鲁桓公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弟子子路取水来试,果然如此,由此孔子借器寓意,告诉弟子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概念解析:百家争鸣答案提示:“百家”为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是指各学派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救世的主张。教师指导:“百家争鸣”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实质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本质上争的是国家的治理方略。2、先导阅读:阅读教材,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答案提示:思想家:老子和孔子;学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老子和《道德经》1、自主学习:老子个人简介答案提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教师指导:①问题:【史料实证】从《道德经》看老子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答案提示:核心思想:“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总规律,应顺应自然。教师指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因而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②问题:我们学过的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出人类在生活中是依“道”而行的呢?答案提示:大禹治水教师指导:大禹治水改堵为疏,顺势疏通河道,体现了顺应自然的道理。3、教师指导:①问题:【史料实证】从《道德经》看老子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第七十八章答案提示:辩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以柔克刚教师指导: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是福存在的根本理由,福,则总是隐藏在祸患之中。祸与福,虽然通常人们的认知范围内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本质上其实是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的。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相互转化的,哲学上,我们将这种思想称之为辩证法。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老子认为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由此说明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②问题:说到祸福相依大家能想起哪一个寓言故事呢?答案提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教师指导: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又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这个老人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故事中老人先后经历了失马(祸)―得马(福)―摔伤(祸)―幸存(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所以我们要胜不骄败不馁,常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教师指导:①问题:【史料实证】从《道德经》看老子思想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七十五章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答案提示: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教师指导: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陷于饥饿,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才陷于饥饿。人民不好治理,是由于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因此才不好治理。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认为统治者干涉过多,应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统治者要建立的社会,应当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②问题: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什么都不做么?答案提示: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过多干预、让万物按自然规律发展。(二)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自主学习:你知道视频中的两人是谁么?他们对治理国家的看法有何不同?答案提示:老子、孔子;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周礼治国2、自主学习:孔子个人简介答案提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弟子整理的《论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教师指导:【史料实证】从《论语》看孔子思想。什么是“仁”?如何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答案提示:仁者爱人;人要有爱心、同理心和同情心。教师指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成功首先要让别人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孔子把仁的概念加以扩充,使它涵盖了仁的全部美德,成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4、教师指导:一个仁德的人,他的外在表现应该是什么样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遵守礼仪呢?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遵守礼乐呢?]答案提示:遵守礼乐制度教师指导:仁,是一种道德规范,具有内在性。礼,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具有外在性。两者相辅相成。孔子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5、教师指导:【史料实证】从《论语》看孔子思想。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答案提示: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为政以德,反对苛政。教师指导:克己复礼为仁。——当你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行为恢复到合乎规定的礼仪要求,就是仁。由此可见实现仁的外在要求就是遵循礼乐。即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认为统治者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由此提倡以德治国。6、问题探究:【史料实证】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答案提示: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育,有利于社会教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7、教师指导:观看视频思考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实现了么?结合当时的背景思考为何孔子的思想主张没能得到各诸侯的重用?答案提示:传播“仁”和“礼”;没有。分封制走向瓦解,周王室衰微,周礼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诸侯为了追逐利益,相互争霸,孔子仁的思想显然无法满足诸侯的现实需要。教师指导: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的孔子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8、教师指导:孔子在教育上有哪些主张及成就?答案提示: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指导:自行束脩(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教诲)焉。——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闻斯行诸——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面对两个学生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认为冉求畏缩不前,所以必须鼓励他进取;而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孔子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品质给予不同的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9、问题探究:私学的创办有何意义?答案提示: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0、自主学习:孔子在文化上有哪些贡献?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答案提示:孔子思想被整理成《论语》;孔子整理“六经”①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②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教师指导:孔子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藉,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后成为儒家文化的经典。目标导学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问题探究:【唯物史观】根据材料思考百家争鸣发生的背景有哪些?答案提示:铁农具牛耕推广,生产力极大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王室衰微,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私学兴起,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教师指导: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主要指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新兴地主阶级出现,社会性质开始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各学派之间、统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2、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儒、墨、道、法、兵家的基本信息。答案提示:3、自主学习:连连看答案提示:教师指导: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世界改变了事情也就随之改变,事情改变了那就需要对变化进行准备。体现出了因时制宜的思想,因此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革强国。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仁政是非常重要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也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天下四方有事件发生,而要害在中央之地。圣人(皇帝)把持着要害之所,四方的诸侯都会来朝拜。即政事交给地方官员来做,大权集中在中央,圣明的君主执掌大权,各地的官员都来效力。表明要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小孔成像——是《墨经》的内容,此书逻辑学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学次之,其中几何学的10余条,专论物理方面的约20余条,主要包括力学和几何光学方面的内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暴力的胁迫不能使其屈服意志。唯有那些具有崇高气节和坚强意志的人,才能被称为大丈夫。孟子的名言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4、教师指导: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二者相同么?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有区别吗?答案提示:仁爱是有等级的爱。先爱父母子女,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的,是一视同仁的博爱。孔子的“仁者爱人”,是人与人相处的关系准则;孟子的“仁”是要求君主实施仁政,是一种治国理政的策略。5、自主学习:根据材料说一说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答案提示: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6、问题探究:【历史解释】你认为哪一学派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求?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提示:法家;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迎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7、自主学习:【家国情怀】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先秦诸子的哪些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根基?答案提示:教师指导:先秦诸子一直是后世思想的灵感源泉。他们为后世散播下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学习时,能切身感受到他们依旧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异彩纷呈、影响颇深。【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