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解析版)_第1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解析版)_第2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解析版)_第3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解析版)_第4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把握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列举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说出炎黄结成部落联盟的过程,知道炎帝和黄帝被尊祟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加深对民族交融的理解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2.通过了解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结合考古发现,认识到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从神话或传说中获取有效信息也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3.知道“禅让”的含义,掌握尧、舜、禹的禅让制,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新课导入炎帝(右)黄帝(左)雕像图中雕像塑造的是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形象,他们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者3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特点是怎样的?古老的传说中有炎帝、黄帝、尧、舜、禹的故事,这些传说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早期城市初步形成(1)时间:大约在5000多年前(2)背景: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3)设施:城墙、城壕、大型水利设施(4)影响:部分人从生产劳动脱离,专门从事管理,出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2.早期国家的形成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图片解析: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牛河梁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5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重点掌握: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1.良渚古城(1)时间地点: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2)古城组成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地位: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2.水利工程城的背面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地位:是同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3.考古发现(1)内城中部发现了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约20万千克的炭化稻谷。• 价值: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2)贵族墓地:陪葬品包括数十件至数百年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着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价值:和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3)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2.陶寺都城(1)时间地点: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2)都城建筑:都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制的建筑材料。(3)墓葬特点①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②文化交流: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③其余考古发现:小件青铜器、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4)地位价值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3.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良渚古城、陶寺都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三)远古的传说1.炎黄联盟(1)生活年代: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2)地点:黄河流域。(3)社会状况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4)联盟形成①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②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归附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5)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2.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概念解读: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协商推举出来的贤德之人,没有特权。(2)人物事迹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决水患。禹治水有功,被民众尊称为“大禹”。概念解读:远古传说远古传说是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是先民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性记述。虽然远古传说中含有神话的成分,但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如《史记》中记载的一些炎黄时代的传说在裴李岗文化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中得到证实。教材习题011.说说考古发现的遗址遗物和神话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意义。【答案】考古发现:考古发现的遗址和遗物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实物证据。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直接了解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途径。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生产工具、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遗址中的建筑遗迹、墓葬和祭祀场所等,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等级和政治组织。此外,考古发现还可以验证和补充历史文献的记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解释。它们往往蕴含着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了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观。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如黄帝、炎帝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还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教材习题02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每年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拜祭,平日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请从人物经历、主要贡献等方面,撰写一篇导游词,向游客介绍黄帝的事迹。【答案】示例: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黄陵县,参观中华民族的圣地——黄帝陵。黄帝,华夏文明的奠基者,被誉为“人文初祖”。他统一了华夏部落,结束了部落间的纷争,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黄帝时期,发明了指南车、舟车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他还是文字、音乐、医学的创始人,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帝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这里,我们瞻仰黄帝陵,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考点一人文初祖1.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盘古和女娲 B.后羿和夸父 C.炎帝和黄帝 D.尧舜禹【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从此,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C正确;盘古和女娲、后羿和夸父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故ABD错误。综上故选C。考点二禅让制2.《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禅让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故选:C。考点三人物事迹3.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与炎帝在阪泉展开大规模战争,打败炎帝后两部落结成联盟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④他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黄帝。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题干图片中的人物是黄帝,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黄帝的属下仓颉创造了文字,因此④不符合“黄帝”,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选A项。考点四传说与历史4.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真实历史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习方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B.根据题干“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可知,《史记》中关于黄帝的传说,是司马迁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后整理而成,传说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故B正确。A.说法太绝对;故A错误。CD.两项说法错误,故CD错误。故选B。1.小刚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场传说时代的战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阪泉之战。据所学可知,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炎帝失败。故选C。2.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都是黄色皮肤B.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C.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D.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华夏族形成的相关知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炎帝与黄帝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且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据此海内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所以正确答案为B。3.下列有关“禅让”的说法错误的是()A.禅让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B.禅让是用战争胜负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C.禅让制度下选拔首领的主要依据是贤能和才干D.舜和禹是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有才有德的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让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贤能的人作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被称为禅让制。B表述错误,故此题选B。4.下图的人物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并全身心投入治水工作,最终解除了水患,得到民众爱戴。他被称为()A.黄帝 B.大禹 C.蚩尤 D.炎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大禹。根据材料中“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是大禹。故选B。5.下面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