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示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示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及氧气的检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常见制氧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等),掌握操作步骤,并能够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判断等科学探究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观念,培养其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通过分析不同制氧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能够认真对待实验操作,遵循实验规程,注重实验安全。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沟通表达能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

3.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难点:

1.制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不同制氧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3.实验过程中问题的排查和解决。

解决办法:

1.通过观看实验视频、教师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设计实验操作流程图,帮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制氧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4.设置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5.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确保实验安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实验法:本节课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主线,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从而加深对制氧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实验操作视频、动画等,使抽象的实验现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3.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5.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制氧原理和方法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制取氧气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制取氧气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制氧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知识讲解和实践活动结束后,对制取氧气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制取氧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制取氧气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制取氧气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制取氧气的收获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制取氧气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制取氧气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氧气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介绍氧气在医疗急救、氧疗等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

《氧气的工业用途》(探讨氧气在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

《氧气的发现与探索》(介绍氧气的历史、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研究其他制氧方法,如电解水、光合作用等,了解其原理和优缺点。

(2)调查生活中氧气的应用,如氧吧、潜水装备等,探讨其作用和意义。

(3)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与其他元素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掌握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探讨氧气的环境效应,如氧气对大气层的影响、氧气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等。

(5)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如呼吸作用、氧气的运输与利用等,探究氧气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6)研究氧气在太空探索中的应用,如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太空实验等,了解氧气在极端环境下的重要性。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验教学法的创新:将虚拟实验室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驱动法的创新: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互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课堂互动较少,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2.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3.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当前评价方式主要依赖随堂练习和实验报告,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改进措施

1.提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增加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2.加强实验操作规范: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实验操作指导,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

3.多元化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氧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板书设计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与方法

2.氧气的检验方法

3.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4.不同制氧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实验过程中问题的排查与解决

板书设计说明:

1.紧扣教学内容:本板书设计紧紧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检验以及安全操作等方面,确保内容全面、准确。

2.结构清晰:板书结构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标题,使学生能够快速把握教学重点。

3.简洁明了:板书内容简洁,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

4.艺术性与趣味性:板书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概括性强:板书内容概括性强,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重点题型整理1.实验操作题:

题目: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并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

答案:

步骤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实验装置不漏气,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步骤二:装入药品。将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放入试管中,确保药品充足。

步骤三:固定装置。用铁夹固定试管,防止实验过程中试管滑落。

步骤四:收集气体。通过导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集气瓶中,确保气体收集完整。

步骤五:实验结束后的处理。实验结束后,先移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避免倒吸现象。

2.选择题:

题目:以下哪种方法不能制取氧气?

A.加热高锰酸钾

B.加热氯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D.光合作用

答案:D

3.计算题:

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计算10mL过氧化氢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分解完全后,可以生成多少体积的氧气?(假设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30%,且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不变)

答案: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30%,则10mL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0.1L×30%=0.03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可知每摩尔过氧化氢分解产生0.5摩尔氧气,所以氧气物质的量为:

0.03mol×0.5=0.015mol

氧气摩尔体积为22.4L/mol,则氧气体积为:

0.015mol×22.4L/mol=0.336L

4.实验现象题:

题目:请描述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加热高锰酸钾和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答案:

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由紫色变为暗红色,产生氧气,同时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