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中二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本节课将通过对《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两篇文章的深入解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在面对历史事件时的不同态度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通过对比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情节、人物等元素,并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则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评价。

此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作者在面对历史事件时的不同态度和表达方式,本节课还希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学会如何理性看待历史,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并掌握《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两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并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具体来说,重点包括: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分析文章中的意象、情节、人物等元素;

-对比不同作者在面对历史事件时的不同态度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内容。针对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具体来说,难点包括:

-作者创作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作者刘和珍和鲁迅的创作背景不够了解,从而影响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文本批判性分析: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如何进行批判性分析,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入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批判性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可能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可以通过深入讲解和引导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比较法进行教学。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文章背景知识和核心思想,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和交流,比较法用于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不同作者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2.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预习两篇文章,了解作者背景和文本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文章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将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3.教学媒体

-利用PPT展示两篇文章的关键词汇、重要句子和核心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投影设备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图片和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

-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文章和评论,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上课之初,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刘和珍和鲁迅的介绍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一个作家在面对历史事件时,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分别对《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两篇文章进行详细讲解,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意象、情节和人物等元素。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面对历史事件时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选取两篇文章中的一个片段,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情感态度。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悟,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表达手法。同时,教师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选取一个历史事件,尝试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表达手法和分析技巧,字数不限。知识点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通过分析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意象、情节和人物等元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具体的知识点梳理如下:

1.《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的作者背景和创作风格。

2.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以及作者在面对历史事件时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3.文章中的意象、情节和人物等元素的分析和解读。

4.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情节、人物等元素,并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

5.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包括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评价。

6.对比分析不同作者在面对历史事件时的不同态度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我充分发挥了讲授法、讨论法和比较法的优势,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深入理解了两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组织了多次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生在文本解读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课堂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时间管理方面,我没有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导致讲授时间稍长,学生自主思考和互动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文本的深入解读仍然存在困难,他们在分析作者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时显得有些吃力。

教学总结: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收获和进步。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对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然而,我也注意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首先,部分学生在文本解读方面仍需加强,他们对于文章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其次,课堂时间管理有待改进,我需要更加合理地分配讲授和互动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机会。此外,针对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不足,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首先,我将调整课堂时间分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讨论。其次,我将在文本解读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此外,我还将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板书设计1.《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的主题思想对比

-①《记念刘和珍君》:通过描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遭遇,展现了作者对烈士的怀念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②《为了忘却的纪念》:以鲁迅自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革命者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2.情感表达方式对比

-①《记念刘和珍君》:作者直接抒发对刘和珍的怀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②《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采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以看似轻松的笔调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思考。

3.意象、情节和人物元素分析

-①《记念刘和珍君》:通过刘和珍的形象,突显了她勇敢、善良、无私的品质,强调了她的烈士身份。

-②《为了忘却的纪念》:通过鲁迅的回忆和描写,展现了过去革命者的英勇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4.创作风格对比

-①《记念刘和珍君》:朱自清的散文风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②《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的散文风格,幽默讽刺、尖锐深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