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门东洲国际学校2024年度暑期作业检测卷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共2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骤雨初歇,景色清liè,诗人们难免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情得到片刻的沉diàn,也是不错。(1)喧嚣(________)(2)清liè(________)(3)沉diàn(________)二.我校将举行“在阅读中成长”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1)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请你写出两则反应气象物候的谚语。(2分)(2)经典名著的阅读更能丰富我们的心灵。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两部不朽的文学名著,一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28年孤独时光的硬汉形象,他是;另一部描绘了“小人国”“大人国”“”以及“”等奇异幻境,作品中的主人公是。(4分)(3)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青年作家韩寒打电话,邀请他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在阅读中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3分)三.用诗文原句填空。(8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4)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的决心。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共65分)四.古诗词阅读(9分)【甲】黄河罗隐〔唐代〕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乙】渡黄河宋琬〔清代〕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注视】1.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2.宋琬曾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甲诗的颈联用了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甲乙两首诗歌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5分)古文阅读(15分)范仲淹传(节选)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②。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③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主。②参知政事:官名。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③除:授官,除去旧职以任新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会王伦寇淮南()(2)妻子衣食()(3)为政尚忠厚()(4)及其卒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6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3).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5分)六.现代文阅读(17分)燃烧的青春赵

刚“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访问苏联接见中国留苏学生时,语重心长地发表了讲话,鼓舞新中国青年爱国奋斗、勇攀高峰。2017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勉励他们:“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青年如羽翼丰满的鸟儿,振翅飞向广阔的天地。青年人对世界充满好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思维活跃、思维敏捷,具有批评精神。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就如歌中唱的:“天有多高,志气和它比个高,纵然跌倒,还要奋起再跳跃……山连着山,步步踏稳走得远,若不向前怎知山外有晴天。”壮哉!“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青春年华!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批有志青年为了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下求索,“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们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浓墨重彩地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1919年1月,列强操纵的巴黎和会意图将德国在我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群情激奋,打着“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标语,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了中国青年运动与国家命运血脉相连的历史起点,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青年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他们中间,有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解放军战士,有在世界科技前沿攻克一个个难关的科学家,有奋勇拼搏、勇创佳绩的体育健儿,有勇立时代潮头、锐意进取的创业精英。他们中间,有从繁华大都市走进大山深处义务支教的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徐本禹;有进出雷区1000多次,排除爆炸物2400多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将生命禁区变成百姓生活乐园的时代楷模杜富国;有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中国最美村官裴春亮;有身残志坚、以顽强毅力创业并回馈社会的全国自强模范王结……一个个奋发有为的青年,绽放着青春的芳华,一张张意气风发的面孔,张扬着燃烧的青春。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让五四精神照亮新时代青年奋进的征程,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作者在开头用了毛泽东的话有什么作用(5分)作者在本文用了哪些手法,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6分)作为新时代青年,结合本文,说说你应该干些什么(6分)七.散文阅读(24分)台塬上的那一排柏树清明。上山去看父母,尽管隔着一抷黄土,依然有接近家的亲切。阳光澄澈透明的乡路上,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带我回外婆家的情景。母亲的娘家在一架高高的山上,我那时候已经生病,所以每一次上山都印象深刻。先是跟着她挤一辆人多得喘不过气来的公交,下车后走一段长长的路开始上山。山脚下有一家饲养室,一大堆的牲口粪堆在那里,气味老远就闻得见。因为行路艰难,老在那里歇息,所以竟对那气味充满了渴望。粪堆旁边是拴着的几头牛、马、驴的大牲口,看牲口的是个腿有残疾的半老头,我们每次经过,他都在饲养室的院子里干着什么杂活,看到我母亲就招呼一声,而母亲也似乎走乏了,或者,为上山积蓄力气,就势在路边沿坐下来。那个路边沿下方就是饲养室的窑洞,他们就那么远远地拉几句家常,无外乎我舅舅家的一些事,然后,母亲站起来,那架山我们要上近一个小时。我要说的是,转过腰岘弯后豁然开朗的那一片缓平台地。那时候,我的浑身已经被汗水湿透,山风把黄土高原深处的碎土沫子吹得我一头一脸,头发粘粘地搭在额头上,我用汗湿的手背一抹,扎扎的能看到淡淡的泥痕。鼻腔里是浓重的泥腥味,还有路边的臭蒿子味、野菊花淡淡的芳香、野小蒜的辣味,这些味道混合,构成了我外婆家最初的味道。顺着台地边沿的一条乡村土路延伸,远处的一块地里站着几棵柏树,不高,在光秃秃的塬面上,一不留神会觉得是几个人或站或蹲在那里。我不止一次在又困又乏的迷糊中把它们看成了几个黑衣人,心下一惊,困意全无。后来才知道,那树下埋着的是我外婆、外婆的公公婆婆们——那是我母亲家的祖坟。我的几个表哥表姐在川道里上学,冬天的夜晚,他们下晚自习,我舅舅去接他们,走到那里就不走了,站着开始向山下“唔”,声音一长一短,那是乡村特殊的语言。我的表哥表姐们正在爬坡,听到了就回一声“唔”,却只有短促的一声,舅舅听到这声短“唔”放下了心,燃起一棵烟,烟头红红的,烟香缭绕,等着他们汇合,然后一起一身寒气地走回家去。上山的路上大部分时间空无一人,我与母亲走在这样的路上,更多时候心存恐惧,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前面的小路一拐弯会出现什么?有时远远地听见脚步头发就乍起来了,不知道会不会遇到乡间游荡的野物。许多的传说这时在脑际交替出现,可是,只要一看到柏树,心就安下来了。随之,爬坡的那一身热汗被台塬上的风一吹,就散了。脚下的步子轻快起来,我们在那一排柏树的注目下向村庄里走,柏树不语,我们也不语。但我确切地记得母亲说过,外婆看着我们呢!因此走过那一排柏树的时候,总觉得有一道柔柔的目光落在我肩上。柏树是个标志物,越过它再走不远,就是我舅舅家了。我舅舅在他家院子里,只要远远地瞥见柏树下有移动的黑点,就知道村子里有人来了。那几年,母亲总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回家去。母亲的娘家是个大户,先辞世的是我外婆、我三外婆、我外公、四外婆,接下来是三外公,在我四外公还没走的时候,竟然有一个舅舅先走了。值得说明的是,我有七个舅舅、八个姨,最小的还没出嫁,已经有表哥表姐在结婚了,所以,母亲总有借口回到山上家里去。喜事还好说,丧事留下的印象就太过深刻。母亲的白衣服提在包里,手里举着花圈,走到柏树下,把花圈靠在地畔开始换孝衣。有时孝衣还没换上,舅舅派来接我们的孩子已经到了,就先行举着花圈进村,留下母亲,从孝衣里取出帕子,蓦然放声,母亲叫着妈叫着大的哭起来,那悲泣的长嚎打破村庄的宁静。哭丧,在黄土高原的深处是一种庄严的仪式,伴随着她哭声而起的是村里的响器,悠扬婉转如泣如诉。一起丧事吸引着不止一个村庄的注意力,如果丧主家里,这种仪式的声音频繁响起,那将是一种无上荣耀,也是对逝者最崇高的致敬,在丧事过后的很长时间将被人们津津乐道。哭丧的人通常是女性,是逝者平辈或低辈里的女子,好的哭丧者不能快走,得一步一顿,哭声悠扬,嘴里念念有词,诉尽逝者平生功德,以表达思念与不舍。平常几分钟的路程,她们能走出三四十分钟来。最后来到灵前,下跪,上香,烧纸,把仪式进行到底,之后,在旁边人一再的劝解下才抽泣着止住了声。一位一位我熟悉的长者,就在这种仪式里被一路吹吹打打中送进了柏树林,一个个我认识的青年,从这里结婚,女子们披着红红的盖头,嫁出去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接替着离去的人们走着乡路。直到,慢慢地,那些后来我无法分清是谁家的孩子们,长大,离开,回来的越来越少。即使再后来,我小时候跟母亲常爬的那条大坡,那曲曲弯弯的小路也已废弃,一同废弃的还有饲养室,和那山路上庄严的仪式,一切仿佛都在眨眼间。可我的记忆里仍然留存着什么,仅我能记住的,就有正月里的大拜年,我们穿着新衣服,爬坡的过程太过漫长,难免一身尘土的遗憾,元宵节的红灯笼,又总是纸的,拿得好辛苦。而母亲提篮里提的除过糕点外,还有面塑花馍和油包糖包,内容随节日变换。端午母亲提的是甑糕油糕,夏收过后的看忙罢,母亲提的是新麦做的花馍,八月十五自不必说,那是个大节日,自有大内容来填充。虽然清明节陕西人不让女子上坟,但这足够多的农历已经把我们紧紧地连接起来,每走一次,都似有血脉亲情汩汩流淌。那些年,我与母亲走过多少这样的路呢?表姐结婚、表哥添孩子,完了孩子十天、二十天、满月、周岁,给孩子送灯笼、端午节送裹肚,如果是男孩,还有十二岁的全灯成人礼。而长辈去世,烧三七纸、五七纸、百日纸,周年祭奠、二周年祭奠、三周年祭奠……那么密集,我与母亲走在路上,就在这种行走中,岁月更替。如今废弃的小路旁有一条通村公路连着川道,人们去往市里自有乡村大巴,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街上。然而,村庄却凋敝下来,我认不出的那些孩子们一去不回,仿佛一棵蒲棒,在岁月的飓风中不知道他们都去了哪里?即使清明这样重要的节日,也难能召唤几个回来了。母亲早已经去了天堂,那样翻一架山去外婆家的日子退色成一张记忆的黑白默片,只有那几棵柏树还站着,在阳光下,在风雨中,似一排哨兵,守护着它们身后的村庄,并与村庄一同老去。赏析句子(8分)我用汗湿的手背一抹,扎扎的能看到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