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行业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方案TOC\o"1-2"\h\u10753第一章远程医疗系统概述 2251351.1远程医疗的定义与意义 2281331.1.1远程医疗的定义 2164381.1.2远程医疗的意义 3292721.2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11221.2.1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 3107221.2.2远程医疗系统的功能 326552第二章远程医疗系统的需求分析 481052.1用户需求分析 4282052.1.1医疗机构需求 4326492.1.2医务人员需求 4299262.1.3患者需求 4307002.2技术需求分析 5264202.2.1系统架构 528782.2.2数据存储与处理 5308912.2.3网络传输 5220712.2.4系统兼容性 5298982.2.5系统安全性 5146792.3政策与法规需求分析 5309902.3.1国家政策支持 518532.3.2法律法规约束 521604第三章远程医疗系统的架构设计 699263.1系统整体架构 6243993.2硬件设施配置 6202463.3软件系统设计 731309第四章数据传输与存储 7299444.1数据传输方式 731234.2数据加密与安全 7318064.3数据存储与备份 826779第五章远程医疗服务流程 853735.1患者预约与挂号 816925.2医生咨询与诊断 9112315.3处方与药品配送 929281第六章远程医疗系统的技术实现 9199446.1通信技术 9308126.1.1网络传输 1090436.1.2传输协议 10161666.1.3实时通信 106336.2云计算与大数据 10279796.2.1云计算平台 10253166.2.2数据存储与管理 1088546.2.3数据挖掘与分析 10312256.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022006.3.1影像识别 11219756.3.2自然语言处理 1172886.3.3个性化推荐 11123906.3.4智能问答 119308第七章远程医疗系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11173227.1信息安全策略 1153447.2用户隐私保护 12291367.3法律法规遵循 123957第八章远程医疗系统的运维与管理 12262658.1系统维护与升级 12104068.2系统监控与预警 13176678.3用户服务与支持 1323953第九章远程医疗系统的推广与应用 13193039.1市场推广策略 1366789.2培训与教育 14269829.3政策支持与补贴 1432137第十章远程医疗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152415410.1技术发展趋势 151482510.1.15G技术的广泛应用 152768310.1.2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 15254510.1.3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 151882410.2市场发展前景 152366910.2.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5628010.2.2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15202910.2.3跨界合作日益增多 15212910.3政策与法规完善 161206410.3.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161835010.3.2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16211710.3.3人才培养与交流 16第一章远程医疗系统概述1.1远程医疗的定义与意义1.1.1远程医疗的定义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医学信息的远程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从而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远程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及健康教育等服务。远程医疗是现代医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旨在解决地域、时间等因素对医疗服务的影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1.1.2远程医疗的意义远程医疗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通过远程医疗,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降低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2)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远程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特别是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的患者具有显著的帮助。(3)降低医疗成本:远程医疗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降低交通、住宿等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4)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远程医疗,可以充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2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2.1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远程医疗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前端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等,用于采集患者的生理信息和医生的工作场景。(2)传输网络: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用于实现医疗信息的远程传输。(3)服务器: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医疗信息,提供数据支持和业务处理能力。(4)终端设备: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用于显示和处理医疗信息。1.2.2远程医疗系统的功能远程医疗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远程诊断: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2)远程治疗: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如远程手术、远程药物治疗等。(3)远程康复:医生可以远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4)远程预防: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提供预防建议。(5)远程健康教育: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6)远程医疗咨询: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向医生咨询病情,获取专业建议。第二章远程医疗系统的需求分析2.1用户需求分析2.1.1医疗机构需求医疗机构对远程医疗系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医疗机构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2)拓展医疗服务范围:远程医疗系统能够突破地域限制,使医疗机构能够为更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功能,医疗机构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医疗服务质量。(4)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作:远程医疗系统能够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2.1.2医务人员需求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医务人员能够实现病历共享、远程会诊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2)提升专业素养:远程医疗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医学教育资源,帮助医务人员提升专业素养。(3)优化患者管理: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2.1.3患者需求患者对远程医疗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便捷就医:远程医疗系统为患者提供线上预约、在线咨询、远程诊断等服务,使患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就医。(2)降低就医成本:远程医疗系统能够减少患者就医次数,降低就医成本。(3)提高就医体验: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就医体验。2.2技术需求分析2.2.1系统架构远程医疗系统应采用成熟、稳定的系统架构,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2.2.2数据存储与处理远程医疗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以满足大量医疗数据的需求。2.2.3网络传输远程医疗系统应采用高效、稳定的网络传输技术,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实时传输。2.2.4系统兼容性远程医疗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医疗设备等无缝对接。2.2.5系统安全性远程医疗系统需要具备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2.3政策与法规需求分析2.3.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远程医疗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与应用。(1)政策鼓励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2)财政资金支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3)优化远程医疗服务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环境,为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提供保障。2.3.2法律法规约束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法律法规:(1)医疗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保密。(2)医疗行为规范:远程医疗服务需要遵循医疗行为规范,保障患者权益。(3)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4)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保证远程医疗系统的网络安全。第三章远程医疗系统的架构设计3.1系统整体架构远程医疗系统整体架构设计遵循分布式、模块化、可扩展的原则,以满足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需求。系统整体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系统的核心,数据中心负责存储、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持。(2)服务器集群:服务器集群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负责处理远程医疗系统中的各种请求,实现数据交换和业务逻辑。(3)网络架构:远程医疗系统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架构,实现医疗机构内部及跨地域的互联互通。(4)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医生工作站、患者终端、移动设备等,用于实现远程医疗服务的实时交互。(5)安全保障:系统采用多层次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2硬件设施配置远程医疗系统硬件设施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数据中心硬件: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具备高可靠性、高功能和易扩展性。(2)终端设备硬件:包括医生工作站、患者终端、移动设备等,具备良好的网络接入能力、高清视频传输和实时交互功能。(3)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实现远程医疗系统内部及外部网络的互联互通。(4)辅助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打印机等,用于实现远程医疗服务的辅助功能。3.3软件系统设计远程医疗软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2)功能模块设计:根据远程医疗服务的需求,系统分为以下功能模块:a.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b.数据管理模块:实现对医疗数据的存储、查询、统计和分析。c.实时通信模块: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实时音视频通信。d.电子病历模块:实现患者病历的电子化管理和查询。e.诊断与治疗模块:实现远程诊断、会诊和治疗建议等功能。f.资源管理模块:实现对医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g.统计分析模块:实现对医疗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3)界面设计:界面设计注重用户体验,简洁明了,易于操作。(4)安全设计:采用加密、认证、授权等技术,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系统集成与兼容性:系统具备良好的集成性和兼容性,可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无缝对接。(6)系统维护与升级:系统具备自动维护和升级功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四章数据传输与存储4.1数据传输方式在医疗行业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中,数据传输方式的选取。本系统将采用以下数据传输方式:(1)有线传输:通过以太网、光纤等有线传输方式,实现远程医疗系统内部的高速数据传输。(2)无线传输:通过WiFi、4G/5G等无线传输方式,实现远程医疗系统与外部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3)混合传输:结合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实现远程医疗系统内部及与外部网络的高速、稳定数据传输。4.2数据加密与安全为保证远程医疗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本系统将采用以下数据加密与安全措施:(1)数据加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如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2)身份认证:通过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保证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3)访问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对系统资源进行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4)安全审计:对系统操作进行实时审计,记录用户行为,便于后期追溯和分析。4.3数据存储与备份在远程医疗系统中,数据存储与备份是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本系统将采取以下措施:(1)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存储设备上,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扩展性。(2)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3)数据冗余:在数据存储过程中,采用数据冗余技术,防止因单点故障导致数据丢失。(4)数据恢复:建立数据恢复机制,当数据发生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进行数据恢复。(5)数据迁移:根据数据存储策略,定期对数据进行迁移,提高数据存储效率,降低存储成本。第五章远程医疗服务流程5.1患者预约与挂号远程医疗服务流程的首个环节是患者预约与挂号。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提供的在线预约挂号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医生的专业领域,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预约。具体流程如下:1)患者在远程医疗系统中注册并登录,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2)患者浏览医生列表,了解医生的专业背景、擅长领域等信息,选择合适的医生。3)患者选择预约时间,系统将展示医生的可预约时间段,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选择。4)患者完成挂号,系统将挂号订单,患者需支付挂号费。5)患者预约成功后,系统将发送预约成功通知,提醒患者按时就诊。5.2医生咨询与诊断医生咨询与诊断是远程医疗服务的核心环节。在患者预约成功后,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描述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在线咨询和诊断。具体流程如下:1)医生登录远程医疗系统,查看预约患者列表。2)医生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情描述、检查报告、过敏史等。3)医生与患者进行在线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4)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出初步诊断和建议。5)医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6)医生将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反馈给患者,并解答患者的疑问。5.3处方与药品配送在医生给出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后,如需药物治疗,患者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获取电子处方,并进行药品配送。具体流程如下:1)医生为患者开具电子处方,处方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法等。2)患者确认处方信息无误后,可在远程医疗系统中选择药品配送服务。3)患者选择配送地址,系统将自动计算配送费用。4)患者支付药品费用及配送费用,完成订单。5)药品配送公司接到订单后,安排配送人员将药品送至患者指定的地址。6)患者收到药品后,进行签收,如有问题,可联系远程医疗系统客服进行解决。第六章远程医疗系统的技术实现6.1通信技术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依赖于高效的通信技术,以保证医疗信息的实时、准确传输。以下是远程医疗系统中通信技术的具体实现:6.1.1网络传输远程医疗系统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如光纤、宽带等,无线网络如WiFi、4G/5G等。通过这些网络技术,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可靠传输。6.1.2传输协议远程医疗系统遵循国际通用的传输协议,如HTTP、FTP等,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6.1.3实时通信远程医疗系统支持实时通信技术,如WebSocket、WebRTC等,实现医疗信息的实时传输。这有助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6.2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远程医疗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下是具体实现:6.2.1云计算平台远程医疗系统采用云计算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弹性扩展。通过云计算,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快速部署、高效运行,降低成本。6.2.2数据存储与管理远程医疗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医疗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6.2.3数据挖掘与分析远程医疗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医疗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例如,通过分析患者历史病例,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实现精准医疗。6.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远程医疗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具体实现:6.3.1影像识别远程医疗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学影像的快速识别和分析。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提高影像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助力医生进行诊断。6.3.2自然语言处理远程医疗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医疗文本的自动解析和摘要。这有助于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病史,提高工作效率。6.3.3个性化推荐远程医疗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分析患者行为和喜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例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方式,推荐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方法。6.3.4智能问答远程医疗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问答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提问,获取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治疗方案等信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第七章远程医疗系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7.1信息安全策略远程医疗系统在医疗行业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保证远程医疗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信息安全策略应得到严格执行:(1)物理安全策略:对远程医疗系统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防护,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同时对数据中心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防止设备故障和人为破坏。(2)网络安全策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手段,对远程医疗系统的网络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同时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系统安全策略:对远程医疗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修复已知漏洞。同时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保证系统资源的合法使用。(4)数据安全策略:对远程医疗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定期备份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对数据访问进行审计,保证数据的安全使用。7.2用户隐私保护远程医疗系统中涉及大量用户隐私信息,以下措施旨在保护用户隐私:(1)隐私政策制定:制定完善的隐私政策,明确用户隐私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销毁等环节,保证用户隐私得到充分保护。(2)最小化数据收集:在收集用户隐私信息时,遵循最小化原则,仅收集与远程医疗服务相关的必要信息。(3)数据加密存储:对用户隐私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4)数据访问控制:对用户隐私信息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仅授权相关人员访问,保证用户隐私不被非法获取。(5)用户知情权:在收集和使用用户隐私信息前,充分告知用户相关信息,保证用户知情权。7.3法律法规遵循远程医疗系统在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应遵循以下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监管措施,保障网络安全。(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数据安全的基本制度,保障数据安全。(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保护个人信息权益。(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明确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基本职责,保障患者权益。(5)相关行业标准:遵循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相关行业标准,保证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通过遵循上述法律法规,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在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远程医疗服务。第八章远程医疗系统的运维与管理8.1系统维护与升级远程医疗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系统维护与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查系统硬件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2)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更新,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3)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用户体验;(4)对系统数据库进行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5)对系统进行定期升级,引入新技术,提高系统功能。8.2系统监控与预警系统监控与预警是保证远程医疗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包括硬件设备、网络状况、系统负载等;(2)设置阈值,当系统运行指标超过阈值时,自动发出预警信息;(3)对预警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工作。8.3用户服务与支持用户服务与支持是提高远程医疗系统使用率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提供详细的使用手册和在线帮助文档,方便用户了解系统功能和操作方法;(2)设立用户服务,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定期开展用户培训,提高用户操作水平;(4)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优化系统功能;(5)对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保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第九章远程医疗系统的推广与应用9.1市场推广策略远程医疗系统作为医疗行业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其市场推广策略。以下为远程医疗系统市场推广的策略:(1)明确目标市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明确远程医疗系统的目标市场,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2)品牌建设:树立远程医疗系统品牌形象,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3)差异化营销:根据远程医疗系统的特点,如高效、便捷、低成本等,进行差异化营销,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4)合作伙伴关系:与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医疗机构、部门等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广远程医疗系统。(5)线上线下结合: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结合线下的推广活动,扩大远程医疗系统的影响力。9.2培训与教育远程医疗系统的推广与普及,离不开专业的培训与教育。以下为远程医疗系统培训与教育的措施:(1)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等不同对象,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2)线上培训平台: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提供远程医疗系统的操作教程、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功能,方便学习者随时学习。(3)线下培训活动:定期举办线下培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继续教育学分:将远程医疗系统培训纳入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5)患者教育:通过宣传册、视频、讲座等形式,提高患者对远程医疗系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9.3政策支持与补贴政策支持和补贴是远程医疗系统推广与普及的重要保障。以下为政策支持与补贴的具体措施:(1)政策引导: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州学院《乌克兰语语法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南方学院《军训(含军事理论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写作(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EDA技术及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边大学《生态毒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物理有机化学选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交通学院《药学分子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贵州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一年级写字下学期课件(PPT 38页)
- 《实用日本语应用文写作》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
- 怎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 采矿学课程设计-隆德煤矿1.8Mta新井开拓设计
- 中药药剂学讲义(英语).doc
- 【课件】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 配套模块an9238用户手册rev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霍尼韦尔DDC编程软件(CARE)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