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10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一套4枚。图案名称分别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组邮票对应的研究主题是()A.古人类的起源 B.中华文明探源 C.青铜文明灿烂 D.农耕技术成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夏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夏文化的代表,在这些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玉器、礼仪性建筑、城址等,能够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B项正确;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了古代人类,远早于材料时间,排除A项;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没有青铜器的发现,并非青铜文明,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了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的玉器、石雕、陶器、铜饰等,没有涉及农业耕作技术,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农耕技术没有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2.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很多秦律的记载,其中有记载:“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A.开辟文书治国先河 B.严刑酷法巩固统治C.发展完善官僚政治 D.规范行政管理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竹简中的秦律对文书的使用和传递进行了严格的管理,D项正确;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不是文书治国,排除A项;材料反映对文书的使用规定,未涉及刑法的严酷,排除B项;材料涉及文书制度,未涉及官僚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3.《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斡儿朵;秋,居于阔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D.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都巡幸制一方面是皇帝因为游牧民族的习俗及气候的变化而采用的制度;另一方面,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避免内忧外患,安抚蒙古故地以及中原汉族的需要,所以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A项正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不符合史实,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具体的政治治理原则,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不出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边疆和内地管理一体化体现的是边疆与内地的管理体制的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4.嘉庆年间,安徽桐城祝氏宗族将订立的族规“呈县请批”,县批文说:“祝姓户族人等知悉,尔等务须……听从户尊长等开列规条,共相遵守。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这体现了当时基层治理()A.重教化而慎刑罚 B.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C.严控基层自治权 D.着力缓和官民紧张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嘉庆年间(中国)。据材料“呈县请批””听从户尊长等开列规条,共相遵守。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可知,清朝时期,地方宗族订立的族规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同意,其中不遵约束者要上报官府,对其进行惩治,体现了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B项正确;材料“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说明惩罚也有使用,不体现慎刑罚,排除A项;材料强调家国双重治理,不是严控基层自治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民紧张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 B.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C.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 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打击了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经济利益,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外通商集中于广州十三行,广东商人因此受益,广东地方官吏乘机谋取私利。鸦片战争后推行五口通商,五口之中,上海日盛,而广州则日形衰落,中国商贸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经济利益受到重大打击,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南京条约》签订对广州地方官商私人利益的影响,并非《南京条约》对清政府财政和民族工商业的影响,排除AB项;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据此,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中国()A.小农经济实现了自我转型 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C.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7-193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表格反映农业仍然占主导,说明小农经济解体缓慢,但从887年到1936年农业占比下降就业人口也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方面都上升,反映了中国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C项正确;材料显示小农经济解体缓慢,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实现了自我转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排除B项;近代工业包括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材料不能淡出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排除D项。故选C项。7.20世纪40年代初,陕甘宁边区确定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强调以发展农业为主,协调畜牧业、工业、手工业等生产事业,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并运用互助合作的形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政策()A.团结了地主阶级联合抗日 B.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大生产运动是克服抗日根据地困难的重要一环,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打破了日本的囚笼政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地主阶级的联合,团结地主主要体现在减租减息政策,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并没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措施主要是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与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1947年春夏之际国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的战场态势图。该战场态势()A.标志着全面内战突然爆发 B.为解放军战略反攻提供契机C.摧毁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春夏之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47年春夏之际,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中共先后取得了孟良崮和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重点进攻被粉碎后,解放军取得了更大优势,迫使国民党采用重点防御,为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提供契机,B项正确;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排除A项;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摧毁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排除C项;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9.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即: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报告()A.有利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B.凝聚国人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C.改变了我国工农业落后的局面 D.严重脱离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中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1964年新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激发了国人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B项正确;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A项;“改变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这一报告是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增长后提出的,符合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图为1980~2020年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表。据此可知我国A.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B.工业体系日益完善C.贸易市场日趋多元 D.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80~2020年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表”中的信息,可知,1980~2020年,我国工业出口占比持续稳步增长,工业进口占比逐步下降,初级产品进口占比增多、出口占比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图中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情况,反映了我国工业体系日益完善,B项正确;成立反映的是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情况,无法体现“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到“贸易市场日趋多元”,排除C项;“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古埃及的农具在几千年间没有多大改进,直到新王国时期才把犁头的形状稍稍改变了一下。就此,有人指出,古埃及的农业技术长长地拖着新石器时代的尾巴,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降低了应用铜铁工具的迫切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古埃及的农业经济发达 B.远古社会生产工具简陋C.古埃及的文明较为落后 D.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可知,古埃及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便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降低了对农业技术改进的需求,以致出现“直到新王国时期才把犁头的形状稍稍改变了一下”“长长地拖着新石器时代的尾巴"的现象,D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埃及的农业经济,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主旨均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12.在印加帝国,皇帝被认为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通过皇家委员会管理帝国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给家庭或社区使用,但土地不可被私人所有,且土地所有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这种土地管理方式有助于()A.遏止土地兼并现象 B.保障国家财源稳定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集权统治长治久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加帝国)。根据材料“皇帝……通过皇家委员会管理帝国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给家庭或社区使用,但土地不可被私人所有,且土地所有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可知,土地归国家所有,且土地所有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可见这种土地管理方式有助于保障国家的财源稳定,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在印加帝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所以不涉及遏止土地兼并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排除C项;集权统治长治久安的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止确的是()A.①揭示了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主要社会根源,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C.③是西方学者观点,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7世纪(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①是哥伦布所著的《航海日记》,属于一手史料,但②张箭《地理大发现》和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都是二手史料,需要与一手史料相互印证,多角度考证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D项正确;①虽然是一手史料,但个人著述具有主观性,不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排除A项;“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为体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带有偏见,排除C项。故选D项。14.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 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D.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启蒙运动期间(欧洲)。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核心思想是启蒙运动时期,欧洲许多专业科学家和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一时成为社会风气,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倡导的理性思想对社会进步起引领作用,C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启蒙理性与科学研究风气的关系,并不是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排除A项;从材料看启蒙运动时期科学研究探讨一时成为风气,不代表科学研究已经出现实用性价值并被公众认可,排除B项;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5.1964年中法建交前,关国政府及政客有“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之类表述。据此可知当时()A.冷战思维决定美国外交政策 B.中法建交不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C.美国仍然坚持对华遏制政策 D.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美国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说明美国仍然坚持孤立中国,坚持对华遏制政策,C项正确;”决定“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不愿意看到中法建交,未涉及中法建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排除B项;中法建交对多极化发展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6.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丁2012年8月26日至3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来自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观察员国代表等出席了峰会。上述材料反映的会议的召开()A.反映了与会国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B.摧毁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C.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 D.冲击了大国竞争的两极政治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年8月26日至31日(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是在中东局势动荡,伊朗和西方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讨论核裁军问题,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C项正确;“与会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说法绝对,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结盟国家对全球治理的诉求,“两极政治格局”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而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不是因为它集聚了多少财富和人口,而是因为它的文明和文化创造。但即使在雅典城,仍存在着美中不足乃至重要缺陷——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这种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宋代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宋代江南城市引领中国古代城市按照更符合城市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演化,展示了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盛况。——摘编自刘士林《城市史视野下的宋代江南城市与文化》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控制体系。新中国初期的城市社会组织体系的重构应该说是成功的,是从当时实际出发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较为成功的选择,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强大的基层组织体系的保障下,成功地将一个个动乱分裂的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道。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1994年,中国的“民工大潮”汹涌澎湃,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摘编自李军、狄江华《新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所体现的城市功能,并分析宋代江南城市能够实现“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时代背景。〖答案〗(1)功能: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原因: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江南人才聚集推动文化的发展;宋代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自然规律。(2)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拥护;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3)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由东部向西部推进;全国总体稳定快速发展。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1世纪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雅典)。第一小问是功能,结合所学从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角度概括;第二小问是原因,据材料一“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宋代江南地区”可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从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的角度分析;据材料一“展示了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盛况”可知,江南人才聚集推动文化的发展;材料一“宋代江南城市引领中国古代城市按照更符合城市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演化”可知,宋代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自然规律。【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材料二“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可知,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结合所学从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拥护、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的角度分析。【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小问是特点,据材料三“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可知,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据材料三“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可知,城市发展由东部向西部推进;据材料三“1980年5月”“1984年5月”“2001年”可知,全国总体稳定快速发展。第二小问是时代背景,据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据材料三“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道”实行改革开放;据材料三“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可知,21世纪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9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认识。〖答案〗(1)评析:英国“自由贸易派”观点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独占中国进口贸易市场,更希望对华倾销本国工业品,并且他们认为中国市场是有潜力接收这些商品的,但需要像俄国那样通过战争逼迫中国打开贸易大门。受“自由贸易派”观点影响,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自由贸易派”观点从英国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实质上是主张对华的经济侵略。(2)背景:经济全球化加快;苏联、西欧、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增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凸显,美国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及其长期持续;国际法对美国经济霸权主义行径的束缚增多。认识:美国“公平贸易”政策是不公平的;体现了美国本国的利益至上,其目的是维持美国的经济优势和竞争力;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初(英国)。评析,结合时间“19世纪初”可知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奉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商品输出和寻找原料产地的需求促使英国不断打开中国市场,可得出英国“自由贸易派”观点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独占中国进口贸易市场,更希望对华倾销本国工业品;据材料一“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可知,自由派认为西方商品在中国有市场,可以通过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同时认为中国人喜欢经商,中国市场是有潜力接收这些商品的;依据材料一“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可知从借鉴俄国历史的角度,主张通过武力威慑以迫使清政府改变贸易政策,通过战争逼迫中国打开贸易大门。受“自由贸易派”观点影响,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从英国自由派提出观点的目的来看,可得出“自由贸易派”观点从英国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实质上是主张对华的经济侵略。【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上的调整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相对衰落和苏联、西欧、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增强。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的表现是: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凸显,美国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及其长期持续;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国际法对美国经济霸权主义行径的束缚增多。第二小问认识,据材料二“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可得出美国“公平贸易”政策是不公平的;体现了美国本国的利益至上,其目的是维持美国的经济优势和竞争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所谓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19.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过程,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鲜明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摘编自杨筑慧苍铭《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历史知识,围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答案〗论题:中华民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阐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的民族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认为是“兄弟政权”;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全国各地风俗教化趋同,政令法规贯通。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综上所述,经过各个民族、各个朝代的共同努力,最终写就了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更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设问是围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首先,根据材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过程,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可得出论题: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华夏民族的形成;秦朝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的民族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认为是“兄弟政权”;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全国各地风俗教化趋同,政令法规贯通。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经过各个民族、各个朝代的共同努力,最终写就了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更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10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一套4枚。图案名称分别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组邮票对应的研究主题是()A.古人类的起源 B.中华文明探源 C.青铜文明灿烂 D.农耕技术成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夏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夏文化的代表,在这些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玉器、礼仪性建筑、城址等,能够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B项正确;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了古代人类,远早于材料时间,排除A项;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没有青铜器的发现,并非青铜文明,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了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的玉器、石雕、陶器、铜饰等,没有涉及农业耕作技术,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农耕技术没有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2.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很多秦律的记载,其中有记载:“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A.开辟文书治国先河 B.严刑酷法巩固统治C.发展完善官僚政治 D.规范行政管理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竹简中的秦律对文书的使用和传递进行了严格的管理,D项正确;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不是文书治国,排除A项;材料反映对文书的使用规定,未涉及刑法的严酷,排除B项;材料涉及文书制度,未涉及官僚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3.《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斡儿朵;秋,居于阔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D.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都巡幸制一方面是皇帝因为游牧民族的习俗及气候的变化而采用的制度;另一方面,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避免内忧外患,安抚蒙古故地以及中原汉族的需要,所以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A项正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不符合史实,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具体的政治治理原则,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不出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边疆和内地管理一体化体现的是边疆与内地的管理体制的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4.嘉庆年间,安徽桐城祝氏宗族将订立的族规“呈县请批”,县批文说:“祝姓户族人等知悉,尔等务须……听从户尊长等开列规条,共相遵守。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这体现了当时基层治理()A.重教化而慎刑罚 B.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C.严控基层自治权 D.着力缓和官民紧张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嘉庆年间(中国)。据材料“呈县请批””听从户尊长等开列规条,共相遵守。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可知,清朝时期,地方宗族订立的族规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同意,其中不遵约束者要上报官府,对其进行惩治,体现了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B项正确;材料“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说明惩罚也有使用,不体现慎刑罚,排除A项;材料强调家国双重治理,不是严控基层自治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民紧张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 B.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C.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 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打击了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经济利益,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外通商集中于广州十三行,广东商人因此受益,广东地方官吏乘机谋取私利。鸦片战争后推行五口通商,五口之中,上海日盛,而广州则日形衰落,中国商贸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经济利益受到重大打击,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南京条约》签订对广州地方官商私人利益的影响,并非《南京条约》对清政府财政和民族工商业的影响,排除AB项;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据此,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中国()A.小农经济实现了自我转型 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C.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7-193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表格反映农业仍然占主导,说明小农经济解体缓慢,但从887年到1936年农业占比下降就业人口也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方面都上升,反映了中国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C项正确;材料显示小农经济解体缓慢,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实现了自我转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排除B项;近代工业包括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材料不能淡出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排除D项。故选C项。7.20世纪40年代初,陕甘宁边区确定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强调以发展农业为主,协调畜牧业、工业、手工业等生产事业,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并运用互助合作的形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政策()A.团结了地主阶级联合抗日 B.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大生产运动是克服抗日根据地困难的重要一环,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打破了日本的囚笼政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地主阶级的联合,团结地主主要体现在减租减息政策,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并没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措施主要是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与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1947年春夏之际国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的战场态势图。该战场态势()A.标志着全面内战突然爆发 B.为解放军战略反攻提供契机C.摧毁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春夏之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47年春夏之际,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中共先后取得了孟良崮和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重点进攻被粉碎后,解放军取得了更大优势,迫使国民党采用重点防御,为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提供契机,B项正确;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排除A项;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摧毁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排除C项;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9.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即: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报告()A.有利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B.凝聚国人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C.改变了我国工农业落后的局面 D.严重脱离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中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1964年新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激发了国人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B项正确;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A项;“改变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这一报告是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增长后提出的,符合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图为1980~2020年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表。据此可知我国A.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B.工业体系日益完善C.贸易市场日趋多元 D.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80~2020年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表”中的信息,可知,1980~2020年,我国工业出口占比持续稳步增长,工业进口占比逐步下降,初级产品进口占比增多、出口占比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图中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情况,反映了我国工业体系日益完善,B项正确;成立反映的是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情况,无法体现“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到“贸易市场日趋多元”,排除C项;“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古埃及的农具在几千年间没有多大改进,直到新王国时期才把犁头的形状稍稍改变了一下。就此,有人指出,古埃及的农业技术长长地拖着新石器时代的尾巴,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降低了应用铜铁工具的迫切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古埃及的农业经济发达 B.远古社会生产工具简陋C.古埃及的文明较为落后 D.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可知,古埃及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便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降低了对农业技术改进的需求,以致出现“直到新王国时期才把犁头的形状稍稍改变了一下”“长长地拖着新石器时代的尾巴"的现象,D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埃及的农业经济,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主旨均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12.在印加帝国,皇帝被认为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通过皇家委员会管理帝国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给家庭或社区使用,但土地不可被私人所有,且土地所有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这种土地管理方式有助于()A.遏止土地兼并现象 B.保障国家财源稳定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集权统治长治久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加帝国)。根据材料“皇帝……通过皇家委员会管理帝国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给家庭或社区使用,但土地不可被私人所有,且土地所有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可知,土地归国家所有,且土地所有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可见这种土地管理方式有助于保障国家的财源稳定,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在印加帝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所以不涉及遏止土地兼并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排除C项;集权统治长治久安的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止确的是()A.①揭示了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主要社会根源,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C.③是西方学者观点,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7世纪(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①是哥伦布所著的《航海日记》,属于一手史料,但②张箭《地理大发现》和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都是二手史料,需要与一手史料相互印证,多角度考证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D项正确;①虽然是一手史料,但个人著述具有主观性,不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排除A项;“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为体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带有偏见,排除C项。故选D项。14.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 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D.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启蒙运动期间(欧洲)。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核心思想是启蒙运动时期,欧洲许多专业科学家和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一时成为社会风气,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倡导的理性思想对社会进步起引领作用,C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启蒙理性与科学研究风气的关系,并不是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排除A项;从材料看启蒙运动时期科学研究探讨一时成为风气,不代表科学研究已经出现实用性价值并被公众认可,排除B项;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5.1964年中法建交前,关国政府及政客有“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之类表述。据此可知当时()A.冷战思维决定美国外交政策 B.中法建交不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C.美国仍然坚持对华遏制政策 D.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美国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说明美国仍然坚持孤立中国,坚持对华遏制政策,C项正确;”决定“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不愿意看到中法建交,未涉及中法建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排除B项;中法建交对多极化发展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6.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丁2012年8月26日至3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来自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观察员国代表等出席了峰会。上述材料反映的会议的召开()A.反映了与会国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B.摧毁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C.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 D.冲击了大国竞争的两极政治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年8月26日至31日(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是在中东局势动荡,伊朗和西方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讨论核裁军问题,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C项正确;“与会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说法绝对,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结盟国家对全球治理的诉求,“两极政治格局”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而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不是因为它集聚了多少财富和人口,而是因为它的文明和文化创造。但即使在雅典城,仍存在着美中不足乃至重要缺陷——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这种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宋代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宋代江南城市引领中国古代城市按照更符合城市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演化,展示了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盛况。——摘编自刘士林《城市史视野下的宋代江南城市与文化》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控制体系。新中国初期的城市社会组织体系的重构应该说是成功的,是从当时实际出发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较为成功的选择,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强大的基层组织体系的保障下,成功地将一个个动乱分裂的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道。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1994年,中国的“民工大潮”汹涌澎湃,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摘编自李军、狄江华《新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所体现的城市功能,并分析宋代江南城市能够实现“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时代背景。〖答案〗(1)功能: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原因: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江南人才聚集推动文化的发展;宋代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自然规律。(2)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拥护;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3)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由东部向西部推进;全国总体稳定快速发展。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1世纪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雅典)。第一小问是功能,结合所学从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角度概括;第二小问是原因,据材料一“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宋代江南地区”可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从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的角度分析;据材料一“展示了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盛况”可知,江南人才聚集推动文化的发展;材料一“宋代江南城市引领中国古代城市按照更符合城市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演化”可知,宋代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自然规律。【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材料二“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可知,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结合所学从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拥护、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的角度分析。【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小问是特点,据材料三“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可知,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据材料三“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可知,城市发展由东部向西部推进;据材料三“1980年5月”“1984年5月”“2001年”可知,全国总体稳定快速发展。第二小问是时代背景,据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据材料三“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道”实行改革开放;据材料三“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可知,21世纪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9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