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全套课件)导论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的界定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一、西方经济学的界定西方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及其理性选择,研究市场机制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关于市场机制、价格、资源配置的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总产量、就业状况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也关注宏观经济政策,是关于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理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的界定封闭经济下微观经济的循环流转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的界定封闭经济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循环流程图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的界定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科学的一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卓有成果,对微、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有实际意义。阶级性:为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辩护和服务。应有的态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批判中借鉴。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导论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一、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中期二、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三、新古典经济学: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中期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新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20世纪初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一、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中期一、重商主义:15—17世纪中期代表及著作:蒙克莱《献给国外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利益代表:商业资本家(后来的工场主)观点: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来自对外贸易研究重点:贸易流通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一、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中期二、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早期阶段:研究生产与分配重要代表: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拉姆塞;琼斯庸俗阶段:从生产转向交换,早期理论遭批折中趋势:穆勒;巴斯夏;凯里;萨伊;马尔萨斯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二、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古典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代表着进步力量的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代表资产经济利益,热衷于对经济体系的表面现象进行研究的经济理论从斯密起到凯恩斯之前的理论;将当代西方经济学所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也包括在内斯密被归为重商主义,1790-1879年间的经济理论属于古典经济学从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开始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出版之前这段时期的理论马克思凯恩斯熊彼特主流观点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二、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三、新古典经济学: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特点:边际分析与数量分析“边际革命”边际效用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三、新古典经济学: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三、新古典经济学: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克拉克马歇尔及其《经济学原理》:第二次综合;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完全竞争,制度,福利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三、新古典经济学: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趋于激化特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分立凯恩斯《通论》及其意义:需求分析宏观经济学国家干预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次综合萨缪尔森,托宾,索罗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理论的批评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西方国家的实践:里根与撒切尔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崛起超越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复杂性科学思路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宏观经济学特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出发点假设结论1.新古典传统1.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理性,自利市场出清经济是稳定的2.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2.新凯恩斯主义市场不能出清经济是不稳定的
当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导论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的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评析一、资源的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稀缺性: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有限性选择的必要: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目的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的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各种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就业或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问题长期经济增长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的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于对象的定义:(早期的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生产和分配;(现代的西方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研究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对象关于价格的理论关于市场机制的理论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关于国民收入与就业的理论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评析研究生产关系还是研究稀缺性研究生产关系还是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着眼于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现还是物质技术关系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看法:为其辩护关于市场的作用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评析导论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三、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个研究方法不是价值诉。总体活动的结果是由个体的选择导致的。应从个体行为的分析来研究总体活动的特征。从个人的理性选择出发,利用演绎推理推知可能的因果关系。方法论个人主义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基本假设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理性假设理性——个体在决策时会收集和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权衡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有利的方案理性的人在决策时了解约束条件和要实现的目标理性共识——互相相信对方是理性的;更为严格和苛刻并不必然要求行为上自利,理性也可以用来分析利他主义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自利假设个体在决策时会追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看不见的手: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会导致社会利益实现经济学理论对理性假设的依赖远大于自利也可以用理性假设来分析利他主义“经济人”假设:包含了理性假设与自利假设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均衡假设均衡来自物理学:一个物体多方受力,反向受力相等时会处于静止不动或匀速运动的状态经济学中的均衡:经济事物在影响它的各种外力处于平衡时而出现的状态(静止不变,各种相关经济变量也不再变化)均衡实现的内在机制:涉事各方的利益在他人行为不变时已经最大,因此不愿意单方面改变行为均衡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问题的落脚点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西方经济学研究程序:个人偏好(目标)技术约束(可能性)理性选择:最大化行为内生变量的确定:作为外生变量的函数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演绎法由一般到具体利用原理对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进行预测哲学前提:相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原理研究对象演绎逻辑理论命题经验证明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与归纳法的结合:对现实的观察一般理论归纳推理假设演绎推理理论假说经验验证归纳修正原来假设并重复原来过程......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描述。去粗取精,抽象掉无关的细枝末节,探究表象后面的实质与真相。模型的目的是寻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外生变量模型:利用既定原理进行演绎推理内生变量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是常见的建模方式;但经济学的模型并不等同于数学模型。借助数学技术进行逻辑推演,易于避免出现逻辑上或技术上的错误。理论或模型的数学化可以充分地利用经济变量的数值特征,利用统计学技术进行经验实证分析。常见的数学建模方式:寻求均衡解和寻求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值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分析某一个静止时点的经济状况——该状况的形成条件与特点;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举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比较静态分析:对两个时点上静态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对均衡的变化作出解释举例:取消五一长假对旅游业的影响;石油价格上涨对粮食价格或猪肉价格的影响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经济体系如何从一个均衡走向另外一个均衡举例:增长过程理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分析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具有什么特点;稳定状态的条件是什么储蓄率的提高对稳定状态的影响是什么;技术进步会稳定状态的影响是什么技术进步或储蓄率提高时旧的稳定状态向新稳定状态变化的时间过程是什么样的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研究任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价值判断无预设立场有预设立场正确与否很多情况下可以验证与价值判断有关,无法验证关系为规范分析的前提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例子:公平与效率是否存在着交替关系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边际分析:出发点——对当下的决策和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不让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影响到现在边际——“额外的”、“新增”、“追求”决策时比较新增成本和新增收益数学分析中的体现——导数或微分数学分析中的体现——最优化问题求解时的一阶条件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边际分析举例例子1:咖啡厅营业时间从晚11点延长至12点时成本和收益各增加多少?例子2:100辆汽车以21万元价格销售,是否应该降价至20万以销售200辆汽车?例子3:在路上是购买1.5元一支的350毫升矿泉水,还是购买1.7元一支的600毫升矿泉水?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三、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方法论个人主义往往曲解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很多情形下,整体大于个体之和一个系统往往具有自己独有的特性,不完全由组成其的个体行为决定理性假设不能反映人的全部特性人们在很多场合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如盲目抢购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计算能力是有限的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均衡假设不完全现实经济体系处在持续的变化之中演绎法不能揭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历史性数学滥用导致经济学形式化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导论第五节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二、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三、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四、注重学习和掌握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听课勤做练习题课后整理笔记浏览财经新闻阅读教材按笔记阅读教材参考其他教材阅读章末的小结阅读书末的名词表第五节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
和均衡价格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第二节
供给第三节
市场均衡第四节
弹性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第六节
本章评析第一节
需求一、需求的概念二、需求规律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的概念需求的定义购买意愿购买能力需求的表示需求函数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一般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反映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与这些价格所对应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表。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某商品可能的价格水平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应的需求量之间的组合在坐标平面描绘出来的一条曲线,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可以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通常把某一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简称为该价格下的需求量。
第一节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一、需求的概念需求曲线价格(元/千克)需求量(千克)
第一节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二、需求规律需求规律的表示需求规律的原因需求曲线的特例垂直直线水平直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需求规律可以通过价格变动的效应来解释。一方面,由于收入有限,消费者必须在不同商品上配置收入,在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价格提高,该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变得昂贵,所以消费者就会减少该商品的购买转而购买其他商品。另一方面,价格提高又使得消费者的收入相对变少,从而减少相关商品的购买。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越多。需求的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
第一节需求
二、需求规律
二、需求规律需求曲线的特例(a)(b)(c)(a)在这一情形中,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都保持不变。比如食盐这种商品。(c)在这一情形中,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b)在这种情形中,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立即将需求量减少为0,而价格低于现有价格时,消费者的需求量趋向于无穷大。
第一节需求
二、需求规律
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预期政府的政策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收入决定了其支付能力,从而也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量。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喜好程度,它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考虑时间因素时,消费者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期。政府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以及预期等因素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替代品价格上升将导致消费者对原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互补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对原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
第一节需求
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减少需求的变动需求增加需求减少1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所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一节需求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D1表示月收入为4000元时的需求D2表示月收入为5000元时的需求D3表示月收入为3000元时的需求
第一节需求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商品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函数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的总和,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总和。
第一节需求
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a)(b)(c)
第一节需求
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第二节
供给一、供给的概念二、供给规律三、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供给的概念供给的定义供给意愿供给能力供给的表示供给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表达供给和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方式为: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第二节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一、供给的概念供给曲线价格(元/袋)供给量(万包)
第二节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二、供给规律供给规律的含义供给曲线的特例垂直直线水平直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规律: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第二节供给
二、供给规律
二、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的特例(a)(b)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如短期内易于腐败的商品的供给:新鲜蔬菜的供给。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如单个厂商对市场的供给:某个农户对粮食的供给。
第二节供给
二、供给规律
三、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生产者的目标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政府的政策因素生产者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技术水平越高相应的产出量就会越大。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的成本增加,利润相应地减少,生产者就会减少供给量;相反,生产者的成本下降,供给量就会增加。如果一个生产者可以提供多种产品,则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它对另外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生产者对未来影响供给量的各种因素的预期会影响现期供给量。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上述因素从而最终影响供给量。
第二节供给
三、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减少供给的变动供给增加供给减少供给量的变动:由于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化。这种变动是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供给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生产者的供给市场供给市场供给函数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的供给量之和构成市场供给量,市场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市场供给。
第二节供给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a)(b)(c)
第二节供给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三节
市场均衡一、均衡的含义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三、市场均衡的变动四、经济模型的结构一、均衡的含义均衡供求均衡供求均衡的变动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者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不均衡状态超额需求超额供给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某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量。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超额需求或者超额供给的不均衡状态。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供求随价格变动而自动趋向均衡的情形。
第三节市场均衡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当价格大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供给大于市场需求;当价格小于均衡价格时,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只有当价格等于市场价格时,市场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相等,即市场达到均衡。
第三节市场均衡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需求变化需求增加需求减少供给变化供给增加供给减少需求和供给共同变化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供求规律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不变不变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条件下,需求增加,需求曲线水平右移,市场均衡由E1变动为E2;需求减少,需求曲线水平左移,市场均衡由E1变为E3。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不变条件下,供给增加,供给曲线水平右移,均衡由E1变为E2;供给减少,供给曲线水平左移,均衡由E1变为E3。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向右平移,市场均衡由E1变成E2。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供给减小,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市场均衡由E1变为E2。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需求减少和供给增加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减小,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市场均衡由E1变为E2。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向左平移,市场均衡由E1变成E2。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四、经济模型的结构模型建立行为方程定义式均衡条件模型求解对解的比较分析行为方程是指用公式表达一个变量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定义式是指用公式表达一个概念或变量的含义。
第三节市场均衡
四、经济模型的结构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四节
弹性一、弹性的概念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其他需求弹性四、供给弹性一、弹性的概念弹性定义弹性公式弹性:衡量一个经济量相应于另外一个经济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第四节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公式解释类型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四节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类型(a)完全无弹性(b)缺乏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表明,商品价格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改变,需求量变动完全无弹性。需求缺乏弹性,这表明商品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小于1%,即相对于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不敏感。
第四节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类型(e)无限弹性(c)单位弹性(d)富有弹性需求为单位弹性时,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恰好也变动1%。需求具有无限弹性指,价格的轻微变动会导致需求量急剧变动。需求富有弹性时,商品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大于1%,即相对于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更加敏感。
第四节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影响因素商品的重要程度商品可替代的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调整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越容易被替代,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就越大。一般而言,一种商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小,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相反,商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一种商品越重要,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越不愿意调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就越小;相反,商品越无关紧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就越大。消费者调整时间越短,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第四节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需求价格的弧弹性反映了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那一段弧的弹性,弹性系数只与价格变动的起点和终点相关。需求价格的点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该点处的性质相关。
第四节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线性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变化弹性大于1弹性等于1弹性小于1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随着价格由低到高,需求的价格弹性由缺乏弹性、单位弹性逐渐变动到富有弹性。其中,该线段中点处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
第四节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其他需求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定义公式分类奢侈品必需品低档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为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商品为奢侈品,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如果商品为必需品,收入弹性系数大于零小于1。如果商品为低档品,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
第四节弹性
三、其他需求弹性
三、其他需求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定义公式分类替代关系互补关系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一定时期内,相应于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大于零,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小于零,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第四节弹性
三、其他需求弹性
四、供给弹性定义公式分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四节弹性
四、供给弹性
四、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分类(a)完全无弹性(b)缺乏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指,商品价格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改变,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缺乏弹性指,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小于1%,即相对于价格变动,供给量不敏感。
第四节弹性
四、供给弹性
四、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分类(e)无限弹性(d)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供给为单位弹性指,价格变动1%,供给量也会随之变动1%。供给富有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会超过1%,供给量相应于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
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指,价格的轻微变动会导致供给量急剧变动,以至于弹性系数为无穷大。
第四节弹性
四、供给弹性
四、供给弹性影响因素生产者调整供给的时间生产者使用的生产技术类型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供给是以生产为基础的,任何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一定的周期。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生产者能够进行供给调整的时间越短,供给量变动就越小,因而供给弹性也就越小。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技术越先进,机器设备占用越多,生产周期越长,相应于价格变动,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难度就越大,供给的价格弹性就越小。对一个生产者而言,如果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那么面对价格的变动,特别是价格的升高,调整供给量就更加容易,因而供给弹性就更大。
第四节弹性
四、供给弹性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二、税收效应分析三、弹性和收入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定义例子作用支持价格又称最低限价,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限制价格定义例子作用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的市场定价过高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二、税收效应分析向销售商征税征税前状况征税后状况比较分析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二、税收效应分析
二、税收效应分析向消费者征税征税前状况征税后状况比较分析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二、税收效应分析
二、税收效应分析不同的需求弹性分析征税前状况征税后状况比较分析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二、税收效应分析
三、弹性和收入需求富有弹性的情况薄利多销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菜贱伤农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三、弹性和收入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六节
本章评析一、供求分析的理论缺陷二、均衡价格论和劳动价值论三、供求分析和市场调节一、供求分析的理论缺陷不切实际的假设没有真正说明均衡的实现问题仅仅只是一种局部均衡
第五节本章评析
一、供求分析的理论缺陷
二、均衡价格论和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无法解释生产力水平与均衡价格的关系从需求角度解释价格把价值论引向效用论从供给角度解释价格把价值论引向生产费用论
第五节本章评析
二、均衡价格论和劳动价值论
三、供求分析和市场调节优点有助于解释市场运行的许多现象对分析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缺点可能出现低效率的市场失灵自发调节的盲目性可能引发经济波动自发调节的结果可能导致不公平
第五节本章评析
三、供求分析和市场调节
谢谢!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第三节
预算约束线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七节
本章评析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一、欲望和效用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三、效用最大化四、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五、消费者剩余一、欲望和效用欲望无限性有限性效用效用的大小一种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由消费者欲望的强度所决定。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或服务的效用。无限性指一种欲望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欲望也会随之产生。有限性指对特定的商品而言,人的欲望是有限的。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一、欲望和效用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含义特点序数效用含义特点序数效用:消费者对消费商品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不是以基数衡量,而是对不同商品组合按效用满足高低进行排序。基数效用: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获得的效用满足以基数个单位表示出来的效用。两者的差别:在序数效用理论假设中,消费者对消费商品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不以基数个单位来表示,而是对不同商品组合按效用满足高低进行排序。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总效用是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所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得到的效用加总,它取决于消费商品的总量。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产生的增加的效用,消费商品的数量不同,增加的效用也不同,所以边际效用也与商品消费量密切相关。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效用最大化一种商品情况下的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效用最大化更多种商品情况下
的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时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可以表示为,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合理地配置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当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相等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使得自身效用增加,因此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在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达到。一种商品时,当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获得的效用超过为此付出的代价,消费者就会增加商品的消费;相反,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当二者相等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每单位支出购买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三、效用最大化
四、消费者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推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消费者选择效用为最大的商品数量(组合),这一数量就是该价格下的需求量,即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来源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需求曲线的形状通过每单位支出购买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边际效用的条件,商品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四、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五、消费者剩余定义支付意愿实际支付公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需求曲线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商品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是外生给定的,因此在其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值之间存在一个差值。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五、消费者剩余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一、偏好和选择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一、偏好和选择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偏好的性质可排序性传递性多比少好偏好多样性每个消费者基于偏好对商品做出主观价值判断,并据此对商品及其数量组合所带来满足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消费者的偏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可排序性:对于任意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做出判定。传递性: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和C,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不低于B,对B的偏好又不低于C,那么,该消费者对A的偏好一定不低于C。在其他商品数量相同的条件下,消费者更偏好于数量大的商品组合。消费者偏好多样性的产品组合。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一、偏好和选择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对商品组合的偏好可以借用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来无差异曲线为既定偏好条件下,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曲线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各不相同,但消费者对他们的偏好相同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无差异曲线有无穷多条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效用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除非重合。由于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数量是无限的,所以可以描绘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越大,在其他商品数量相同的条件下,消费者更偏好于数量大的商品组合,因此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任意两点的连线上,商品组合都更加丰富,消费者的效用程度更高,因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在某条无差异曲线上选择某一商品组合点,必然存在两种商品的数量均大于这一组合点的点,如果这两个点所表示的偏好是无差异的,就与消费者偏好数量多的性质相矛盾,即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如果两条无差异曲线交于A点,根据偏好假设3,相对于B而言消费者更偏好C,但C与A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这表明B与A不是同一商品组合点,不会出现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即任意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都不可能相交,除非重合。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定义公式游戏次数冰激凌数量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在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含义解释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减少。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反映了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为得到1单位一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但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减,消费者对额外1单位商品的偏好程度也发生改变,并且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越来越小。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特例(a)(b)边际替代率为零边际替代率无穷大边际替代率为常数当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品时,比如一双鞋子的左脚和右脚,单纯增加一只鞋子并不能提升效用。当边际替代率为常数时,每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所替代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保持不变,此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瓶装可乐与听装可乐。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三节
预算约束线一、预算约束线的含义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一、预算约束线的含义预算约束线含义公式几何表示预算约束线:斜率=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简称为约束线,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在偏好驱使下的消费者选择也会受到来自收入的制约,这种制约可以由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来表示。预算约束线之外的F点是现有条件下消费者无法支付的商品组合;预算约束线之内的点G是现有收入能够购买而且会有剩余的商品组合;预算约束线给出了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可以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第三节预算约束线
一、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收入变动、价格变动、收入和价格同时变动(a)(b)(c)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时发生变动,这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既可能发生平行移动,也可能出现旋转。消费者的收入和第二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第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这时,B点不会发生改变,预算约束线将围绕B点旋转。两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动,这种情况下,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不变,会发生平行移动。
第三节预算约束线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均衡的决定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一、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无差异曲线簇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几何表示公式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理性的消费者试图选择使得自身效用最大的商品的最优数量组合。在预算约束线上,消费者花费他的全部收入,但不同的商品数量组合点所产生的效用却不尽相同。当消费者选择在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切点E点消费时,可以在现有收入约束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消费扩展线收入变化预算约束线变化消费者均衡变化消费者均衡变化的轨迹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称为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扩展线,简称收入扩展线。消费者的收入扩展线表示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最优消费数量的曲线。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消费扩展线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预算约束线,消费者会分别选择效用最大化的消费数量组合,将这些均衡点描绘出一条曲线即收入—消费扩展线。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扩展线的三种情况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向右上方倾斜,且越来越陡峭向后弯曲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消费扩展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者的收入扩展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表明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商品,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同比例扩大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消费扩展线右上方倾斜,且越来越陡峭收入扩展线随着收入的增加向右上方倾斜,并且越来越陡峭。这表明消费者所消费的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品,而第二种商品消费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所以第一种商品是必需品,第二种商品是一种奢侈品。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消费扩展线向后弯曲收入扩展线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这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不仅不增加反而会减少。当超过某一收入水平之后,第一种商品成为一种低档品。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恩格尔曲线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随着
收入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恩格尔定律家庭的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
的比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递减(a)(b)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消费扩展线价格变化预算约束线变化消费者均衡的变化消费者均衡变化的轨迹价格-消费扩展线简称为价格扩展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消费扩展线价格—消费扩展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三、价格变动对
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借助于价格-消费扩展曲线可以得出商品的一系列可能的价格与相应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二、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替代效应含义表示大小收入效应含义表示大小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做出的调整。在消费者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消费者的需求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价格变动的总效应。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流运输车辆承包经营合同
- 2024年度某科技公司与服务商关于云存储服务的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运营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著名音乐专辑版权交易
- 抗风湿手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广告内容和投放时间
- 2024年度健康保险与福利计划合同
- 2024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4年度云服务合同(含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
- 2024年度办公设备采购供应合同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 工程项目审核现场踏勘记录表
- 第七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教学课件
- 安全护理:穿脱隔离衣
- 最新:河北省另收费用一次性物品管理目录(2022版)
-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规范书
- 电力设计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 (完整版)装饰装修工程监理细则(详解)最新(精华版)
- 钢管、钢坯堆码作业安全规定
- (砌筑工)砌筑工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含答案
- X市选调生工作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