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浅谈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贫乏的成因和策略重点放在引摘要:我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贫乏,原因是长期的应试习作教学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效应,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儿童习作造成的负面影响,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脱离,读写结合不到位产生的影响。应从改革习作教学,重视口语交际,开拓语言的学习源泉,大量积累,丰富语言。关键词:词汇贫乏开源厚积丰富语言近三年来,我在主持永春县“农村小学习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中,着重研究了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的现象,下面谈谈我对习作语言贫乏的成因和策略几点看法: 一、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贫乏的现状分析:(一)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贫乏的现状“对语言的喜爱和语言的美感,这在我们学校被视为文学教学中获得成功的定性条件。整个集体都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水平。文理不通,说话含糊,口齿不清,这在我们学校被看作如同无知。”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段话,让我想到我们孩子的语言表达问题——孩子的口语表达与书面习作,在课堂上听孩子的发言,说话,在批改、翻看孩子们的习作时,我发现孩子们说话习作时往往用词混乱,词汇贫乏,更是缺少对词的感情细微色彩的敏感性,常常急不择言地用它们并不理解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孩子在习作时往往有话写不出来,或眼前虽然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自己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却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笔下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等模糊的字句轻轻带过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习作并不是一件乐事。与孩子交谈,孩子认为习作“太难”,在习作时——“没词儿”。(二)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贫乏的原因在习作教学中,学生习作时总是感到词语贫乏——“没词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长期的应试习作教学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效应应试习作教学极端漠视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习作,拒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于习作门外,从而严重压抑了小学生特有的童真的表达欲望,阻碍了学生习作心理的良性发展。所谓“言为心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写作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即泻泄和倾吐的需求。“当孩子心中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写作欲便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拔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不可抑止地发生了通过文字倾泄心绪的写作冲动。”①孩子写出的文字多半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可这是孩子真实、质朴的“心声”,不含一丝一毫的功利杂质,是那么纯真、可爱、美丽的。然而,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点拨”,不是越俎代疱,就是挥棒扫伐:这样不行,那样没意义。这样一来,学生的“心声”难以表达。当孩子的“心声”一再被排斥,否决后,他只好为迎合老师的要求“抄搬拼凑”了,没有了内心的真情而发,让孩子用丰富的语言去表达与自己的认知情感体验无关甚至完全相反的“心声”是非常难的。长而久之,富有童真的语言不能表达,孩子自然而然没有了积累、运用语言的兴趣,当然也无法丰富语言了。2、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儿童习作造成的负面影响语言之所以有生命,在于它是交际工具。交际,就是要表达、交流。《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前导。由于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敏于事而慎于言”、“沉默是金”认为木讷、沉默寡言的人稳重谦虚,把能说会道混同于油嘴滑舌,花言巧语,不鼓励人们伶牙利齿,能言善辩。以科举考试为代表的考试制度,向来以文字形式进行,教育受应试指挥棒左右,忽视了口语交际②,教师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存在重视不够的现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中爱说话的,能言善辩的不是很多,爱听说话但不肯讲话的同学不少,也有回答问题时话总说不到点子上的。发言时前言不搭后语,有时词不达意,孩子的语言这样贫乏,不能“出口成章”,自然无法做到“下笔成文”。3、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脱离,读写结合不到位产生的影响(1)从听课时,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总是把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层面上,在引导学生理解、吸收、运用语言文字方面,比较薄弱,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天天在阅读,可是语言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的提高相当有限,写起文章,语言贫乏,言之无物,言之无序。(2)教师在习作教学时,总是教学生如何写作,却忽视了在阅读、生活中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积累、运用,平时所说的读写结合、得益于课内,运用于课外,在学习中形成了形式,学生自然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教师上课总是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指导,往往忽视课外阅读指导,更谈不上重视生活阅读的指导,这种重课内、轻课外、淡生活的阅读教学阻碍了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二、解决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贫乏的策略——开源厚积丰富语言纵观上面的原因,为了解决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贫乏问题,我们可以从开源厚积入手,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改革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于写作,《新课程标准》总是把兴趣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二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三四年级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基本上是被迫写的,老师让写,不得不写;老师让怎样写,就怎样写,小学毕业了,学生还不能用写作的手段表达和交流,“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课程标准》)”,所以,只有使写作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才能消除畏难情绪,丰富语言,提高写作能力。(1)开拓写作源泉1、写作与生活结合小学二年级就可以开始写日记了。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所感、所想写下来,一句话不嫌少,500字不嫌多,持之以恒,必有好处。“日记”,实际上并不是要求每天一记,也不规定格式,是杂记,随笔。学生的日记,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充实,文词生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每天之“最”:今天最好玩的是什么?今天让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最不高兴是什么时候?哪个课印象最深……“最”是比较出来的,找出今天之“最”。2、写作与活动相结合学生在活动中要观察,要动脑,要看要听,还要动手,要表达,要交流,通过这样的实践,自会有感受,有积累,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有写作的冲动。如每年十月举行的“学区运动会”,在这个活动中,有许多的写作练习供选择——编写运动会秩序册,活动计划,运动员、裁判员誓词,运动员入场时的广播词,运动员入场的口号、拉拉队的鼓动词……“写”是参加“活动”,有兴趣参加活动,自然有兴趣写。3、写作与阅读结合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连通古今、通向内心的门户,为写作找到了数不清的切入点并树立了写作的范例,比如读书笔记,就是与阅读结合的写作练习。习作与阅读结合得好,能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自然也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语言。正如:生活有多么广阔,写作的天地就有多么广阔。源头活水汩汩来,学生何愁没的写。庄子言“彼其充实,不可以已。”胸中有丘壑,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写作起来自然欲罢不能。③这样学生就把心中的话吐了出来,运用的语言自然丰富得多。(2)开拓写作形式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学习行为,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时写得没有头绪,杂而不通顺,语言贫乏,许多字不懂得写,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应该把写作能力的提高看作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主动写作的实践中,不要提各种要求难为学生,要保护学生表达的欲望,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表达的愿望能够实现。学生本来是愿意表达的。几乎在任何一个“后进生”身上,都可以找到主动表达的历史。前年我二年(1)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有些自卑,格外仰慕学习委员,我让学生自由写话,他写了这样一张字条:×××:你是好学生,我是坏学生。将来你一定上大学,当科学家,我只能在山上种茶叶。(错字忽略)这个语句通顺流畅,对比的手法运用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的佩服和自怜自艾的感伤。我看了以后,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说:“×××,你写的太好了,我觉得她是好学生,你也是好学生。将来她一定上大学,当科学家,你也一定能当作家。”那孩子仰起头疑惑地看着我,我对他微微一笑,孩子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走过去在他的头上轻轻地摸了一下,孩子站起来说:“我期末要考A级。”全班同学静悄悄的,我大声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带头鼓掌。他从此认真读书、看课外书、写日记,他的语言越来越丰富,期末考了91分,写话得满分。事后,我想:“当时,我如果规定习作的主题思想要正确鲜明,内容要具体,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那个后进生一定写不出那张字条了。”我反思:“我们如果每学期(或每单元)只限定写作的篇数(底线),不要求学生同时交上来;如果不限制字数,不限制时间,不限制文体,更不规定每次写作练什么,给学生以最大的写作自由;如果围绕一个话题,给出若干个题目(这些题目要求在写作内容上,表达上有差异),由学生自己(包括学生之间)推荐评选佳作在班里交流、展示、出版班级优秀作文集。”我去尝试,两年的教学证明,我的学生更爱写文章,写得更好,今年春季,苏燕婕同学参加永春县作文现场竞赛得了第一名。(3)开拓习作语言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儿童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他们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和“浪漫主义作家”。一节县语文教坛新秀评选课,老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学生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学生说:“她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学生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漂亮。”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课后一问,老师课前准备的答案是:“花儿开了,因为春天来了。”我们要像雪云老师这样尊重儿童的语言特点,尊重他们的表达习惯,肯定他们的“童话”,欣赏他们的“童话”。同时我们要鼓励儿童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习作中去。正如著名作家王旭峰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儿童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在孩子的话语中,下大雨不会说成“天地间挂上巨大的珍珠帘幕”,而可能说成“雨点像小鱼儿一样从天上跳下来”;茉莉花在他们眼里不会是“婀娜多姿”,可能像“小猫的脚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儿童才有可能对习作产生兴趣。用儿童语言表达儿童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刻意地要求儿童用成人的语言模式来反映和表达生活和情感,这不是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途径。我们要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不要让生动的“童言”变成成人话语的复制。(二)阅读与习作相结合,大量积累,丰富语言1、正确处理好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三者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可见,语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读说记用课文的语言,通过理解、记忆和运用,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前提。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水平上。老师要让学生积累课文语言的意识,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在重视理解语言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重视课文语言的积累。每一篇主体课文,我们都要求学生积累一部分词语和句子。对于一些语言表达上有特点的课文或者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则要求学生通过背诵积累下来。(2)每篇主体课文都设计表达练习。我们强调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有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语言知识进行表达练习。这种表达有运用词语,运用句子,段落的练习,也有运用表达方法的练习。表达练习可以分散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集中在最后进行,或者作为作业设计进行。④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典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作为范例,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读写迁移。如北师大版第五册教材中《爱什么颜色》,属于典型的果因式构段方式,学生完全可以现学现用。由爱碧绿、火红、蔚蓝的颜色,写自己喜爱的颜色,我那读三年级的女儿这样写道:我爱雪白的颜色,因为——老师用的粉笔是洁白的,我们喝的牛奶是洁白的,将来我要当一名医生,看病检查,给病人打针,我穿的那身衣服,也将是洁白的。孩子们的模仿作品,是在对课文内容深刻感悟的基础上,对语言表达方式的特征有了准确把握的体现。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过多地追问“说什么”,而忽视引导孩子对“怎么说”的追问,就很难达到读写迁移,很难使学生积累更多典型的语言表达方式。2、课外延伸丰富习作语言 要想写好文章,只着眼于课内的几篇课文是不够的,是写不出优美文章的。充分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还可以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⑤在课外阅读教学方面,我校在省立项课题“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以及泉州市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研专题的子课题“运用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课题实验中,我们作了如下的尝试:(1)、用好班级图书角。除了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外,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买一本少儿读物在全班交流,并集体订了《小学生周报》《阅读与习作》等十多种,放在图书角中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2)、开展课前三分钟。每节语文课,我用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在讲台上,轮流来朗诵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名言名句等,然后谈自己喜欢的原因,让学生课后互相交流。(3)、进行佳词妙句摘抄。每个同学准备一本“采蜜本”,每天摘抄100字以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摘抄后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倾听感悟,然后补充摘抄,并且在习作中运用,养成习惯。(4)、鼓励学生编一本习作自选集,自己设计封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流行歌曲演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师范大学《建筑材料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微波遥感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绥化学院《中国古代文学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定制赠品追星合同范本
- (15)-专题15 议论文阅读
- 厂房项目采购合同范本
- 惠州卖房合同范本
- 模具生产授权合同范本
- 围栏租用合同范本
- 行政管理学教案
- 航站楼引导标志施工方案
-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Python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课件 第7章 Matplotlib
- 2023年-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参考文献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Matlab在信息光学中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