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2023年高考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古代中国,青铜器既是能够上通天地鬼神的宗教礼器,亦是受命于天的神圣象征。中国历朝历代的君王将青铜器视作国之重器,而金石收藏与研究自宋代以来就成为了文人社会的重要传统。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A.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B.注重礼乐文化传承C.长期受到宗教信仰束缚 D.青铜铸造长期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以,青铜器作为宗教礼器文化象征,受到历代君王及文人的追捧,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注重礼乐文化传承,B项正确;材料与封建正统思想无关,排除A项;受到宗教信仰束缚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D项错在“长期繁荣”,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项。2.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从内地迁往北河、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3万户农民,约10余万人口,并给迁移民户赐爵一级。这一举措()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拓展了秦朝统治疆域 D.增强了边疆防御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北部边疆地区迁徙农户,并授予爵位,主要是为了充实边疆地区的防御力量,D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该项措施是在秦朝疆域范围内推行的,排除C项。故选D项。3.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 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可知,这些诗作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诗人借诗歌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不是丰富古代诗歌的体裁,排除A项;材料主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未体现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的感情,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唐代经济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4.1279年,元朝在全国设置27个观测站,进行天文观测,这些观测站“东起高丽,两极滇池,南至占城,北尽铁勒”。这反映了元朝()A.中央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B.民族政策的灵活开明C.政府重视完善天文历法 D.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大量观测站进行天文观测,通过对天体运行进行精确的观测和推算,最终在郭守敬的主持下于1280年制定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因此材料反映了元朝政府重视完善天文历法,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看出中央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民族政策无关,且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5.1651年,顺治帝批准了由都察院制定的“条议巡方事宜”,要求巡按官员须亲自察访,到达巡察地的3天内,需将他关于巡防工作的敕谕刊刻,并发放道府县,向城里乡绅士人公布。如不刊刻,不遍发,经都察院察究,就要以违旨论处。这一规定旨在()A.规范地方政府行政行为 B.促进中央政令的畅通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避免地方政治的腐败【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到达巡察地的3天内,需将他关于巡防工作的敕谕刊刻,并发放道府县……就要以违旨论处。”,可以看出清朝时期,中央通过派往地方巡按官员来将皇帝的旨意传达到地方,来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B项;材料未涉及对地方腐败的惩治,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图是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出现的新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轨道交通房顶电线电报公司发报间A.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B.近代化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C.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D.城市化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轨道交通、电线、电报等事物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工业文明的代表,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出现了这些新事物,这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城市发展产生了影响,C项正确;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材料只是涉及到了轨道交通、电线、电报公司发报间等新事物,与城市化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了新式轨道交通的出现,并没有涉及传统交通工具,因此无法得出近代化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7.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形成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边境互市,茶叶逐渐成为恰克图市场上的主要商品。19世纪五六十年代,恰克图市场上的茶叶价格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价位。这主要是由于()A.中国茶叶主产区出现了长期的战乱 B.英国主导了东西方的茶叶贸易C.自然经济在中国依然占据主体地位 D.中俄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五六十年代,恰克图市场上茶叶价格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价位”可知,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因此茶叶停留在了较高的价位,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俄茶叶贸易,不属于东西方贸易,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C项;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中国和英美法俄,排除D项。故选A项。8.1895—1898年间,全国成立的学会有103个。时论称“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以“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传播新知。这反映了当时()A.维新思想为主流思潮 B.“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C.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D.民主革命团体蓬勃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95—1898年间中国成立了一百多个学会,当时成立的学会既有政治性的,也有学术性的,还有兼而有之的,虽性质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即结合群力群智,救民族于危亡,反映了当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维新思想在当时只是兴起,并未成为主流,排除A项;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学会,不属于民主革命团体,排除D项。故选C项。9.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2月—1913年3月召开了第一届国会选举,全国参加投票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两院合计选举议员总计870人,具体情况见下图。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华民国的社会基础坚实 B.新的政治价值观得以实践C.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出现 D.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成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两院合计选举议员总计870人”以及图片中党派名称、议员比例,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已经建立起了政党制度、议会选举制度等,民主观念、代议制等新政治观得以付诸实践,B项正确;根据材料“全国参加投票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可知民众投票参与度较低,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明多党参入竞选,未涉及到党派合作,排除C项;一次国会选举的数据统计,并不能说明政党政治的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10.1928年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到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50多万,党员数量增加到一万以上。但党员中工人成分减少,农民数量超过工人同志七倍以上。据此可推知()A.井冈山的革命符合国情 B.全国的革命形势好转C.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丧失 D.敌强我弱局面被扭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材料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党员中农民党员比重上升,证明井冈山的革命符合国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不久,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可知,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巩固并发展,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还未好转,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材料不能推出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丧失,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1928年,敌强我弱的局面没有被扭转,排除D项。故选A项。11.1934年被国民政府定为“妇女国货年”后,上海妇女会为调动妇女选购国货的积极性,竭力为妇女购买国货提供便利,特创办妇女国货消费合作社,内分粮食、礼品、化妆品等部,一切价格均较商店低廉,采购手续亦极便利。这一现象()A.体现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 B.说明上海引领女性运动走向C.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D.反映妇女事关国货运动盛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上海妇女会为调动妇女选购国货的积极性,竭力为妇女购买国货提供便利,特创办妇女国货消费合作社,内分粮食、礼品、化妆品等部,一切价格均较商店低廉,采购手续亦极便利”得出国民政府提倡国货,抵制洋货,推动妇女积极购买消费国货,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女性政治地位提升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上海引领女性运动走向,侧重国民政府对女性消费国货的引导,排除B项;反映妇女事关国货运动的盛衰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2.1949年9月3日,毛泽东在给华东局的指示中提出,有些国民党军政人员“现在无事做,也应给以饭吃。维持他们,使他们活下去,否则政治上对我们极为不利。就全局来说,全国养九百万至一千万人是完全有办法的”。这一指示()A.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路线 B.强化了人民民主专政群众基础C.有助于中共建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D.使中共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就全局来说,全国养九百万至一千万人是完全有办法的”,可以看出通过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优待,对我国新政权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C项正确;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排除A项;材料针对的是国民党军政人员,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各界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13.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近代上海人口变化1853—1865年上海总人口从54万增加到70余万1865—1870年上海公共租界人口从92000人减少到76000人(总人口数不详)1936—1941年上海总人口从380万增加到390余万1945年上海总人口从391万下降到337余万1945—1948年上海总人口从330万增加到540余万1949年上海总人口从545万左右下降到506余万A.上海人口与战事密切相关 B.近代外来人口持续迁入上海C.上海近代化进程曲折反复 D.战乱导致上海城市人口锐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关键节点来看,上海的人口变化和太平天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事密切相关,A项正确;持续迁入与部分时间节点人口下降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上海近代化进程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也有增长时期,排除。故选A项。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14.宋代东南地区,吴郡“父笃其子,兄勉其弟,有不被儒服而行,莫不耻焉”。江西饶州“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福建居民更是“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崇文抑武的推行 B.书院教育的完善C.印刷技术的进步 D.等级观念的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因此南方地区的居民重视文化及教育,A项正确;BCD项均是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项。15.1919年5月底,陈独秀发文,将五四运动视为“国民爱国自卫”的体现,并提议“平民”以“强力发挥民主政治的精神”来“征服政府”。恽代英认为五四运动。可使平民注意政局之腐败,而生不满现再之思想,为革新之动机”。这些评价深刻反映了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B.沉重打击了北洋政府统治C.对民众觉悟的深刻影响 D.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五四运动中民众的力量得以体现,因此陈独秀和挥代英都认为应当发挥民众的力量,以征服政府或者实现革新,这说明五四运动对民众的觉悟有深刻影响,C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对民众的影响,因此部分思想家想要通过民众来打击北洋政府,B项是意图而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3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秦汉之际,匈奴趁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之机,占据河西走廊,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断绝,丝绸之路随之中断。汉武帝时,伴随着匈奴势力被逐出河西走廊,张骞通西域获得成功,因匈奴阻隔,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当时向西方输出的丝织品享有盛誉,丝绸通过安息传到罗马帝国,成为时髦服饰。东汉时,西域仍是丝绸之路枢纽,成为中亚、西亚商人会集之地。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铜铁器物。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东汉永建二年(127年),丝路暂时中断。东汉以后的魏、晋又部分地恢复了与西方的交通。唐代前期,不少外籍商人通过大漠用骆驼将地方特产运往内地,同时又把内地生产的丝绸、瓷器及其他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欧洲乃至非洲广大地区。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发展演进的特征,并分析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畅通与中断交替;使节之路、战争之路、商旅之路与文化传播之路并存;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并存。原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局动荡和战乱的影响;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2)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成为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和重要象征;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建立直接联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特征:根据材料“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可得出,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丝绸之路随之中断”“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丝路暂时中断。东汉以后的魏、晋又部分地恢复了与西方的交通”可得出,畅通与中断交替;根据材料“成为中亚、西亚商人会集之地”“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之机,占据河西走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使节之路、战争之路、商旅之路与文化传播之路并存;根据材料“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可得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并存。原因:根据材料“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局动荡和战乱的影响、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等角度回答即可。【小问2详解】意义:根据材料“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丝织品和铜铁器物”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成为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和重要象征;根据材料“伴随着匈奴势力被逐出河西走廊,张骞通西域获得成功”可得出,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可得出,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建立直接联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文学方面,魏源的《寰海》诗,歌颂三元里人民“同仇敌忾”反抗英国侵略军,斥责清政府官僚的妥协投降。张维屏(1780—1859年),以善诗闻名,他的《三元里》诗,描写了三元里群众抗英斗争的雄伟声势,英国侵略者在英勇的中国人民面前丧魂落魄的丑态;《三将军歌》则歌颂了葛云飞、陈连升、陈化成“捐躯报国”的英雄事迹。张际亮(1797—1843年),以诗名于世。他的《东阳县》诗,谴责英国侵略军在宁波奸淫掳掠的残暴罪行,揭示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灾难和痛苦。民间的揭帖和歌谣,以通俗朴素的语言和尖锐鲜明的思想,痛斥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鼓舞人民起来反抗。——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材料二1918年,北大学生组织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圭臬: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胡适主编)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这些杂志嘲笑旧的思维方式、旧习惯……而首当其冲的则是君主制度和军阀主义。他们批判对国粹全盘的接受,并要求对所有经学和古典文献进行批判性的重估,创造新文化。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这些杂志都是思想炸弹。在中国,有关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第一次得到公开的探讨和争论,中国的青年迫不及待地阅读每期新杂志。——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学作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新型杂志兴起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这些杂志都是思想炸弹”的理解。【答案】(1)特点: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基调;具有批判封建社会与反侵略色彩;富有战斗性和鼓动性;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经世致用。(2)原因:袁世凯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爱国学生的积极参与。理解:《新青年》《新潮》等新型杂志对旧文学、旧道德发起全面进攻,倡导科学与民主,要求创造新文化,引起中国青年对国家和社会重要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引导民众革新思维方式,改变旧习惯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1)特点:材料所列举的文学作品中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基调;根据材料“民间的揭帖和歌中以通俗朴素的语言和尖锐鲜明的思想,痛斥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鼓舞人民起来反抗。”可知,具有批判封建社会与反侵略色彩;根据材料“张维屏(1780—1859年),以善诗闻名,他的《三元里》诗,描写了三元里群众抗英斗争的雄伟声势,英国侵略者在英勇的中国人民面前丧魂落魄的丑态”可知,富有战斗性和鼓动性;上述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经世致用。(2)原因: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从外部因素看,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1918年,北大学生组织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可知,爱国学生的积极参与。理解:根据材料“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这些杂志嘲笑旧的思维方式、旧习惯”“并要求对所有经学和古典文献进行批判性的重估,创造新文化。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这些杂志都是思想炸弹”可知,《新青年》《新潮》等新型杂志对旧文学、旧道德发起全面进攻,倡导科学与民主,要求创造新文化,引起中国青年对国家和社会重要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根据材料“在中国,有关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第一次得到公开的探讨和争论,中国的青年迫不及待地阅读每期新杂志。”可知,引导民众革新思维方式,改变旧习惯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然而在其对大城市的进攻中都最终失败。湘赣边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人在大城市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把队伍拉到农村进行斗争,途中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但由于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在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红军召开了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存在方针路线分歧问题。——摘编自王薇等《浅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探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探索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进攻大城市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由依靠共产国际指示到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原因:中心城市武装暴动道路失败;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与苏联国情不同;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探索。(2)影响:赢得了民众对革命的支持;增强了中国革命的独立自主性;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湘赣边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人在大城市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把队伍拉到农村进行斗争”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进攻大城市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在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红军召开了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存在方针路线分歧问题”可得出中国共产党由依靠共产国际指示到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原因:根据材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然而在其对大城市的进攻中都最终失败。”可得出中心城市武装暴动道路失败,根据材料“毛泽东分析了敌人在大城市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把队伍拉到农村进行斗争,途中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存在方针路线分歧问题可得出,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与苏联国情不同,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探索。(2)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探索的影响,可以从民众、中国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阐释,得出赢得了民众对革命的支持,增强了中国革命的独立自主性,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描述了近代中国公共卫生观念的发展演变状况。史料出处我国人谓疫有神,故设法以驱之。西人谓疫有虫,故设法以防之。神不可见,而虫可见。微生物乃天地间一大种类,终日与人争战,虫败则人生,虫胜则人死《忘山庐日记》(孙宝碹于19世纪末著)广州每值夏秋之际,奇疴暴疫,传染为灾。此非尽天气之时行,亦地方不洁所致。……当道者为之提倡,申卫生之要旨……务将各街堆积一律清除《盛世危言后编》(郑观应)宣统年间的一份防疫小册子更明确指出:公众预防法,无非隔离、消毒、清洁、检疫四端《传染病四要抉微》(1988年《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夫欲保国,必先强种,而强种之术,舍人人自解卫生,自能卫生,其道无由。吾国自医学失传,卫生一事,阙而不讲,此国民体格所以日趋于弱也《最近卫生学》(20世纪初上海广智书局)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