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资源持续更新 1/1优选资源持续更新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均正确且一致的是A.贡(Hg) B.锌(Zn) C.钙(Cu) D.钡(bA)2.元素组成了绚烂多彩的物质世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 B.硅 C.铝 D.铁3.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硫酸铜 B.氦气 C.氨气 D.金刚石4.我国成功研制的铯(Cs-133)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133 B.78 C.55 D.235.“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开创“飞秒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其利用激光光谱技术,使得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可能观察到的是A.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B.原子的内部结构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解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形成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属于阴离子的是A. B. C. D.7.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从微观角度解释壶盖被顶起的原因是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的质量变大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8.中国的锂电池技术世界领先。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锂是金属元素 B.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C.锂离子核外电子数是3 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0.我国新疆赛里木湖是世界三大“冰泡湖”之一,“冰泡”是由湖底植物释放出的沼气(主要成分甲烷)在上升过程中,因极寒气温导致冰封速度过快,被“锁”在冰层之中而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泡”形成时水结冰速度比甲烷逸出的快B.溶解性强的气体更容易形成“冰泡”现象C.“冰泡”中气体分子不再运动D.“冰泡”中气体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11.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原子和钠原子都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B.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C.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量比为24:23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镁原子比钠原子数目多12.亚洲亚运会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CH3OH))燃料。零碳甲醇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物质丙、丁都属于空气成分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没变D.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3.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12:00对应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2:00对应的元素化学性质不稳定C.6:00对应元素的原子电子数为12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数值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目相等1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化学反应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则其它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需验纯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15.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甲)。按以下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实验:①塑料瓶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是A.MN段能说明氧分子被分解B.Q点氧气体积分数最低约为30%C.PQ段的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NP段和MN段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16.(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2)构成氮气的粒子是(填“氮分子”或“氮原子”)。(3)从宏观角度看,汞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构成。(4)下列分别是表示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实物及微观图示: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氯化钠是由(填微粒符号)构成的。17.(8分)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进步,半导体材料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智能芯片的不断革新。(1)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含有的非金属元素共有种。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2)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①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②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y=,其核外有个电子层。(3)镓的合金(主要由金属原子构成)可代替汞制作体温计,是目前汞体温计的最佳替代品。据此可以推测:镓的合金常温下的状态为。镓铟锡合金温度计测温时合金柱变长,这一现象的微观原因是。18.(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化学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元素。(4)由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填化学符号)构成,由第12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由构成。(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a.Be和He
b.B和C
c.C和Si
d.F和N(6)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9.(10分)【科普阅读】人类智慧元素——碘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可能造成智力残障,故碘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健康成人体内碘的总量约为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为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疾病,国家规定在碘缺乏地区的食盐中添加碘,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碘盐中常加入的补碘剂为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碘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除在海水、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碘易被海藻吸收,所以人们可以从海藻中提取碘。单质碘(I2)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由分子构成,加热时升华为漂亮的紫色蒸气。碘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常温下可以和活泼金属直接作用,碘单质遇淀粉会变成蓝色,主要用于制取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含碘化合物等。碘是小卫星电推器的理想燃料。其工作原理为:加热固态碘使其升华成气体,然后在高速电子的轰击下使其变成碘离子与自由电子,接着碘离子被加速至排气口排出,成功推动目标向前。碘的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因此是离子推进器的高效推进剂。(1)结合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x=,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碘离子,写出碘离子的符号。(2)食用加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烹饪食物时,由加入碘盐的时机推测,碘盐的化学性质是。除食用碘盐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食物中补充碘,如。(3)固体碘、碘蒸气遇淀粉都会变蓝,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4)以下微粒与碘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 C. D.(5)碘用于离子推进器的优点是。20.(10分)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原子的结构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如果你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你推理获得的结论是。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模型。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不变,可变。分子的结构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观点2: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质量总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①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②原子、分子质量很小,为计算和使用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结合观点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D.1个分子质量一定大于1个原子质量离子的结构①Mg和Mg2+两种粒子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 B.化学性质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②锂、钠、钾等金属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离子电池。21.(10分)为探究分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动手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资料:酚酞溶液遇氨水显红色,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图Ⅰ图Ⅱ图Ⅲ(1)小连同学做了Ⅰ图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发觉空气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明了。(2)图Ⅱ的实验探究,观察到乙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甲烧杯中溶液仍没有变色,说明了。(3)小组同学对图Ⅱ实验进行改进,共同设计了如图Ⅲ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填“a”、“b”或“同时”)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改进后的优点(答出一点即可),为了快速观察到实验现象,可进行的操作是。(4)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如下图所示,是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据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均正确且一致的是A.贡(Hg) B.锌(Zn) C.钙(Cu) D.钡(bA)【答案】B【解析】A、汞元素符号为Hg,元素名称错误,故A错误;B、锌元素符号为Zn,故B正确;C、钙元素符号为Ca,故C错误;D、钡元素符号为Ba,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D错误。故选:B。2.元素组成了绚烂多彩的物质世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 B.硅 C.铝 D.铁【答案】A【解析】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故填:A。3.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硫酸铜 B.氦气 C.氨气 D.金刚石【答案】C【分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解析】A、硫酸铜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不相同,故A不正确;B、氦气由氦原子构成,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不相同,故B不正确;C、氨气由氨气分子构成,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相同,故C正确;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不相同,故D不正确;故选:C。4.我国成功研制的铯(Cs-133)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133 B.78 C.55 D.23【答案】D【解析】我国成功研制的铯(Cs-133)原子钟,则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5,则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33-55=78;则该原子的中子数-质子数=78-55=23;故选:D。5.“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开创“飞秒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其利用激光光谱技术,使得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可能观察到的是A.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B.原子的内部结构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解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形成【答案】B【解析】由于该题中给信息“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可知:观测到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运动、反应物分子的分解、生成物分子的形成都能观察到,而看不到原子的内部结构,A、C、D正确,B错误;故选:B。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属于阴离子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由图示可知: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2+8+7=1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1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知: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7.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从微观角度解释壶盖被顶起的原因是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的质量变大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8.中国的锂电池技术世界领先。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锂是金属元素 B.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C.锂离子核外电子数是3 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答案】C【解析】A、锂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故B说法正确;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原子核外电子数是3,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故锂离子核外电子数不是3,故C说法错误;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D说法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答案】C【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A正确;B、原子如果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就变成阳离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例如氯化钠就是由离子构成,故B正确;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由于电子质量仅是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倍,可忽略不计,所以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C错误;D、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D正确。故选:C。10.我国新疆赛里木湖是世界三大“冰泡湖”之一,“冰泡”是由湖底植物释放出的沼气(主要成分甲烷)在上升过程中,因极寒气温导致冰封速度过快,被“锁”在冰层之中而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泡”形成时水结冰速度比甲烷逸出的快B.溶解性强的气体更容易形成“冰泡”现象C.“冰泡”中气体分子不再运动D.“冰泡”中气体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答案】A【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冰泡”的形成,它要求温度必须下降得非常快,使得湖面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结冰,而且结冰的速度要快于气体冲出湖面的速度,故说法正确;B、“冰泡”的形成可说明甲烷难溶于水,故说法错误;C、“冰泡”中气体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故说法错误;D、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分子大小不会改变,故说法错误。故选:A。11.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原子和钠原子都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B.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C.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量比为24:23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镁原子比钠原子数目多【答案】D【解析】A、钠、镁均带有“钅“字旁,均属于金属元素,因此钠原子和镁原子都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故A说法正确;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钠、镁属于不同种元素,因此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B说法正确;C、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原子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因此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量比为24:23,故C说法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越小,说明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小,则其在相同质量的物质中原子个数就越多,相反,相对原子质量越大,说明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则其在相同质量的物质中原子个数就越少,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镁原子比钠原子数目少,故D说法错误;故选:D。12.亚洲亚运会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CH3OH))燃料。零碳甲醇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物质丙、丁都属于空气成分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没变D.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A、该反应是甲醇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说法正确;B、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都属于空气成分,故B说法正确;C、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C说法错误;D、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C。13.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12:00对应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2:00对应的元素化学性质不稳定C.6:00对应元素的原子电子数为12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数值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目相等【答案】D【解析】A、12:00时针对应的元素为镁元素,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2:00时针对应的元素为氦元素,氦属于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6:00时针对应元素为碳元素,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核外电子数为6,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可知:该钟表的整点时间数值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目相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化学反应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则其它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需验纯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答案】C【解析】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还可能是由原子和离子构成的,错误;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故所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要验纯,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化学性质不同,错误。故选:C。15.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甲)。按以下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实验:①塑料瓶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是A.MN段能说明氧分子被分解B.Q点氧气体积分数最低约为30%C.PQ段的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NP段和MN段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A、乙中MN段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瓶口向上敞口放置氧分子由于运动进入空气中,不能说明分子被分解(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B、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Q点氧气浓度最低,此时Q点氧气体积分数最低约为21%,选项B错误;C、PQ段氧气体积分数显落下降,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温度较高,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选项C错误。D、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进入空气中的氧分子的速率增大,选项D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16.(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2)构成氮气的粒子是(填“氮分子”或“氮原子”)。(3)从宏观角度看,汞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构成。(4)下列分别是表示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实物及微观图示: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氯化钠是由(填微粒符号)构成的。【答案】(1)C60(2)氮分子(3)汞元素汞原子(4)H2ONa+、Cl-【解析】(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填:C60;(2)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填:氮分子;(3)从宏观角度看,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汞是金属单质,从微观角度看,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填:汞元素;汞原子;(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金属单质,是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H2O;Na+、Cl-。17.(8分)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进步,半导体材料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智能芯片的不断革新。(1)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含有的非金属元素共有种。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2)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①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②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y=,其核外有个电子层。(3)镓的合金(主要由金属原子构成)可代替汞制作体温计,是目前汞体温计的最佳替代品。据此可以推测:镓的合金常温下的状态为。镓铟锡合金温度计测温时合金柱变长,这一现象的微观原因是。【答案】(1)4/四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2)69.723134/四(3)液态温度升高,镓的合金中原子间间隔变大【解析】(1)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硅、砷、氮、氧元素,共有4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2)①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②在原子中,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31,故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y=31-2-8-18=3;其核外有4个电子层;(3)镓的合金可代替汞制作体温计,说明镓的合金常温下的状态为液态;镓的合金温度计测温时合金柱变长,是因为温度升高,镓的合金中原子间间隔变大。18.(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化学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元素。(4)由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填化学符号)构成,由第12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由构成。(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a.Be和He
b.B和C
c.C和Si
d.F和N(6)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答案】(1)核电荷数门捷列夫(2)14(3)失金属(4)Na+、Cl-镁原子(5)c(6)Ne【解析】(1)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12号元素是镁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失电子,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4)由第11号元素(钠元素)与第17号元素(氯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Na+、Cl-;12号元素是镁元素,镁元素组成的物质是镁,镁属于金属,由镁原子构成;(5)a、Be和He不是同一族,化学性质不相似,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氦原子是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b、B和C不是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c、C和Si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是同一族,反应中都不容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d、F和N不是同一族,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极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很活泼,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故填c。(6)钠为11号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与10号氖原子(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9.(10分)【科普阅读】人类智慧元素——碘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可能造成智力残障,故碘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健康成人体内碘的总量约为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为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疾病,国家规定在碘缺乏地区的食盐中添加碘,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碘盐中常加入的补碘剂为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碘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除在海水、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碘易被海藻吸收,所以人们可以从海藻中提取碘。单质碘(I2)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由分子构成,加热时升华为漂亮的紫色蒸气。碘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常温下可以和活泼金属直接作用,碘单质遇淀粉会变成蓝色,主要用于制取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含碘化合物等。碘是小卫星电推器的理想燃料。其工作原理为:加热固态碘使其升华成气体,然后在高速电子的轰击下使其变成碘离子与自由电子,接着碘离子被加速至排气口排出,成功推动目标向前。碘的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因此是离子推进器的高效推进剂。(1)结合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x=,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碘离子,写出碘离子的符号。(2)食用加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烹饪食物时,由加入碘盐的时机推测,碘盐的化学性质是。除食用碘盐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食物中补充碘,如。(3)固体碘、碘蒸气遇淀粉都会变蓝,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4)以下微粒与碘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 C. D.(5)碘用于离子推进器的优点是。【答案】(1)53得到I-(2)元素受热易分解海带(合理即可)(3)均是由碘分子构成,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4)AB(5)碘的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解析】(1)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而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电子数,故x=53;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碘离子,碘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符号为I-。(2)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元素;烹饪时,待食物煮熟后加入碘盐,说明碘盐的热稳定性差,受热容易分解。含碘丰富的食物包括海藻、海带等。(3)固体碘与碘蒸气均是由碘分子构成,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固体碘、碘蒸气遇淀粉都会变蓝;(4)A原子、B原子与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7,化学性质相似。故选AB;(5)碘的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因此是离子推进器的高效推进剂。20.(10分)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原子的结构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如果你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你推理获得的结论是。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模型。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不变,可变。分子的结构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观点2: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质量总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①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②原子、分子质量很小,为计算和使用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结合观点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D.1个分子质量一定大于1个原子质量离子的结构①Mg和Mg2+两种粒子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 B.化学性质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②锂、钠、钾等金属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离子电池。【答案】(1)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电子原子可分,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荷的粒子②核式(有核行星)③原子核(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或电子)①不完全正确(或不正确)②ABC(3)①C②钾/K【解析】(1)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原子能释放出电子,且原子不带电,故原子中含有带正电荷的粒子,故推理获得的结论是原子可分,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荷的粒子;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粒子轰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心理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昭通买房合同范例
- 2025年银川货运从业资格证题库答案
- 2025年防城港货运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电梯监控安装劳务合同范例
- 油田开发征地合同范例
- 小型超市出租合同范例
- 电力维修家政服务合同范例
- 建造水池合同范例
- 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文档
- 第17课《昆明的雨》课件(共35张)
- 多发性骨折的护理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五官科医院感染管理
- 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全流程
- 202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详细解析
- 2024年03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招考聘用17人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 酒店强电主管述职报告
- 2023版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专题7 第1讲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虚拟电厂总体规划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