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14) 古代的日用器具(续)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14) 古代的日用器具(续)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14) 古代的日用器具(续)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14) 古代的日用器具(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的日用器具(续)一古代的农作器具

(一)耕作、播种类农具耒、耜,或称耒耜,古代最早出现的翻土农具:把一根木棍下端削扁,加上一段短横梁,用时把扁端插入土壤,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土壤,把下面的土翻出来。如《孟子·滕文公上》:“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犁,由耒耜发展而来的翻土农具,把厚重的铁刃(铧)安装在木柄的底端,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为播种做准备。犁,最早用人力牵引;后来逐步转变为用畜力牵引,人在后面扶犁。经历了从耒耜到犁的发展,汉朝以后,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古诗《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代开挖、平整土地的农具,还有镢、镐、锸、锹、钱、铲、耰、耙、耱、耖等。古代播种,用耧车、耧犁,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元稹《田家词》:“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耧犁作斤劚。”古代种水稻拔秧、插秧,用秧马:形如船,底平滑,可在秧田中滑移。陆游《春日小园杂赋》:“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缫车。”(二)中耕、灌溉类农具古代除草、松土用锄、耨、镈等,锄为长柄,耨为短柄。如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耘锄,用于南方水田,扒松稻根周围的泥土,并将杂草捺入土中,使稻株四周土松草净。杜甫《谒文公上方》:“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灌溉类农具,先后出现以下几种:桔槔,用杠杆从井中汲水的器具;辘轳,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装置;翻车,刮板式连续提水的机械,以人脚踏作动力;筒车,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农具;戽斗,用竹篾、藤条等编成似斗的盛器,两边扣绳,两人对站着拉绳汲水。如陆游《喜雨》:“水车罢踏戽斗藏,家家买酒歌时康。”(三)收获、加工和运输类农具镰刀,收割庄稼的器具;铚,短镰刀;刈,长镰刀。如屈原《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梿枷,脱粒的器具,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用来打谷脱粒,如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梿枷响到明。”簸箕、扬锨、风扇车,都是清选的器具,借风力去除与谷物混在一起的杂物。杵臼,古代最早的粮食加工器具,手持一种叫木杵的棒槌,在石臼里捣去谷物的外壳,如张籍《太白老人》:“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后来杵臼进化为碓,舂米时脚踩杵的一端,使杵头起落于石臼。碾,把谷物去皮、轧碎的器具。如陆游《十一月上七日蔬饭骡岭小店》:“建溪小春初出碾,一碗细乳浮银粟。”碡碌,是一种石磨,把谷物碾成粉的器具。棉搅车、纺车、弹弓、棉织机,是棉花加工的器具。担、筐和手推车,是运输工具。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下担捋髭须。”《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二古代的文房用品(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最著名的文房四宝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笔,指毛笔,写字绘画所用的工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痕迹。相传秦将蒙恬创造了笔。汉朝,笔已比较考究。三国有《笔经》问世,总结了当时的制笔方法。晋朝时,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尖挺而拥著称于世;唐宋朝,宣笔名冠一时。元朝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尤以羊毫笔最享盛名,为士林所爱,并得朝廷赞赏,此时湖笔盛名超过宣笔。古代的毛笔,又称玉管、寸管、寸翰、毫翰、毫颖等,如孟浩然《洗然弟竹亭》:“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墨,写字绘画所用的黑色固体颜料。早在商周以前,墨已开始用于书写。汉朝,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才趋于规整。三国时的名墨,已被史书记载。唐朝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益精。唐后期,安徽歙州的制墨高手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时有天下第一品之美谈。北宋时,歙州更名徽州,歙州的墨便称徽墨。清朝徽州的制墨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墨,又称玄圭、松腴、珍煤、黑蛟、松烟等。如杨万里《春兴》:“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纸,写字绘画的载体,素有蔡伦造纸一说。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的宣纸,就是这一时期产生和兴盛起来的。宣纸的产地在安徽宣州。宣纸具有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历代名家的书画、古籍经典,依赖宣纸,得以保存、流传。纸,又称楮、玉楮、楮先生、云肪、溪藤等,如陆游《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孤寂惟寻曲道士,一寒仍赖楮先生。”砚,砚台,写字绘画时用来研墨的文具。砚,由上古的研磨器演变而来。东汉以后,抛开研石,自成一体。六朝至隋出现瓷砚,唐朝常见箕形砚,宋朝以长方形抄手砚为特色。明清两朝,制砚工艺逐渐由适用转向观赏,成为集书、画、雕刻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工艺品。从唐朝开始,砚材出现很多品种,其中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为四大名砚,其中品质最好的当属广东端州的老坑石砚,即端砚。砚,又称砚池、石田、石友、陶泓、墨海等,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二)辅助文具传统的文房用品,除四宝外,还有很多辅助文具,造型各异,雕琢精妙,可用可赏。笔架,又称笔搁,供架笔。笔挂,上面布有均匀对称的小钩,用于挂笔。笔舔,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料多为瓷、玉、竹、木等。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钿镶嵌。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其供临时搁墨。镇纸,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和书面的平整。砚匣,安置砚台用,以紫檀、乌木及漆制者为佳。砚滴,又叫水丞,盛装磨墨用水的容器,通常用玉或瓷制成。

习解释下面各段中关于古代日用器具的文字。1.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诗·周颂·臣工》)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3.(陈涉)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贾谊《过秦论》)4.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陌上桑》)5.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觇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中捣药。(《南史·宋纪·武帝》)6.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李璟《应天长》)7.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8.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10.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林觉民《与妻书》)1.钱,铲土的农具。镈:锄草的农具。铚,一种短镰刀。艾,同刈,长镰刀。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2.耒,即耒耜,翻土的农具。3.锄,除草松土的农具。耰,碎土平田的农具。锄耰,泛指农具。4.担,扁担,运输的农具。犁,耕地的农具。锄,松土除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