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和第3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PPT课件、10支铅笔。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支新铅笔来考考同学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PPT课件演示教材第1页的例1)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如果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23456指导操作: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同学上台示范分一分。师: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后有没有分完?自主活动.师:如果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能分别分给几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PPT课件出示表格)表(1)表(2)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25——52—-
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331422614(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提问:10支铅笔每人分5支,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支?剩下的还能分吗?谈话:这1支是剩下的,它是10支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些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教材。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④观察比较。比较10÷5=2,10÷3=3……1两个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谈话: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填一填。反馈交流:10÷4=2(人)……2(支)。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的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13÷4,14÷4……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猜一猜: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那么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那么除数最小是几?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2。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各自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余数的除法求商的思考过程.3。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4.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每道题的商和余数各是什么.四、全课总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给父母听.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25-33142252—61410÷3=3(人)……1(支余数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分铅笔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为了突出意义的教学,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每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列出后,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在相互交流、比较的基础上学生逐步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形成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认知。[不足之处]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后面的巩固练习没有时间保障,没收到很好的练习效果.[再教设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进一步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做到课前多做充分的预设,合理地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第2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3和第5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试商的方法。【教学准备】PPT课件、12个圆片、若干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先学探究1。出示PPT课件: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了序号。2.谈话: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们考考老师。3.谈话: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二、交流共享教学教材第4页的例3。(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列算式:()÷()=()(盘)┆┆┆()数()数()①你能尝试列出这道除法算式的竖式吗?②仔细观察老师写的除法竖式,找一找被除数、除数和商。③看了这道除法竖式,你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吗?(2)出示例题: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先圈一圈,再把算式填写完整。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2÷5=)等于多少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分一分、算一算……)(3)鼓励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4)汇报交流。①用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提问:分的结果怎样?(放了2盘,还剩2个)剩下的2个苹果,还能继续分吗?(剩下的2个苹果不能再分)讲述:12个苹果,每盘放5个,分的结果是“放了2盘,还剩2个"。如果是22个苹果、32个苹果、42个苹果,甚至更多的苹果,每盘放5个呢?难道我们也用圆片代替苹果来这么分吗?有别的方法吗?②列竖式算一算。谈话:笔算12÷5的竖式该怎样列?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指名学生说老师写)提问:12÷5的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想法一:12个苹果,每盘放5个,放了2盘,所以商是2。想法二:商2,二五一十,10比12小,商3,三五十五,15比12大,所以商2。想法三:二五一十,2和5相乘的积最接近12,又小于12,所以商2。想法四: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2.提问:12的下面该写几?为什么?“10"表示什么?12个减去分掉的10个,还剩下几个?所以横线下面写几?这个“2”表示什么?(表示剩下的2个,这个2就是余数)提问:谁能说出横式的计算结果?在上面的谈话过程中逐步完成板书.(5)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三、反馈完善做教材第5页的“想想做做”,重点引导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第1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小棒操作,联系操作过程和结果计算相应的题,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的理解。2.第2题:有余数除法与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对比练习.通过计算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掌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过程和书写规范。3.第3题: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的专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4。第4题:让学生尝试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5.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用竖式计算.四、全课总结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12÷5=2(盘)……2(个)答:可以放2盘,还剩2个。【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如何用竖式计算是这个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的新知识,所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这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余数要比除数小”是计算除法时必须遵守的法则,教学中我并没有硬性地将这个法则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它,并从正反两方面去探讨如此规定的理由.[不足之处]教学例题时,让学生用圆片代替苹果动手操作分一分时,只注重了分的过程,没有让学生多说说,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计算的过程.[再教设计]针对以上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充分感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12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掌握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求商方法,增强计算能力;能说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通过练习发展细心计算、认真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试商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10根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知识再现1.口算。7×79×621÷33×424÷812÷235÷74×76×948÷818÷256÷72.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是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的?(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0÷5=2(份)。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为什么?(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提问: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3)比一比,以上两道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2.用竖式计算:43÷632÷720÷436÷7(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商是否正确。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出示PPT课件,组织学生弄清图意后让学生自己叙述,然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及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三、综合练习1.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左边的一组填空。(2)提醒学生利用填空时的思考过程计算右边4题。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4人上台板演.(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的。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2)反馈。(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解题,说说算式的意义、余数是几、表示什么.5。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1)帮助学生弄清题意.(2)独立解题。(3)师生共同交流核对答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6.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7.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8.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9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9.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0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10。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1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四、拓展练习1.做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2题.(1)学生独立填表。(2)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3)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2.做教材第7页的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五、反思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练习一10÷5=2(份)【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一般会采用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一是借助直观图或动手操作求得商和余数;二是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试商。试商的本质是依据除法运算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思考。练习过程中,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数学思考水平。[不足之处]在练习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商没有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竖式的书写顺序不太对。[再教设计]课堂上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针对典型的错例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另外再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第2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时、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了解钟面的结构,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并能记录钟面上的整时;认识钟面上表示经过1时、1分的方式,能以具体事例说明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认识1时=60分。2。使学生在经历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能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推理、抽象能力.3.使学生体会认识钟表和时间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了解时、分是日常生活里的时间单位;培养认真观察、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教学难点】建立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观念。【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趣导入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嗒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2。揭示课题:同学们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时、分".二、思索探究1.初步认识钟面.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指名说说关于钟面上的知识。(1)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2)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2。初步认识整时.(1)出示8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3)教学教材第8页的“试一试"。出示钟面图,提问:这四只钟面上各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3.出示教材第9页例2。(1)认识大格.(PPT课件演示:钟面。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提问:仔细观察钟面,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学生可能发现: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地,1到2之间也是1大格。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2)认识小格。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地数一数。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3)认识时。讲述: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1小时)从1走到2呢?(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就是1小时。讲述:这个阴影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提问: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走到7呢?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学生动手操作。(要求:时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2时和5时)小结:要知道钟表走了几小时,我们只要看时针,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小时。(4)认识分.讲述:分针走1小格是1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分针是怎样走1小格的。这个阴影部分表示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提问:走这样的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7小格呢?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教师用实物钟演示并提问: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多少分?再走3小格,一共走了多少分?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分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10分,25分)小结:要知道钟表走了几分钟,我们只要看分针,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4。认识时、分的进率.在钟面上分针走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格?(60个小格)因此,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个大格?经过多长时间?你发现了什么?5。感受1分钟。过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好,其实1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1)大家做眼保健操,1分钟大约做几节眼保健操?(2)请两名跳得比较快的同学出来跳绳,同学们分别数个数。(3)做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4题,了解有多少名同学能在1分钟内完成.(4)指名背古诗,看1分钟内能背几首古诗。追问:你觉得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总结: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一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6.感受1小时。过渡: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做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7题.一节课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三、检测完善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得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6题.四、全课总结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认识时、分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8时。
8时写作8:00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1时=(60)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猜谜游戏开始,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在教学每1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时,教师先演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数,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这一特点。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之处]在“1分钟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个很好的机会。[再教设计]适时提出珍惜每一分钟,积少成多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不珍惜时间,时间就会悄悄地溜走,什么事也干不成。第2课时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例3、例4和第12页“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钟面和交流、思考的过程,认识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能在钟面上按要求拨出指定时间,能读、写几时几分,能根据钟面上的时间说出大约是几时。2。使学生在认识钟面时间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钟面计时的原理,了解钟面计时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了解估计时间的依据,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3.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里认识钟面时间的作用,初步感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和意识;发展认真观察事物和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时间几时几分。【教学难点】认读钟面上接近整时的几时几分。【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时、分)现在,我们复习一下。填一填.(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3)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分。1时=()分。(4)一节课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看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PPT课件出示)(用两种表示方法)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像这样,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和整时,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几时几分,真正学会看时间,这样,就不会再迟到了。二、探索交流1.认识7时15分。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3情境图的第二幅.学生观察,先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钟面上的时刻。教师告诉学生:7时15分可以写作7时15分,还可以写作7:15.2.继续让学生认识7时30分、7时45分。师:时针都在7和8之间,都是7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30小格,是7时30分,走过45小格就是7时45分.小结: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3.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4,教学7时55分。(1)(出示7时55分的钟面)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2)提问: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那么我们说快到几时了?是8时少几分?(3)提问: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那么这个时刻是几时多?多几分?(分针指着11,表示走了55分)是几时几分?怎样简写?怎么读?齐读一下。(4)你能学着钟面上的样子动手拨一拨7时55分吗?拨拨看。(5)7时55分,接下来马上就是几时了?怎样拨到8时呢?学生动手拨一拨并进行反馈。(分针再走5分钟才到8时)(6)还想拨吗?和老师一起继续拨,分针走呀走,走到数字10,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7)9时对吗?为什么?(分针还没到12)怎样才到9时呢?(结合回答,老师再一遍演示)4.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4,认识8时零5分.(1)(出示8时零5分的钟面)观察一下,这个钟面和8时的钟面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不再指着12,时针超过8)(2)说说看,这时大约是几时?(3)指出:看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时针,因为时针刚过8时,所以是8时多;是8时过几分呢?我们再看什么针?(分针)分针从12起走到1,走了几分?因为没有满10分,所以中间要用0表示。(在“8时”的后面出示“零5分”)简写怎么写?一起来读一读。5。练习。(1)(出示5时零5分、12时30分的钟面)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2)集体交流。(3)说说你是怎么看钟面上的时刻的.(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三、检测完善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有没有把本领都学会了呢?(出示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钟面)谁愿意说出每个钟面的时刻?认读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提问:时针有没有走到4?说明这时是几时多?是几时几分?认读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提问:时针有没有到10时?是几时多?多几分?认读第四个钟面上的时刻。写6:05时应注意什么?(强调不要忘了中间的零)2。做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2题.(1)请同学们看第2题,读读题目的要求.先把时间读一读,再连线,学生独立完成。(2)出示题目,进行反馈。(3)一起把这四个时间读一读,在这四个不同的时间里,同学们都在做些什么事情呢?你能选一个时间来说一说吗?同时进行拓展,如分别说说是什么时候的12:05,分别在做什么?如中午的12:05在吃午饭;夜里的12:05在睡觉。3。做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认识几时几分7时7时15分7时30分7:007:157:307时45分7时55分8时零5分7:457:558:05【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的。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因此,教学中一开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认识几时几分,再让他们操作拨时间。总之,认识时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的时刻的方法,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分针指着数字几就要乘5得到几分。[不足之处]不足的是这节课有个别学生没有钟面模型,拨一拨的过程被省略了,学生只看老师的教具或课件,学生对钟面上的时间还不是很深刻,容易遗忘。[再教设计]课前强调好让学生制作学具钟面,保证上课时人人手里有钟面的学具模型,在拨一拨环节中,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拨一拨的过程才会印象深刻.第3课时认识秒【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5和第14页“想想做做”第1~5题及“动手做”。【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2.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的关系。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秒针走60小格的同时分针走1小格,得出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分=60秒。【教学难点】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操作、观察得出1分=60秒。【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猜谜:三兄弟,真奇怪,整天绕着圈圈转;哥哥慢,弟弟快,最后时间一个样.(钟表)提问:谜语中的“三兄弟”指的是什么呀?(指针)谁能来指着说一说这三根指针的名字呢?(指名说一说)那么谜语中提到的“哥哥慢、弟弟快”,你们知道哪根针是哥哥,哪根针是弟弟吗?(指名说一说)2.揭示课题。指出:我们知道钟面上通常有3根针,除了我们前面认识的时针和分针之外,还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这根针在钟面上是走得最快的一根针,我们把它叫做秒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感受“秒"的作用。引导:关于秒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指名学生说一说)结合回答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秒是表示时间很短的单位的呢?出示PPT课件,体会秒的使用场合。指名说说:通常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秒来计时?2。出示教材第13页例5。师:看,小军在体育比赛中跑得最快,他跑完100米只花了多少时间?(16秒)说明:我们发现,计量很短的时间通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观察探究:秒针的走动还有什么特点?追问:你知道秒针每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吗?3.建立秒的时间观念.(1)让我们跟着秒针一起来读秒好吗?(带领学生跟着秒针的转动用“滴答”声来读秒)(2)读出1秒:感觉怎么样?1秒钟能做什么?(体会1秒很短,可以眨一次眼、拍一下手、展露一个微笑,并带领学生体验)(3)读出5秒:5秒的时间能做什么?(写一个简单的汉字、做一次深呼吸、鼓一次掌等,并带领学生体验)(4)同桌合作。做一次深呼吸用()秒。跳绳20下用()秒。(5)根据前面读秒的节奏,在心里默数60秒,比比谁数得最准确。4.认识1分等于60秒。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你有什么发现?指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提问:1分=()秒。追问:这跟我们前面学的哪个关系式比较相同?(1时=60分)5。认读带秒的时间。师生共同介绍生活中测量秒的工具:电子表、秒表。三、巩固练习,实践运用1.做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4题.教师计时,分别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交流答案。2.做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5题.要求学生思考后同桌互相说说答案,再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你认为小强跑得最快,小明跑得最慢?指出:在体育比赛中,花的时间越短表示速度越快,而并非以秒数的大小来表示成绩的好坏。3。在()里填上时、分、秒。吃午饭大约用30()。一节课的时间是40()。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认识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1分=(60)秒【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感悟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和体验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长短呢?(1)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秒针走一格,同时滴答一声,再用PPT课件演示秒针的走动,让学生感觉秒是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2)在体验1秒的长短时,我让学生自己做一些1秒能完成的动作,学生很有成就感地汇报:拍一下手、眨一下眼……当再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拍手、眨眼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不足之处]课前没有做到充分地预设,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得不够紧凑。[再教设计]上课之前要精心备好课,做好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第4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5~17页练习二第1~8题、思考题和“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时、分、秒的知识,掌握时间单位的不同用法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2.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培养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教学重点】充分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教学准备】钟面模型。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回顾1。我们学习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和时、分相比,秒是用来计量比较短的时间单位。如1秒可以眨一次眼睛,拍一次手,5秒可以做一次深呼吸,算一道口算题等。2。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吧。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题,说说选择的理由。补充:一节课有40()。看一场电影要用2().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2题。指导:说说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接下来考考大家。(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3题)同桌合作:每人选择两个问题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4.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4题。出示时钟模型,指名板演。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哪几个钟面上的时刻可以用“大约几时"来描述?5.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你知道少了哪根针吗?请学生独立画出分针。6.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6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表格。7.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7题。先读一读,然后说说这四个时间点我们都在干什么.8。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8题。让学生明确图中的内容,再独立连线.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连线的理由.三、指导思考题同学们先把前面三个钟面的时间写出来,再仔细观察这三个时间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并要求说出怎么想的。四、学习“你知道吗”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再交流从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练习二1。(1)刷一次牙大约用4(分)。(2)脉搏跳10次大约用8(秒)。(3)夏天午睡大约用1(时)。4.6:4010:251:559:05【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不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可以拖动的钟面,随机拨出一个时刻,让学生正确说出所表示的时间,并让学生上来拨一拨,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于教学难点着重练习,多次比较,找寻克服难点的好办法。最后的“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科学地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不足之处]教师有的时候还是不放心学生,说的话有时过多,如:分针从12走到7,要走多长时间?[再教设计]可以放手让学生说,不必说太多,因为前面已认识了几分,学生能说出来的一定让学生说。
第3单元认识方向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例1、“试一试”和第19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培养方向感。2。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与位置.3.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方位1。游戏.老师发出指令,大家一起活动。向前点点头,向后指一指,向左弯弯腰,向右拍拍手。说一说:刚才的活动中,老师用了哪些方向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前、后、左、右。2.老师发出指令,请2位同学一起面对面做游戏。师:他们听到的指令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做出的动作不一样?(朝向不一样)3.小结:看来,只是用前、后、左、右这几个词来表示方向,还不够清楚,我们还得学习新的知识才行.二、设疑导入,初识方向1.情境导入。师:你知道为什么丛林探险家在丛林里不迷路吗?出示:指南针。师:指南针白色指针指向南面,红色指针指向北面。你还知道哪些方向呢?2.重点讲解:我们经常听到“四面八方”这个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1)教室中认识东、南、西、北。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师指着教室里东面的墙,并贴出“东”,边贴边说太阳是从东面升起来的。你还知道哪些方向?播放方向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根据儿歌认识方向,谁愿意把剩下三个方向的卡片贴在教室相应的位置上?指名贴,其他同学睁大眼睛看,看他们贴得对不对。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2)通过体验感知分辨东、南、西、北的方法.小明经常弄不清东、南、西、北,有没有好的办法让他很快地分清东、南、西、北呢?请同学们面向东起立,向右转,面向南,再向右转,面向西,继续向右转,面向北,再向右转,面向东。下面老师考考大家,闭上双眼,站在原地不要转,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由东向右转面向哪面?向右转,睁开眼看一下,继续闭上眼再转……师:你发现了什么?东、南、西、北是按顺序排列的,面向东时,右手指向南;面向南时,右手指向西;面向西时,右手指向北;面向北时,右手指向东。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师生对口令:东往下一个是?南往下一个是?西呢?北呢?同样的道理:往左数是按北、西、南、东的顺序排列的。(3)认识相对方向。师:太阳从东方升起,从哪方落下?东、西是相对的两个方向,还有南、北也是两个相对的方向.3。练习.(1)早晨,小明面向太阳站立,前面是东,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当面对北时,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2)小朋友现在面向南,能说说其他三个方向的位置吗?和同桌说一说。三、巩固练习1.做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说出是哪个方向,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小结:判断方向时,可以按东、西相对,南、北相对判断;也可以按往右数按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还可以按往左数是按北、西、南、东的顺序排列.2。做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2题。同桌两人面对面按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分别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师:你发现了什么?小结:面对面指方位时,前与后、左与右是相反的,东、南、西、北是不变的;前、后、左、右会随着人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东、南、西、北是不会随着人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四、回归生活,沟通联系1.做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PPT课件情境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确小华房间的窗户朝南,先让学生说说小华房间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些什么,再指名说说自己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2。做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4题.实地观察。站在操场中间,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记录下建筑的名称,分别写在纸上,并对应四个方向摆一摆。五、总结回顾,形成体系方向的知识不仅能在丛林探险中应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同学们和家长出门的时候多留意,就会发现很多有关方向的知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四面八方”中的“四面”,以后我们再一起认识“八方”.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认识东、南、西、北前后左右早晨,小明面向太阳站立,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首先借助学生已有“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经验,先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借助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来帮助学生对方向的理解。在学生已经基本知道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我又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方位概念.如:观察和交流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不足之处]低年级教学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在处理练习题的时候太赶时间了。[再教设计]本课的知识贴合生活实际,应放手大胆地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2和“想想做做”第1~4题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和平面图中辨认东、南、西、北,能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2.让学生通过平面图的学习,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根据生活中的平面图表述从图中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行走路线。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积极地用数学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能辨认东、南、西、北并能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平面图表述从图中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行走路线。【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想一想,如果早晨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东、南、西、北是怎样规定的?(面向东面,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昨天我们观察的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哪些景物?(东面是领操台,西面有行政楼,南面是教学楼,北面是围墙)师:刚才我们是说出来的,你能用图的方式将每个方向的景物表示出来吗?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认识平面图。二、观察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平面图.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的平面图。你能在下面的平面图中标出每个方向的景物吗?学生分别将领操台、行政楼、教学楼、围墙填写在不同的位置。师展示学生的不同填写方法。提问:为什么位置会不同呢?(因为方向不一样,所以填写的位置也不同)师:在平面图上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方向的标准。(出示图标“北↑”)为了标明方向,在地图和平面图上通常用这样的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向标.这个向标的意思是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面,所以在我们的平面图中哪个方向是指北面?请同学们在图上标上北面的标志。师:认识了北面,我们马上可以在这个平面图中标出其他方向吗?学生独立在平面图上标出其他方向,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并出示卡片: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学生齐读地图或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学生重新根据标准填写刚才的平面图,并说说学校操场的四周各有什么.(东面是领操台,西面有行政楼,南面是教学楼,北面是围墙)2.能表述平面图中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出示刚才改好的平面图。说说领操台在操场的哪一面,为什么?以谁为主观察谁的?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师说明:在平面图上,以操场为主观察领操台,发现领操台在操场的右面,所以领操台在操场的东面;反过来,以领操台为主观察操场,发现操场在领操台的左面,所以操场在领操台的西面。你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其他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汇报。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面图,你会看一幅平面图了吗?该如何看才不会看错呢?先看向标,一般平面图和地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看以谁为主观察谁,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做教材第20页“想想做做”第1题。PPT课件出示情境图。根据向标先让学生在图上标出东、南、西、北,看图说一说小女孩所在的位置及她准备到哪里去,怎样根据图中的指示牌确定向哪个方向走?你能帮助她吗?师:你从哪里看出到人民公园应向东面走呢?根据坐标及平面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人民公园在十字路口的东面,所以应该向东走。再让学生说说从十字路口出发去百货大楼应朝什么方向走,去新华书店朝什么方向走?2.做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PPT课件出示情境图。根据向标先让学生在图上标出东、南、西、北,然后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师:先要确定以谁为主观察谁。教学楼在食堂的东面,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还可以说食堂在教学楼的西面)师:实验楼在食堂的南面,在花坛的北面.都是实验楼,为什么所在的方向不同,一个在南面,一个在北面?(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的方向也不同)师:你还能由东、南、西、北说出学校平面图中哪些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先同桌互说,再集体交流.3.做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PPT课件出示情境图,先根据图中的向标在图中标出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你能帮助这个小女孩说说她该怎么走吗?要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句子表达行走路线:从水上世界向西走到彩虹桥,再向西走到望梅阁.从水上世界向西走到彩虹桥,再向南走到樱花园。从水上世界向西走到彩虹桥,再向北走到儿童乐园。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同桌1人问,1人答。4。做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PPT课件出示公交路线图,先根据图中的向标让学生在图中标出东、南、西、北。引导学生看懂公交路线的起点站和终点站、这路公交车的行走路线、所经过的站点。举例说明:从汽车站到西门是向东走,剩下的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四、本课小结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面图,我们是怎样判断平面图上的方向的?2。知识拓展:出示“你知道吗”。3。找一张自己居住小区的地图,说说你们家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认识平面图是本单元的难点,教学中先让学生在图中填写出操场北面的物体,再填写其他三面的物体,交流时问是怎么想的,有的是根据北面想到后面是什么方向,有什么物体,接着再想北面的右面是什么方向,有什么物体,左面是什么方向,有什么物体,以此把实际的方向和平面图上的方向结合起来,得出看平面图时所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一规定,充分地让孩子主动建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接下来我让孩子看这张平面图,让他们说一说各物体之间相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话,如“谁在操场的西边,谁在操场的东边”。以此让他们体会到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不足之处]对于由空间方向转为平面上的方向,学生过渡得比较吃力,有的学生思维还是停留在空间,没有意识到空间与平面上的方向的不同。[再教设计]在后面的课堂中或课后多组织学生看看平面图或自己动手绘制平面图,从而起到自然过渡的效果。第3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3、“想想做做”第1~5题及“动手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结合具体情境,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经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确定方向。【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了,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的情境图,其中超市、体育场、人民桥和公园图片暂不出现。要求学生说出怎样在地图或者平面图上表示这四个方向,然后要求说出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完整地出示整个例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提问:(出示超市、公园、体育场、人民桥的图片)在学校的一面有一个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汇报。(2)指出:通常,我们把东面和北面之间的这一部分称为东北,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3)提问:这里有一个公园,这里是体育场,这里还有一座人民桥,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讨论汇报。2.归纳小结。前两天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记住图上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很快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想怎样记。学生汇报记忆方法.师: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一共认识了8个方向了,(边指边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右上东北、右下东南、左下西南、左上西北。谁能用“谁在谁的哪一面"说一句话?你还能用“谁的哪一面有什么"说一句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做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1题。(1)提出要求:我们已经能够在平面图上认识八个方向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这八个方向你们也能认识吗?谁来说一说,教室的西北面在哪里?(2)示范: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这时手所指过这一片都是西北面。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找到西南、东南和东北这三个方向。2。做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指南针的图)提出要求:这是一个指南针,红色箭头指向北面。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得快,再在教材上填一填。学生在教材上填完之后汇报结果.3。指导完成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第3题。(PPT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情境图)(1)谈话:小动物在体育场参加完运动会后要回家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2)播放题中四个小动物所说的话,并在图中呈现相应的文字。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连线。(3)出示正确答案,反馈、订正。4。指导完成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一些成熟水果的实景照片)说明:青山乡是一个美丽的水果之乡,在水库周围一共种植了8种水果。(出示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依次排列在一边)提出要求: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许多游客来游览水果之乡.你愿意为来游览的游客制作一张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吗?每个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小组在活动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水果,并找到应该摆放的位置,然后把图片贴上去。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学生制作平面图。完成后进行展示。出示教材上的图,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5.跳棋游戏。(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想想做做”第5题)说明: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甲方代表提出跳法,乙方代表在方格中移动棋子,玩一次后,甲、乙双方交换角色。组长做裁判,每次移动符合要求的得1分。学生自由活动。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对“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在电视里、报纸上经常看到、听到开发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张中国地图,看看我国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国的东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约在上海的哪一个方向和上海大约在北京的哪一个方向.1。制作方向板。(教材第25页“动手做")(1)用一张正方形白纸,先对折,再对折,展开;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展开;沿折痕描好,出现一个米字形。朝上一方写上北,还有七个方向,你能写出来吗?学生动手折一折,写一写,再交流、展示。(2)把方向板放在桌上,使它的方向和指南针保持一致,伸出右手指一指教室的八个方向。(3)小结:方向板的作用很大,能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各个方向。课后找一个地方,利用方向板说说这个地方的各个方向都有些什么。2.小结。提问:谁来说说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平面图上怎样记住这八个方向?在实际生活中怎样辨认这八个方向?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人民桥在学校的西北面。【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我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给学生,也没有在讲例题时就亮出难点,而是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练习时发现他们在描述八个方位相对应的地点时,叙述不够流利或完整。[再教设计]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对叙述位置加强练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测定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中,进一步加强方向感,提高认识路线图的能力。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2。培养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方向并读懂路线图。【教学难点】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室内活动1。看方向板指方向.(学生面向东方坐)提问: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让学生把方向板按实际的方向放在桌上.提问:你能根据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个方向吗?同桌互相指、说.2。说一说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谈话: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请坐在他北面、东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听口令起立。提问东北面的学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再分别请坐在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的学生说出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任意找一位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关系。3。在教材呈现的场景里辨认方向。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已经能正确地辨认方向,你们想不想到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在去校园之前,我们先帮助教材上的朋友测定他们学校的方向。(呈现教材中的场景图)提问: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后再指名回答)讲述: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图的左上方,这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找到了正北方向,看看图中的指南针,说说图中学校的物体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二、室外活动1.在校园里测定方向。谈话:从刚才我们帮助小朋友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用指南针测定学校的方向时,学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们学校的方向如何呢?我们现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测定.请大家带上指南针、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和钢笔.为了不影响其他班学生上课,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走到操场后,谈话:我们每四人一小组,商量一下你们这组想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也就是选择测量地点,然后分工测量,把表填好。我们看哪一组测得又快又好。测好以后赶快到操场中间集合,老师还有新的任务,大家分头行动吧!学生活动。汇报测定结果。2.相互检查测定情况。谈话:下面请第一小组带第二小组的同学到你们测定的地点,介绍一下你们测得的结果,第二小组看看他们测得对不对,然后两个组再交换.其他的小组也是两两合作,相互检查。检查以后再回到操场中间集合。再次集合后,让各小组汇报被检查的小组测定方向的情况,如有不同意见,全班同学再去共同验证.三、活动总结谈话:对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看法?你还想不想继续进行测定方向的活动?如果想测定方向,可以几位同学结合,放学后在你们居住的地方测定,可以自己画一个表格,把测定的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或拿给家里人看.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四、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测定方向方向景物北面教学楼南面乒乓球台东面单杠西面电话亭东北面读书角西北面花坛东南面篮球场西南面校门【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带领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之前,必须做好活动的准备,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的步骤和要求,即小组选定观察点,找出八个方向的景物,还要进行分组工作,要求各小组选择的观察点尽量不要重复。同时为学生准备好指南针,要求学生记录各个方向上的典型景物。学生走出教室,他们带着自己制作的硬纸方向板、笔以及记录单,小组交流、讨论他们看到的景物,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生对这里的景物非常熟悉,在这样的场所中测定方向,有助于对方向的认识,同时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能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的能力。[不足之处]课堂中分小组活动时,一部分学生没有听清活动的步骤和要求,导致活动现场有些乱。[再教设计]活动之前先组织好纪律,要求每位学生听清活动的步骤和要求,最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第4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课时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例1,例2和第30页“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看,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出示一板小方块)1。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2。同桌交流。3。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一,是1个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1)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呢?(3)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2。认数。(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得到“智慧星”,想要吗?(2)出示方块图(3板2条),一共有几个小方块?(32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3)又增加了4个小方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324个)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4)谈话: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个数。(5)提问: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6)训练: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3.数数。(1)调皮的皮卡丘搬来了小方块,让同学们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一个一个地数,从453数到459)(2)讨论:再搬来一个小方块,一共有几个了?你能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3)提问: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99添上1分别是多少呢?4.完成例2: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1)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三百九十后面的数是多少.(2)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九数到九百九十九。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3)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4)小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5。计数。(1)出示计数器后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学生边回答边对照计数器出示个位、十位、百位)(2)教师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学生回答后出现: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3)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计数器读一读。(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6.出示“10板”小方块。(1)引言:同学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2)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如果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教师追问:10个一百是多少?(3)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提问: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由此明确: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个计数单位可用一个大正方体表示.追问:10个百是多少?一千里面有几个百?(4)提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5)引言:同学们,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你们呢!不过,天使姐姐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①出示“几板”小方块让学生说出是几百。②说几百,让同学们想象是“几板”小方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1题.PPT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边拨珠边数数.2。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2题。利用计数器会数数,没有计数器你们会数数吗?学生交流、得出答案.3。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3题。PPT课件出示小棒图后提问:这个图中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集体交流,总结答案。4。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4题。PPT课件出示题目,提问: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5。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5题。PPT课件出示图后提问: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小组合作,得出结论。6。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老师拨出一个数,你们能不能说出它的组成?这个数是多少?PPT课件出示图后提问: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四、全课总结谈话: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千以内数的认识3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三百二十四。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10个一百是一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数十个、百个、千个方块引入课的内容《千以内数的认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数数,并在数数的过程中,介绍用计数器表示数,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读数、写数,理解数的含义,也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数数的过程中,注重把空间图形与代数的内容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本堂课对时间的控制有待改进,并且学生的练习仅限于口头上的数数,练习的量不够。[再教设计]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巩固练习适当增加一些动笔的练习,这样才不至于使学习流于表面。第2课时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千以内的数。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千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难点】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教学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自学探究1.一个一个地数,从489数到502.2.数位顺序表: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数位?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3.读写两位数。(1)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46,提问:这个数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怎样写呢?师在学生回答讨论后总结。(2)师在计数器上面演示:拨去刚才个位上面的6个算珠。提问:这个数读作什么?怎样写?引导小结渗透:末尾的0不读,但是要写。二、交流共享1.教学教材第31页例3。(1)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500。提问:这个数百位上面是几个算珠?表示什么?怎样写?怎样读?十位上有几个算珠?怎样写?要不要读?个位上呢?引导学生得出:5个百是500,读作五百。(2)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534。提问: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百位上怎样写?怎样读?十位上怎样写?怎样读?个位呢?(3)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1000。提问: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读作什么?预设:有学生会读,就让他说出怎样读的,为什么这样读?出示例3的3幅图,请学生思考:我们读写千以内的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怎样写?要不要读?总结:读写千以内的数都是从左边开始读写,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读写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不读,但是要写。2。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后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请你们在小组里面讨论。小组汇报后总结:左图的末尾没有算珠,只写不读。右图的中间没有算珠,既写又读。三、反馈检测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从图上面你能看出来是怎样数数的吗?你会一百一百地数数吗?学生回答后填数轴。师问:200和700,哪个数比较接近1000?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中间的0又读又写,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2月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 2024年九年级秋季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家庭简易装修标准协议模板版A版
- 街道妇联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 学生会十一月工作计划
- 建筑工程技术学习实践报告总结计划
- 2024年销售新年工作计划
- 制定2024销售个人计划范文
- 初中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 二零二四年度钢筋工分包合同争议解决方式3篇
- 《阅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 承揽业务责任人任命书(精编版)
- 北京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项目申报书
- (完整)高中常见沉淀
- 组合数学讲义 2章 母函数
- 施工图审查意见告知书
-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总结连词成句
- 云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手册
- 砌体样板验收汇报报告 (5)
- 鼓谱——海阔天空
- 新世纪超市收银员管理制度与处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