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绝密★启用前蠡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天子以姬姓大宗的身份对“得自于天”的土地和权力进行再分配,而姬姓贵族则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分别得到大小不等的权力与土地。这说明西周时()A.政治关系必须服从宗法关系B.宗法制依托分封制扩散C.血缘亲疏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2.井田制下农户使用简陋石器、木器,分封的土地耕种不过来,其他荒地也就无暇顾及。但铁犁牛耕使用后,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出来。人们都在经营新开垦的私田,这就导致要交税的井田荒芜,最终井田制难以为继。材料旨在说明()A.农村经济结构瓦解的趋势B.铁犁牛耕技术的先进性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3.“华夏”的本意是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多以华夏自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中原周边各族产生了民族认同的观念B.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先进C.中原各国同源共祖,一脉相承D.周王朝的文化影响力有所加强4.“在他看来,人天生具有的只是身体的欲望和能力,并不存在生而具有的善性,唯一的出路就是赋予礼义法度以强制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在重礼的同时,非常强调法的重要性。”材料中的“他”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韩非5.表1是部分西汉开国功臣起义前履历。这反映出当时()表1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萧何原为沛县主吏掾,后来升为泗水卒史夏侯婴原为沛厩司御,后来升为县令史张良出身贵族世家,先辈在韩国五世为相A.布衣将相局面逐渐出现B.秦朝统治渐失人心C.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问题D.政治腐败社会动荡6.两汉时期,对人祖的崇拜和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厚葬之风终汉一代都极为炽热,“生不极养,死乃重丧”成为风俗的流弊,如“京师贵戚…或至金缕玉匣,多埋珍宝”。这一现象反映出汉代()A.儒家思想影响增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僭越礼制现象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7.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在今新疆县)设置西城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敦煌汉简中,有大量关于自都护府设立到到西汉末年西城各族官员前住长安的记录。这说明西域()A.已经纳入汉朝版图B.社会矛盾逐渐消除C.大量保留中原文化D.百姓常与中原往来8.推开斑驳厚重的历史大门,翻检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我们触摸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脉搏。其中有这么一部典籍,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典籍是()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9.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史实是()A.西晋统一B.蜀国灭亡C.东晋建立D.北朝开始10.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A.加强重了农民的租役负担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11.“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材料中“此制”的积极作用在于()A.形成了公开、公平的合理性竞争机制B.消除了社会阶层差异,加速社会流动C.阻止了特权阶层世袭做官的传统模式D.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下的需要12.开元十一年,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掌庶政。这一调整()A.有助于宰相权力扩大B.导致冗官现象的出现C.废除了三省六部制度D.降低三省的行政效率13.晚唐780年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特点是“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宋朝至清朝基本继承了这一财税思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权,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唐朝以后经济政策的调整()A.遏制了土地兼并的蔓延与发展B.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C.保护了小农经济的成长与壮大D.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14.隋朝大儒王通,在处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其本质是()A.弘扬儒学B.否定儒学正统C.传播佛教D.倡导思想多元15.转运使司在宋初设置时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专主粮饷”,供应军队。到南宋后期转运使司的属官有“主管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帐干”等,属官之下配备人吏如勾押官、前行、后行等。这一变化()A.促使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说明了地方行政效率提高C.标志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D.反映出中央集权继续强化16.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17.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反映了作者()A.改革社会矛盾的雄心B.痛恨社会奢靡的风气C.期望国家强盛的心态D.发展小农经济的愿望18.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下列项中有关西域历史表述正确的有()①汉武帝时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②唐朝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等加强对西域的管辖④乾隆年间在西域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是()A.少数民族内迁使民族交融加强B.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融C.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主要是靠宗教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元开始20.北宋时,汴京成为集政治、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政府将城中的商贸区设置为沿汴河片状分布,并设立税务机构管理商贸区及商业活动。这说明()A.城市职能与规划出现新形式B.城市职能以经济职能为主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21.唐宋时期公共水利工程项目(主要地区)统计表

陕西河南山西直隶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唐3211322184420429北宋127252438618445金及南宋4214

73185361463上表的变化表明()A.中央对南方的控制加强B.经济重心南移的速度加快C.民族政权对崎弊端显现D.南方行政区划发生根本调整22.两宋时期,官僚富豪之家服役的“人力”和“女使”,与主人形成雇佣关系,仅在契约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他们享有独立的人格权和去留的决定权,法律禁止强雇人或强制人为奴婢,严禁主家以私刑惩治奴婢。这表明当时()A.新的生产关系形成B.豪强大族势力衰落C.法律维护奴婢权益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23.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呈现出墨色浓淡不均、有个别字排倒、有隔行线的痕迹等特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印证的是()A.雕版印刷术开始于南宋B.西夏的雕版印刷术不够成熟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24.天启、崇祯之际,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是与首辅独掌票拟有别的一种内阁权力运作方式。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阁臣权力分配改变B.内阁权势走向衰落C.中央决策效率降低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25.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A.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优待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C.改变了夷夏观念实现了民族平等D.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26.“从雍正时期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又进一步大大提高,就有清一代来说,雍正的君主权力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设立军机处②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③实行奏折制度④利用司礼监监视官民言行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7.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长期的基本经济政策,但从明朝中期开始民间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比如太湖地区的盛泽镇是当时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历史上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有“绸都”的美称。该现象表明当时()A.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府的监管B.市镇经济的发展极为迅速C.专业性生产得到了突出发展D.本末观念事实上受到冲击28.明代嘉靖初,王文显墓志铭中记述其训示子侄:“商与士,异术而同心。”王文显不仅早年弃儒就贾,而且能站在士商相通互识的高度理解义利之辨。由此可知明朝()A.礼教束缚破除,传统观念改变B.提倡求实精神,经世思想普及C.商人地位上升,传统社会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变化29.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与此观点相近似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之初,性本善C.格物致知D.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30.明清时期,在《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不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君王形象,而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A.符合市井民众的审美情趣B.说明孔子为人灵活多变C.反映了主流价值观念嬗变D.使儒家学说进一步完善二、非选择题(共三题,共40分)31.(18分)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材料三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元朝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材料四自从清王朝入主中原以来,政府创新地方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摘编自杨韩《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治理及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6分)(3)与北宋相比,指出材料三中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政府管理西藏的主要措施。(4分)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5分)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选取两则或以上材料,自行拟定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清楚,史论结合)(12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题干提到周天子分封是依据其姬姓大宗的身份,而姬姓贵族分封则是依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所以可得出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也就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故选D项;题干提到的是西周的政治关系以血缘关系即宗法关系为基础,而不是必须服从宗法关系,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宗法制作为分封制的基础而存在而不是依托分封制扩散,排除B项;西周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其中的功臣和先代贵族都不是依靠血缘关系来分封的,所以血缘分封不是分封的唯一依据,排除C项。2.【答案】D【解析】铁犁牛耕体现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选D项;农村经济结构瓦解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排除A项;铁犁牛耕确实比石器锄耕先进,但材料强调的是土地制度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体现耕作方式的变化,没有体现耕作技术的改进,排除C项。3.【答案】B【解析】据材料“‘华夏’的本意是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多以华夏自居”可知,中原地区注重礼仪文化,说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先进,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中原地区的文化自信,没有涉及民族认同,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中原地区礼仪文化先进,但没有提及文化具体内容,不能确定是否一脉相承,排除C项;据所学,中原地区原本就是周王朝的封国,不能说明文化影响力加强,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他在重礼的同时,非常强调法的重要性”,结合荀子主张礼法并治可知,“他”是荀子,故选B项;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排除A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韩非子强调变革,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起义的将领之前多是秦朝的官吏,是效忠于秦朝的统治的,但是由于秦朝的暴政,原本维护秦朝统治的官吏成了反叛的头目,足以见得秦朝暴政之下人心尽失,故选B项;材料中的布衣只有樊哙,为个例,且并没有成为将相,因此不能说明当时布衣将相的局面逐渐出现,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地方制度的具体内容,因此不能得出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问题的结论,排除C项;政治腐败主要指官员贪污,社会动荡要体现战争频发,而材料只显示了起义领导之前的履历信息,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汉代民间的厚葬之风反映的是对祖先的崇拜和纪念,这是儒家思想重视亲情和家庭观念的体现,这反映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使得儒家思想影响增强,故选A项;题干体现的是汉代通过厚葬来表达民间重视对人祖的崇拜和纪念,不涉及政治,所以不能体现血缘政治色彩浓厚,排除B项;题干尽管提到汉代民间的厚葬之风,但是并没有提到在厚葬过程中有僭越礼制的行为,排除C项;题干提到汉代民间的厚葬之风,但是并没有单独提到豪强地主势力,所以没法反映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据材料“大量关于自都护府设立到到西汉末年西城各族官员前住长安的记录”可知西域都护是中央管理西域的机构,实现了对西域的直接管理,说明西域纳入汉朝版图,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西域都护的设立,不能全面反映社会矛盾,且社会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原文化,排除C项;据材料“西城各族官员前住长安的记录”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官员的往来,而非百姓,排除D项。8.【答案】B【解析】略9.【答案】A【解析】年代尺,公元280年,根据所学是西晋统一全国,故选A项;蜀国灭亡于公元263年,排除B项;东晋建立于公元317年,排除C项;北朝开始于386年,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北魏统治时期,年满15岁以上就要服徭役,到唐初,其赋税征收对象则规定为21—59岁,更为重要的是“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即“输庸代役”,这就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证了农民有比较多的时间去从事农业生产,故选D项;根据题干中所述及的赋税征收对象的变化可知,这一调整,减轻了农民的租役负担,而不是“加重”,排除A项;这一调整会放松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而不是“加强”,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这一调整有利于农民负担的减轻,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不是“直接”,排除C项。11.【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此制”指科举制,科举制的形成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诸多积极作用,形成公开、公平的合理性竞争机制只是积极作用之一,不能全面反映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诸多积极作用,消除了社会阶层差异,加速社会流动只是积极作用之一,不能全面反映题意,排除B项;阻止了特权阶层世袭做官的传统模式只是科举制的积极作用之一,排除C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掌庶政”,可知唐玄宗扩大了中书门下的执行权,相当于将六部职权上升到中书门下,间接提高了相权,故选A项;冗官主要体现在职务重叠的问题上,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书门下的出现的出现只是三省六部框架下的局部调整,排除C项;将六部的部分执行权集中到中书门下,有利于决策权与执行权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效率,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两税法“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非人口征税,放松了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故选B项;两税法的实行会加剧土地兼并的蔓延,排除A项;两税法承认土地兼并的现实,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封建土地私有制于战国确立,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面对儒家受到佛、道冲击的局面,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三教合归儒”的主张,本质是为了复兴儒学,故选A项;儒学家是为了复兴儒学,而非否定儒学,排除B项;既然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就是为了弘扬儒学,而非佛教,排除C项;最后的落脚点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可见,不是为了倡导思想多元,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到南宋后期转运使司的属官有“主管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帐干”等这种变化就属于中央直接对地方进行管理,这样的结果是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表现,故选D项;“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可见它不属于于中枢机构,排除A项;“专主粮饷”,供应军队,可见这一机构不能代表地方行政体系的全部构成,无法反应地方行政运作效率,排除B项;“宋初设置时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由当初的专职机构变成一个行政机构,肯定对原来的行政机构造成干扰,容易形成机构重叠,是官僚机构腐败的表现,排除C项。16.【答案】C【解析】据材料“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可知,宋代士大夫用“祖宗之法”约束皇权,说明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增强,故选C项;据所学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儒生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排除A项;据所学宋代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据所学中国古代皇权日益集中,到清朝时达到顶峰,排除D项。17.【答案】C【解析】材料中“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中的贞观指的是唐朝初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此,王安石诗句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唐代盛世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慨。18.【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此时是汉宣帝在位时期,不是汉武帝,故①错误;唐朝中央政权为加强管理,先后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故②正确;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故③正确;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1762年在西域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9.【答案】B【解析】“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可见这里的融合方式是中外融合,故选B项;“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是外来民族,不是国内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这种方式只是元朝民族融合其中的一种,不能以编全,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就已经开始了,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据材料“将城中的商贸区设置为沿汴河片状分布”等信息可知,城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城市职能与规划出现新形式,故选A项;据材料“集政治、商贸、娱乐于一体”可知,城市兼具其他职能,且汴京作为北宋的都城,以政治职能而非经济职能为主,排除B项;重农抑商强调的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而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21.【答案】B【解析】唐宋时期公共水利工程项目表中,江苏、淅江、福建等地从唐到南宋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幅度增加,而同时陕西、河南、直隶等北方省份大幅度减少,可见南方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公共水利工程项目在古代最直接反应了该地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而无法反应中央对该地的控制状况,排除A项;唐宋时期并不是所有时间均有民族对峙,排除C项;公共水利工程项目中无法看出行政区划的变化,排除D项。22.【答案】D【解析】题干表明两宋时期官僚富豪之家的主仆关系实质是雇佣关系,不再是人身隶属关系,双方的关系仅存在于雇佣期间,且对主家有严格的约束和限制,这说明人身依附关系在减弱,故选D项;上述关系依然是在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只不过是程度的变化,所以不是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排除A项;两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官僚富豪之家与奴仆之间的人身控制关系变化了,其前提是豪强大族势力的存在,所以没法反映豪强大族势力的衰落,排除B项;两宋时期作为封建社会时代的组成部分,其法律本质上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排除C项。23.【答案】C【解析】“有个别字排倒”和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说明西夏已经使用活字印刷术,故选C项;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而不是南宋,排除A项;由题干中的“个别字排倒”、“选字出力者”等信息可以说明当时使用的是活字印刷术,而不是雕版印刷术,排除B项;仅凭材料第一个信息中印刷品的瑕疵,没法得出西夏印刷术落后于宋朝的结论,因为第二个信息没有体现技术有问题,排除D项。24.【答案】D【解析】据材料“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可知,通过分权,可以达到君主集权的目的,体现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故选D项;内阁的功能仍是顾问机构,权力分配并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仅是从内阁首辅的秉笔制到阁臣的分权,内阁的权势并未衰落,排除B项;为了防止内阁首辅的擅权,采取“分票制”,并不意味着中央决策效率降低,排除C项。25.【答案】D【解析】据材料“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可知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状态,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故选D项;土司制度属于因地制宜,改土归流不属于,排除A项;土司制度优待民族上层,改土归流后并没有,排除B项;改土归流只是有利于民族平等观念的发展,并没有实现民族平等,排除C项。26.【答案】C【解析】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故①正确;“改土归流”政策是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的废除土司制度,并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故②正确;奏折制度,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故③正确;司礼监是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27.【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民间工商业在明朝中期开始还是得到了较快发展,这表明本末观念当时实际上在民间是不被重视的,所以事实上受到了冲击,故选D项;在重农抑商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下,商业活动没法脱离政府的监管,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的主旨是说明朝中期开始,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民间工商业还是发展较快,盛泽镇市镇经济的发展是用来举例说明民间工商业发展的,不是题目主旨,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民间工商业在明朝中期开始得到较快发展,而不是突出是否是专业性生产,排除C项。28.【答案】D【解析】据材料“王文显不仅早年弃儒就贾,而且能站在士商相通互识的高度理解义利之辨”体现出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变化,原来的农本商末的价值观念发生的变化,故选D项;不符合史实,明朝并没有破除礼教的束缚,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材料中仅是重新认识义利之辨,是个人问题,并不代表已经普及,排除B项;传统社会解体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仍然是封建社会,排除C项。29.【答案】B【解析】据材料“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存在于我们心中,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说明他认为良知是先天存在于人心中,这与“人之初,性本善”类似,故选B项;据所学,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强调人的作用,与材料的主旨不同,排除A项;据所学,格物致知是理学的方法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强调行知合一,排除D项。30.【答案】A【解析】据材料“明清时期,在《东周列国志》《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