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红楼梦》思想艺术成就所作的最言简意赅的概括。在总的思想倾向上,它打破了历来小说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以深刻的悲剧精神,写出了一个贵族家庭的彻底败落,并由此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预示了业已腐朽的封建阶级正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它突破了历来才子佳人作品仅仅是由于“怜才爱色”才引起的爱情,而提出了以思想性格的一致作为爱情基础的新的具有近代色彩的情爱观,并就爱情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艺术描写。在题材选取上,它一反中国古典小说戏曲题材因袭的痼疾,完全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人物和情节,特别是它较之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更发扬了以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作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义原则。在人物塑造上,它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女性世界,并在具体描写时,打破了历来野史小说“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套路,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复杂性格内涵的艺术典型。在情节结构上,它摆脱了传统小说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的倾向,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艺术的宝藏,从平淡无奇的生活散文中抽出生活的诗;并在结构上一反传统小说的线形结构形式,而创造了错综复杂的圆形网状形式。在文学语言上,它纠正了以往小说或片面重视书面语言、或过多运用方言土语的弊病,创造了一种生动新鲜、精练隽永的文学语言,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摘编自孙逊《〈红楼梦〉对于传统的超越与突破》)材料二:《红楼梦》的意蕴极其丰富,所以对它的解释往往只能照亮它的某一个侧面,而不可能穷尽它的全部的意蕴。我认为《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红楼梦》描写了贾府内部和外部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家族关系,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极其真实、深刻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社会生活广阔的空间。这样的小说过去是没有的。第二个层面就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但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究竟在哪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并不在于贵族家庭衰亡的悲剧,也不仅仅在于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的爱情的悲剧;《红楼梦》的悲剧在于作者提出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然要被毁灭这么一个悲剧。什么是曹雪芹的审美理想?这要联系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汤显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一个“情”字。汤显祖讲的“情”,和古人讲的“情”,内涵有所不同。它包含有突破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内容,就是追求人性解放。他写了《牡丹亭》,塑造了一个“有情人”的典型——杜丽娘。曹雪芹深受汤显祖的影响,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情”字。他的审美理想也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开头就说过,这本书“大旨谈情”。曹雪芹就虚构了、创造了一个“有情之天下”,就是大观园。大观园是一个理想世界,也就是“太虚幻境”。“太虚幻境”是一个“清净女儿之境”。但是这个理想世界,被周围的恶浊的世界所包围,不断受到打击和摧残。林黛玉的两句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仅是写她个人的遭遇和命运,而且是写所有有情人和整个有情之天下的遭遇和命运。在当时的社会,“情”是一种罪恶。贾宝玉被贾政一顿毒打,差一点打死,大观园的少女也一个一个走向毁灭:金钏投井,晴雯屈死,司棋撞墙,芳官出家,鸳鸯上吊,尤二姐吞金,尤三姐自刎,直到黛玉泪尽而逝,这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交响曲的音调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了排山倒海的气势,震撼人心。“冷月葬花魂”,是这个悲剧的概括。有情之天下被吞噬了。《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很深的感悟,一种哲理性的感悟、感兴、感叹。他引导读者去体验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这就是《红楼梦》的意境。这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哲理性(形而上)的层面,是一个最高的层面,也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层面。《红楼梦》的人生感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个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以上是我对《红楼梦》的意蕴的一种很粗糙的阐释。《红楼梦》是说不完的,我们中国人对《红楼梦》的阐释,将会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下去。(摘编自叶朗《〈红楼梦〉的意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既摆脱了传统小说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的倾向,又一反传统小说的线形结构形式。B.材料一从六个方面简述了《红楼梦》对于传统的超越和突破,突出了它对我国文学的创造性贡献。C.《红楼梦》意蕴中哲理性的层面体现在曹雪芹对人生的感悟,并引导读者去体验人生的某种意味。D.中国人对《红楼梦》的阐释会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下去,原因在于《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语言生动新鲜、精练隽永,富有创新性和表现力,纠正了书面语言和方言土语的弊病。B.曹雪芹和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具有一致性,其核心都是“情”字,都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C.大观园寄托了曹雪芹的理想,是一个“有情之天下”“清净女儿之境”,也是“太虚幻境”在现实中的化身。D.从贾宝玉被毒打、大观园中晴雯,林黛玉等少女一个个走向毁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情”是一种罪恶。3.下列选项,有关“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写出了一个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由欢而悲的历史过程,打破了历来小说传统的“大团圆”结局。B.《红楼梦》突破了传统的“怜才爱色”的爱情模式,提出了新的追求内在思想性格一致的爱情婚姻观。C.《红楼梦》发扬了以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作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义原则,改变了以往作品脱离现实的痼疾。D.《红楼梦》不仅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女性世界,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复杂性格内涵的艺术典型。4.材料二中《红楼梦》意蕴三个层面之间有何联系?请简要说明。5.两则材料对《红楼梦》悲剧性的理解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A3.C4.①从内容、审美、哲理角度论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②第一层展示历史的、生动的、具体的社会现实,第二层深入写作者的审美理想在现实中被毁灭的悲剧,第三层进一步感叹悲剧命运,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5.①材料一认为《红楼梦》具有深刻的悲剧精神,由一个贵族家庭的彻底败落预示了整个腐朽的封建阶级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②材料二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以“情”为核心的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原因在于《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红楼梦》是说不完的,我们中国人对《红楼梦》的阐释,将会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下去”,我们中国人对《红楼梦》的阐释,将会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下去是缘于“《红楼梦》的意蕴极其丰富”,而并非是因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A.“纠正了书面语言和方言土语的弊病”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在文学语言上,它纠正了以往小说或片面重视书面语言、或过多运用方言土语的弊病”,选项忽略了“片面”“过多”等词语。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的能力。C.“改变了以往作品脱离现实的痼疾”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在题材选取上,它一反中国古典小说戏曲题材因袭的痼疾,完全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人物和情节,特别是它较之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更发扬了以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作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义原则”,并未说“以往作品脱离现实”。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第一个层面,就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就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很深的感悟,一种哲理性的感悟、感兴、感叹”可知:第一层展示历史的、生动的、具体的社会现实,第二层深入写作者的审美理想在现实中被毁灭的悲剧,第三层进一步感叹悲剧命运,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三个层面是分别从内容、审美、哲理角度进行论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材料观点的能力。依据“在总的思想倾向上,它打破了历来小说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以深刻的悲剧精神,写出了一个贵族家庭的彻底败落,并由此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预示了业已腐朽的封建阶级正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可知,材料一认为《红楼梦》具有深刻的悲剧精神,由一个贵族家庭的彻底败落预示了整个腐朽的封建阶级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依据“我认为……《红楼梦》的悲剧在于作者提出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然要被毁灭这么一个悲剧”“曹雪芹深受汤显祖的影响,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情’字”“在当时的社会,‘情’是一种罪恶……‘冷月葬花魂’,是这个悲剧的概括。有情之天下被吞噬了”可知,材料二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以“情”为核心的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苏轼的房子沈章明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先后居住甚至亲手营建过好几处房屋。它们不仅是一代文宗的栖身处所,更是其人生理想的具体化。苏轼十分眷念他少年时的家园,思念之情终生不灭。嘉祐四年(1059)他赴京应试,还没有离开就开始思念家乡。二十年后,身陷御史台狱,眼前的竹与柏不断勾起他的思乡深情,忽而吟咏“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忽而回忆“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出狱后,苏轼赶赴贬谪地黄州,路上的皑皑白雪再次激发起乡思:“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南轩位于眉州纱毅行,苏洵将其命名为“来风轩”,苏轼却称它“南轩”。南轩可爱,南轩所在地眉州也非常可爱:“稻熟鱼肥信清美。”苏轼喜爱这里,不愿外出。人到中年,他还在感叹“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他无法理解那些准备或已经移居外地的乡人,“怪君便尔忘故乡”。宦游在外,归家无望,南轩再好,也只能在回忆、梦境和诗文中出现。苏轼不得不压抑乡思,别求居所,甚至亲手建造房屋。被贬黄州之后,苏轼官俸微薄,生计艰难,糊口靠开荒,住房也要自己造。元丰五年(1082),雪堂建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然而,它又不仅仅是栖身处所,“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具有“八荒之趣”,可以“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便性、适意、寓情。显然,雪堂还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苏轼被贬黄州,只希望在雪堂中经营高度艺术化的生活。他模仿白居易,在东坡种花种菜,自号东坡居士;又模拟大自然,将茫茫雪色涂抹在茅屋四壁,昼寝其中,隐几晏坐。苏轼在《雪堂记》中坦承,自己无法像老庄和佛教徒那样免除智慧、身心和声名之累,不能遨游在一切羁绊和边界之外。他接受羁绊,信奉辩证而中庸的生存策略,在人生的有限性中寻找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诗意人生的中间路线,提炼出一种审美原则,即承认不完美,坦然表现这种不完美。这种观念形成于雪堂落成之时,此后又随着居处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十四年后,苏轼在另一个被贬谪的地方惠州买地筑宅。此时,他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苏轼来到惠州,居住于合江楼。这里是接待朝廷官员的地方,被贬的官员不宜久住,故而于十八日迁居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因表兄程之才的关照,回到合江楼。表兄离任后,绍圣三年四月二十日,再次迁居嘉祐寺。忽东忽西的迁徙,并没有给苏轼带来多少负面影响,他淡然表示“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心态开朗,白鹤峰新居也就不再像雪堂那样封闭。这座宅院有房二十间,正厅是“德有邻堂”,书斋名“思无邪”。从命名上看,丝毫不见谪居者的愁苦情绪,也没有暂时寄居的潦草和敷衍。“书斋里开有宽大的窗户,推窗一望,几百里的江山烟云尽收眼底,好像是镶嵌在墙壁上的巨幅山水画。”(莫砺锋《漫话东坡》)属于私密空间的卧室也不封闭,“挂落月于床头”,积极融入自然山水。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更是融洽,与他们共用水井,甚至爱护他们的鹅鸭。总之,这座新居既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充满了不同于雪堂的诗意。美好的诗意总是被粗暴侵扰。三个多月后,苏轼再次被贬,不得不告别新居,来到海南。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苏轼只得在城南桄榔林买地建房,新居就叫桄榔庵。这里狭隘低湿,没有了雪堂的纯洁,也没有了白鹤峰新居的闳敞,苏轼却安之若素,“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一边入乡随俗,积极适应当地的生活,一边追和陶渊明诗,求取内心的安宁。“和陶与效陶帮助了苏诗‘老境’的形成,特点是清新晓畅,以外表的平淡包孕了内在的紧张丰富。通过风格上的‘回归’陶潜,苏轼宣布完成了生命向原始的自在状态的回归。”(杨治宜《“自然”之辩》)身处蛮荒之地,步入晚年的苏轼孤独无助。他用追和诗歌的方式与陶渊明定交,虚拟一番番晤对,一次次长谈,建构内在的乌托邦。这是一所无形的房子,安放诗人那寂寞的心灵。为了建造这所房子,苏轼几乎穷尽一生的力量。黄州时期,雪堂求道,建造了根基。到了惠州,渐成规模。来到海南,终于宣告落成。在《白鹤新居上梁文》中,苏轼把惠州视作更早之前的故乡。这种家园观已经与黄州雪堂时的家园观有所不同,然而犹有所待。到了海南,写作《和陶归去来兮辞》,自称“以无何有之乡为家,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苏轼终于从承认有限性而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在迁居桄榔庵的当天晚上,他听到邻居家的儿童读书,开心不已,急忙找出书与小儿郎一起诵读。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归。苏轼自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惠州、海南都变成故乡,“江山故国,所至如归”,他已经打破界限,获得真正的自由。(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十分眷恋家乡,曾多次回忆南轩,但宦游在外,归家无望,他只能在回忆、梦境和诗文中表达乡思。B.苏轼模仿白居易种花种菜,追和陶渊明诗歌,体现其对官场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C.从苏轼到海南写的《和陶归去来兮辞》来看,苏轼的家园观已彻底变化,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D.文章重点写苏轼三次被贬异地建房的经历,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为序,表现苏轼家园观念的变化。7.关于文中写苏轼到海南追和陶渊明诗的解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追和陶渊明诗使苏轼适应了当地的田园生活,求取到内心的安宁。B.这使苏诗风格“回归”陶渊明,帮助苏诗清新晓畅的“老境”形成。C.这使苏轼走向生命原始自在状态,有助于苏轼走出孤独无助。D.这是苏轼用追和诗歌的方式与陶渊明定交,建构内在的乌托邦。8.文中多次引用苏轼的诗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为什么说苏轼先后居住甚至亲手营建的房屋更是其“人生理想的具体化”?请结合苏轼具体的房子,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B7.A8.①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采。②以苏轼的诗文来说明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③具体表现出苏轼的人生理想和家园观念的变化过程,突显了苏轼的形象。9.①南轩:苏轼少年时的家园,终生思念之地。②雪堂:便性、适意、寓情,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体现其承认不完美、坦然表现这种不完美的审美原则。③白鹤峰新居: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体现苏轼家园观念的变化,然而犹有所待。④桄榔庵:狭隘低湿,无雪堂的纯洁,也没有白鹤峰新居的宽敞,但苏轼安之若素,体现其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体现其对官场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理解错误。苏轼模仿白居易种花种菜体现了苏轼想经营高度艺术化的生活,追和陶渊明诗歌是他建构内在的乌托邦。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追和陶渊明诗使苏轼适应了当地的田园生活,求取到内心的安宁”说法错误,选项将正在进行的行为描述为已经完成的行为。原文第七段为“(苏轼)一边入乡随俗,积极适应当地的生活,一边追和陶渊明诗,求取内心的安宁”。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在本文中,作者大量引用了苏轼的诗文,这些诗文在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些诗文的引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采。如“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等,通过引用这些诗句,让文章更具有文学性,也让文章的内容显得充实丰满。其次,在其中引用的诗文中,绝大部分都代表着苏轼当时的人生态度。如“稻熟鱼肥信清美”“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等表现了苏轼对家乡的热爱;“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则是表现了苏轼对诗意生活的追求;“挂落月于床头”则表现了苏轼积极融入自然的生活态度等。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苏轼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这些诗句是他当时对自己生活、思想的记录,比起后人的相关著作,这些诗文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最后,这些诗文的选择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从中具体表现出苏轼的人生理想和家园观念的变化过程,如被贬黄州时,“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体现了雪堂还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苏轼被贬黄州,只希望在雪堂中经营高度艺术化的生活。被贬惠州后,“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既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当其被贬到海南后,“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表现了苏轼家乡观念的彻底变化,也标志着他从承认有限性而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文章的开头,作者首先写到了苏轼的家乡眉山老宅中的南轩,这是他少年时的家园,是他生于斯之地,苏轼对这一故园感情极深,多次在诗文中提到它。如“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这也是苏轼的终生思念之地。而在苏轼被贬黄州后,他亲手建设了雪堂,这里“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便性、适意、寓情。显然,雪堂还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是苏轼诗意追求的体现,同时,这一居所也代表了苏轼的人生态度:“他接受羁绊,信奉辩证而中庸的生存策略,在人生的有限性中寻找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诗意人生的中间路线,提炼出一种审美原则,即承认不完美,坦然表现这种不完美”。在惠州的白鹤峰新居,这仍是作者贬谪之路上自己建设的房屋。“十四年后,苏轼在另一个被贬谪的地方惠州买地筑宅。此时,他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正厅是‘德有邻堂’,书斋名‘思无邪’。从命名上看,丝毫不见谪居者的愁苦情绪,也没有暂时寄居的潦草和敷衍”“‘挂落月于床头’,积极融入自然山水。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更是融洽,与他们共用水井,甚至爱护他们的鹅鸭。总之,这座新居既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充满了不同于雪堂的诗意”“这种家园观已经与黄州雪堂时的家园观有所不同,然而犹有所待”,从中看出,此时的苏轼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白鹤峰新居体现苏轼家园观念的变化,然而犹有所待。最后,在海南修建桄榔庵。“这里狭隘低湿,没有了雪堂的纯洁,也没有了白鹤峰新居的闳敞,苏轼却安之若素”“到了海南……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苏轼终于从承认有限性而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狭隘低湿的桄榔庵,苏轼安之若素,体现其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节选自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B.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C.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D.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B.太史公,官职名,是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文中专指司马迁。C.鼎俎,古代祭祀、设宴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泛称割烹的用具。D.休养,文中指恢复生产,安定人民生活;现在则指使身心得以休息调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批评古代的糊涂人不知言就不能知人,或者信其言却疑其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与那些无其德却有其言的人情况是不同的。B.作者刚开始写文章,最喜欢读《左氏春秋》《离骚》等书,虽然左丘明的文章华美,但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C.作者认为司马迁的文章疏荡明白,简朴奔放,但因平生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所以他的文章中时有感慨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况。D.作者认为欧阳修继承孟子、韩愈之风,建立一家之言,引导天下豪杰志士,而世上那些号称能写文章的人,大多出自欧阳修门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2)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14.作者对德与言的关系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概括。【答案】10.B11.A12.A13.(1)屈原仁德,不愿意只为自身谋私利,他志趣高洁,因此他的语言反复婉转。(2)谈笑快乐,不再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的气息,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14.①言不能浮于德的表面。②言应与德相通。③应通过言探求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您则是这些门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议论,与欧阳修先生不相上下。我从开始读书时,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证、探访,用来每天掌握它的变化。“为之冠”,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读执事之文”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错误,应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作者批评古代的糊涂人不知言就不能知人……”错误。“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是说“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理解人的言语就不能理解这个人,而世上糊涂的人,只知道言语和品德这两者不能相通……”,作者是批评世上糊涂的人。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忍”,不愿意;“私”,为……谋私利;“趣”,志趣;“反覆”,反复;“曲折”,婉转,委婉。(2)“佚乐”,快乐;“向者”,从前;“幽忧”,幽愤;“稍稍”,渐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可知,言不能浮于德的表面。从“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可知,言应与德相通,应通过言探求德。参考译文:我曾经认为君子的文章,不应该只浮于道德表面,不隐藏自己已经知道的事,不勉强写自己不知道的道理。只有他的言论不停留在内心的表面,因此根据他的言论去推究他,那么(他)潜藏着的德行心志,就不能隐藏了。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理解人的言语就不能理解这个人,而世上糊涂的人,只知道言语和品德这两者不能相通,或者相信他的话语却怀疑他的行为。唉,这是只知其一,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来就是出于他们的德行,与那些没有德行却有言论的人不一样啊。我刚开始作文,最喜欢读《左氏春秋》《离骚》等书。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屈原仁德,不愿意只为自身谋私利,志趣高洁,因此他的语言反复婉转。推究到最后,才知道他的仁德。根据他的言语来考证他的事迹,难道有不合理的吗?自从夏商周以来,我最喜欢读太史公、韩愈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慷慨激昂,他从年轻时,就周游天下,结交豪杰志士,凭借意气敢于(仗义)执言,以至于招来祸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荡而明白,简洁朴素而奔放。只因他平生的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所以他文章的结尾,常有感怀激愤而不能宣泄的情况。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像郊庙的祭祀礼器一般典雅,以至于豪放不羁,超卓不群,(一发)无法收揽,于是他极尽语言的巧妙,没有能够超越他的人。自从唐代以来,经历了五代的战乱。宋朝兴盛,休养生息,一天比一天地趋向富贵强盛。士大夫在这时交游,谈笑快乐,不再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之气,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而庐陵欧阳修先生开始写作古文,近的揣摩两汉文章,远的探究夏商周时期的文章,而继承孟子、韩愈之风,来建立一家之言。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而欧阳公在这时,实际凭借他在文坛的号召力来引导天下豪杰志士,而世上号称能写文章的人,出自欧阳公门下的十之八九。而您则是这些门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议论,与欧阳修先生不相上下。我从开始读书时,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证、探访,用来每天掌握它的变化。啊!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天下最真正的文士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首句点出了友人的目的地;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B.韦诗前两句写扶桑远得渺茫,而敬龙的家乡在扶桑“东更东”,把敬龙的家乡写得神秘而远不可及。C.王诗后两句写青山云雨相同,明月共照两乡,表达了对友人的宽慰;韦诗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D.这两首诗都是惜别之作,饱含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思念,相比而言,王诗乐观豁达,韦诗缠绵诚挚。16.请分析这两首诗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答案】15.D16.相同点:①都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两首诗最后一句都借明月抒发情感,以景结情。②两首诗最后两句都是通过想象来表现内容,表达情感的。【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这两首诗都……饱含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思念”错,王诗的三四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想象,出人意料,不觉有离伤之感在情理之中,表达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感。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王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思: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诗人表达的意思是:你我虽然分隔两地,但有青山相连,同沐云雨,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之下,彼此心意相通,就如同身处一地,何必悲伤呢。诗人借明月之景抒情,想象自己和友人在明月的照耀下,彼此心意相通,抒发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以及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感。“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意思: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韦诗借“明月”和“帆风”等景物,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平安抵达家乡的关心和良好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以及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l)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两句借鲛珠和美玉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与李斯《谏逐客书》中“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两句都强调要汇集细小的水流。(3)古人常借秋天江边的树叶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答案】①.沧海月明珠有泪②.蓝田日暖玉生烟③.不积小流④.无以成江海⑤.无边落木萧萧下⑥.不尽长江滚滚来(示例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示例三)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沧、蓝、暖、萧、滚、浔阳、荻、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物资源大国,涵盖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各气候带的各种生态类型。其中,我国的植物种类是美国的1.5倍,欧洲的3倍,生物多样性是其他任何国家都①______的。在我国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进程中,②______的生物资源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全国各地围绕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宣传,以扩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认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与草。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我们要构建人与自然③______的地球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构建环境与经济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顶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可改变原意。【答案】18.①无可比拟②得天独厚③和谐共生19.①顶真修辞,环环相扣,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引发读者的思考。②排比句式,运用整句,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语势。20.今年,全国各地围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认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今年,全国各地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认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认知度和参与度)【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依据前文“我国的植物种类是美国的1.5倍,欧洲的3倍,生物多样性是其他任何国家”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其他国家比不了,可填“无可比拟”。无可比拟:形容相差悬殊。(2)此处修饰“生物资源”,而根据前文“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物资源大国,涵盖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各气候带的各种生态类型”等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我国“生物资源”的优势,可填“得天独厚”。得天独厚:指具有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3)依据前文“我们要构建人与自然”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和谐共生”。和谐共生:形容和睦相处,谐平共生。【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1)顶真修辞。“顶真”就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田、水、山、土环环相扣,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突出了这四种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说明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透彻;(2)排比修辞。五个“……的命脉在……”,形式整齐,层次清楚,节奏和谐,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富有感染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1)句式杂糅,“围绕”和“以……为主题”要一个;(2)搭配不当,“扩大”和“认识”不搭配,把“扩大”改成“提高”。所以改后为:今年,全国各地围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认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今年,全国各地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认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的饮食传统里有着“食不厌精”的习惯。但在饮食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食不厌精”的背后,①______,这会造成营养损失和粮食浪费。随着加工精度不断提高,面粉中的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含量逐渐降低,长期食用这些精米白面很可能出现“隐性饥饿”,对身体健康有潜在风险。同时,追求吃得精细,对食材的要求就很严苛,很多食材在没有机会端上餐桌之前,就已经被当成了残次品扔掉,②______。2019年,我国的稻谷产量约为2亿吨,加工后的三级米的产量大约是1.4亿吨,而如果再进一步加工成特级精米,出米率要减少15%。也就是说,如果1.4亿吨米都加工成特级米,只剩1.2亿吨,而减少的20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的口粮。主食精细化和谷物过度加工除了浪费粮食和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外,还会③______。因为粮食加工程度越深、产业链条越长,水电等能源的消耗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