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4/34/wKhkGWbH1QGAYxG0AAJQzhBCJbU759.jpg)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4/34/wKhkGWbH1QGAYxG0AAJQzhBCJbU7592.jpg)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4/34/wKhkGWbH1QGAYxG0AAJQzhBCJbU7593.jpg)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4/34/wKhkGWbH1QGAYxG0AAJQzhBCJbU7594.jpg)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4/34/wKhkGWbH1QGAYxG0AAJQzhBCJbU7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荔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评估试题(卷)八年级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规定的区域内。2.答卷时,先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计24分)中华历史文化是民族的瑰宝,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学校开展了“探寻历史文化”系列研学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踏上学习之旅,参与并完成任务。【追溯文化遗产】让我们掀开华夏文明史的帷幕,穿过时代的烟云,涉过岁月的河流,一步步穿越到那久远的过去……小语从网上搜集并摘抄了下面一段资料,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在祖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历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5000年来创造的奇迹,有如夏夜的繁星,数()不胜数,向世界展示了东方智慧的无穷魅力。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是艺术宝库上的璀()璨明珠,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得以凝聚并且繁()yǎn不患的源泉;它们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我们的信仰。1.请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1)数不胜数A.shǔB.shù()(2)璀璨A.cuīB.cuǐ()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1)yuán远流长()(2)繁yǎn不患()【答案】1.①.A②.B2.①.源②.衍【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数不胜数(shǔbùshèngshǔ):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故选A。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源远流长(yuányuǎnliúcháng):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繁衍(fányǎn):逐渐地增多或增广。【传承经典文化】3.千年文脉,生生不息。无论是浪漫凝练的经典诗词,还是发人深省的经典散文,都值得我们回望、铭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1)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有许多美好的情愫,指引我们前行。惜别之日,王勃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是“海内存知己,①______”;兵临城下,李贺直抒胸臆表达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②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困苦之时,杜甫依然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③______”。(2)游览于历史长河中,总有无数胜景令人身心陶醉。行至江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①______”的勃勃生机;北至大漠,也有“②______,长河落日圆”的阔大境界;而游历人间,也总有“③______,鸡犬相闻”的烟火气息。【答案】①.天涯若比邻②.报君黄金台上意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浅草才能没马蹄⑤.大漠孤烟直⑥.鸡犬相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庇、俱、没、蹄、漠”等字词容易写错。4.同学们对《经典常谈》展开探究阅读,请你参与并完成题目。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功课。这些是从前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他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造了所谓儒家。这段文字作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______(人名)。选文中提及的“他”指的是______(人名),概括文段内容,他的贡献有提出“有教无类”和______。【答案】①.朱自清②.孔子③.个人讲学/创立儒家学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第一空:《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第二空:根据“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造了所谓儒家”可知,“他”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第三空:根据“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可得:个人讲学。根据“以这种姿态创造了所谓儒家”可得:创立儒家学派。【致敬历史英雄】5.2024年4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老师将组织同学们前往榆林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作为宣传委员,你需要在班级微信群里发送本次活动的通知。下面是同桌晓亭帮你编辑的通知内容,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或错误,请你仔细检查,写出修改意见。通知为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缅怀先烈,祭英英灵,班级将组织大家于2024年4月4日前往榆林烈士陵园扫䒱。请同学们于校门口准时集合。2024年3月27日团委宣传部(2)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在“红旗下的讲话”活动中发言。请你拟写一段发言稿,表达对先辈们的敬仰,抒发青年一代的心声。(不少于60字)【答案】(1)①通知中应写出明确的集合时间。②通知的时间和署名互换位置。(2)[示例]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革命先烈为了抵抗外族的侵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用他们宝贵的青春与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牢记烈士的遗愿,踏着烈士的足迹,去创造共和国无限美好的明天!【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应用文。通知中的“2024年4月4日”时间不够准确具体,应添加具体的时间,即几点几分。落款处应单位在上,日期在下。【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示例:青山埋忠骨,哀思敬英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老一辈拼命打下的江山。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要讲好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营造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把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牺牲打下的江山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走进历史名城】6.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火了!小文参与了“春晚课堂学语文”小组活动,请你跟随她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1)除夕夜,春晚西安分会场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声音穿透夜空,回荡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请从诗歌(部分)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正楷字写在田字格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陕派说唱的抑扬顿挫、创意水袖的舞动灵韵、鼓乐交响的激昂绵长让大唐不夜城再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景象。小文搜集到了一副春联,上联是“锦绣大中华,山舞水歌,玉景纷呈千卷画”,请你将下面的词语排序,组成下联。民殷国富心花新世纪一枝春和谐独占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天生我材必有用或:千金散尽还复来。(2)和谐新世纪,民殷国富,心花独占一枝春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一定要注意书写的正确与美观。注意:材、散、复。【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写对联时,确保上下联的平仄相对、意义相关、字数相等。上联是“锦绣大中华,山舞水歌,玉景纷呈千卷画”,其中“锦绣”为形容词,“大中华”为名词,“山舞水歌”为联合主谓短语,“玉景纷呈”是主谓短语,“千卷画”为偏正短语。根据给出的词语,“民殷国富”与“山舞水歌”的结构一致,都是并列短语,“新世纪”与“大中华”都是字数相等的名词,形容词“和谐”与“锦绣”的词性相对,“心花”与“独占”组成主谓短语,与“玉景纷呈”形成对应。因此,下联为:和谐新世纪,民殷国富,心花独占一枝春。【勇担历史使命】7.中国青年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和希望。他们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深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民族危亡之际,五四运动唤醒沉睡的中国;国家奋起之时,“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②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③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④生逢盛世,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广大青年立大志、成大才,才能把担子挑起来、责任担起来。⑤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时代洪流中______、______。(1)请提取第①句划线部分的句子主干。(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将下面的短语分别填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建功立业B.勇立潮头【答案】(1)五四运动唤醒中国(2)生逢盛世,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广大青年只有立大志、成大才,才能把担子挑起来、责任担起来。(3)B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句子主干就是句子表达主要意思,表示“谁”“什么”,“是什么”或者“怎么样”。按语法来讲就是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句子成分分析:民族危亡之际(状语),五四运动(主语)唤醒(谓语)沉睡的(定语)中国(宾语)。主干为:五四运动唤醒中国。【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病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应位于“广大青年”的后面。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应先“勇立潮头”,再“建功立业”。故顺序为BA。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废弃不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电子废弃物。电子废弃物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简单,对环境危害较轻的废旧电子产品,如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医疗、科研电器等,这类产品的拆解和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复杂,对环境危害比较大的废旧电子产品,如电脑、电视机显像管内的铅,电脑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质,手机的原材料中的砷、镉、铅以及其他多种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的有毒物质等。电子废弃物中所蕴含的金属,尤其是贵金属,其品位是天然矿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回收成本一般低于开采自然矿床。有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吨随意搜集的电子板卡中,可以分离出143kg铜、0.5kg黄金、40.8kg铁、29.5kg铅、2.0kg锡、18.1kg镍、10.0kg锑。在印刷电路板中,最多的金属是铜,此外还有金、铝、镍、铅等金属,其中不乏稀有金属。有统计数据表明,每吨废电路板中含金量达到100g左右。随着工艺水平提高,每吨废电路板中已能够提炼出300g金,市价约合3万元。(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电动自行车电池、太阳能光伏板……大量的电子产品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电子废弃物数量急剧增长。联合国机构日前发布的《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垃圾的产生量相比2010年增长了82%,达到了创纪录的6200万吨,相当于全球每人每年产生了7.8公斤电子垃圾。这份由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共同发布的报告呼吁应对电子垃圾急剧增长。根据报告,电子垃圾产生量增长速度远高于回收量增长速度。2022年全球仅22.3%的电子垃圾被妥善收集并回收利用。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30年,预计全球电子垃圾产生量将比2022年增长33%,达到8200万吨,而全球电子垃圾回收率将降至20%。大量电子垃圾未被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该报告显示,在2022年产生的6200万吨电子垃圾中,约1400万吨被非法倾倒至垃圾场,一些有害化学物质暴露于环境中。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估计,不合规的处理方式,导致每年有58吨汞和4.5万吨含溴化阻燃剂的塑料被释放到环境中,这一污染造成的经济成本高达780亿美元。(摘编自《急剧增长!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产生量预计达8200万吨》,2024.04.01《人民日报》)【材料三】下面是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调查统计表: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各类渠道占比(单位:%)【材料四】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拓宽电子废弃物的“重生路”,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2014年版的处理目录已不能够体现电器电子产业发展现状。比如,电动汽车产销量急剧增长,而其所产生的废旧电池也将成为体量巨大的危废产品。尽快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纳入目录,成为我们修改目录的当务之急。同时,加快废弃电器电子处理基金补贴发放进度,尽快化解历史欠账问题。针对最新市场销售渠道及消费主体变化,加强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的建设与监管。目前正规拆解处理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批量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又流入小作坊企业被违规拆解,主要原因是多元化、不规范回收渠道造成的。只有从源头上加大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监管力度,才能够尽快扭转正规拆解回收处理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局面。要把废弃电器电子处理方式作为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此外,要大力推进生产者责任制,鼓励所有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履行环保社会责任,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对于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方面出台相应强制性法规和优惠税收政策,让广大实施生产者责任制企业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都有所得,从而使得生产者责任制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摘编自《拓宽电子废弃物的“重生路”》,2023.11《经济日报》)8.结合【材料二】,说说电子废弃物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9.如何拓宽电子废弃物的“重生路”?请结合【材料四】简要回答。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废旧电脑、电视机、手机中的多种金属及有害物质对环境危害比较大。B.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30年,预计全球电子垃圾回收率将有所下降C.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多样,手段先进,主要依靠游动回收点上门回收。D.多元化、不规范回收造成大量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入小作坊企业被违规拆解。【答案】8.电子垃圾急剧增长,数量巨大;电子垃圾产生量增速远高于回收量增速;大量电子垃圾未被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9.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加快废弃电器电子处理基金补贴发放进度;加强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的建设与监管;大力推进生产者责任制,鼓励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10.C【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结合材料二第①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电动自行车电池、太阳能光伏板……大量的电子产品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电子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可知,电子垃圾急剧增长,数量巨大;结合材料二第②段“根据报告,电子垃圾产生量增长速度远高于回收量增长速度”可知,电子垃圾产生量增速远高于回收量增速;结合材料二第③段“大量电子垃圾未被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可知,大量电子垃圾未被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结合材料四第②段“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可知,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结合材料四第②段“同时,加快废弃电器电子处理基金补贴发放进度,尽快化解历史欠账问题”可知,加快废弃电器电子处理基金补贴发放进度;结合材料四第③段“针对最新市场销售渠道及消费主体变化,加强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的建设与监管”可知,加强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的建设与监管;结合材料四第④段“此外,要大力推进生产者责任制,鼓励所有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履行环保社会责任,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可知,大力推进生产者责任制,鼓励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C.结合材料三可知,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主要包括:游动商贩上门收购、销售商“以旧换新”、国有的社区回收站收购、旧货市场收购、搬家服务公司收购,这些手段相对比较传统;其中游动商贩上门收购占比60%,由此可知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主要依靠游动商贩上门收购,选项“手段先进,主要依靠游动回收点上门回收”表述错误;故选C。(二)(21分)阅读《最美的格桑花》,完成下面小题。最美的格桑花厉剑童①那年,他考取了北京一所著名大学。他没有像同学那样一进大学校门,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沉溺于手机游戏……他日夜苦读,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学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大三下学期,他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圆梦行动——到偏远艰苦的地方支教。②他通过支教助学联盟联系好了贵州一所藏区村小。上一个支教的老师走了数月,学校迟迟找不到新教师,只好给学生放假。他的父母竭力反对:怕他耽误学业,怕他吃不了那个苦,怕他万一有个闪失……他给父母留了一封信,背上行李包,毅然踏上支教的路。③先是坐火车,后是汽车,再是三轮车、摩托车,又经过两天徒步跋涉,他终于到达了那所山村小学。和很多有着支教经历的大学生一样,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几间破旧的教室坐落在海拔2700米的山腰上,门窗上几乎找不到一面像样的玻璃,几块木板涂上黑漆算是黑板,阳光从破旧的窗户和屋顶破裂的瓦缝里漏出来……眼前的一切,让他恍惚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震惊、失望,种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④他走进教室,走到那些瞪着茫然的大眼睛却又顽劣无比的孩子们中间,走进那些宁可让孩子放羊也不愿让孩子上学的家庭中……几个月过去,一切都有了转变,那些辍学的孩子已经陆续返回学校。⑤新鲜、忙碌、充实之后,另一种情绪溢满心头。手机没信号,电脑成了摆设,信息不畅,交通闭塞,一日三餐几乎顿顿土豆、白菜。每当下午孩子们放学回家后,校园里空落落的,没人跟他说话,哪怕吵一架也行,孤独寂寞想家,像夜猫的爪子挠着他那颗年轻的心。⑥他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走村串巷,去学生家里家访。那些家庭的贫困状况让他震撼,更让他感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每到一户,家长都会拿出最好的酥油茶、青稞酒、糌粑招待他,让他感受到藏民的淳朴和善良。⑦闲暇时,他也会到学校周边的山岭上转转,去看那五颜六色的格桑花。他知道,在藏民的心目中,格桑花是幸福之花、希望之花。漫步在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中,他陶醉了,心中燃起一簇簇火焰,点燃了他蓬勃的青春和梦想……⑧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顿感失望。那天,他将自己心爱的钢笔落在讲台上,返回找寻却再也不见了踪影。那是他18岁生日时,一个好朋友送给他的礼物。他十分珍惜这份友谊、这份情。那支钢笔始终伴随他左右。⑨显然,钢笔被班上哪个同学拿走了或者说偷走了。回想自己一腔热血,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播撒知识的种子,学生却做出这样让他失望的事,他伤心,他恼怒,他失望,他绝望……他想离开这里,回到熟悉的大城市……一连几天,他情绪低落,校园的操场上再也看不到他跑步的身影。孩子们像受惊的小鹿,愣愣地看着他,不知道老师这是怎么了。⑩那个送他钢笔同样在名校上大学的好朋友来信约他一起出国读研。他考虑再三答应了。晚上,他在宿舍整理行李,然后坐等天亮。他正翻看着自己的支教日记本,其中的一句话让他顿时脸红:是男子汉,就要有为实现梦想而不懈追求的勇气和魄力!这是他在支教前的那个晚上亲手写下的誓言。这话他同样记在了写给父母的那封信里。⑪他的眼前浮现出大学同学送别他时说的那些鼓励的话,想起辅导员那双期盼的眼睛,想起班上那26个即将因为没人教到处乱跑的孩子……他犹豫再三,解开了背包。⑫第二天,满眼血丝的他重新站在讲台上,和往常一样投入地讲课。他并不知道,此刻台下的角落里,有个同样眼皮红肿的孩子正怯怯地看着他。教师节到了,像往常一样,他径直去了教室。轻轻推开门的一刹那,一股股浓烈的花香扑鼻而来。他看到,讲台上堆满了一束束格桑花,红的、白的……那么热烈,那么夺目。每一束格桑花都用一根细红绳认真地捆着。他一束束地拿起来,不多不少,整整26束!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那天的课就这样,在花海里开始了。⑬中午,在宿舍,他将花束拆开,将花插在大大小小的瓶子里。解开最后一束花时,他发现了那支丢失数日的钢笔和一张字条,字条上用歪斜的字迹写着:老师,对不起,我不该偷偷拿走您的钢笔。我这样做,是为了我弟弟。他身体残疾没能上学,听说老师有一支漂亮的钢笔,他吵闹着非要亲眼看一看,亲手摸摸……原想当天还给您,可他太喜欢了,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才给您。老师,您说过,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原谅我……祝老师节日快乐!⑭读着读着,他的眼睛湿润了。他为自己一时冲动差点冤枉了孩子而羞愧,更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而惶恐。他轻轻捧起那束格桑花,静静地看着,嗅着。那一刻,他眼前浮现出一张,不,是26张两腮满是高原红的可爱的笑脸。每一张笑脸就像一束格桑花。那是他见过的最美的格桑花。⑮两个月后,他班里的26名学生,每人手里都多了一支和他的一模一样的钢笔。那是他把26束格桑花的故事发在“助学联盟”后,热心的网友自发组织捐赠的。(原载《青岛文学》2024年第1期)11.请根据提示,梳理并概括主人公情感变化过程。毅然支教,满腔热血→①______→生活单调,寂寞想家→钢笔丢失,失望恼怒,②______→发布故事,网友助力12.文中的“他”在支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13.赏析句子。(1)他的父母竭力反对:怕他耽误学业,怕他吃不了那个苦,怕他万一有个闪失……(从修辞的角度)(2)此刻台下的角落里,有个同样眼皮红肿的孩子正怯怯地看着他。(从描写方法的角度)14.本文中“格桑花”反复出现,它有哪些深层寓意?15.主人公身上的哪种品质最能打动你?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11.①.到达学校,震惊失望②.收到字条,羞愧惶恐12.办学条件差;学生顽劣,家长不配合;生活条件差;信息不畅,交通闭塞;孤独寂寞想家。13.(1)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他”支教前父母对“他”的种种担心,表现了父母对“他”的爱。(2)运用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这个小男孩因为偷拿了老师的钢笔而羞愧、悔恨的心理。14.①格桑花是幸福之花、希望之花,是美好的象征;②格桑花象征着藏民们淳朴、善良的性格;③格桑花承载着藏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④格桑花象征着孩子们的可爱、善良,以及对老师的纯洁的爱;⑤格桑花象征着文中老师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15.他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最能打动我。为了去支教,他只用两年半就完成了大学全部课程,克服各种困难,抵抗了城市繁华、出国读研的诱惑,坚定地留下支教,是个有勇气、有魄力、有精神力量的男子汉。【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概括。①空,可从③段内容概括。依据“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眼前的一切,让他恍惚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震惊、失望,种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可知,当他满怀信心来到学校,看到学校破败的景象,令他感到失望。据此,可以可以概括为:到达学校,震惊失望;②空,可从⑬——⑭段内容概括。依据⑬段“中午,在宿舍,他将花束拆开,将花插在大大小小的瓶子里。解开最后一束花时,他发现了那支丢失数日的钢笔和一张字条,字条上用歪斜的字迹写着:老师,对不起,我不该偷偷拿走您的钢笔……原想当天还给您,可他太喜欢了,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才给您。老师,您说过,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原谅我……祝老师节日快乐!”可知,教师节那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一束藏之前自己丢失数日的钢笔和一张字条。字条里交代拿走钢笔的缘由。依据⑭段“着读着,他的眼睛湿润了。他为自己一时冲动差点冤枉了孩子而羞愧,更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而惶恐。”可知,他读完字条后,为冤枉哪个孩子而感到羞愧,更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而惶恐。据此,可以可以概括为:收到字条,羞愧惶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概括。依据③段“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几间破旧的教室坐落在海拔2700米的山腰上,门窗上几乎找不到一面像样的玻璃,几块木板涂上黑漆算是黑板,阳光从破旧的窗户和屋顶破裂的瓦缝里漏出来……眼前的一切,让他恍惚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可知,当他来到即将工作的学校,看到学校十分破败的景象。据此,可以概括为:办学条件差;依据⑤段“一日三餐几乎顿顿土豆、白菜”可知,他每天几乎吃的都是土豆、白菜。据此可知,这里生活条件差;依据③段“先是坐火车,后是汽车,再是三轮车、摩托车,又经过两天徒步跋涉,他终于到达了那所山村小学”可知,他换成了几次不同的交通工具,有徒步走了两天,才到达那个山村小学。可见,这里交通闭塞的程度;依据⑤段“新鲜、忙碌、充实之后,另一种情绪溢满心头。手机没信号,电脑成了摆设,信息不畅,交通闭塞”可知,这里手机信号极差,电脑也不能上网。据此,可以概括为:信息不畅,交通闭塞;依据④段“他走进教室,走到那些瞪着茫然大眼睛却又顽劣无比的孩子们中间,走进那些宁可让孩子放羊也不愿让孩子上学的家庭中……”可知,教室里很多孩子都很淘气顽皮,很多家庭都不希望孩子上学。据此可以概括为:学生顽劣,家长不配合;依据⑤段“每当下午孩子们放学回家后,校园里空落落的,没人跟他说话,哪怕吵一架也行,孤独寂寞想家,像夜猫的爪子挠着他那颗年轻的心”可知,每当放学后,校园里就剩下他自己,内心感到很孤独,更想家。据此,可以概括为:孤独寂寞想家。【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依据“怕他耽误学业,怕他吃不了那个苦,怕他万一有个闪失”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据“他的父母竭力反对”可知,这是写出了“他”坚决支教前,父母对“他”未来生活的种种担心,表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之情。(2)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依据“眼皮红肿”“正怯怯地看着”可知,运用神态描写;依据⑧段“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顿感失望。那天,他将自己心爱的钢笔落在讲台上,返回找寻却再也不见了踪影”,依据⑧段“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顿感失望。那天,他将自己心爱的钢笔落在讲台上,返回找寻却再也不见了踪影”可知,这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个偷拿老师钢笔的小男孩此刻内心显得惭愧、内疚的心理。【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依据⑦段“他知道,在藏民的心目中,格桑花是幸福之花、希望之花……”可知,格桑花象征这幸福、希望,美好的生活;依据⑥段“每到一户,家长都会拿出最好的酥油茶、青稞酒、糌粑招待他,让他感受到藏民的淳朴和善良”可知,牧民们热情招待他,就像美丽的格桑花一样,表现出藏民们淳朴、善良的性格;依据⑦段“闲暇时,他也会到学校周边的山岭上转转,去看那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可知,这里漫山遍野是格桑花,环境幽美,代表着藏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从第⑦段“……漫步在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中,他陶醉了,心中燃起一簇簇火焰,点燃了他蓬勃的青春和梦想……”可知,格桑花象征着文中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依据⑫段“一股股浓烈的花香扑鼻而来。他看到,讲台上堆满了一束束格桑花,红的、白的……那么热烈,那么夺目。每一束格桑花都用一根细红绳认真地捆着”可知,教师节到了,孩子们采摘格桑花,堆满了讲台,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所以,格桑花是孩子们可爱、善良的象征。【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依据①段“那年,他考取了北京一所著名大学。他没有像同学那样一进大学校门,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沉溺于手机游戏……大三下学期,他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圆梦行动——到偏远艰苦的地方支教”可知,他一上大学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想去偏远艰苦的地方支教。所以,他和一个有理想的人;依据“他日夜苦读,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学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可知,为了心中的目标,他日夜苦读,勤奋学习。所以,他是一个勤奋努力的人;依据“想去偏远艰苦的地方支教”可知,他是一个有勇气、有魄力的人。依据④段“几个月过去,一切都有了转变,那些辍学的孩子已经陆续返回学校”可知,他积极动员孩子们回学校学习。所以,他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三)(12分)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甲】小石潭记(节选)唐·柳宗元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东坡海南食蚝明·陆树声东坡在海南①,食蚝而美,贻书叔党②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选自明代陆树声所著《清暑笔谈》,书中记载的这则东坡轶事,是颇能反映苏轼幽默感的一篇小品文。)注:①海南,当时的海南是蛮荒之地,生活艰苦。②叔党:苏轼的小儿子苏过,字书党。1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潭中鱼可百许头()(2)凄神寒骨()(3)贻书叔党()(4)使士大夫而乐南()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贤君子望人”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以至鸟兽木石 D.策之不以其道18.将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19.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曾这样评价:“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请联系甲、乙两文,运用对比手法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6.①.大约②.使……感到凄凉③.书信④.以……为乐17.B18.(1)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2)不要让朝廷中的士大夫们知道这件事,否则那些官吏员们恐怕会争着设法调到海南来做官,来分享鲜美的牡蛎美味佳肴了。19.示例:甲文中柳宗元面对小石潭游鱼“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美景,徒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悲凉,实乃境由心生也;而乙文中,苏轼被贬到海南,但他却能自得其乐,用他独有的生活情趣挖掘了“生蚝”这种美味,还写信给小儿子让他保守秘密,用诙谐之语调侃并自嘲被贬的经历,可见他在最窘迫、最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在琐细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乐趣,柳苏对照,苏之“乐观”不言而喻。
【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可:大约。(2)句意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凄:使……感到凄凉。(3)句意为:于是写信给儿子苏过说。书:书信。(4)句意为:让士大夫们以南迁为乐。乐:以……为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以贤君子望人”:用贤明君子的风度看待别人。“以”:介词,用。A.介词,因为;B.介词,用;C.连词,以至于;D.介词,按照;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重点词语:(1)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2)令,让;知,知道;恐,恐怕;以,来。【1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甲文原文可知,柳完元看到水中游鱼“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心中也是快乐的。结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这种快乐只是表象,因为被贬而产生的抑郁之情一旦被环境所触发,就立刻显现出来,由乐转忧。乐是表现,忧是实质。乙文中,苏轼的“乐”却是他的本性。他被贬海南,当时的海南是蛮荒之地,生活艰苦。但他却不以为意,不改吃货本色。“食蚝而美”写他吃到生蚝,就觉得美味,还细心地比较两种吃法的优劣。并且以开玩笑的口吻告诉儿子,不让他对别人说,害怕那些北方的官员知道了,就会纷纷要求贬到海南,与他争抢这一美味。由此可见,他在最窘迫、最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努力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柳宗元之“乐”只是表象,苏轼之“乐”却是天性,是胸襟。【点睛】参考译文:【甲】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乙】苏东坡在海南的时候,喜欢吃海南的牡蛎,并认为味道很鲜美,于是写信给儿子苏过说:“不要让朝廷中的士大夫们知道这件事,否则那些官吏员们恐怕会争着设法调到海南来做官,来分享鲜美的牡蛎美味佳肴了。”让士大夫们以南迁为乐,那么,那些忌恨排挤苏东坡的人就不会让他到海南了。有人认为苏东坡写这种话,是用贤明君子的风度看待别人。(四)诗歌鉴赏。(4分)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0.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寓意。请仿照示例,从所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21.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答案】20.示例:《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写雎鸠鸟和鸣,以引起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青年男女的爱情。21.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所学诗文中选取一个运用“兴”这一手法的句子仿照例句进行分析即可。例句先点明以什么起光,然后引出后文的什么内容。示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起兴,引出下文对于有品德高尚之人的陋室的描写。【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怀化2024年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选调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模切烫印两用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微调双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安全控制芯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塑料四辊压延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乳胶漆调色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人体工学型电脑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鼓式制动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钢板清洗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属自攻螺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上海市秋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整理版)
-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路缘石安装一级安全交底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LS/T 1226-2022粮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
- 直线加速器专项施工方案
- 联苯二氯苄生产工艺及产排污分析
- 储能设备项目采购供应质量管理方案
- 美国房地产市场特征、框架与周期演变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