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讲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一、选择题1.(2024·浙江绍兴一模)“‘隆礼’‘性伪’‘劝学’和‘天人之分’,构成了以改造主观世界为根本精神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更具物质实践性格和以人类为主体的博大气概。”此论述提及的是()A.老子的思想 B.孟子的思想C.庄子的思想 D.荀子的思想2.(2023·浙江高三校联考)先秦很多思想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中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A.道法自然 B.天人合一C.以天下为己任 D.为政以德3.(2023·浙江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D.晚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等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4.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并制礼作乐;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管子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反映出()A.儒家学说以民本思想为核心B.中国古代思想的民主化色彩C.以人为本根植于久远的传统D.思想始终为政治服务的特质5.有学者认为质朴、务实、外向、功利是秦文化的主要特征,相较于六国文化而言,秦文化是落后的,用相对落后的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学者重在强调()A.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B.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D.秦朝灭亡的主观原因6.(2023·浙江绍兴统考模拟预测)汉字是起源于中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也可以成为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据此可知,汉字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是()A.本土性与多样性B.多样性与连续性C.包容性与凝聚性D.连续性与凝聚性7.研究发现,距今大约5000年,人类普遍遭遇洪灾,中外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如果我们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中提炼关键词,那么大禹治水可以被概括为治、堵、败、疏、成,而诺亚方舟则可以概括为逃、淘汰、选择、拯救。据此推断最准确的是()A.中国自古崇尚科学精神B.西方自古缺乏进取精神C.中国文化讲究和谐相处D.西方文化崇尚理性法治8.下表是宋代理学家的言论。由此可知,他们()言论出处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程颐、程颢《二程遗书》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盖天理只是人事中之理,而具于心者也。天理在中而著见于事,人事在外而根于中。天理其体而人事其用也陈淳《北溪字义》A.将封建礼义和天理相结合B.完成了儒家信仰的理论重建C.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对立D.发展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9.明清之际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把学术研究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或以复兴古学(经学)为己任;或独辟蹊径,开诸子学研究新风气;或探究“切用于世”的学问;或会通西学,倾心于“质测之学”的研究。他们的研究()A.批判和否定了孔孟儒学B.促使正统思想发生改变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抨击了理学的空疏之弊10.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这种思潮的出现()A.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导致国家走向分裂和动荡不安C.是江南经济不断得到开发的结果D.是传统文化多维度融合的产物11.杂字书是明清时期收集生活中常用字汇编而成的识字读物,多由无名塾师编撰,流传广泛。《山东庄农日用杂字》提及: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妇女杂字》中有:劝尔妇女,识字为先,居家度日,务要淑贤。这反映了当时()A.学术文化重心下移B.崇实致用的思想观念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12.(2023·浙江名校联盟二次联考)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此后他还指出:近代西方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民族主义。这些思想()A.使华夏民族认同感开始形成B.为维新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C.抵制了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D.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13.利玛窦被评为公元第二千年内(1000—1999年)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天主教会评价他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沟通和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将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下列对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认识中准确的是()A.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B.成为淡化中国民族意识的手段C.丰富了中国的数学学习和研究D.推动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4.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古时期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削弱宗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B.推动欧洲近代化的进程C.标志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推动近代欧洲的对外扩张15.伏尔泰把《赵氏孤儿》中的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这说明()A.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普适性C.启蒙思想的源头是孔子的思想D.借用中国学术成为近代西方风潮二、非选择题16.(2023·浙江名校联盟三次联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自我完善,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各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隋唐以后,东亚汉文化圈并非中国一个国家所创造的文化,而是东亚国家,特别是东方的朝鲜、日本等国家与中国共同创造的文化。一方面,它是一个文化大融合与借鉴的过程,包括吸收印度和其他西域文化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东亚各国之间形成了重要的文化互动。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而华夏文明也从周边各国获得了新鲜血液。总之,在接受华夏汉文化的同时,东亚各国并未失去其文明的个性。——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三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这一时段的困境,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以致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19世纪末,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墨法三家思想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概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其对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亚汉文化圈的特点,并用史实说明隋唐以后汉文化圈互动对朝鲜半岛典章制度和学术文化方面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华文化向近现代转型时期的特点及其“出路”,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发展的角度阐述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17.(2023·浙江杭州六县九校高二下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墨子材料二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学家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周边国家大量的僧侣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将茶的种植方式传播到了各自的国家和地区。譬如朝鲜和日本,茶文化传到这些国家后便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在海外的殖民贸易在本质上是以国家组织的形式对落后地区的资源掠夺,但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的茶文化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摘编自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所学,从国家治理角度概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中国茶文化传播的特点。请分别指出日本和英国在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的茶文化。
1.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荀子推崇孔子思想,主张“礼仪之治”,主张“天人相分”(《天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主张“化性起伪”的性恶论,因此不仅“隆礼”且强调“重法”,晚年代表作《劝学》,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主观世界,故选D项;老子强调顺其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孟子主张民本、仁政、性善等,与材料“性伪”不符,排除B项;庄子主张“清静无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与材料“天人之分”“改造主观世界”等不符,排除C项。2.D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D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天人合一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主张,排除B项;以天下为己任出自《南史·孔休源传》,是唐朝时期所著,排除C项。3.B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故选B项;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排除A项;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排除C项;明末清初,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等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排除D项。4.C据材料可知,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而不是民本,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趋势是专制权力不断增强,“民主化色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不被统治者接受,“始终为政治服务”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5.B学者认为秦没能吸收六国先进文化,及时调整统治思想,依然用落后的秦文化治理大一统国家,最终结果是秦的灭亡,可见学者重在强调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故选B项。6.D据材料“汉字是起源于中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连续性;据材料“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体现出文字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性,D项正确。7.C结合所学知识,大禹治水通过“疏”而“成”,与之对应的是诺亚方舟更多体现的是“逃”或者寄希望于神的“拯救”,说明中国文化讲究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选C项。8.A据材料可知,“礼”的根本就是“理”,将儒家倡导的礼义道德与天理相结合,故选A项;心学的出现完成了儒家信仰的理论重建,排除B项;材料中讲述的是礼义道德和理的关系,并非将天理与人欲对立,排除C项;材料中讲述礼义道德和理的关系,与德治无关,排除D项。9.D据材料可知,这些思想家的研究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追求,抨击了理学的空疏之弊,故选D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不是对孔孟儒学的否定而是批判继承,排除A项;从汉武帝尊崇儒术后,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学,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思想家对于实际学问的追求而不是民主思想,排除C项。10.D据材料可知,玄学将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维度融合,故选D项;“从根本上”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玄学的出现是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和动荡不安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项;玄学的产生与流行并没有明确的地域性,与江南经济的开发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11.B据材料可知,当时的杂字书的内容广泛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劝导百姓重视农业生产和女性注意识字为先,脚踏实地经营家庭生活,体现了崇实致用的观念,故选B项。12.D据材料可知,随着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近代西方民族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梁启超提出和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这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发展,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认同感就已经产生,排除A项;此时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排除B项;“抵制了”说法错误,排除C项。13.C据材料可知,利玛窦来华为中国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数学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利玛窦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华而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要到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利玛窦传播科学知识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表现,故“成为淡化中国民族意识的手段”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启蒙思想17世纪左右在法国达到高潮,传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利玛窦来华时期启蒙思想无法在中国传播,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4.B题干提及四大发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逐渐摆脱古代和中古时期,结合所学可知,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推动欧洲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教育机构教师招聘与教师激励机制合作协议3篇
-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考核试卷
- 《医学科普类文本翻译中连贯性的再现》
- 2024年二零二四年度正规互联网公司劳动合同范本3篇
- 填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罕见病的康复
- 高血压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关系
- 行业政策法规影响-洞察分析
- 2024年度绿色建筑产业股权转让补偿协议3篇
- 艺术批评与审美标准-洞察分析
- 2024-2030年中国金华火腿腌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家用小家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课件
- 监理对进度控制的目标及方法措施
- 环保项目荒山租赁协议模板
- xx单位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2.0
- 2024年度校园体育设施维修保养合同
- 机电一体化项目职业技能大赛试题(SX-815Q)
- 电厂应急物资培训
-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