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7/16/wKhkGWbGi9yAUJYDAAHAsGFXq1U156.jp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7/16/wKhkGWbGi9yAUJYDAAHAsGFXq1U1562.jp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7/16/wKhkGWbGi9yAUJYDAAHAsGFXq1U1563.jp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7/16/wKhkGWbGi9yAUJYDAAHAsGFXq1U1564.jp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7/16/wKhkGWbGi9yAUJYDAAHAsGFXq1U1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文言文二则
国教学目标
1.会写“援、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雷
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蹲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
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霞
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下棋吧?来说说你们学习下棋(围棋或者象棋)时有什
么感悟吧!(唤起生对下棋场面的回忆,从而进入课文。)
2.板书课题。说说“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告子上》里面的一篇文章,看看两个
生跟随他们的老师弈秋一起学习下棋时,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组成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穿(yi)秋弓缴(zhu6)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援”“射”“俱”,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走近作者,正确断句。
1.作者孟子:[占戈]国时期思想家、[正攵]口台]家、教育家。名轲,字子
舆。他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
O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程度的问
题时举的一个案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
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通读课文,感知整体。
1.默读课文,并根据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两个生跟同一位老师学习,因为两人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3.通读课文,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阐明了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理解深意,背诵课文。
1.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专心致志和三心二意的区别。
(“专心致志”意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
认真地去做某件事。“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
2.流畅地背诵课文。
(重点熟读第二句话并理解“惟弈秋之为听”“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然后理解结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最后连贯在一起进
行背诵。)
3.生试背。
4.指名背诵。
5.联系实际说一说,学习了本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虽然我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生,但是,因为每个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所以产
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
6.用自己的话给同桌或者朋友、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最重要的是深刻领
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b板书设计
学弈
另:胃丁曙获}态度决定成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或者朋友就某一事件展开过辩
论?辩论到最后是否有结果?结果是什么?(唤起生对辩论的兴趣)
2.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游学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两个小孩在辩论,他
们在辩论什么呢?(板书课题)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两个小孩在辩论什么,
到底谁说的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阅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解(bidn)日盘毒(yil)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并理解词义。
着重分析指导“辩”,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孔子东游的时候,遇见两个小孩在为日出离人近还是日中离人近辩论无果,
于是问孔子,孔子也不能决断。)
2.通读课文,为什么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而另一儿
却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是从大小角度〈视觉》看问题,另一儿是从人对阳光的感受〈触觉〉看问
题。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
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3.怎样理解“孔子不能决也”?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
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可耻,这也是孔子提倡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的道理所在。)
4.自[由]朗读课文,准确断句。
重点指导:(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孰为汝/多知乎?
四、交流探讨,理清结构。
1.第一层,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是故事的起因。
2.第二层,写两小儿对争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各自的依据,是故事的经过,
也是主要部分。
3.第三层,写孔子不能决断两小儿谁是谁非,这是结果。也就是说,这篇文言
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
五、课堂延伸拓展。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
是……)
2.同学们,我们来给两个小孩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
技发展的现状吧。
3.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的感受。
白板书设计
日初出日中
(一儿:近(大)远(小)
两小儿辩日|一儿:远(凉)近(热)
(孔子:不能决也
画教学反思
1.引导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使生理解透彻。
2.让生理解文章大意后,复述故事,培养了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5表里的生物
国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
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
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
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
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
I司。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蝇(xi©)子等(b。)子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
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
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
(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
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
“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
(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这个“美丽
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
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课堂小结。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
然后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
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点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一段
幼稚可笑的经历。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认知下,到发现手表
发声和谐的好奇,再到推测表里有生物,最后到作者懂得其中道理,不说“有一个
小蝎子在表里”为止。)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强烈好奇心以及
想探究事物本质的煎熬。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示表里的生物。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父亲,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
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点名说说这些描写哪些让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下列问题。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
象,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
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听声音,想伸手摸一摸表。父亲却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
动,“我”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好奇心强。)
⑶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些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渴求知识、求知欲强)
三、深入学习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
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
物。
(表达了作者的惊讶之情,整段表现了“我”弄清事情缘由之后的满足和愉
悦。)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
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有疑惑,但是整段侧重于表现美妙声音带来的愉悦。)
3.课文中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嵋嵋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
在表里。慢慢长大了,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所以不说了。)
四、拓展延伸。
1.童年的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提示:重点在好奇心的产生和探究的过程上。)
2.文章中多处使用了引号,说说它的作用。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作用: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需
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等。)
3.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童年的事件是人生的珍宝?
(童年时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4.作业: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提示:注意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
日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知——好奇]思考观察探索
〔猜测一一证实J
画教学反思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生搜集关于生物声音的相关情况,进而激发生学习
的兴趣,增强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时,重视生自读自悟,引导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
方法,同时重视联系实际,激发生的回忆,提高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国教学目标
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雷
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
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13雷
Q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生对真理
这个话题的兴趣)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一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
单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的道理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
I司。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ckm)生锲(qi。)而不舍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
范。(“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
不要忘写倒数第二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
“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一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
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指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
了真理。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
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的区别和联系。)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
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
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4.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
样的启发。
(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直觉,有求知的欲望,有不断质疑、勇于探索
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开疑问,发现
真理。)
四、交流探讨,见微知著。
三个事例中,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的?默读课文,找到并勾画出来。推此说
说你有什么想法。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口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
[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他感到很奇圣连忙叫醒儿子……”
2.我发现,他们都是从生活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见微
知著)
五、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然后怎样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
这个论点的。这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先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用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层层深入。)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
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追根溯源,直到解决,进而得出真理。下面这节
课就让我们从文章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谈起。
二、朗读课文,分清详略。
1.全文写了三段论据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中间是怎么衔接起来的?
(“无独有偶一一”“最有趣的是一一":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2.朗读课文,思考在三段论据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个人都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并且都抓.住问题不放,锲而不舍,追根寻
底,最终发现真理。)
三、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第一个事例中的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
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谢[皮]罗紧紧抓.住
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终凭着对科学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
精神得出了真理。)
2.第二个事例中的密卡尔[逊]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
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
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经过研究,
最终魏格纳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3.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转动起来,在百
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发现他的真理的?
(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4.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一
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叙述的。)
四、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
(开头第1自然段直接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结尾引用华
罗[庚]教授的话:“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呼应开头,起
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
2.学习了本篇课文,你知道议论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自己的观点阐释
清楚吗?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
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3.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是否知道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其用词鲜明、生
动。)
白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
(洗澡水的漩涡)
百个问号之后蚯蚓的分布日常生活发现问题
(睡觉时眼珠转动)
画教学反思
教学时,重视生自读自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重视联系生
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真理。
17*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
国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未来的上学方式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的方法。幅
3.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m
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
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唤起生对未来学校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走进未来的学校,感受
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们的学校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
1司O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鄙夷不屑(xie)憎晋(wu)
3.了解课文中四个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憎恶(喜爱厌恶)失望(希望绝望)鄙夷(崇拜鄙视)高傲(谦虚
傲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学校教育模式的
假想和反思。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2.通读课文,思考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质印刷的书中
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
(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老师是真
人。)
3.默读课文思考: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完成表格。
现在未来
学习地点专门的学校家里
授课老师真人机器人
学习同样的课程,一起学单独学习,人机对话;因材施教,根
学习模式
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据生情况调整进度
学习氛围和谐、开心、有趣讨厌、让人憎恶
四、交流探讨,拓展延伸。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教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玛琪不喜欢“未来教育”。她厌恶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反复出现
的挫败感。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调和了“幻想”和
“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这样写也能暴露出教育中那些持续性、本质性的问
题,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演进而消失。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深
入思考的线索。)
2.你对未来学校有什么期待?发挥想象,描写一下吧!
(未来的学校足够安全。陌生人不能轻易进入。当我单独走进,或者和一群
小伙伴走进时,系统会自动快速识另U,经过认证后“躺”的一声,门就自动打开。
等走进了学校,门会自动关上。)
五、领悟这篇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
1.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想象奇特生动。
2.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展开。
3.情节推进严谨,层次清晰,情节发展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板书设计
'一本真正的书
皱皱巴巴全神贯注
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鄙夷不屑讨厌憎恶
真人老师机器人老师
、结尾点题
画教学反思
1.文章写的是玛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校”极度憎恶,流露出她内心的
孤独;因为没有同伴在“笑啊、喊啊",没有同伴“一块儿回家”,没有同伴“互
相帮助”“互相讨论”,以至于她在孤独无趣中学习。孩子需要同伴,需要交
流。
2.文章在反思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的倾向:过分依赖科技手段,忽视孩子
的集体生活和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小说深刻流露出作者对科技
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口语交际辩论
国教学目标
1.学习辩论的特点,掌握辩论的技巧。
2.引导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生的思辨水平。0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树立生的自信心。—
的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一件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真理,往往用到辩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辩论的
相关知识和技巧。
二、精彩赏析,借鉴学习。
1.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让我们佩服的,就是他雄辩
的口才,他曾在江东“舌[占戈]群儒”,一举促成了孙刘联盟。下面我们就一起
来欣赏“诸葛亮舌[占戈]群儒”。
2.观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占戈]群儒”的片段,在看的过程中,请
同学们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观察视频中诸葛亮的表现,对诸葛亮的语言、
说话内容做分析,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舌[占戈]群儒”。
3.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辩论的
特点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
(高超的语言技巧、各个击破、先守后攻)
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
阅读课文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辩论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辩论必须遵守的原则。
1.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
任何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甚至恶言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对方人格的言
行都是不道德的。只有遵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才能达到辩论
的目的。
2.审美原则。
(1)语言美。条理清晰的语言,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2)形象美。美好的公众形象。
具体表现为: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庄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饶人,不骄不
躁;失势不馁,屡败屡[占戈]o
(二)辩论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2.要做辩论前的准备,包括搜集论证己方观点和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3.辩论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用事实说话。
4.最后要总结陈词,全面总结本方观点。
(三)辩论前的准备。
1.辩论者对于自己所持的论点要进行自我诘难与反复推敲,保证论点的正确
性。
2.要搜集和掌握足够数量的支持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
3.要反复检验和推敲语言表达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表现力。
四、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怎样提高辩论的水平?
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把握开局主动。
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充足的自信,显
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
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2.确保语言干净利落。
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余的语言,以酣畅淋漓的情感、干净
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每句话都有“[占戈]斗力”。
3.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
抓.住对手主要观点中的核心的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才有效率。
4.争取牵制对方。
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音量中,尝试
判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
声夺人。取得优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
将教材中列举的辩论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盒子内。每个小组派代表
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本组辩论题目,与其他同一题目的小组进行辩论练
习。
要求:辩论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力
求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般说话的技巧,还包括说话人
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他有关的因素。在辩论中,每
位同学发言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精练语言;另外,怎样在最短
的时间内向对方同学提出质疑,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敏锐地抓.住对方的漏洞,
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完善的地方。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
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
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日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辩论
道德原则明确观点
例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不仅培养了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辩证思维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
国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神奇的未来世
界。
2.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西
Q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轻松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的《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是什么类型的文
章吗?(科幻类)
2.文中玛琪的机器人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玛琪做地理测试,玛琪非常痛苦,
但是机器人老师知道吗?(不知道,它是一台机器,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去教
生。)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下,托米的机器人老师为什么被搬走一个月?(因为历史那
部分内容完全显示不出图像。)
4.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现在让你在一个机器人老师和一个真人老师中选择
一个,你更希望是哪个老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生
自[由]发言:机器人老师的优点是可以就同一内容反复讲解,不知疲倦;而真人老
师的优点是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个别辅导。缺点也各不相同……)
5.未来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的,未来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呢?未来的农场又是
怎样种植的呢?未来的……
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让想象插上科技的翅膀,带领我们奔向未来的世
界吧。(板书:插上科学的翅膀)
二、自[由]讨论,启发思路。
1.各位小科学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去写。(生自[由]
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引导生先说出自己所描写的领域、范围或者方向等。
(2)同学们,我们勾画的未来蓝图如此美好、如此神奇,那么,要怎样把这些
美好详略得当地描写出来呢?(此处可作重点描写部分的探讨和简略描写部分的
探讨。)
(3)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生想象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典型事例可
以体现。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能够突出想
象的特点。)
三、整理思路,解析题目,自[由]习作。
1.整理思路: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什么内容,想想神奇在哪里。生先把
思路整理出来。
2.老师讲解标题的重点,给生讲解如何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起来。
(1)特点(生归纳):
①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
式化了的知识。
②翅膀:翅膀(或翼)是生物的一种飞行器官。翅膀的作用主要是飞行时提供
前进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③飞:字面意思是非常迅速地快跑,像飞起来一样,有风驰电掣的意思。
(2)事例(生思考):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就是插上先进技术飞起来。
3.结构安排:选出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飞起来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
必须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三个事例可安排一个详写,两个略写。
4.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
的是未来的某某领域的神奇,事例能体现神奇的特点,语言通顺流畅,等等。
五、课堂小结。
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作为出发点,运用典型的事例来描写未来某
个领域的形象特点,掌握刻画未来的技巧。
六、拓展延伸。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未
来神奇的画面。(看看是否刻画到位)
曰板书设计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
D大胆想象
神奇J
详略得当
画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同学们缺少
想象力,缺少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创造性思
维。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在引导生注意词句积累和开发生的想象力方面不
够重视,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五
国教学目标
1.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并且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或者及时查
资料。
2.懂得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阐述出
来。
3.积累名言警句,养成思辨的好习惯。西
Q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都是哪种类型
的?你用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管理计划
- 2025年智能马桶盖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模量玻璃纤维纱项目发展计划
- 移动支付系统研发合作协议
- 从寓言故事看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教育
- 公司信息化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手册
- racemic-Nornicot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安全协议书
- Cholesterol-n-Octano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5-Bromo-6-chloropyrazin-2-am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年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附答案
- 小学五年级奥数竞赛试题(含答案)
- 危化品运输安全紧急救援与处理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高数(大一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监测技术规范
- 北方春节的十大风俗
- 姓丁的研究报告作文
- 医院审计科长述职报告
- 2024年国家电投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