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教案
1.题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2.内容: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要研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
系,我们同样可以从最简单的两个用电器的并联电
路开始。
如图15.5-3.两个灯泡并联流过人B、C各
点的电流可能有什么关系?请做出猜想图155-3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设计实验电路请在下面空白处分别画出
用电流表测置8、C三点电流的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3.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并把操作
中出现的问题简明扼要地写下来。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
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4点电流乙/A6点电流4/AC点电流/c/A
灯泡L1、L并联
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你的猜测正确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本要求:(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
问环节。(2)讲清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一、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步骤、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3.会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2.教学难
点:能正确连接电路,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上节课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那么并联电路的电流有怎样的规律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问题】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是不是
也处处相等呢?
【猜想】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或者之积?
【活动】设计实验,链接一个并联电路,分别用电流表测量A、
B、C三个点的电流,记录电流表读数并进行比较。
【结果】干路电流表读数等于两个支路电流表读数之和。
【知识】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课后练习题3、4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
思考混合电路干路电流如何计算。
四、板书设计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并联电路TH
।---♦uf~I
a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C=L+1B
五、教学反思
1.题目:《内能》
2.内容:
内能
也想想议议
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
推动瓶宸的能量来自嘶里?
我们知道.运动的物体口有动能.运动的分子
也同样其行动能(图13.2-1)构成物质的分子在
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
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除此之外,由于分子之
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
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图13.2-2)
国13.2“运动音的足球具仃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动旋,运动拧的分了也11“动
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internalenergy)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
焦耳C
长在空中的足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
足球在空中飞行,还具有动能空中运动的足球除
了整体具有机械能外.同时还具有内能。机械能与
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q物体内部圉13.2-2弹)5形变时具有势
能相吸引或排斥的分「也
分广的热运动和分广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14有势能
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一
3.基本要求:
(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2)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3)配合教学你内容适当板书。
内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概念。
2.能简单的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通过练习旧知,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概括出什么是内能。
4.知道物体的内能的影响因素,并将内能知识应用于生活现象的
解释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物体的内能。
2.教学难点:理解分子势能和物体内能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演示实验导入:加热密闭试管中的水。可观察
到,水沸腾后塞子飞出去,试管中出现白气。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推动塞子的能量来自哪里?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内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学生思考。结合大屏
幕图片提问:什么是动能呢?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分子热运动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回忆并回答。
【知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
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就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力(引力与斥力)。
【问题】抛起的篮球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具有势能,分子间也存在
相互吸引的力,分子具有势能吗?
【知识】互相吸引的分子具有势能。
【问题】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
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
【知识】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所以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
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活动】学生归纳,教师完善,得出内能的概念。
【知识】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
和,叫做分子的内能。
【活动】概念辨析: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吗?
【知识】内能是分子具有的能,与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及相互作
用有关的能。机械能是物体作为整体所具有的能,与物体机械运动有
关的能。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不同形式的能。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回顾导入的问题,学生回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
思考低温物体是否具内能?
四、板书设计
内能
一、内能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二、内能和机械能
五、教学反思
1.题目:《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
2.内容:
通路断路短路
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作的
电路叫做通路。电路中如果某处被切断.电路中就
不会有电流流过,这种情况叫做断路。直接用导线
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做短路。
电源被短路,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
烧坏,这是不允许的。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有接
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Q演示
图1527是由一个小灯泡、一个
LED、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的电
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发光。
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
你会看到小灯泡熄灭了,而LED还
发光。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实验现象表明,小灯泡被短接而熄
m15.2-7发光的小灯泡会熄灭吗?
灭.电流流经外加导线而绕过了小灯泡。
动手动脑学物瑁
I.S15.2-8*4.Mt
池AU电瓜生逢抽越长
衲电4良・4<ffiI5.2-H
乙中用电示导施.
逢他帼废的电Q.
2.在图15.29中有电Wisja连接玩R电
1H*.电聋*升美.看ME/k线A示导及把它们逢*事.他仔门”10正拿工作.
*岳出帕左的电4网,电子n忤可以用一—!电子。每卜”这蝉的得呆.
[O]Kit
■咏
mis-w连接电Hittmisj.io常用T电m的州同
3.1仁邕15210所示种子电M抬拘留.MTMtt
H.电叁是名解格遣的?&舅中4出电沈渡过衲路母.
)5播出手电修的电跄留.
4.圉152”£%入爆推粕电幕.小电动Mfit”
3?A林特的耶根导线上打一个-X-.♦.禾速槌导线
不妥.Mt正■排上的导屹息出A.并在三根身豉上令
W标嗝电池的方向.仁
5.ffl15.2-12乙中.5有一愎导处林幡而使小方m152-n电动机*转”,
漉轴M8.+把这根导蚊找出n.位上加打一个-X-
mH3.I2纪*林的找出东
3.基本要求:
(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2)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3)试讲时间:十分钟。
电路短路断路通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的原因和工作原理,能够正确连接电路。
2.通过演示,进一步了解通路、断路和短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的能力,以及针对不同问题的特点灵活解决的能力。
3.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激发进一步
探究电的兴趣和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通路断路和短路的工作原理,能够区分断路通
路与短路
2.教学难点:用通路、断路和短路的工作原理看懂简单的电路图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上节课的所学知识电路的构
成,以及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可以直接用
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吗?如果可以会出现怎样的事故呢?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教学
【问题】电路中如果某处被切断,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流过,这
种情况叫做断路。如果用导线将正负极直接连接起来会有怎样的实验
现象呢?
【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图15.2-7是由一个小灯泡、一个LED、
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发光。
引导学生画出相应的实验电路图。
【知识】
【活动】教师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同学们发现小灯泡熄灭了,而LED还发光。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
【知识】小灯泡被短接而熄灭,电流流经外加导线而绕过了小灯
泡。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
做该用电器被短接。而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种
情况叫做短路。
【问题】电路短路后会有哪些安全事故呢?
【知识】电源被短路,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问题】实验电路中为什么要加一个LED灯呢?
【知识】加LED灯的原因是为保护电源不被短路。
3.巩固提高
在学了电流的三种状态以后,我们来判断下面哪些灯泡会发光呢?
图1是正常的通路,电流由正极流出,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流入,
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经过到导线流到电池的负极,再由
负极流向正极,形成一条回路,所以小灯泡亮了。
图2和图1一样,也是正常的通路,所以小灯泡亮了。图3很明
显是断路图,导线没有连接到电池的负极,所以小灯泡不会亮。图4
是短路图,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所以小灯泡也不会亮!
4.小结作业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作业:上网搜集资料了解电路短路断
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四、板书设计
通路断路短路
一、断路
电路中如果某处被切断,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流过
二、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1.题目:《蒸发》
2.内容:
蒸发
洒了水的地面、隙在阳光F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几
这是由于水汽化,变成「气体这种在任何温度F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
发(evaporation)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Q想想做做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
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J
手背擦上酒精后,随若酒精的蒸发,擦酒精的位
置会感到凉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
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夏天在地面上洒
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时吸热来降低温度。
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
理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
图3.3-5中,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
特别冷;天热时.狗整把舌头伸出来°你能解释这图
些现象吗?
3.基本要求:
(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2)讲清蒸发的特点。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蒸发。
蒸发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是吸热过程。
2.通过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
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树立学生靠实
验得出结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教学难点:蒸发制冷以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演示导入: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写一个“物”
字,过一会儿,字不见了,从而引出课题:蒸发。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举例,引导学生说明原因。(1)家里鱼缸的水慢慢变
少;(2)春夏秋季温度无论如何变化,湿衣服都能晾干;(3)一个
表面干瘪的苹果,里面却比较新鲜。
【知识】总结蒸发的定义:在任意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
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活动】利用夏季和冬季晒衣服的例子,引导学生猜想影响蒸发
快慢的例子?
【知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
【活动】利用同一温度环境下,一碗水和一碗倒在水平地面上的
水的例子,引导学生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例子?
【知识】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活动】利用同一温度环境下,一件无风吹拂的衣服和有风吹拂
的衣服,引导学生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例子?
【知识】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蒸发越快。
【问题】蒸发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活动】用蘸着酒精的棉花擦拭手指,让学生感受手指的感觉。
【知识】手指感觉凉凉的,说明蒸发是吸热过程。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联系生活,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利用了蒸发吸热的特
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
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思考加快和减慢蒸发速
度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一、蒸发定义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三、蒸发是吸热过程
五、教学反思
1.题目:有用功和额外功
2.内容:
有用功和额外功
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
o演示
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1.如图12.3-1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
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2.如图12.3/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
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
算拉力所做的功。
这两次拉力所做的功一样吗?为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两次实验中钩码被提升
了相同的高度,但第二次拉力做的功反而要多一些。
这说明,尽管使用动滑轮会省力,但由于滑轮本
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多
做功。
在上面的实验中,无论是否使用滑轮,钩码
都被提升了,这部分功是必须要做的,叫做有用功,
用卬仲表示。若用滑轮组提升钩码,我们还不得不
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部分
功叫做额外功,用W里表示。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
用W总表示。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为
3.基本要求:(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
问环节。(2)讲清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关系。(3)试讲时间为
十分钟。
有用功和额外功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效率的测量原理并通过实验得出影响机械效率大小
的因素。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3.培养物理学习的热
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及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得出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
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演示实验:动滑轮是否省功。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
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
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问题】这两次拉力所做的功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两次实验中钩码被提升了相同的
高度,但第二次拉力做的功反而要多一些。这说明,尽管使用动滑轮
会省力,但由于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
多做功。
【知识】在上面的实验中,无论是否使用滑轮,钩码都被提升了,
这部分功是必须要做的,也是对我们直接有用的,所以叫做有用功,
用W有表示。若用滑轮组提升钩码,我们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
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部分功叫做额
外功,用w额表示。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
用W总表不。
【活动】讨论: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
【知识】W总=亚额+\¥有。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判断不同机械的有用功和额外功。
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
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思考四、板书设计
有用功和额外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此育:必须要做的功
少额: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
力等所做的功
印中总共做的功
二、关系
以=%额+%
五、教学反思
1.题目:《等势面》
2.内容:
I等势面
在地图中.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势的高低(图10.2-2130“,-7
12DaZ----7
与此相似,在电场的图示中常用等势面来表示电势的高低。
在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作等势面
(equipotentialsurface)0与电场线的功能相似.等势面也是
用来形象地描绘电场的。等势而与电场线后什么关系呢?
ffi102-2
在同•个等势面匕,任何两点的电势都相等。所以.
在同一个等势向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由此可知.
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电场强度的方向垂宜。这►这里讨论等势面与电场
是因为,假如不垂宜,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线的关系时用到了反证法,
W.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解电力就要做功.这与这个面反证法是科学研究中重要
是等势面矛盾。前面已经说过,沿柠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辽林方法。
越来越低。所以,概括起来就是: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
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图10.2-3是几种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每幅图中.
两个相邻的等势面间的电势差是相等的。
3.基本要求:(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
问环节。(2)讲清等势面的特点。(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等势面。
等势面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等势面的做功特点及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2.在探究过
程中掌握反证法的探究方法。3.培养物理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等势面的做功特点及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2.教
学难点:等势面的做功特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在地图中,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
势的高低。与此相似,在电场的图示中常用等势面来表示电势的高低。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学生画图:在点电荷的电场中找到电势相等的点。
【知识】在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作等势面。
【问题】与电场线的功能相似,等势面也是用来形象地描绘电场
的。等势面与电场线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在同一个等势面上,任何两点的电势都相等。所以,在
同一个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由此可知,等势面一定
跟电场线垂直,即跟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
【活动】反证法:假如不垂直,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
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与这个面是等势面
矛盾。
【知识】前面已经说过,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所
以,概括起来就是: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
向电势低的等势面。(结合板书)
【活动】画正、负点电荷以及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并分析特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联系生活,习惯上,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零势能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
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思考电势高低跟重力场
中位置高低的区别和联系。
四、板书设计
等势面
1.定义:电势相同
2.特点:
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
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1.,
五、教学反思
1.题目:《磁感线》
2.内容:
|磁感线
小磁针有两个磁极,它在磁场中静止后就会显示出这
•点的磁场对小破针N极和S极作用力的方向物理学中
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实验中我们常用铁屑的分布来反映磁场的分布
观察常见磁场的分布
在条形磁体上方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
上均匀地撒一层细铁屑,细铁屑就在磁场里磁化
成了“小磁针”。轻敲玻璃板,细铁屑就会有规
则地排列起来C
再将通电直导线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营运文件管理办法
- 临沂市容积率管理办法
- 乌市垃圾倾倒管理办法
- 人才积分考核管理办法
- 产权信息资料管理办法
- 企业监管资金管理办法
- 人员异地办案管理办法
- 会展服务安全管理办法
- 企业规划资质管理办法
- 产品防伪溯源管理办法
- 项目计划管理培训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 给非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
- 品质培训课件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GPU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竞争格局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佛教寺院各项管理制度
- 供水公司维修管理制度
- 宁城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 海底捞服务管理制度
- 公司家属开放日活动方案
- DB14-T 3403-2025 灌木林地造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