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课件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1页
参考课件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2页
参考课件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3页
参考课件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4页
参考课件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第1课时,新文化运动)

“寻”办刊缘起——背景篇“探”杂志主题——内容篇“品”杂志余味——影响篇)“寻”办刊缘起——背景篇请问: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时间留日学生数1914年3796人1915年3111人1916年2790人——转引自周一川《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人数考辩》请回答:

从材料中能得出怎样的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留日学生数骤降。民族危机加深;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寻”办刊缘起——背景篇一战期间中国留日学生数的变化情况表:1915年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图片来源:中国法制史/法史图库/近现代法律史图集)“寻”办刊缘起——背景篇1914年12月冬至,袁世凯率官员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图片来源于:腾讯新闻/历史频道)“寻”办刊缘起——背景篇十二章衮服——古代帝王礼服1914年9月28日,袁世凯在北京孔庙举行祭孔仪式,图为当时参加典礼的官员

——杨红林《1915,中国表情》“寻”办刊缘起——背景篇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民主共和、知识分子文化自觉经济:政治:思想:

“(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梁启超(1873-1929)

“寻”办刊缘起——背景篇“探”杂志主题——内容篇“品”杂志余味——影响篇(图片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藏,实物拍摄)“探”杂志主题——内容篇法语,青年封面设有外国人头像,陈独秀的用意是什么?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915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探”杂志主题——内容篇DemocracyScience“探”杂志主题——内容篇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科学精神和自然科学法则“探”杂志主题——内容篇1916年,《青年杂志》更名《新青年》,为吸引更多读者,将目录提到醒目位置。“探”杂志主题——内容篇封面上,“陈独秀先生主撰”消失不见,但《新青年》的影响依然有限。“探”杂志主题——内容篇一批北大学者加入《新青年》,使其影响迅速扩大。新文化运动中心由上海转向北京。蔡元培(1868-1940)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探”杂志主题——内容篇

北大钟声

——沈嘉蔚198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又名:宽容)“探”杂志主题——内容篇“探”杂志主题——内容篇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胡适(1891-1962)“探”杂志主题——内容篇胡适(1891-1962)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妻丧速归”“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干不了,谢谢!”胡适与黄侃的“文”“白”之争“探”杂志主题——内容篇白话文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提供载体,推动了文化平民化。——《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探”杂志主题——内容篇鲁迅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对旧道德进行猛烈抨击。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郭文景歌剧《狂人日记》“探”杂志主题——内容篇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传统思想。原因:旧道德维护封建统治。请思考:什么是旧道德?为什么要反对?“探”杂志主题——内容篇“探”杂志主题——内容篇

易卜生……主张个人须要充分发达自己的才性,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胡适《易卜生主义》

(《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新道德:提倡自由、男女平等、个性解放“探”杂志主题——内容篇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探”杂志主题——内容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寻”办刊缘起——背景篇“探”杂志主题——内容篇“品”杂志余味——影响篇

讨论:结合教材及以下材料,你认为在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是你完全赞成的,哪些还值得商榷?为什么?(提示:从其产生的影响角度来思考)“品”杂志余味——影响篇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品”杂志余味——影响篇材料一:“《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一些青年……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册材料二:他(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经常夜谈此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册

“品”杂志余味——影响篇材料三:蒋介石阅读《新青年》始于1919年,至1926年,在他的日记中不断出现有关记载。如:1919年12月4日日记云:“看《新青年》。”1919年12月5日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士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1919年12月7日日记云:“看《新青年》,定课程表。”1919年12月10日日记云:“看(《新青年》)易卜生号。”1920年4月9日日记云:“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4月21日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1926年4月22日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1926年5月5日日记云:“下午看《新青年》杂志。”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

“品”杂志余味——影响篇材料四: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材料五:“欲废除孔学,则不可不先废汉文;欲废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钱玄同《论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材料六:“打倒孔家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品”杂志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