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参考课件3_第1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参考课件3_第2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参考课件3_第3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参考课件3_第4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参考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第三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海德格尔“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如果说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那么上述言论使你领悟到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尊师而不盲从,追求真理的一生。感悟先哲请同学结合教材归纳亚里士多德的人生经历。“北方小驹”“学园头脑”“博学家”“教师生涯”一、生平简介前38417岁柏拉图死后前343前335前323-前322北方小驹,出生御医家庭求学雅典,师从柏拉图离开阿卡德米,博学科研重金受聘,开始教师生涯重返雅典,创立吕克昂学园再次离开雅典,郁郁而终阿卡德米学园雅典学院说一说:在学院里为什么柏拉图称亚里士多德为“北方的小马驹”?结合教材32页内容,概括亚里士多德突破柏拉图的学说最突出的表现。(1)哲学思想: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2)政治主张: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材料二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亚里士多德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在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根据材料结合课文知识说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和政治主张的不同。史料链接1、“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的名言()A.孔子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2、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讲练结合领域成

就哲学政治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教育学伦理学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著《形而上学》动植物分类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三段论

中庸之道为什么称亚里士多德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法治优于人治客观世界真实存在,并决定人类的认识;创立学园,著书立说,创造宽松学术环境二、主要成就大前提: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小前提:希腊人是人结论: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举例大前提: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小前提:柏拉图是人结论: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散步的哲学家”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的文学卷筒

在读书并不流行的情况下,亚里士多德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讲习所“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鼓励争论图公元前320多年前的雅典郊外,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边跟随着十多位青年,他们或是在树林中逍遥自在地漫步交谈,或是坐在溪旁的大石块上,热烈地讨论着。根据上述材料表述亚里士多德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材料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材料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上述材料体现了那位哲人的什么思想?你是怎样理解他的思想的?孔子;中庸:处理仁和礼关系的准则,过犹不及,达到中庸的方法是“和而不同”材料三: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庸。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庸。探究感悟材料三是谁的中庸思想?与孔子的中庸有何联系和区别?

亚里士多德相同:均将其看作最高的美德,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1)亚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侧重哲学的思考;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认为“中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因人和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孔子认为“中道”

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中道理论”“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的科学的杰出代表和改革者,古典时代最博学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黑格尔:“人类的导师”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史说先哲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中庸之道”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三、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材料一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材料二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制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地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本身是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对于社会良好秩序构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分歧在哪里?知识综合:知识综合:VS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客观世界的存在性敬鬼神而远之法治优于人治以礼治国,为政以德、(人治)中庸之道中庸理论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逍遥学派,尊师而不盲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当仁不让于师等(1)都对知识孜孜以求,在文化上颇多建树。(2)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付诸实践。(3)都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们创立学校,广招门徒,著书立说,为文明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孔子、亚里士多德在个人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先哲在成长的历程中,有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精神品质相似经历勤奋好学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科学研究,探索真知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品……读史感悟亚里士多德思想科技成就哲学: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创立逻辑学:三段论

物理学: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后世影响(略)

伦理学:中庸之道

尊师而不盲从;为真理而勇于争辩生平对真理追求生物学:动植物分类知识结构1、下列著作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是

A.《理想国》B.《形而上学》C.《国家篇》D.《论语》2、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多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BD3、英语“科学院”或“研究院”一词起源于

A.理念B.阿卡德米

C.正义D.理想国B课堂反馈4、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提出“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A.不管时代怎样,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