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课时2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课时2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课时2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课时2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目标引领】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3.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4.知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公务员制度。5.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关税制度在中国的实行。【概念拓展】1.五院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实行五院分立的行政组织。由孙中山参照近代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结合中国古代科举制和御史监察制而提出的分权制度。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常委通过《训政纲领》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五院制国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规定国民政府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分别行使五项权力。五院的正、副院长由国民党中执委或国民政府主席选任,体现了国民党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的实质。2.官僚资本: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1927年以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四大家族,利用金融优势地位建立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官僚资本的特点是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3.三湾改编:1927年秋毛泽东对秋收起义余部进行的改编。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部进军井冈山。9月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毛泽东对部队进行整顿: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这次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成为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4.中华苏维埃政府:亦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的中央政权机关。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3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将瑞金作为共和国的首都。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合作协议,中国共产党将经过长征抵达陕北的中华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知识体系】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含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产生原因社会性质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力量对比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城市中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而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易于突破群众基础经过国民革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如湖南、广东等省,曾有过工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红军力量有相当力量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存在与发展党的领导共产党组织有力以及政策的准确性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表现及原因表现(1)中共二大把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最高纲领,从国情出发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独立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工农红军)(4)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5)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原因(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2)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3)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情境探究】视角1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材料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组织了南京国民政府,为树立起一个“独立国家”的形象,南京国民政府继续打着国民党一大对外宣言所确立的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旗帜,仍然主张收回关税自主权和废除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针对此主张,王正廷曾言:“南京如无法将此两事办妥,反对派将起而代之。”1927年11月,南京政府外长伍朝枢发表请求废约宣言,宣言指出“一、中国前政府与外国政府、公司及个人所订立之不平等条约及协定,既无存在之理由,国民政府于最短期间内废除之;二、业经期满之条约及合同,当然无效”。——摘编自夏保国《中国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收复——以中美关税交涉为中心(1919—1928)》【思考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废约”的主要目的。提示:树立政府形象;巩固蒋介石集团地位;打击北洋政府;应对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视角2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材料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合作社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红军家属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从而保证“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二是生产和收集粮食、筹集物资以满足前线需要。合作社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查处和清除混入合作社的阶级异己分子和腐败分子,维护贫困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地位,保证合作社的纯洁性。——摘编自易棉阳《以运动促进运动:中央苏区合作运动与相关革命运动的关系研究》【思考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提示: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与封锁;根据地自然条件恶劣;根据地经济基础薄弱;巩固根据地的需要;军事斗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探索。视角3毛泽东有关农村改造的思想材料19世纪后期,恩格斯指出农村居民包括小农、中农、大农、大土地占有者以及农村无产者等,工人阶级“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认为中国革命主要力量在于贫农,“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但深受封建社会荼毒的小农,养成了狭隘、散漫的性格,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改造小农意识,是建党建军的重要任务。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到延安整风运动,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警示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小农意识的批判从未淡化。——摘编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研究》【思考3】据材料,概括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特点。提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时俱进,贯穿中国革命与建设。【高考指向】考点维度考点辑要江苏考情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T30·中国民族资本构成1.命题方向:(1)江苏新高考集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及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过程。(2)全国范围内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载体,考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都有涉及。2.备考攻略:(1)复习时,要关注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主要体现: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建立成熟的领导集体、形成科学的指导思想、土地政策的调整等。(2)关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和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化,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则重点突出国共两党的合作2021年全国甲卷·T30·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2年辽宁选择考·T9·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浙江1月选考·T12·土地革命时期2021年全国乙卷·T29·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海南等级考·T9·琼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辽宁选择考·T7·根据地经济工作河北选择考·T9·群众工作福建选择考·T8·苏区红色歌谣【典题悟意】(2023·全国新课标卷·T30)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项目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产业资本2.2811.6414.8421.36商业资本74.8967.3058.8750.55金融业资本22.8321.0626.2928.09上表可以反映出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解题思维】明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以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四个时间段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为依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选项定答案据表中数据可知,从1894年到1936年,中国民族产业资本的比重从2.28%增加到21.36%,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数据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故选A【真题体验】知识点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2021·全国甲卷·T30)表1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根据表1可知,当时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解析】选D。根据材料1931-1934年,中国铁砂产量增加,铁砂及生铁输出量整体呈增长趋势,钢铁消费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钢铁输入量呈上升趋势,综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出口铁砂和生铁较多,对铁的加工能力不足,钢铁进口多,重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可知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故D正确;依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故A错误;由“1931-1934年”可知,此时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B错误;依所学可知,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C错误。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2022·辽宁选择考·T9)毛泽东在1931年3月指出:“农村里头,小市镇里头,小城市里头,都是没有报纸看的。斗争的群众,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这一点上讲,是差不得很远的。”该论述强调了 ()A.农村工作的重要性B.群众斗争热情的重要性C.宣传工作的重要性D.群众文化水平的重要性【解析】选C。材料一方面指出农村和小城镇都没有报纸看,另一方面指出在革命前后民众消息闭塞、见闻狭隘的情况没什么差别,由此凸显媒体传递信息、宣传教化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C。3.(2022·浙江1月选考·T12)下图为原存于江西赣州某村的标语,中有“工农解放万岁”“红军胜利万岁”等字样。据此判断,这一标语最有可能出现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选B。据材料“工农解放万岁”“红军胜利万岁”并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的名称出现。1928年属于土地革命时期,故选B。4.(2021·全国乙卷·T29)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解析】选A。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要解决完成革命任务的方法问题,即组织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方法,故符合题意的是A。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正确选项工作方法得当,才能赢得民心,让群众参与到革命当中。因此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符合毛泽东这番话的意图B干扰选项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指的是1927年毛泽东上井冈山,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本身错误的选项革命统一战线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中的国共合作,与材料时间不符D本身错误的选项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之后5.(2021·海南等级考·T9)琼崖土地革命时期,有歌谣“火烧红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爷眼白白,依仔笑开颜”,可见当时的情景。1933年初,琼崖革命根据地和党中央失去联系,革命进入了异常艰难时期。1937年7月,琼崖革命根据地与上级党委和党中央重新取得联系,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决定这一革命进程的关键是 ()A.党领导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B.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C.险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D.爱国华侨的有力支持【解析】选A。题干提及琼崖革命根据地经历了革命乐观期、艰难期、新局面三个阶段,结合所学可知,其与党中央的领导紧密相关,故选A;“共产国际”不合史实,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独立自主地处理中国革命的前途,排除B;“险要地形”不合题意,题干提及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排除C;“爱国华侨”不合题意,与题干“和党中央失去联系”“与上级党委和党中央重新取得联系”相悖,排除D。6.(2021·辽宁选择考·T7)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此时强调经济工作意在 ()A.进行经济结构调整B.提高防灾抗灾能力C.推动工作重心转移D.为军事斗争做准备【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1933年处于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毛泽东强调经济工作,目的是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由此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即经济建设对支持革命战争、发展红色区域有重大作用,故选D;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与材料无关,排除A;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与时代背景、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此时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才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由乡村转向城市),排除C。7.(2021·河北选择考·T9)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1月《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11月《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1936年7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1936年11月《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