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和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课时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和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课时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和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课时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和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课时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和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特征理解政权更迭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战争不断,政局动荡民族交融长期混战,人口迁徙频繁,各族之间接触频繁。内迁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和文化。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制度变化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制度到选官制度、赋税制度、户籍制度等都发生了变化,为隋唐的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佛、儒、道交汇融通。文学、艺术和科技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课时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和民族交融【目标引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国家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理解与隋唐制度创新的关系。3.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认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4.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改革,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概念拓展】1.门阀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统治阶层。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世代为官,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在经济上兼并农民土地,侵夺官田。门阀士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都登记在人才调查表上,分别品第,并加评语。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客观标准,此标准依然参考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短时间内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3.土断:东晋、南朝时期,由于侨州郡县产生诸多弊端,影响国家税收,政府先后几次进行土断。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征收赋税。土断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侨人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4.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不同民族杂居一处的现象不断增多,族际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心理上的亲近感不断增强,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的联系逐渐紧密,共同心理认同逐渐形成。其结果就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共同性因素增加。【知识体系】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表现(1)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长时间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交融(2)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3)南方以及西南、西北等地,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族交融(4)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为生产方式和文化的发展),封建化又促进民族间的交融作用(1)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2)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疆域的拓展和中华文化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情境探究】视角1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材料(改编自2017·江苏高考·T24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思考1】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提示:方式多样;汉化为主;相互学习。视角2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材料(2023·北京等级考·T16)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思考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提示:南北分裂对峙;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各民族交融;佛教盛行;南方儒士受玄学影响,北方儒士严守汉儒传统。视角3北魏孝文帝重建洛阳材料(改编自2022•广东选择考•T20)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孝文帝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等人筹划重建,此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北魏洛阳城遗址复原研究之二》等【思考3】概括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提示: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高考指向】考点维度考点辑要江苏考情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2023年湖南选择考·T3·南北政权文化认同1.命题方向:(1)江苏新高考尚无涉及本课时的独立考查内容(2)全国范围内考查以政治现象、土地制度及民族交融为载体,考查重要【阶段特征】及政治、经济、民族交融发展状况,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与相关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相结合,考查史料实证(3)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时有出现2.备考攻略:(1)复习时注意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及思想文化现象的特点、影响及出现的原因等(2)关注:民族关系;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租调制;门阀政治;江南开发2021年福建选择考·T3·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2023年广东选择考·T3·士族崛起浙江6月选考·T16·士族衰落2021年广东选择考·T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民族交融与北魏孝文帝改革2022年海南等级考·T3·民族交融广东选择考·T20·北魏孝文帝改革2021年全国甲卷·T45·孝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典题悟意】(2023·湖南选择考·T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解题思维】明立意本题考查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下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材料信息主旨的能力。以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挑选使节的标准为依托,辩证、客观地理解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排选项定答案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北朝挑选的使节容貌“可观”,文学“优赡”,且皆为“汉族高门人物”,可知经过汉化改革、民族交融的北朝在文化上向南朝靠拢,故选B项【真题体验】知识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1.(2021·福建选择考·T3)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凤、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解析】选C。三国时期魏继承了东汉的统治,蜀汉则是刘姓政权,相对来说东吴缺少政权的合理性,材料主要反映了东吴政权多借助“天册”“天玺”等符瑞年号宣扬其正统性,故C正确。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儒家思想的核心,受到各个政权的重视,但“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说明孙吴政权的目的不是推崇天人感应思想,故A错误;“四帝共有18个年号”可以说明年号的频繁更换不是权力更迭造成的,故B错误;符瑞年号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巨大,故D错误。知识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2.(2023·广东选择考·T3)如表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解析】选D。据表格信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中,高门士族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故选D项;士族门阀最早盛行于北方地区,两晋时期北民南迁后,最典型的门阀士族依然集中于北方地区,排除A项;豪强地主是两汉时期的地方割据势力,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高门士族占比的增加说明当时门第选官比较盛行,客观上反映了九品中正制在当时的盛行,排除C项。3.(2023·浙江6月选考·T1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选官的依据是门第,唐朝出台政策打击旧士族,宋朝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现象,说明魏晋之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选C项;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是宋代门第观念淡化的原因,但与唐初不符,排除A项;“禁卖婚”是打击旧士族,“婚姻不问阀阅”指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都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排除B项;“实现”说法错误,排除D项。4.(2021·河北选择考·T3)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解析】选C。据材料“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而魏国刺史拥有领兵权,即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故选C项;刺史职权的变化与“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无关,排除A项;地方刺史拥有领兵权,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保障”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5.(2021·广东选择考·T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尚书台成为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取代了原来丞相的职权,这体现了相权的转移,故选B。汉代设尚书台和魏晋时期尚书台成为新的中枢权力机构,有利于皇权的强化,排除A;尚书台的设立和地位的提高与地方权力削弱和行政效率降低无关,排除C、D。6.(2022·海南等级考·T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解析】选B。根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本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7.(2021·全国甲卷·T4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