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春节的习俗大全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节日,凝合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予,很受国人重视,那么春节习俗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2春节的习俗大全,以供大家参考!
春节的习俗大全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闻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闻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探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产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胜利。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排身心,养精蓄锐。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办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爱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起先做元宵赏灯的打算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挽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元宵节,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定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地区歌谣
北京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山东
腊八粥,熬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煤鼠(应当是糜黍,见北京篇“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
陕西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东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煮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带你满街走。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首先代表着暖和和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降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寂,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需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行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必须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洁的时间点,已经被广阔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合民族情感的重要力气。
正因为春节这些特质,确定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大节的当然地位。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变更人们的生活,但是,变更不了春节返乡的汹涌人潮,变更不了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节日文化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它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适应了人性的须要。春节尤其如此。
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不仅须要呵护、珍视,更须要经营。它是中国民众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释放日,应当努力使充溢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恒久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期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显现出民族文化的光荣。
“春节,这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古老明灯,以其独特而永恒的光线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线,光明又暖和。”“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别意义的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长期探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如是说。
春节的民俗活动
逛庙会
一提起逛庙会,就会想起北京春节的庙会,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莲花池庙会。庙会又叫“妙会”“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开展和人们沟通的须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须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于是过年逛庙会就成为人们不行或缺的消遣活动。局部地区,每年的庙会宗教色调越来越淡化,只有消遣性的仿祭祀活动表演,更多的是“有会无庙”,公园、体育场、商场等都成了庙会的举办场所,庙会也就慢慢地演化成为集消遣和短期的集市交易为一体的民间活动。
踩高跷
踩高跷消遣活动历史悠久。表演者双脚绑扎木制1~3尺高的跷棍,扮演成各种滑稽人物表演怪异动作。踩高跷,北京称作高跷或高跷会,陕西、甘肃、河南等黄河流域称作“扎高脚”。踩高跷有文跷、武跷两种活动之分。文跷以边走边唱为主,夹杂有简洁的舞扭动作,武跷那么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燃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病认定与续签劳动合同关系
- 图像处理单元考核试卷
- 玉石的开采历史与地理分布考核试卷
- 放射性金属矿的燃料棒制造与寿命管理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安全应急预案考核试卷
- 智能消费设备的安全性考量考核试卷
- 网络安全防护在电信行业的运营风险考核试卷
- 棉花加工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考核试卷
- 竹木资源循环利用与环保技术考核试卷
- 磷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考核试卷
- 202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
- (二模)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飞行员劳动合同模板及条款
- 《劳动项目五:煮鸡蛋》(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劳动三年级上册
- 第中西艺术时空对话 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检测设备行业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三模)广西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份适应性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四章 金融资产学习资料
- 2025年济南市中区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中国印楝素市场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