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构_第1页
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构_第2页
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构_第3页
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构_第4页
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证据的种类第三节证明第四节收集和运用证据的原则第五节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第七章证据总则宪法(第九版)主编韩大元李元起“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法律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三节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第四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第七章地方国家机构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我国《宪法》第96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这是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的规定。我国的政权是统一的,但又实行分级管理,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就全国而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对于地方来说,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就是该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它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本级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它们是各该行政区域内的人民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下级代表大会的代表或选民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间并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发号施令,它们之间只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通过间接选举或者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则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各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应当有适当的代表名额。根据1993年、2004年修宪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每届任期都改成了5年,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保持一致,这对于协调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人事安排是有利的。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1.地方性法规制定权2.决定权3.监督权4.执行权5.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四)会议制度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是召开会议,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五分之一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每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选举本次会议的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本次会议的议程和其他准备事项的决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由主席团主持会议。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政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在大会闭会期间,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各专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对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2)在审议议案时,代表可以向有关的地方国家机关提出询问。(3)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4)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5)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执行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根据需要给予代表往返的旅费和必要的物质上的便利或补贴。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它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不设常务委员会,一是由于乡级人大事务较少,二是由于乡级人大代表人数较少,即使需要开会,召集起来也较为方便。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名额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确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职务。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止。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三)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2)领导或者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3)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建议,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部分变更;按照法律规定任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工作人员;决定授予地方的荣誉称号。(4)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罢免和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个别代表;受理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四)会议制度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我国《宪法》第10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这一规定表明,就其性质来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就其地位来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属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们不是权力机关,而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就其行使的权力来说,它们行使的是行政权,而不是立法权或司法权。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任期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和副镇长。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分别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的提名,决定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的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5年,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相同。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制定规章。(2)执行本级权力机关的决定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3)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4)依法保护和保障公民各方面的权利。如: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保护公民私人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自主权;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公民的各项权利。(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并监督其下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免、考核、奖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会议分为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这些工作部门可称作厅、局、委员会、办公室、科等。但乡级人民政府一般不设工作部门。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对本区域内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设立的“行政公署”。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的行政体制改革后,全国普遍实行“市地合并”,行政公署就不多了。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代表县人民政府领导乡、镇人民政府。区公所在现实中多已不复存在。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代表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分片管理若干街道的行政事务。第三节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一、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现行《宪法》第1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这一规定明确了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监察委员会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委员会依法行使的监察权,不是行政监察、反贪反渎、预防腐败职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党直接领导下,代表党和国家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国家机关。第三节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二、监察委员会的名称、组织系统和任务、人员组成以及任期任届(一)名称现行《宪法》第124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二)组织系统和任务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分为省级监察委员会、市级监察委员会、县级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三)人员组成(四)任期任届现行《宪法》第124条第3款规定:“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三节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三、监察委员会的职能职责权限和监察范围(一)职能职责权限(1)监察机关的职能是依照监察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2)监察机关的职责是依照监察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3)监察权限:一是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等措施。二是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可能逃跑、自杀,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等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留置场所的设置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三是监察机关需要采取技术调查、通缉、限制出境措施的,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第三节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三、监察委员会的职能职责权限和监察范围(二)监察范围依照《监察法》第15条的规定,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1)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第三节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四、监察委员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现行《宪法》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第126条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