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一 题型五 唯物史观类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一 题型五 唯物史观类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一 题型五 唯物史观类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一 题型五 唯物史观类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一 题型五 唯物史观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题型五唯物史观类1.(2019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B.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C.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

D.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2.(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1923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A.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

B.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C.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3.(广东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讨论()A.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

B.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C.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

D.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4.(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八次月考(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试题)某学者在评价拿破仑时指出:“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动机不是来自琐碎的个人欲望,而正是来自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该学者的评价主要是基于()A.时空观念

B.史料实证

C.唯物史观

D.道德判断5.(2019安徽江南十校一模)《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对此鲁迅先生评论道:“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该评论体现了鲁迅的()A.英雄史观

B.唯物史观

C.正统史观

D.阶级史观6.(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历史学家在分析西方思想史时指出,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的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这种分析体现的史观是()A.文明史观

B.唯物史观

C.整体史观

D.革命史观7.(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1次模拟历史试题)2019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这体现了作者的()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8.(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战国后期,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这反映了()A.中国实现局部统一的趋势B.分封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社会转型改变传统用人观9.(2019湖北孝感一模,5)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墓,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明清时期()A.徽商生活的奢侈程度B.徽商亦商亦官的特点C.社会转型缺乏动力D.封建伦理被徽商强化10.(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4月实战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11.(河南省濮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约开商埠16处。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这些开放在沿海、沿江的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被视为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反映了()A.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B.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产生建设性影响C.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最先近代化的沿海城市成为列强侵华基地12.(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历史(三)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1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历史(五))清代《南安县志》载:“(婚俗)多尚华侈,殷富之家,既喜夸耀,而善作淫巧者又逐时习,复导其流而波之,裂缯施采……贫者鬻产以相从,特习俗不古,挽回为难耳。”材料反映清代A.婚嫁方面的攀比炫耀风俗尤为突出B.南安地区婚俗受到富豪影响而奢靡C.南安贫民受到殷富之家诱导而破产D.治理奢靡风习成为当地最突出的任务14.(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综合训练文科综合试题)“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的这一分析,主要是基于()A.唯物主义

B.时空观念

C.史料实证

D.历史解释15.(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综历史试题)“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今(甲午中日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彰矣。”这最能说明()A.民族工业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B.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情C.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D.国人为了生计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16.(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在“楚辞”两千多年的传播与接受中,有一种现象特别引人关注,这就是历史诠释中屈原形象的不断变迁。在西汉文人的心目中,屈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唐代屈原形象呈现出多面并相互矛盾的品质,宋代屈原被重新塑造成一个忠君爱国的圣贤形象。这反映出()A.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B.爱国是屈原形象的共性C.时代变迁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

D.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有限17.(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

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C.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

D.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18.(宜宾市2019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6)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A.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B.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C.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D.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19.(河南省濮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此说法成为土豆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孤证不立,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C.中外贸易扩大推动了土豆的传入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项错误;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这是发生于近代的史实,故D项错误。20.(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约开商埠16处。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这些开放在沿海、沿江的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被视为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反映了()A.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B.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产生建设性影响C.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最先近代化的沿海城市成为列强侵华基地21.(衡阳市2019届毕业班联考二,28)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这说明“太平军制度”()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D.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22.(福州市2019年综合质量检测)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这些改动的前提是()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B.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3.(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今(甲午中日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彰矣。”这最能说明()A.民族工业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B.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情C.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D.国人为了生计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24.(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对人类及其能力的新的强调,显然比早先中世纪的观点更有助于海外扩张。……用‘新智力水平’所能解释的与其说是1500年以前欧洲扩张的起因,不如说是1600年以后欧洲扩张的动力和具有不可抵挡的力量的缘由。”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新观念下的海外扩张更具有人道主义B.新的智力水平的产生是欧洲扩张的根源C.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是欧洲扩张的新动力D.西班牙、葡萄牙最早海外扩张具有必然性

题型五唯物史观类1.【解析】根据材料中“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故以现实为基础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A项的表述强调的是以现实为基础成为了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的充要条件,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蒸汽机和珍妮机是消灭奴隶制的现实基础,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现实基础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并非是人的解放与消灭农奴制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2.【解析】从材料“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与科学方法派有很多相同之处,故A项错误;从材料“唯物史观派……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能够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更为彻底,故B项正确;材料仅对比了两种思想,不能体现否定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形成的两种思想认识,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故D项错误。【答案】B3.【解析】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和解释中国古代历史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农民战争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的运用。汉民族的形成问题是受围绕斯大林提出的历史上民族形成的概念对以汉族形成问题为核心的民族史问题进行计论,也是用唯物史观理论进行研究,因而“五朵金花”讨论过程中,都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故A项正确;“五朵金花”是五个重大历史理论问题,并不是史学研究的碎片,故B项错误;1957年“双百”方针被中断,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C项错误;“五朵金花”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研究,用中国的史料与事实来印证西方历史模式或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的某些论断,将西方模式视为不证自明的前提,而将中国历史和史料置于被动、消极乃至从属的地位,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A4.【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有关时空转换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相关的史料佐证,故B项错误;“某学者在评价拿破仑时指出:‘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动机不是来自琐碎的个人欲望,而正是来自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可知,这是明显的唯物史观“时势造英雄”说,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道德观念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答案】C5.【解析】“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知,这只是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客观历史评价而已,并非是英雄史观,故A项错误;“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知,罗贯中对于刘备和诸葛亮的描述有明显的程度失当之嫌,这明显是违背了唯物史观,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正统史观的提及,故C项错误;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并不代表阶级力量,故D项错误。【答案】B6.【解析】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与材料所体现的史观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各自的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可知这种分析体现的史观是唯物史观,故B项正确;整体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与材料所体现的史观不符,故C项错误;革命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通过不断的阶级斗争而演化的,与材料所体现的史观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7.【解析】文明史观侧重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进,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整体史观侧重于人类横向的联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革命史观侧重于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对蒋介石的功过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符合唯物史观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观点,故D项正确。【答案】D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材料苏秦“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国相”体现不出当时出现了局部统一,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指天子分封诸侯维护统治,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建立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苏秦一人可担任六国国相,可知社会转型改变了传统用人观,故D项正确。【答案】D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题干中“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诸如购置族田,建祠、墓,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与生活的奢侈程度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徽商做官的现象,故B项错误;题干中“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说明明清时期的商人并未将获得的财富用来扩大再生产,因而这些商人并未转化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也就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故C项正确;题干中“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墓,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提倡程朱理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题干所要展示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10.【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题的题眼是“变化”,在材料中的体现就是从官商士民到娼优隶卒,都注重服饰,这与封建社会时期严格的服饰等级形成对比,社会生活反映政治经济的变化,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只反映了服饰转变,没有强调西化,也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排除A、B两项;在近代社会发展中服饰变化是正常现象,并非风气败坏,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很明显对中国是一种双刃剑的作用,在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冲击着中国的封建旧制度并传播着西方资本主义新制度,故B项正确。【答案】B12.【解析】根据“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表明孔子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情怀,反映了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非“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即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不属于“政治主张”,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排除D。点睛:思想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希望匡正社会秩序,体现孔子经世济民的情怀。【答案】B13.【解析】材料说明富豪之家夸耀自身实力对于婚嫁破主张浪费,贫穷者纷纷仿效,导致婚俗受到影响逐渐奢靡,故B正确;攀比炫富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错误;C中诱导说法不符合题意;D中最突出说法绝对。【答案】B14.【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层建筑始终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即材料中所体现的“时势造英雄”,故A项正确;材料中所提及的时空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拿破仑军事独裁而并没有出现相对应的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可知,恩格斯的分析是属于典型的结论性论断而非史料性实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可知,材料中恩格斯的话是属于结论性总结而非历史解释,故D项错误。【答案】A15.【解析】材料中“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说明当时的国人对于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心存疑虑,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甲午中日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表明随着近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答案】C16.【解析】材料中的屈原形象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有的只是其形象不断塑造,这属于明显的断章取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唐代屈原形象呈现出多面并相互矛盾的品质”可知,爱国并不是屈原形象的共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楚辞’两千多年的传播与接受中,有一种现象特别引人关注,这就是历史诠释中屈原形象的不断变迁。在西汉文人的心目中,屈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唐代屈原形象呈现出多面并相互矛盾的品质,宋代屈原被重新塑造成一个忠君爱国的圣贤形象”可知,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故D项错误。【答案】C17.【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任何的考古等证据来证明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这属于典型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A项错误;材料中曹操的形象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而且西晋陈寿对曹操形象的描述也未必是准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儒学思想的提及且从西晋至南朝儒学地位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C项错误;由于西晋时期的陈寿对曹操所持的是称赞的态度故而对其大加赞赏,相反南朝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由于对曹操持否定态度而在作品中对曹操的形象大加鞭挞,故D项正确。【答案】D18【解析】唐朝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瓦解,材料“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募兵即职业兵”反映了唐朝中期士兵由民兵向职业兵转化,军队由政府出资供养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从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