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78)-真题-无答案_第1页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78)-真题-无答案_第2页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78)-真题-无答案_第3页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78)-真题-无答案_第4页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78)-真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78)(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下列关于“内生五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热极生风B.寒邪直中C.湿浊中生D.津伤化燥E.火热内生2.下列各项,不属于疾病传变的是A.由寒转热B.里病出表C.由热化寒D.由虚转实E.寒热错杂3.“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大便不通,小承气汤主之,其脉象应是A.脉沉实B.脉迟有力C.脉滑而疾D.脉沉紧E.脉实大4.下列各项,不属于“内风”病机的是A.肝阳化风B.风邪袭表C.阴虚风动D.血燥生风E.血虚生风5.《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指的是A.去世离俗B.饮食薄滋味C.安闲清静,排除杂念D.节制房事E.以上都不是6.临床因食积导致的泄泻,宜采用的治法是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缓则治其本D.补泻并用E.先祛邪,后扶正7.中医学认为,决定临床病证虚实变化的是A.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常C.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D.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8.运用扶正祛邪应遵循的总原则是A.单独使用B.先后使用C.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D.同时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9.阳盛格阴证,所属的是A.寒热错杂证B.真寒假热证C.真热假寒证D.上热下寒证E.上寒下热证10.中医学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禀赋的强弱B.邪正的盛衰C.正气的强弱D.邪气的性质E.感邪的轻重B1题型1.心主A.疏泄B.藏精C.运化D.藏神E.通调水道2.应先扶正后祛邪的是A.真实假虚证B.真虚假实证C.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D.虚实夹杂而正虚尚耐攻之证E.虚实夹杂而病邪容易扩散之证3.阴或阳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在外,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为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E.阴阳平衡4.属于心的功能的是A.通调水道B.主神志C.主运化D.主纳气E.主疏泄5.思伤A.心 B.肾C.脾 D.肝E.肺6.中医学认为,与人体的生长与发育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肝 B.心C.脾 D.肺E.肾7.被称为“生痰之源”的脏是A.心 B.肝C.脾 D.肺E.肾8.符合虚则补之治疗原则的是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B.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D.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E.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9.脾主A.疏泄B.藏精C.运化D.藏神E.通调水道10.扶正单独使用适用的是A.真实假虚证B.真虚假实证C.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D.虚实夹杂而正虚尚耐攻之证E.虚实夹杂而病邪容易扩散之证11.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影响到另一方,为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E.阴阳平衡12.属于肾的功能的是A.通调水道B.主神志C.主运化D.主纳气E.主疏泄13.悲伤A.心 B.肾C.脾 D.肝E.肺14.中医学认为,与尿液的生成与排泄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肝 B.心C.脾 D.肺E.肾15.被称为“贮痰之器”的脏是A.心 B.肝C.脾 D.肺E.肾16.符合实则泻之治疗原则的是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B.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D.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E.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17.女子天癸竭,为A.三七 B.二七C.四七 D.七七E.六七18.胸痹的典型脉象是A.寸口脉小,尺脉滑B.寸口脉细,尺脉沉C.寸口脉弱,尺脉紧D.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E.寸口脉微,尺脉弦19.胆气犯胃,属于A.相克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生20.被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A.张从正B.刘完素C.朱丹溪D.李杲E.张景岳21.胃下垂和子宫下垂可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反映了哪种治则A.标本缓急B.正治反治C.异法方宜D.同病异治E.异病同治22.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主要是A.精 B.气C.血 D.津E.液23.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 B.宗气C.营气 D.卫气E.中气24.临床治疗因血瘀导致的崩漏,宜选用的治疗原则是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以寒治寒25.女子天癸至,为A.三七 B.二七C.四七 D.七七E.六七26.血痹的典型脉象是A.寸口脉小,尺脉滑B.寸口脉细,尺脉沉C.寸口脉弱,尺脉紧D.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E.寸口脉微,尺脉弦27.脾病及肝,属于A.相克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生28.被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A.张从正B.刘完素C.朱丹溪D.李杲E.张景岳29.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反映了哪种治则A.标本缓急B.正治反治C.异法方宜D.同病异治E.异病同治30.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的主要是A.精 B.气C.血 D.津E.液31.自然界的清气与谷气在胸中积聚而成的气是A.元气 B.宗气C.营气 D.卫气E.中气32.临床治疗因血虚导致的闭经,宜选用的治疗原则是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以寒治寒33.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34.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A.阳病治阳B.阴中求阳C.热极生寒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35.具有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的是A.胆 B.胃C.大肠 D.小肠E.膀胱36.“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因于A.气虚 B.气滞C.气逆 D.气陷E.气脱37.丈夫八岁的生理特点是A.肾气盛,齿更发长B.肾气盛,天癸至C.肾气实,发长齿更D.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E.肾气平均,筋骨劲强38.“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的含义是A.阴精化生阳气B.阳气保卫阴精C.阴精藏于体内,制约体表阳气D.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阳气E.阳气护卫体表,使阴精得以内守39.“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是A.督脉B.冲脉C.带脉D.阴维脉与阳维脉E.阴跷脉与阳跷脉40.血行于脉中,有赖于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1.可以用阴阳转化说明的是A.阳病治阳B.阴中求阳C.热极生寒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42.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是A.胆 B.胃C.大肠 D.小肠E.膀胱43.胃下垂、子宫脱垂、肾下垂等,因于A.气虚 B.气滞C.气逆 D.气陷E.气脱44.丈夫三八的生理特点是A.肾气盛,齿更发长B.肾气盛,天癸至C.肾气实,发长齿更D.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E.肾气平均,筋骨劲强45.“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的含义是A.阴精化生阳气B.阳气保卫阴精C.阴精藏于体内,制约体表阳气D.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阳气E.阳气护卫体表,使阴精得以内守46.具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作用的是A.督脉B.冲脉C.带脉D.阴维脉与阳维脉E.阴跷脉与阳跷脉47.为气血运行主要通道的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48.具有主动性质的邪气是A.风邪 B.寒邪C.湿邪 D.燥邪E.火邪49.具有防止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无故流失作用的是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固摄作用D.气的防御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50.心病及肝,属于A.母病及子B.子盗母气C.相乘D.反侮E.相克51.心在液为A.汗 B.泪C.涎 D.唾E.涕52.阳偏胜所表现的证候是A.实寒证B.实热证C.虚热证D.虚寒证E.寒热错杂证53.“水火之宅”指的是A.肝 B.心C.脾 D.肺E.肾54.病情的轻重主要与哪项有关A.感受阳邪B.感受阴邪C.邪气的种类与性质D.正气的强弱E.体质的强弱55.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56.具有燔灼、升腾性质的邪气是A.风邪 B.寒邪C.湿邪 D.燥邪E.火邪57.血液能正常运行于脉内而不溢出脉外,主要依靠的是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固摄作用D.气的防御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58.肝火犯肺,属于A.母病及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