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西藏山南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西藏山南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西藏山南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西藏山南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西藏山南其次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留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与四周的世界联系紧密。他们起先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猎杀,哪些植物可以食用。”由此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是()A.狩猎和采集 B.种植和饲养 C.栽培和狩猎 D.采集和饲养2.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很不平衡。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A.采集、狩猎 B.打制石器的运用 C.磨制石器的运用 D.起先运用火3.下面是姜寨原始村落复原图,图中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A.种植植物,兼有饲养家畜B.定居生活,形成聚落C.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化D.过分开垦,造成农业危机4.“新石器时代的技术革命,以食物生产取代食物采集,是一种在规模和意义上堪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同日而语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革命在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形成这一特色的主要缘由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生活方式的不同 C.耕作技术的区分 D.文化背景的差异5.原始农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原始自然条件下,从事近似自然状态的简洁农事活动,它是以简洁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这种“集体劳动”源于()A.井田制土地国家公有制度 B.长期采纳铁犁和牛耕技术C.生产工具以石器棍棒为主 D.分封制层层分封的特别性6.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复原原始社会的历史成为可能,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出土文物出现在原始社会遗址中的是()A.骨针、骨锥、青铜器等器物 B.绢片、丝带、起绒锦等丝织品C.小件铜器、玉蚕等装饰品 D.彩陶、蛋壳黑陶等陶器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汤8.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9.“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服制度

B.外服制度

C.宗法制、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10.依据下面图片,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兄终弟及制

C.庶子继承制

D.禅让制11.有学者指出,“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周人分别占有一片东部的故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该学者强调的是,分封制()A.拓展了西周的疆域

B.加强了对东部的限制C.强化了周王的集权

D.推动了各族群的交融12.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快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 B.减弱了周王室统治力气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 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13.西周宗法制下,维系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14.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下列不同形态,这些田字的形态特征可以用于探讨(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均田制

D.郡县制15.《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终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秦穆公楚国 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国1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17.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愿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8.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见“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19.战国时期,有一思想家认为“冷了想穿衣,饿了想吃饭”、“好逸恶劳”这都是人的天性。在天性的作用下,人会作奸犯科。他反对单纯的只讲关爱、教化,主见对未能教化胜利的人严加惩戒。该思想家可能是()A.荀子

B.孟子C.韩非子

D.墨子20.孔子治学主见“博学”,即”多闻”“多见”,驾驭广博的学问,成为多才多艺的人。他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较;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据此可知,孔子提倡“博学”的重要目的是()A.増长人的才艺 B.树德立人 C.培育政治人才 D.改造社会二、材料题(共40分)21.历史学界关于夏仍有争辩,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觉推动中华早期文明的探究不断深化。

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黄河与西辽河考古学文化年表年头(距今)

地区长江上游黄河上游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西辽河5800—53005300—4700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小河沿文化4700—4300庙底沟二期文化4300—3800宝墩文化齐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后石家河文化钱山漾广富林类型雪山二期文化3800—3500三星堆文化寺洼文化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马桥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二里岗文化

材料二二里头遗址的聚落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宫殿区(约12万平方米)出现犬牙交织的大路,兴建起了大型宫室建筑。宫殿区以南有手工业作坊区,铸铜作坊和绿松石作坊可能都已起先生产贵族用奢侈品。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限制,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家畜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在这个时期接连传入了并被我们加以改造和提升。——摘编自许宏《最早的中国》

材料三中国考古学因重建古史而起。殷墟运用甲骨为材料占卜,得以保存。二里头时期应当是有文字的,但假如是竹筒木牍或帛书,很难保存三千年。所以,当考古学家在历史记忆中夏的时空范围二里头时,争辩无可避开。——摘编自孙庆伟《追迹三代》(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黄河流域哪些考古文化遗存与二里头文化存在文化传承?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特征。(14分)

(2)据材料三,指出重建二里头文化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科学解读二里头文化,还须要接着运用什么方法?(6分)2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见“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予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志向。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备的人,必需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编自王钓林等《中国儒学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0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见。(10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CBACDBACADDBACCBDAB21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