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2017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2017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目录\o"1-3"\h\z\u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426659860\h3411000城镇道路工程 426659861\h3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426659862\h3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426659863\h14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 426659864\h204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426659865\h25412000城市桥梁工程 426659866\h32412010城市桥梁结构形式与通用施工技术 426659867\h32412020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426659868\h44412030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426659869\h50412040管涵和箱涵施工 426659870\h614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426659871\h634130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 426659872\h63413020明挖基坑施工 426659873\h72413030盾构法施工 426659874\h86413040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 426659875\h99414000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426659876\h10941401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与特点 426659877\h10941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 426659878\h114415000城市管道工程 426659879\h124415010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426659880\h124415020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 426659881\h131415030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施工 426659882\h139416000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426659883\h146416010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施工 426659884\h146416020施工测量 426659885\h151417000城市绿化与园林附属工程 426659886\h15542000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426659887\h15542001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426659888\h155420020市政公用工程造价管理 426659889\h161420030市政公用工程合同管理 426659890\h16442004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426659891\h16942005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26659892\h17342006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426659893\h18242007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426659894\h19042008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426659895\h193420090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426659896\h193420100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426659897\h1984201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426659898\h205420120城市给水排水场站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426659899\h212420130城市管道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426659900\h21342014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426659901\h222420150明挖基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 426659902\h23142016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 426659903\h237420170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 426659904\h246420180市政公用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426659905\h250420190市政公用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 426659906\h250430000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 426659907\h256431000相关法律法规——(见真题汇总) 426659908\h256431010城市道路管理的有关规定 426659909\h256431020城市绿化的有关规定 426659910\h256选择,大题,两者皆可。。。
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411000城镇道路工程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411011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一、城镇道路分类(1)城镇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功能,保证城镇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应对城镇道路进行科学的分类。(2)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根据道路在城镇规划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参见表1K411011);根据道路对交通运输所起的作用分为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过境道路等;根据承担的主要运输性质分为公交专用道路、货运道路、客货运道路等;根据道路所处环境划分为中心区道路、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文教区道路、行政区道路、住宅区道路、风景游览区道路、文化娱乐性道路、科技卫生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火车站道路、游览性道路、林荫路等。在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中,主要是满足道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功能。二、城镇道路分级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37-2012在充分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与对沿线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四个等级。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干路网。支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一)按结构强度分类(参见表1K411011)(1)高级路面:具有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的特点。它使用年限长,适应繁重交通量且路面平整、车速高、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公交专用道路。(2)次高级路面:路面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驶速度、适应交通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但是维修、养护、运输费用较高,城市次于路、支路可采用。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表411011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面层材料使用年限(年)快速路、主干路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30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次干路、支路次高级路面沥青贯人式碎(砾)石10沥青表面处治8(二)按力学特性分类(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4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一)基本原则(1)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而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与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级路面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根据材料不同,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与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100~150。(三)基层与材料(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基层可分为基层和底基层,两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3)常用的基层材料: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所用的工业废渣(粉煤灰、钢渣等)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级配砂砾与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路与其以下道路基层。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与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级配砾石用作次干路与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53,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四)面层与材料(1)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2)沥青路面面层类型:1)热拌沥合料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玛蹄脂石混合料)和(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等嵌挤型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其种类应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孔隙率划分。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与其以下道路的面层、支路的表面层,以与各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通过在混合料拌制过程中添加合成沸石产生发泡润滑作用、拌合温度120~130°C4)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贯入式面层宜用作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其主石料层厚度应依据碎石的粒径确定,厚度不宜超过100。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其集料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厚度相匹配。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一)路基(1)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2)性能主要指标:1)整体稳定性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土层或岩层)的受力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软土地层上填筑高路堤产生的填土附加荷载如超出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就会造成路堤沉陷;在山坡上开挖深路堑使上侧坡体失去支承,有可能造成坡体现塌破坏。在不稳定的地层上填筑或开挖路基会加剧滑坡或明塌。因此,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地质、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2)变形量控制基层与其下承的路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地基软弱填土过分疏松或潮湿时,所产生的沉陷或固结、不均匀变形,会导致路面出现过量的变形和应力增大,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因此,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二)基层(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且为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沉降变形对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2)性能主要指标:1)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与水稳性和抗冻性的要求。2)不透水性好。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为防止地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三)面层(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用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2)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3)路面使用指标:1)承载能力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2)平整度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经常、与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与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3)温度稳定性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黏性、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4)抗滑能力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5)透水性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6)噪声量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会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也会使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降噪排水路面的面层结构组合一般为:上面(磨耗层)层采用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这种组合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功能。411013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路基(见411012)、垫层、基层以与面层。一、构造特点(一)垫层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墅,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2)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3)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二)基层(1)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基础,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09年考过了)。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3)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或650(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4)各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5)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6)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三)面层(1)面层混凝土通常分为普通(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2)混凝土面层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产生胀缩。为防止胀缩作用导致裂缝或翘曲,混凝土面层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接缝,形成一块块矩形板。一般相邻的接缝对齐,不错缝。每块矩形板的板长按面层类型、厚度并由应力计算确定。(3)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4)对于特重与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在自由边处,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与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应配筋补强。混凝土既是刚性材料,又属于脆性材料。因此,混凝土路面板的构造,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刚性特点为目的,使路面能承受车轮荷载,保证行车平顺;同时又要克服其脆性的弱点,防止在车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开裂、破坏,最大限度提高其耐久性,延长服务周期。(5)抗滑构造: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即应具备较高的抗滑性能,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二、主要原材料选择(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级。(2)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宜使用人工级配,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碎石不得大于31.5,砾石不宜大于19.0;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3)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应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4)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8076-2008的有关规定,并有合格证。使用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确认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50119-2013的有关规定方可使用。(5)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6)胀缝板宜用厚20,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应经防腐处理。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411014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一、结构组成与分类(一)材料组成(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2)沥青混合料结构是材料单一结构和相互联系结构的概念的总和,包括沥青结构、矿物骨架结构与沥青矿粉分散系统结构等。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取决于下列因素:矿物骨架结构、沥青的结构、矿物材料与沥青相互作用的特点、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与其毛细孔隙结构的特点。(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与沥青胶结料与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二)基本分类(1)按材料组成与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2)按矿料级配组成与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3)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37.5)、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26.5或31.5)、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或19)、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或13.2)、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等于4.75)。(4)按生产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三)结构类型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结构类型。(1)按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矿物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主、沥青结合料的粘结作用为辅构成的。特点是以较粗的、颗粒尺寸均匀的矿物质颗粒构成骨架,沥青结合料填充其空隙,粘结成整体。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自然因素(温度)的影响较小。(2)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物质颗粒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构成的。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3)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通常有下列三种形式:1)悬浮一密实结构:由次级骨料填充前级骨料(较次级骨料粒径稍大)空隙的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密度,但由于前级骨料被次级骨料和沥青胶浆分隔,不能直接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因此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通常按最佳级配原理进行设计。型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2)骨架空隙结构:粗骨料所占比例大,细骨料很少甚至没有。粗骨料可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嵌挤能力强;但细骨料过少不易填充粗骨料之间形成的较大的空隙。该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3)骨架密实结构:较多数量的断级配粗骨料形成空间骨架,发挥嵌挤锁结作用,同时由适当数量的细骨料和沥青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既嵌紧又密实的结构。该结构不仅内摩擦角φ较高,结聚力c也较高,是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优点的结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简称)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三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密度ρ、空隙率、矿料间隙率不同,使它们在稳定性和路用性能上亦有显著差别。它们的典型结构组成示意图见图1K411014。图411014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示意图(a)悬浮-密实结构;(b)骨架空隙结构;(c)骨架密实结构二、主要材料与性能(一)沥青我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规定: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1.粘结性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即沥青的粘度。常用的是条件粘度,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也列入了60℃动力粘度(绝对粘度)作为道路石油沥青的选择性指标。2.感温性感温性是指沥青材料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表征指标之一是软化点,即沥青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达到一定粘度时的条件温度。软化点高,意味着等粘温度也高,因此软化点可作为反应感温性的指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规范新增了针人度指数()这一指标,它是应用针入度和软化点的试验结果来表征沥青感温性的一项指标。对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重载交通、停车站、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车速较慢的路段或部位需选用软化点高的沥青;(结合针入度)反之,则用软化点较小的沥青。3.耐久性沥青材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受到热、光、水、氧气和交通荷载等外界因素的作用而逐渐变硬变脆,改变原有的粘度和低温性能,这种变化称为沥青的老化。沥青应有足够的抗老化性能即耐久性,使沥青路面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我国相关规范规定,采用薄膜烘箱加热试验,测老化后沥青的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比、残留延度(10℃或54.塑性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即反映沥青抵抗开裂的能力。过去曾采用25℃的延度而不能比较教稠石油沥青的低温性能。现行规范规定:25℃延度改为10℃5.安全性确定沥青加热熔化时的安全温度界限,使沥青安全使用有保障。有关规范规定,通过闪点试验测定沥青加热点闪火的温度闪点,确定它的安全使用范围。沥青越软(标号高),闪点越小。如沥青标号110号到160号,闪点不小于230℃,标号90号不小于245(二)粗集料(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有关规定。(2)每种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即级配)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3)粗集料应具有较大的表观相对密度,较小的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以与水洗法小于0.075颗粒含量和软石含量。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表面层粗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2.0%等。(4)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表面层(或磨耗层)的粗集料的磨光值应不少于36~42(雨量气候分区中干旱区—潮湿区),以满足沥青路面耐磨的要求。(5)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有较大值,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大于或等于4级,次于路与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3级。(三)细集料(1)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有关规定。(2)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不宜使用天然砂。(四)矿粉(1)应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成,且应洁净、干燥,不含泥土成分,外观无团粒结块。(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3)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 有关规定。(五)纤维稳定剂(1)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有关规定。(2)不宜使用石棉纤维。(3)纤维稳定剂应在250℃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一)普通沥青混合料(即型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市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二)改性沥青()混合料(1)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混合料。(2)改性沥青()混合料与型混合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良好的路面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较高的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3)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适用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三)沥青玛琦脂碎石混合料(,简称)(1)是一种以沥青、矿粉与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2)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以上的粗骨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粉胶比”超出通常值1.2的限制);沥青用量较多,高达6.57%,粘结性要求高,且选用针人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3)是当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适用于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四)改性沥青混合料(或)(1)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比采用结构形式。(2)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性能与耐久性等路面性能都有较大提高。(3)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主干路和城镇快速路。411015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主要涉与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机理、再生剂的技术要求、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因素与厂拌生产工艺。一、再生目的与意义(一)再生机理(1)沥青路面材料在沥青混合料拌制、运输、施工和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沥青逐渐老化,胶体结构改变,导致沥青针入度减小、粘度增大,延度降低,反映沥青流变性质的复合流动度降低,沥青的非牛顿性质更为显著。沥青的老化削弱了沥青与骨料颗粒的粘结力,造成沥青路面的硬化,进而使路面粒料脱落、松散,降低了道路耐久性。(2)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沥青的再生是沥青老化的逆过程。在已老化的旧沥青中,加入某种组分的低粘度油料(即再生剂),或者加入适当稠度的沥青材料,经过科学合理的工艺,调配出具有适宜粘度并符合路用性能要求的再生沥青。再生沥青比旧沥青复合流动度有较大提高,流变性质大为改善。(二)再生技术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是将需要翻修或者废弃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添加适量的新骨料、新沥青,重新拌合成为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工艺技术。(三)再生意义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和砂石材料,节省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再生剂技术要求与选择(一)再生剂作用(1)当沥青路面中的旧沥青的粘度高于106·S或针入度小于40(0)时,应在旧沥青中加入低粘度的胶结料—再生剂,调节过高的粘度并使脆硬的旧沥青混合料软化,便于充分分散,和新料均匀混合。(2)再生剂还能渗入旧沥青中,使其已凝聚的沥青质重新熔解分散,调节沥青的胶体结构,改善沥青流变性质。(3)再生剂主要采用低粘度石油系的矿物油,如精制润滑油时的抽出油、润滑油、机油和重油等,为节省成本,工程上可用上述各种油料的废料。(二)技术要求(1)具有软化与渗透能力,即具备适当的粘度;(2)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质,复合流动度接近L显现牛顿液体性质;(3)具有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即应富含芳香盼。可以再生效果系数K—再生沥青的延度与原(旧)沥青延度的比值表征旧沥青添加再生剂后恢复原沥青性能的能力;(4)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5)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热化和耐候性(以试验薄膜烘箱试验前后粘度比衡量)。(三)技术指标(1)根据我国目前研究成果,再生剂的推荐是:25℃粘度:0.01—20·S;25℃复合流动度大于0.90;芳香酚含量大于30%;25℃(2)日本的再生剂质量标准还要求:不含有毒物质;根据施工性能和旧料物理性能恢复的能力确定60℃三、再生材料生产与应用(一)再生混合料配合比(1)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采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包括骨料级配、混合料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确定。经验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旧路面材料的品质,即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旧料中沥青的含量和骨料级配,必须在旧料配合比、骨料级配、再生沥青性能等方面调配平衡。(2)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粘度、再生沥青的粘度、再生剂的粘度等因素。(3)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旧料含量:如直接用于路面面层,交通量较大,则旧料含量取低值,占30%—40%;交通量不大时用高值,旧料含量占50%—80%。(二)生产工艺(1)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可根据再生方式、再生场地、使用机械设备不同而分为热拌、冷拌再生技术,人工、机械拌合,现场再生、厂拌再生等。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制时,旧料含量一般不超过30%,采用滚筒式拌合机拌制时,旧料含量可达40%—80%。(2)目前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技术标准原则上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由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的复杂性,个别指标可适当放宽或不予要求,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经验确定。(3)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4)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检测项目有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等,其技术标准参考热拌沥青混合料标准。(三)再生混合料用于路面下层时,在保证再生混合料质量的基础上宜尽可能多地使用旧料。411016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一、常见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与特点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挡土墙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砌体结构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按照挡土墙结构形式与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自立式、加筋土等不同挡土墙;其结构形式与结构特点简述见表411016。挡土墙结构形式与分类表411016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多用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衡重式挡土墙的墙背在上下墙间设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量使全墙重心后移增加墙体的稳定性。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与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扶壁式挡土墙由底板与固定在底板上的直墙和扶壁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带卸荷板的柱板式挡土墙是借卸荷板上不填土的重力平衡土体侧压力的挡土构筑物。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板肋式、格构式或排桩式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固定在岩石或可靠地基上的锚杆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自立式挡土墙是利用板桩挡士,依靠填土本身、拉杆与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锭块维持整体稳定的挡土建筑物。加筋土挡土墙是利用较薄的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墙后布置的土工合成材料减少土压力以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施作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挡士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要求。二、挡土墙结构受力挡土墙结构会受到士体的侧压力作用,该力的总值会随结构与士相对位移和方向而变化,侧压力的分布会随结构施工程序与变形过程特性而变化。挡土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有: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见图411016a):若刚性的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受任何干扰时,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称为静止土压力。其合力为E0()、强度为P0()。图411016士压力的三种形式(a)静止土压力;(b)主动土压力;(c)被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见图411016b):若刚性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并产生连续滑动面,使士体下滑。这时士压力减到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合力和强度分别用()和()表示。被动土压力(见图411016c):若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出现连续滑动面,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这时土压力增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411021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一)施工特点(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与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2)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二)施工项目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与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三)基本流程1.准备工作(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3)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恢复中线,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等。(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路基士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2.附属构筑物(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考理解(2)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3)修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设施,为后续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创造条件。3.路基(土、石方)施工开挖路整、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多选二、路基施工要点(一)填土路基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即填方路基)。(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宽度不应小于1.0m。(3)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士、压实。(4)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5)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6)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并与时碾压修整。(二)挖土路基当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一挖方路基。(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3)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与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三)石方路基(1)修筑填石路堤应进行地表清理,先码砌边部,然后这层水平填筑石料,确保边坡稳定。(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与沉降差等施工参数。(3)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压(穷)实。(4)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三、质量检查与验收检验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0.01);一般项目有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要求。土质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11021的规定。土质路基压实度表411021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路基最小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0~809695949280~>零填或挖方0~309695949230~809493————411022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城市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主要应掌握: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压实方法与压实厚度三者的关系,达到所要求的压实密度。一、路基材料与填筑(一)材料要求(1)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填料的强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值应符合表411022的规定。(2)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士、泥炭土、冻土、盐渍土、腐殖土、有机土与含生活垃圾的士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的土块应打碎。路基填料强度()的最小值表411022填方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最小强度(%)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路床0~308.06.0路基30~805.04.0路基80~1504.03.0路基>1503.02.0(二)填筑(1)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每侧都要宽500)(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一)试验段(1)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或基层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2)试验目的主要有:1)确定路基预沉量值。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与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如果考试可能会结合到基坑或者沟槽回填土的碾压。(二)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1)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50268-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0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0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3)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0—800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三)路基压实(1)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2)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涉与到所有的碾压(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三、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1)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2)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3)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案例补充题考点411023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一、工程用土分类(一)按士的工程分类标准分类(1)依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50145-2007,工程用土指工程勘察、建筑物地基、堤坝填料和地基处理等所涉与的土类,有机土是指土料中大部分成分为有机物质的土。(2)工程用土的类别根据下列土的指标确定:1)土颗粒组成与其特征;土的分类和土颗粒粒径关系如图1K411023所示。图411023土的分类和土颗粒粒径关系(单位:)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二)按照士的坚实系数分类1.一类土,松软土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种植土、淤泥(泥炭)等,坚实系数为0.5-0.6。2.二类土,普通土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士、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6-0.8。3.三类土,坚土主要包括软与中等密实秸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8-1.0。4.四类土,砂砾坚土主要包括坚硬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坚实系数为1.0.5。5.五类土,软石主要包括硬质黏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石灰与贝壳石灰石等;坚实系数为1.5-4.0。二、土的性能参数(一)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强度性质土的工程性质除表现为坚实系数外,还表现在土的强度性质。土的强度性质除与其颗粒粒径级配有关外,还与土的三相(固相、水相和气相)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有关。固相是以颗粒形式的散体状态存在。固、液、气三相间相互作用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2.土体应力应变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复杂性从根本上讲都与土颗粒相互作用有关,土的密实状态决定其力学性质。通过土中固、液、气相的相互作用研究还有助于促进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非饱和土的工程性质。(二)路用工程(土)主要性能参数含水量ω: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即ω,(%);——单选题考点天然密度p:土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即,(3,3);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即;塑限ωp: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塑性指数: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p,即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Wp)/Ip,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0坚硬、半坚硬状态,0≤IL<0.5硬塑状态,0.5≤IL<1.0软塑状态,≥1.0流塑状态。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三相)之比,即η,(%)。土的压缩性指标:十,为土的天然孔隙比,a为从土的自重应力至土的自重加附加应力段的压缩系数。(三)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强度性质通常是指土体的抗剪强度,即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土体会因受拉而开裂,也可因受剪而破坏。士体中各点的力学性质会因其物理状态的不均而不同,因此土体的剪切破坏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整体的。道路工程中不良土质路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等,处理方法选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确定。三、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可能考核概念(选择题)(1)淤泥、淤泥质土与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黏土统称为软土。由淤泥、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为主组成的软土在我国南方有广泛分布,这些土都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软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在较大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坏,造成路面沉降和路基失稳;孔隙水压力过载(来不与消散)、剪切变形过大,会造成路基边坡失稳。软土基处理施工方法有数十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等;具体可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与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除选择就地处理方法时应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外,还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和工期等因素,选择一种或数种方法综合应用。(2)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但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由于存在大量节理和裂隙,故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可能产生的主要病害有路基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崩塌、剥落,道路结构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为保证路基稳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应注意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减轻或消除其湿陷性。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因地制宜进行处理,并采取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加筋土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3)具有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特性的高液限黏土称为膨胀土。该类土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在坚硬状态下工程性质较好。但其显著的胀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破坏。膨胀土路基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用灰土桩、水泥桩或用其他无机结合料对膨胀土路基进行加固和改良;换填或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同时应对路基的采取防水和保湿措施,如设置排水沟,设置不透水面层结构,在路基中设不透水层,在路基裸露的边坡等部位植草、植树等;调节路基内干湿循环,减少坡面径流,并增强坡面的防冲刷、防变形、防溜塌和滑坡能力。(4)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大类。冻土在冻结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融化后承载力急剧下降,压缩性提高,地基容易产生融沉。冻胀也对地基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土颗粒愈细,含水量愈大,土的冻胀和融沉性愈大,反之愈小。在城市道路中,土基冻胀量与冻土层厚度成正比。土质与压实度的不均匀也容易发生不均匀融沉。对于季节性冻土,为了防止路面因路基冻胀而发生变形破坏,在路基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两侧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到路基顶部,可增加路基总高度,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2)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根据不同路面材料、土基与路面下的冰冻深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控制土基冻层厚度不超过一定限度,以便冻胀量不超过允许值。3)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4)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规定。411024水对城镇道路路基的危害一、地下水分类与水土作用(一)地下水分类(1)地下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颗粒孔隙之中以与岩石孔隙和裂隙中的水。土中水具有固、液、气三种形态,其中液态水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毛细水可在毛细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2)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又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见图411024)。上层滞水分布范围有限,但接近地表,水位受气候、季节影响大,大幅度的水位变化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潜水分布广,与道路等市政公用工程关系密切。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平原地区,若潜水的矿化度较高且埋藏较浅,应注意土的盐渍化。由于盐渍土可使路基盐胀和吸湿软化,所以路基施工时要做好排水工作,并采用隔离层等措施。承压水存在于地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具有一定的水头高度,一般需注意其向上的排泄,即对潜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或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二)水土作用(1)工程实践表明:在对道路路基施工、运行与维护造成危害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水与土体相互作用,可以使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导致路基或地下构筑物周围土体软化,并可能产生滑坡、沉陷、潜蚀、管涌、冻胀、翻浆等危害。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特别是城镇道路的安全运行必须考虑沿线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与活动规律,以便采取措施保证工程安全。(2)道路沿线地表水积水与排泄方式、邻近河道洪水位和常水位的变化,也会造成路基产生滑坡、沉陷、冻胀、翻浆等危害。为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工程特点.采取防护与加固措施,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协调。(3)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其他形式的水文和水文地质因素对路基或其他构筑物基础的稳定性有影响,也是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和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工程建设和维护运行中充分考虑。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路基的各种病害或变形的产生,都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湿和冲刷等破坏作用有关。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抗变形能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以消除或减轻水对路基稳定的危害。(一)路基排水路基排水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类。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管渠、地下排水构筑物等办法达到迅速排水的目的。在有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流危害路基边坡稳定时,可设置渗沟或截水沟。边坡较陡或可能受到流水冲刷时,可设置各种类型的护坡、护墙等。(二)路基隔(截)水(1)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路床标高时,应设置暗沟、渗沟或其他设施,以排除或截断地下水流,降低地下水位。(2)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较高,路基处于过湿状态、或强度与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湿状态时,可设置隔离层或采取疏干等措施。可采用土工织物、塑料板等材料疏干或超载预压提高承载能力与稳定性。三、危害控制措施(一)路基与路面(1)路基结构形式要满足设计要求。基层施工中严格控制细颗粒含量,在潮湿路段,应采用水稳定好且透水的基层。对于冻深较大的季节性冻土地区,应采取预防冻胀和翻浆的具体措施。(2)面层结构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应考虑地表水的排放,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且其总厚度要满足防冻层厚度的要求,避免路基出现较厚的聚冰带而导致路面开裂和过大的不均匀冻胀。如果面层厚度不足,可用水稳定性好的砂砾料或隔温性好的材料设置垫层。(二)附属构筑物(1)过街支管与检查井接合部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渗漏水造成路面早期塌陷。(2)管道与检查井、收水井周围回填压实要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相关规定,防止地表水渗入造成道路的破坏。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411031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一)定义目前大量采用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水泥、石灰与工业废渣稳定材料施工基层,这类基层通常被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二)分类(1)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按配合比要求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和水拌合而成的混合料,被称为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视所用材料,分别称为水泥(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稳定粒料等。(2)用一定量的石灰和粉煤灰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并加入适量的水,拌合而成的混合料被称为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或稳定粒料。二、常用的基层材料(一)石灰稳定土类基层(1)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与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5℃(2)石灰稳定土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且都会导致裂缝。与水泥土一样,由于其收缩裂缝严重,强度未充分形成时表面会遇水软化,容易产生唧浆冲刷等损坏,石灰土已被严格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二)水泥稳定土基层(1)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2)水泥稳定细粒土(简称水泥土)的干缩系数、干缩应变以与温缩系数都明显大于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土产生的收缩裂缝会比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严重得多;水泥土强度没有充分形成时,表面遇水会软化,导致沥青面层龟裂破坏;水泥土的抗冲刷能力低,当水泥土表面遇水后,容易产生唧浆冲刷,导致路面裂缝、下陷,并逐渐扩展。为此,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1)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石灰粉煤灰类的稳定土(粒料),简称二灰稳定土(粒料),其特性在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具有典型性。(2)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3)二灰稳定士早期强度较低,但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4℃(4)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案例411031】1.背景某公司中标城市主干道路面大修工程,其中包括部分路段的二灰粒料路基施工。施工项目部为了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采取夜间运输基层材料,白天分段摊铺碾压的做法。施工中发现基层材料明显离析,压实后的表面有松散现象;局部清除浮料后采用贴料法补平。现场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认定为重大质量事故的隐患,要求项目部采取措施进行纠正。2.问题(1)从背景材料看,控制基层材料离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2)试分析压实后的基层表面产生松散现象的主要成因。(3)清除浮料后局部采用补平法是否可行?(4)监理工程师为何认定为重大质量的隐患?3.参考答案(1)问题1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控制基层材料离析:1)基层材料生产①集料堆放要采用小料堆,避免大料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②二灰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0.075颗粒的含量;③混合料的总拌合时间一般在35s左右。2)基层材料运输堆放为避免运输堆放的离析现象,装料时应分次,均匀上料;卸料时要尽量使混合料整体卸落;堆放料堆应便于摊铺,避免二次倒运。3)基层材料摊铺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施工场地受到限制时应尽可能减少停顿和重新启动次数;特别是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和拌合机的产量相匹配等。(2)问题2从背景材料看,可能原因有:混合料运送堆放未很好覆盖,且摊铺前堆放时间长,混合料含水量未视条件适当调整,以使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3)问题3不可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中规定:基层施工中严禁用贴薄层方法整平修补表面。贴薄层找平后基层整体稳定性差。(4)问题4因为基层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的承重作用;对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出现背景所说的路面基层问题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质量,所以可以认定为重大质量隐患。411032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一)材料与拌合(1)石灰、水泥、土、集料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材料配比设计。(2)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3)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与时调整拌合用水量。(4)稳定土拌合前,应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5)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应均匀。(二)运输与摊铺(1)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与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2)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4)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三)压实与养护(1)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2)摊铺好的石灰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4)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5)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6)养护期应封闭交通。二、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一)材料与拌合(1)对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2)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其符合设计与检验标准的要求。(3)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强制式拌合机拌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4)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5)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混合料含水量应视气候条件适当调整,使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二)运输与摊铺(1)运送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2)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3)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三)压实与养护(1)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且不宜小于100。(2)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4)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三、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一)材料与拌合(1)级配砂砾、级配砾石基层,级配碎石、级配碎砾石基层所用原材料的压碎值、含泥量与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大、中、小颗粒范围也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2)采用厂拌方式,强制式拌合机拌制,级配符合要求。(二)运输与摊铺(1)运输中应采取防止遗撒和防扬尘措施。(2)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与时翻拌均匀。(3)压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三)压实与养护(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级配碎石与级配碎砾石视压实碎石的缝隙情况撒布嵌缝料。(2)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表面平整、坚实。(3)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4)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411033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类型产品,是城镇道路岩土工程中应用的一种新型工程材料的总称。分类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二)功能与作用(1)土工合成材料可设置于岩土或其他工程结构内部、表面或各结构层之间,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应用时应按照其在结构中发挥的不同功能进行选型和设计。(2)当工程中使用土工合成材料兼有其他功能且要考虑这些功能的作用时,还需进行相应项目的校核设计。二、工程应用(一)路堤加筋(1)路堤加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当加筋路堤的原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时,应先行技术处理。加筋路堤填土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路基设计规范规定的床实标准。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土工网等土工合成材料均可用于路堤加筋,其中土工格栅宜选择强度高、变形小、糙度大的产品。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较高的撕破强度、顶破强度和握持强度等性能。(2)加筋路堤的施工原则是以能够充分发挥加筋效果为出发点。合成材料连接应牢固,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300,连接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0。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后宜在48h以内填筑填料,以避免其过长时间受阳光直接曝晒。填料不应直接卸在土工合成材料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宜大于1m,以防局部承载力不足。卸土后立即摊铺,以免出现局部下陷。(3)第一层填料宜采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当填筑层厚度超过600后,才允许采用重型压路机。边坡防护与路堤的填筑应同时进行。(二)台背路基填土加筋(1)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台背路基填土加筋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加筋台背适宜的高度为5.0~10.0m。加筋材料宜选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其20℃(2)土工合成材料与构造物应相互连接,并在相互平行的水平面上分层铺设,加筋材料间距应经计算确定。在路基顶面以下5.0m的深度内,间距宜不大于1.0m。纵向铺设长度宜上长下短,可采用缓于或等于1:1的坡度自下而上逐层增大,最下一层的铺设长度不应小于计算的最小纵向铺设长度。(3)施工程序:清地表→地基压实→锚固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张紧并定位→分层摊铺、压实填料至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标高→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锚固、摊铺、张紧与定位。相邻两幅加筋材料应相互搭接,宽度宜不小于200,并用牢固方式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合成材料强度的60%。台背填料应在最佳含水量时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边角处厚度不得大于150。压实标准按相关规范执行。施工时应设法避免任何机械、外物对土工合成材料造成推移或损伤,并做好台背排水,避免地表水渗入、滞留。(三)路面裂缝防治(1)采用玻纤网、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于旧沥青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底部或新建道路沥青面层底部,可减少或延缓由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或半刚性基层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用于裂缝防治的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应分别满足抗拉强度、最大负荷延伸率、网孔尺寸、单位面积质量等技术要求。玻纤网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土工织物应能耐170℃(2)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进而确定旧路处理和新料加铺方案。施工要点是:旧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说课稿2022课标
- 爆破作业培训
- 《商品贸易学》课件
- 下载课件有哪些
- 《中国历史人物介绍》课件
- 找规律教学课件
- 农场旧房出售合同模板2024
- 2024年度影视制作与动产质押合同3篇
- 委托协议书范本
- “胜华”红木家具厂推广提案课件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规划
- 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2)
- 《老师》歌词林妙可
- 《我的理想》(课堂PPT)
- 课程设计-正文张紧轮支架-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
- 种子品质检验
- 清洁检查标准及扣分标准
- 新版pep小学英语四上单词默写
- 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1
-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建设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