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染色体变异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5.2染色体变异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5.2染色体变异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5.2染色体变异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5.2染色体变异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设计者***学校填写学校全称年级高二年级课题5.2染色体变异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教学内容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人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染色体变异是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异常改变。变异的类型可分为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均可以导致染色体病。依据《课程标准》模块2“遗传与进化”内容要求的概念3.3.5“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本部分内容涉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诸多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的核心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其他概念的学习。在学生已知减数分裂、基因、染色体和性状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知,引领学生体验染色体组概念的生成,并运用这一概念对生物学现象进行分析、概括、迁移运用。在学生已知减数分裂、基因、染色体和性状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知,引领学生体验染色体组概念的生成,并运用这一概念对生物学现象进行分析、概括、迁移运用,是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采取形象类比、图片展示,以及过程模拟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层层设疑,突破核心概念,引领学生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染色体的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了有丝分裂、植物组织培养、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基因在染色体上,以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对染色体组及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已经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对于三倍体的育;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较为感兴趣,利用然的无籽西瓜、单倍体玉米等材料引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模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习目标确定1.结合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图片,学习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类型。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2.结合案例分析,回顾染色体变异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可能导致的疾病,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学习难点: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任务实施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唐氏综合征患者“天才指挥家”舟舟指挥音乐演奏的片段,通过视频展示使学生对唐氏综合征有初步认识。提出问题:1.舟舟所患的是什么疾病?2.舟舟患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学习内容。任务1:初识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活动1:展示图1和图2,教师可将正常人体细胞核型分析图片发给学生作为对照,引导学生将图1、图2与正常人染色体核型分析图片进行对比,寻找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推断图1、图2中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最后,教师可带领全班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一一进行讲解核对,使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有总体认识,便于后续讲解。学生分组讨论,以下几张图中人体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哪些改变。经过讨论,教师可随机抽取1名学生回答图1和图2中染色体发生了哪种类型的变异。结合教材和图片信息,学生回答:与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比,图1均为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而图2均为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任务2:染色体数目异常学生已学习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内容,对于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很熟悉。因此,为便于学生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以人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例进行介绍。精子和卵子为单倍体,以n表示,包括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受精卵则为二倍体,以2n表示,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结合图1,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次分析a~h的染色体数量,根据单倍体和二倍体的概念,类比推理出三倍体、四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图1a中有3个染色体组,即每种染色体都有3条,染色体总数为69条,因此为三倍体。同理,可以推理判断图1b为四倍体。与图1a~b不同的是图1c~h为1条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则c~h是哪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师引出超二倍体、亚二倍体概念。图1分析完成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图1a~b与图1c~h相比,有何区别?学生回答:图1a~b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进行的增加,而图1c~h是1条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补充和总结,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整倍体和非整倍体这2类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区别,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一步介绍图1a~h染色体核型所对应的染色体病,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常见染色体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染色体病的认识,并为后续唐氏综合征的案例分析作好铺垫。任务3:染色体结构异常结合图2,学生可推断出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但图2a~d具体属于哪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判断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可提炼关键词“缺失”“交换”“颠倒”“重复”,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补充和总结,结合多媒体课件介绍图2a~d分别为染色体结构缺失、易位、倒位、重复。举例说明图2a~d染色体核型可能导致的染色体病。引导学生关注基础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任务4:案例分析及相关知识介绍某患儿(给出患者图片),1岁8个月,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伴有特殊面容:眼距宽,外眼角上斜,塌鼻梁,口常半开,流涎。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十二指肠闭琐,通贯掌,手第五指只有1条指褶纹。母亲怀孕年龄36岁,患儿早产1个月。染色体检查:核型为47,XY,+21/46,XY。问题:1.该患者染色体发生哪种类型的变异?2.该患者被诊断为哪种疾病?3.请分析患者染色体核型形成的原因。针对患者的核型47,XY,+21/46,XY,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该患者的核型属于哪种遗传学类型?由此,引出唐氏综合征3种遗传学类型的内容。1.游离型(21三体型),即标准型。教师可给出图3,引导学生利用减数分裂知识分析游离型形成原因,帮助理解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导致染色体病。此类型约占全部患者的92.5%。核型为47,XX(XY),+21。唐氏综合征患者三体型的发生绝大部分与父母核型无关,而是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的结果,95%来源于母亲,其中有80%是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所致,这种不分离的发生率随母亲年龄的增大而增高。2.易位型。教师可给出罗伯逊易位图片,引导,帮助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病。此类型约占全部患者的5%,易位型患者具有典型的唐氏综合征临床症状,但其核型中增加的不是完整的21号染色体,而是与D组或G组的1条染色体发生罗伯逊易位形成的衍生染色体,染色体总数为46条。易位型最常见的是D/G易位,如核型为46,XX(XY),14,+t(14q21q),其次为G/G易位,如核型为46,XX(XY),21,+t(21q21q)。患者的易位染色体,如果是由亲代传来,其双亲之一通常是表型正常的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且该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不但罗伯逊易位携带者本身再生育子女有复发危险,他的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携带者,他们的子女也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3.嵌合型。此类型约占全部患者的2%。嵌合型产生原因:①由于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不分离,继而因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动迟缓,引起部分细胞超数的染色体发生丢失而形成含有47,XX(XY),+21/46,XX(XY)2个细胞系的嵌合体。②形成受精卵后,第1次卵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就会产生47,XX(XY),+21和45,XX(XY),21,2个细胞系,而后一种细胞很难存活。因此,嵌合体不分离多半发生在第1次卵裂以后的某次有丝分裂。不分离发生越晚,正常细胞系所占比例越多,则患者症状越轻。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随母亲年龄的增大染色体不分离的概率增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卵子形成过程,从而深入讲解,介绍母亲年龄和唐氏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每个卵原细胞在胚胎期经历约22次有丝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在女婴出生前后,卵巢中的初级卵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Ⅰ期并停滞下来,直到女性青春期性成熟后排卵才完成减数分裂Ⅰ期,受精后才完成整个减数分裂过程。由此可见,一个卵母细胞经历的完整的减数分裂期长达几十年,而中间不进行DNA复制,因此携带的基因突变较少。而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期停留时间越长,细胞最终完成减数分裂时出现染色体错误分离的可能性越大,发生染色体突变的概率就越高。本案例涉及医学专业词汇,教师可给予讲解,使其通俗化。针对问题1、2,学生回答并不困难,但是回答问题3较为困难,因此,回顾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减数分裂教师可引导学生、有丝分裂等知识,引导学生回答不同核型发生原因,对学生回答不充分之处,教师给予补充。最后,介绍母亲年龄越大唐氏综合征发病率越高的原因。答案:结合染色体变异类型知识及患者染色体核型,学生可知该患儿多了1条21号染色体,属于超二倍体(三体型),是染色体数目异常。结合舟舟相关视频及染色体数目异常所学知识,学生判断该患儿所患疾病为唐氏综合征。学生分析原因通过上述遗传类型的介绍,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染色体病致畸致残的机制,通过深层次剖析其发生的机制,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本案例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科素养。进一步科普唐氏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孕检的重要性,使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宣传唐氏综合征的知识,成为健康生活的促进者和实践者。任务5:介绍唐氏综合征发生的分子机制,拓宽学生视野1.D21S55:出现13种特征(智力障碍、身材矮小、肌张力低下、关节松弛)和8种外貌特征(鼻梁扁平、舌外伸、腭弓高、窄腭、耳廓畸形、手掌宽且短、第五指短且弯、足第一、二趾间距宽)。2.D21S55MX1:出现6种外貌特征的最小区域。D21S55及21q22.3远端被称为唐氏综合征的关键区。介绍唐氏综合征治疗与预防内容,加深学生认识唐氏综合征是胎儿染色体异常所致,根本病因在胎儿染色体,因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减少唐氏综合征的根本措施在预防,以此向学生说明预防的重要性。对于唐氏综合征的预防,产前筛查和诊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如案例中患儿母亲想再次生育,如何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降低生育唐氏患儿的风险。给出21号染色体显带图片,结合表1说21号染色体上与唐氏综合征表型相关的基因。对部分21三体患者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的研究发现,21号染色体的2个区域最引人关注。教师借助图片、视频方式介绍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羊水检测和基因检测等常见的医学手段在染色体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作用。根据以上内容,要求学生针对患儿母亲提出合理建议,使学生在真实的案例情境中提高对染色体病的预防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板书设计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变异整租变异1、染色体组2、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及多倍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3、单倍体的概念及特点。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2、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断3、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18004、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可无)教学反思与改进首先,本节教学以唐氏综合征患者“天才指挥家”舟舟指挥音乐演奏视频导入,引出本节学习内容“染色体变异”。组织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图片的变异类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思维相互碰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