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台阶设计说明《台阶》是李森祥所写的一篇小说。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就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他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期待且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教学此课,教师需要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自读中以分析情节、欣赏人物、感悟主题为重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研读细节描写、体会散文化的语言风格,让学生感受到小说中的情感、意蕴。学习目标1.厘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台阶”的含义。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3.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2.引导学生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教学方法朗读法复述法自主合作交流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朱自清《背影》、莫怀戚《散步》。2.影视作品:筷子兄弟《父亲》。(二)工具1.多媒体教学工具。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同学们,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很多时候,父亲是严厉、坚强的代名词,他们为了家庭辛苦打拼,和我们的交流不是很多,有时甚至有一层隔膜。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台阶》这篇小说,听李森祥讲述父亲和台阶的故事。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啃(kěn)蹦(bèng)揩(kāi)撬(qiào)磕(kē)门槛(kǎn) 涎(xián)水 着落(zhuóluò) 尴尬(gāngà) 糟糕(zāogāo)醒悟(wù) 晌(shǎng)午 头颅(lú)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方言,水坑:凼口水:涎水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尴尬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言外之意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低眉顺眼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不足道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大庭广众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若有所失3.文学常识。李森祥,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类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许多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近年来发表的小说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等。三、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2.引导学生思考,小组交流。(1)此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2)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此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请明确此文的结构,给小说划分层次。【点拨】梳理故事情节,指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及其意义;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抓住情节的线索;抓住主要人物。格式: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形式来概括故事情节。1.自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总结。(1)线索: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2)父亲一生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人一等,一生都在羡慕人家高高的台阶,一生唯一的愿望就是把台阶造高。于是他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台阶做好后,身体却垮了;岁月留下来父亲的“功绩”,但却也无情地带走了父亲的青春和活力——父亲在慢慢老去。(3)梳理故事情节,划分层次。①开端(1—9):写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出有高台阶的新屋。第一层(1—5):讲述父亲年轻时造了三级青石台阶,青石台阶承载了这个普通农家的平凡生活。第二层(6—9):父亲想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②发展(10—16):写父亲为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开始了漫长的准备。第一层(10):概述父亲漫长而艰辛的准备工作。第二层(11—16):描述父亲在酷暑严寒中的辛苦劳作。③高潮(17—25):写父亲终于建起了有九层台阶的新屋。第一层(17):描述父亲为造新屋而忙碌。第二层(18—20):描述父亲在霜冷露重的深秋早晨为修台阶做准备。第三层(21):描述父亲在鞭炮声中既高兴又尴尬的样子。第四层(22—25):写父亲终于造成有九层台阶的新屋。④结局(26—32):新屋建成了,父亲老了,身体也垮了。第一层(26、27):讲述搬进新屋后,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有点儿不自在。第二层(28):写父亲挑水上台阶闪了腰。第三层(29—32):写父亲感到既困惑又失落。1.引导学生通过初读感知,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引导学生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出发,梳理文章层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8分钟。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文本、划分层次,找出了文章的叙事线索和文眼,明确作者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来展开情节的写作思路。同时,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梳理故事情节,厘清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对接下来探究人物形象、赏析语言作了有效铺垫。六、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课文写的是一个父亲,以《我眼中的父亲》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父亲的认识,300字左右。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基础通关”“阅读突破—课内建构”的习题。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学习情境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结构和各部分情节,完善了对内容的感知和理解。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父亲”的形象,体会“台阶”的多重含义。二、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品味细节,分析形象。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摘选语句分析,小组交流,班级展示。1.分析台阶砌成前的“父亲”。【点拨】自读课文第1—22段,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词句,品读细节描写并分析概括父亲的形象。2.分析台阶砌成后的“父亲”。【点拨】自主阅读课文第23—30段,找出描写父亲的文字,揣摩台阶砌成后“父亲”的心理。自读课文,抓住细节做批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1.台阶砌成前的“父亲”。(1)课文第5段写父亲洗脚的内容。“裂”和“嵌”两个动词,表现了父亲为了生活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那深深的裂沟及沟里的沙子和泥土都是岁月在他脚上留下的深深印记。“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可见父亲终年在泥土中劳碌。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2)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这一段围绕“准备”和“漫长”,通过“今天”“明天”,表现出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为建造新屋新台阶而付出的辛劳。动词“捡”和量词“一片”的使用,让我们看到了建造台阶的过程是漫长的,可贵的是父亲坚持不懈,点滴积累,默默无闻,认认真真地做着这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3)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这一段通过对父亲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地表达了父亲此刻喜不自禁的激动和幸福的心情,多年的夙愿即将实现,让他忘记了所有的艰苦;他用自己最真实的举动,向帮助他的人表示感谢,也在传达内心难以克制的兴奋。(4)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段话交代了深秋的季节,渲染了秋的凉意、清冷。父亲不是“站”在雾里,而是用了“浮”字,一方面写出了雾气之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父亲的身体瘦弱。每一根细发“艰难地挑着”发上雾气凝结的小水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气的重,父亲在1.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分析父亲的形象。2.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谦卑憨厚的农民特质及骨子里的好强和倔强,感知“父亲”的丰富内涵。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这样的早晨,早早就为建屋造阶“踏黄泥”,可见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5)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是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因愿望即将实现,内心无比喜悦而又手足无措的样子。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了,新屋就要完工了,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生都老实厚道,低眉顺眼、谦卑待人的习惯,让他永远都不会,也学不会张扬、炫耀。所以,他明明高兴,却露出了尴尬的笑容。2.台阶砌成后的“父亲”。(1)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全冻牢了。父亲对台阶的照管,就像悉心照顾自己的孩子,那么仔细,那么耐心,那么一丝不苟。(2)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习惯了低矮的台阶的父亲,一下子坐高了,和人打招呼,总觉得有些“不自在”。这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是外在的所谓高地位和内在的根深蒂固的谦卑产生了冲突后的真实反应。(3)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从父亲这种令人不解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内心不甘低人一等,不愿承认自己不能再挑重担的事实,不愿接受自己正在衰老的事实。三、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体会“台阶”的多重意蕴。1.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探讨: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台阶》有什么含义。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寄寓了什么感情?体会“台阶”的多重意蕴。1.小组交流探讨,并推举发言人,在班级内分享探究结果。(1)台阶指房屋前的三级台阶、九级台阶。父亲从三级台阶起步,最后建成了九级台阶,三级青石台阶承载着一家人平静、和睦的生活。(2)台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房屋台阶高,主人身份、地位才高,才能被人尊重。所以,建造高高的台阶是父亲终日劳碌、坚忍执着的力量源泉,建成的九级台阶是父亲理想的勋章、人生的巅峰。(3)台阶象征人生的使命。九级台阶的建成表明父亲圆满地实现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虽然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但父亲感到既困惑又失落,这不仅是因为他身体的衰老,更是因为他精神生活的质量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他的人生失去了方向,他发现自己没有精力和勇气再次出发了。2.小组交流探讨,分享探究结果。作者通过此文表达了对父亲的优秀品质的崇敬和赞美;对父亲一辈子的艰辛和中国农民特有的谦卑的怜悯;对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寄予的希望。1.引导学生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突破教学重难点。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深情和希望。四、过程性评价课堂8分钟。五、课堂小结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父亲修台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本分、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追求生活理想的农民形象。作者通过父亲的物质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到货验收协议
- 大班语言小猫钓鱼
- 辛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结构模型概念与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数字影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化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理论(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宝鸡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冲刺(四)语文试题含解析
- 家庭德育与安全教育
-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5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8.建筑施工设备设施清单
- DB11_T1630-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教练技术一阶段讲义(共59页)
-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电子版教(学)案20篇
- 露天矿石土方剥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公司管理创新工作管理办法
- 轮胎式装载机检测报告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导读课件(共38张PPT)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监测及护理
- 民办教师人员花名册
- 石文软件-GXPLORER使用说明书_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