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核心素养目标: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国家发展应重视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观点。历史解释:掌握列宁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掌握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成就以及苏联模式;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实行的必要性和转变的必要性。时空观念:构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间轴,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开展学习;梳理沙俄、苏维埃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俄罗斯的演变过程。史料实证: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实行的必要性和转变的必要性。通过研读材料、表格、图片等方式,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家国情怀: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国现代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难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战胜国内外敌人而实行的,为最终战胜敌人奠定了基础。可现在怎么会出现这一情况?面对这一情况,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二)、讲授新课: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材料: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取得了胜利,然而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通过材料分析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有哪些?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材料:“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家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过分,超过了理论上和政治上所需要的限度”“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列宁的两段话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你认为他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说说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执行过度;决定采取新经济政策(国家)。2、新经济政策: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已经结束,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尽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材料一: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1921年,他到苏俄访问,他看到了苏联的饥荒,也看到了其蕴藏的巨大宝藏。他用易货贸易的方式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特地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材料二:1921年,苏俄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农民向国家交纳粮食税,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和饲料,农民可以自由处理。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是什么?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商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作用: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二、苏联的工业化:1、苏联的成立:材料:苏联国徽镰刀、锤头代表着工农联盟。绸带包裹着小麦,表现了劳动人民大团结。布尔什维克的标志站在地球上,表现了共产主义一定在世界传承,发扬光大。太阳象征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诞生,在太阳的衬托下,表现了共产主义是光明的,和平的。绸带上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着苏联的格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922年12月最初入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共有15个加盟国。1924年1月21日,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已经为这个新生的政权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苏维埃的明天该怎么办?谁将带领大家完成未竟的事业?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2、社会主义工业化:材料: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材料: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大国崛起》思考斯大林接手的苏联,面临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材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通过上述材料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哪些成就?19281937,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3、苏联工业化特点: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材料: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赫伯特·乔治·威尔《大国的崛起》材料:斯大林首先重视重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生产。如人们获得诸如冰箱、收音机和汽车等消费品之前,政府先建设了钢铁工厂和水力发电站。——《新全球史》苏联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工业国的?这样的做法又伴随着怎样的风险呢?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三、农业集体化1、背景: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2、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3、过程: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四、苏联模式: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形成标志:材料:苏联1936年宪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共13章,146条。主要内容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政治基础是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由国家所有制形式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形式构成苏联是由各平等的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国家,有全联盟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管理机关、法律、国民经济和国籍。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的苏联最高苏维埃最高国家管理机关为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司法机关为苏联最高法院。宪法还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选举制度、国徽、国旗、首都和宪法修改程序等分别作了规定。后为1977年苏联宪法所取代。通过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3、评价:材料一: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英国首相丘吉尔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三: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通过以上材料分析苏联模式的利弊是什么?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之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三)、课堂小结: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政治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四)、课堂练习:1.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好转,这主要得益于(B)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苏联模式”的形成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仅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强大的工业国的飞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D)A.苏联成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十月革命的胜利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3、苏联时期,曾流传这样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的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苏联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C)A.长期战争破坏社会经济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4、“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