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概述课件_第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概述课件_第2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概述课件_第3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概述课件_第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概述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以前的贸易(一)原始社会的贸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三次大社会分工(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道路条件恶劣,严重阻碍了人与物的交流,对外贸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其规模和内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奴隶社会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这些国家在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地区主要从事贩运贸易。我国在夏商时代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沿岸各国。(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并不多。到了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的形式,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孕育生产,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较快的发展。二、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15世纪末期至16世纪初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后三、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极为缓慢,在1912年—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只增长了83%,同时,这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强,奖出限入措施交互推进,螺旋上升,给国际贸易的发展设置了层层的人为障碍。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的扩大过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13年—1938年,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世界贸易值反而减少了32%,而且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各国间特别是欧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亦有所上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表现在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两个不同于以前的特征: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第二节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这里讲的商品交换是广义的,即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贸易活动。既然国际贸易泛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那么,它既包括本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也包括别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因此,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贸易也就是世界贸易(WorldTrade),一般讲的国际贸易,就是指世界贸易。(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如果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对外贸易是指该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因为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的立场来看待这种商品贸易活动,所以称为对外贸易,或者也可称为“国外贸易”或“外部贸易”(ExternalTrade)。有一些海洋岛国或者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又很自然地将对外贸易称作“海外贸易”(OverseaTrade)。由于对外贸易是由商品的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的,人们有时又把它叫做“进出口贸易”(ImportandExportTrade)或者“输出入贸易”。(三)贸易额(ValueofTrade)贸易额又叫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加以表示,但为了便于国际比较,许多国家按汇率折算成国际上通用的美元来计量。贸易额通常分为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两种。国际贸易额则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它亦称世界贸易额。因此,计算一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时,通常只能用本国的出口贸易额与世界贸易额相比较而得出。不注意这点,则可能因重复计算而夸大了一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同时,考虑到有关的运费和保险费等不应算作出口贸易额,世界上一般都用离岸价格(FOB)来计算出口额,只有少数国家的出口贸易额是按到岸价格(CIF)计算的。(四)国际贸易量(QuantityofTrade)国际贸易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按照实物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可以剔除价格变动等因素带来的虚假成分,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贸易值增加了,贸易量不一定增加,还可能减少。但对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种进出口商品来说,无法用同类计量单位来表示一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只有同种货币的金额才能相加,因此,技术上以剔除价格变动的贸易值来替代贸易量,即许多国家和联合国通常用贸易量指数来表示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这样,贸易量的计量单位仍是货币单位。贸易量的计算要用比较的方法。首先,以基期的价格为基数计算出比较期的价格指数。然后,用比较期的价格指数除比较期的贸易值,从而计算出以基期的不变价格为基础的比较期贸易值,以此作为比较期的贸易量。最后,把比较期的贸易量与基期的贸易值比较,就可以较真实地反映比较期贸易规模的变化。其中,计算公式如下:比较期价格指数=比较期贸易量=比较期贸易值/比较期价格指数比较期贸易量指数=上述公式中,P1表示比较期价格,Q1表示比较期数量,P0表示基期价格,Q0表示基期数量。(五)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里,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作贸易差额。如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叫做“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TradeSurplus);如果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则叫“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TradeDeficit)。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处于不利地位。(六)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有对外经济交易的收入与支出总额的对比。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黑字);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则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如果收入等于支出,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但是,一般很少见国际收支绝对平衡的。国际收支是由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官方结算账户等组成的,对外贸易收支是经常账户中的主要内容,因此,贸易差额对国际收支具有重要影响。(七)贸易条件(TermsofTrade)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换回的外国商品越多,称为贸易条件好转;换回的外国商品越少,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在以货币为媒介、以价格表示交换价值的条件下,贸易条件一般以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这里涉及的是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而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种类又很多,因此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里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具体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TOT的计算值有三种情况:⑴TOT大于100,即贸易条件好转;⑵TOT小于100,即贸易条件恶化;⑶TOT等于100,即贸易条件不变。(八)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ofDependenceonForeignTrade,RDFT)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人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计算外贸依存度,但现在较多地使用GDP来计算外贸依存度。若以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外贸依存度的公式为:RDFT=

外贸依存度表明一国的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也可表明一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由于进口值不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使外贸依存度表现得较高,因此,很多人使用出口依存度这个概念。出口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出口依存度的公式为:RDET=

另外,可以把进口额在GDP中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的公式为:RDIT=

(九)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ofInternationalTrade)一国在一定时期里(如一年)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叫做该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商品的种类繁多,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的加工程度,把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前者是指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农、林、牧、渔和矿藏的产品,如食品、工业原料、燃料等。后者是指经过机器完全加工的产品,如机器设备、化学制品和其他工业品等。还有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某种较多的生产要素,把商品分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等。联合国正式采用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把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其中前五类即为初级产品,后五类是工业制成品。一国出口商品构成取决于它的国民经济状况、自然资源丰欠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因素。必须指出,不断提高外贸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是一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一国出口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它的生产力水平越高,从而它在国际分工的优势地位越明显。(十)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Trade)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而言,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状况,即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该指标反映了一国同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以中国为例,2007年,中国的主要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排名前五位的是欧盟(16.4%)、美国(13.9%)、日本(10.9%)、东盟(9.3%)、中国香港(9.1%)。从国际贸易方面来看,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情况,反映了各国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二、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一)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二)按商品形态划分: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三)按境界标准划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四)按贸易关系分: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五)按清偿工具划分: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六)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第三节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一、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它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劳动分工是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现象,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分工发展的历史。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是在近代举世闻名的产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国际分工是在资本主义国际产业革命以后,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超越出国家的界限向国际领域扩展,从而形成了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相适应的分工——国际分工。(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种条件:一种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另一种是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资源、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等。而国际分工的性质则是国际生产关系所制约的,具体说,影响国际分工发展有以下六个因素: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多寡、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国际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跨国公司(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国际分工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四)国际分工的类型国际分工的类型是指各类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分工的基本形态。按照参加国际分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国际分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垂直型国际分工2.水平型国际分工3.混合型国际分工(五)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1.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5.国际分工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二、世界市场(一)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的含义市场是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买卖双方开展交易活动的场所,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哪里有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的容量和社会分工、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逐步地发展,先后经历了地方市场、民族市场和世界市场三个阶段。世界市场(Worldmarket)或国际市场(Internationalmarket)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总和。它是在民族市场或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产物。2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都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世界市场同国际分工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产生的前提,而世界市场的有时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得以实现的场所。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世界市场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国际分工发展阶段的划分基本上是一致的。世界市场起源于地理大发现,发展于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形成于第二次产业革命阶段。3.世界市场的构成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以国际市场参加国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为标准,可以分为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世界发展中国家市场、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等;以国际市场参加者的地区分布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北美市场、西欧市场、亚洲市场、中东市场、拉美市场等;以商品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国际粮食市场、机械产品市场、电子产品市场、纺织品市场等;以生产要素含量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国际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资金密集型产品市场、技术密集型产品市场、知识密集型产品市场等;从消费者出发,又可以按照职业、收入水平、年龄组来对世界市场进行区分,如世界老年人市场、职业妇女市场、高收入层市场等。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可细分为:国际商品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劳务市场、国际信息市场、其他市场。4.当代世界市场的特征①世界市场在波动中空前扩大②参加世界市场的国家类型日益广泛③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④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给世界市场以巨大影响⑤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联系在加强(二)世界市场价格1.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世界市场价格(Internationalprice)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即以世界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现的商品国际价值及国际使用价值。世界市场价格按形成的条件和变动特征可分为封闭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两大类。2.世界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①国际价值是世界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