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重塑与优化_第1页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重塑与优化_第2页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重塑与优化_第3页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重塑与优化_第4页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重塑与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重塑与优化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日常交往和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互相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思政课师生关系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课后交流中教师和学生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它对学生能否真正将思政课目标和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交往空间多样化、信息大爆炸和人工智能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的习惯、行为、价值观,传统的思政课师生关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面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为此,如何优化思政课师生关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发展与嬗变:“互联网+”时代思政课的新特征当前,“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交往呈现以下诸多新特征。(一)师生交往空间多样化交往空间是人们聚集和交流的场所。在传统社会,人与人在客观存在的立体空间中进行交流,能够面对面地感受彼此的神态、语气和情绪,从而建立起一种有意义的情感关系。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虚拟交往空间的交流成为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新方式。数字技术给思政课师生交往带来巨大变化,虚拟空间的交往日益成为师生参与生活实践和社会语境的形式之一。师生通过慕课、云课堂等交往空间进行思政课教学,通过微信、QQ等交往空间进行思想交流,交往的空间得到了无限延伸,双方通过多样化的虚拟交往空间建立起非虚拟的连接和关系。(二)思政课教学资源多元化“互联网+”时代,思政课资源呈现海量化、开放性、立体化的特点。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并整合各种思政课的信息资源。其次,“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开放生态的特征改变了以往思政课信息隔绝分散的状态,思政课资源不再被地域和时间所局限,学生也能够更便利地获取相关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根据国家要求和思政课教学目标创造的预设性资源,也包括在线互动整合而成的生成性资源。另外,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思政课资源的呈现方式,不同于以往平面单调的理论性文字,海量的思政课信息以图片、视频甚至虚拟现实的形式出现,能够立体化、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三)思政课教学形态智能化“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与思政课不断融合,推动思政课教学形态的智能化,使思政课教学向着数据化、精准化和虚拟化迈进。“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云计算)是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大基石。”[1]大数据芯片能够将学生学习思政课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数字化,从而搭建起反映学生再学习过程中思想变化的智能数据库。云计算可以利用超强的计算能力,高效率地采集、处理和加工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生成的一些数据,测算出学生学习的程度以及与思政课设定目标的差距。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思政课教学的情境化,实现了从平面场景到立体叙事的转变,加强了思政课教学的沉浸体验感,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在场感中增进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在第一人称视角下产生共情,进而升华自己的价值观。二、冲击与重塑:“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转变“互联网+”时代,技术飞速发展,破除了传统思政课师生关系的一些壁垒,同时也冲击并重塑着思政课的师生关系。(一)思政课师生关系的场域由课堂为主转向虚实融合传统的思政课师生关系主要在封闭的教室这一现实场域内形成,课堂上一对多的教学使得教师难以兼顾所有学生,而课后师生之间交流又甚少,所以师生之间思想和情感距离较远。随着“互联网+”时代虚拟交往空间的兴起,师生关系的场域转向更为开放的虚实融合场域。虚拟空间的师生互动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突破了时空界限。思政课师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言语为主的交流,还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通过表情、图片、文字等进行实时交流。学生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所遇到的思政课学习方面的困惑能通过通信软件和教师互动得到及时的解答,师生交流互动更加频繁,“不再被束缚于师生主体结构之下,师生间的沟通可以不用再按照既有的结构框架去进行”[2]。(二)思政课师生关系的格局由教师权威转向平等沟通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知识和经验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完全主导了课堂,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同时,传统教学是在理性主义主导下进行的,教师以其专业化和权威性的知识掌握成为“传道者”,其教学往往是单向输出。而“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的信息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思政课师生关系格局转向平等沟通。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每个节点都高度自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关系,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接受者,又是生产者。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师生具有同等的知识获取权。这弥合了知识鸿沟所带来的地位差距,师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平等的交流,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和学生都用心投入、坦诚沟通,从而涵养人格和品德。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去结构化”的特征打破了已有的师生关系秩序,多元化信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维活跃、适应性强,能够比教师更加迅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再被框架束缚。教师与学生能够发表差异性的言论,双方在平等沟通中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我,既有助于思政课教师自我反思,又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加以疏导。(三)思政课师生关系的模式由“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传统的思政课堂多为大班授课,思政课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只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将教材中的抽象理论和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无暇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政课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单向输出和输入的过程。这种“填鸭式”教学将学生物化,抹消了学生的差异性,师生交往成为一种对象化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习惯差异等。而“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教师多维度展示教学内容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思政课师生关系的模式由“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数据库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展开教学活动,抓住学生在思政课中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数据反馈以及算法推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学生带入实际场景,在虚拟场景的动态交互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构建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三、审视与反思:“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政课师生关系已发生改变。在享受互联网为思政课带来的教学便利以及丰富资源等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直面一些负面的影响。(一)虚拟场域的交往淡化思政课师生的情感关系虚拟空间交往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师生的交往由原来的“人—人”变为“人—机—人”,这样的工具性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师生的情感关系。第一,虚拟场域的交往可能会遮蔽实体场域的师生关系。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在实体课堂中进行同步互动,大多通过师问生答和生问师答的模式进行交流,双方能观察到彼此的神态和肢体语言,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建立情感联系。而在虚拟空间中,师生之间通过符号化的表达模式进行交往,双方身体不在场,一定程度隐匿了真情实感,无法达成知、情、意、行的统一。过于依赖网络互动反而会减少现实中的互动,基于互联网的传情达意使得师生关系公式化,忽视道德实践与德性养成的统一。第二,虚拟场域带来师生交往碎片化的风险。一方面是空间维度的碎片化,师生不处在同一生活情境,难以真正共情;另一方面是时间维度的碎片化,师生之间信息回复存在滞后性,师生互动不同步。碎片化交往使得思政课教师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道德困惑,以至于难以建立有质量和深层次的师生关系。(二)“信息茧房”稀释思政课教师话语权多元信息形成“信息茧房”,学生容易沉溺于同质化的信息,排斥异质信息,在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下,可能被非主流信息所迷惑,以至于产生价值观偏离。“信息茧房”屏蔽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价值,从而稀释了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思政课具有不同于一般专业课的特殊性和政治性,思政课教师肩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使命,需要传达符合时代需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和信息。由于“信息茧房”效应,学生选择的信息内容日益固化和窄化,对自身舒适区内的非主流信息予以接受,对思政课教师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反而拒绝和批判,主流话语由此被屏蔽。同时,“信息茧房”扩大了师生的话语鸿沟。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教育资源可能很不一样,教师接触的是学理性的教育资源,而学生偏重趣味化的知识,从而形成不同的话语体系。由于“信息茧房”产生群体极化,学生会质疑思政课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不认同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方式,从而造成师生之间共同话语的缺失。(三)人工智能技术异化思政课师生关系任何技术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思政课师生关系的冲击与重塑,技术异化的风险随之而来。首先,机器的介入疏远师生情感。人工智能不断与思政课教学结合,学生依靠人工智能的推荐进行学习,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学生数据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直接的互动被机器挤占,从而变得刻板化和形式化,非理性的情感在冰冷的机器面前被抑制,师生情感日益疏远。其次,大数据僭越物化师生关系。智能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的核心都是学生的信息收集,这些数据可能侵犯了学生的独立空间,一些教师会通过人工智能随时监管控制学生,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心理。最后,技术依赖弱化思政课的教育功能。思政课的教育功能是知识性的“教”和价值性的“育”的统一,尤其重视与价值观和情感相关的“育”。然而,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所呈现的华丽技术景观可能妨碍学生透过表象对学理性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另一方面,大数据量化下的学生“个体画像”用统一的标准标签化学生,教师只依赖数据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认知反而愈发窄化,忽略了心灵、生命情感等难以测量的个性品质,所谓“个性化教学”易落入模式化的窠臼。四、突破与创新:“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师生关系的优化路径“互联网+”时代,应不断探寻思政课师生关系优化的有效途径,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并终身受益的课程。(一)优化交往空间,打造“全场域”师生关系“互联网+”时代,学生的生活场域由实体转为虚实结合,虚拟场域和实体场域都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师生关系必然要融入学生生活场域,才能发挥好的育人效果和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因此,要搭建线上线下互补融合的交往空间,打造“全场域”师生关系。一方面,搭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线下交往空间。除了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师也要参与学生课外的活动与生活,形成师生之间积极的人际关系,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近距离地交往和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要构建常态化的师生交流沟通机制,通过座谈会等促进师生经常性地见面和对话,从而使思政课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巩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构建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线上交往空间。思政课教师要利用线上交往空间的便利性和全时性弥补线下交往空间的不足,与学生真诚沟通,提升线上交往的深度和层次。总之,要在全场域的交往空间中实现师生高质量交往,切实保障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打破“信息茧房”,建立向导式师生关系“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的信息打破了思政课师生关系以往的隔阂,但又在师生中间形成了新的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适应多元化的信息环境,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利用好技术优势,用话语创新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科学地获取信息,打破“信息茧房”,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建立向导式师生关系。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掌握多媒体等新技术的用法,转化话语表达范式,提升话语能力,缩小话语鸿沟,引领学生见识更加广阔明亮的天地。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加强思政课吸引力,将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理知识融入具有时代性和亲和力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内生动力。同时,可以用微课堂、翻转课堂等形式将有深度和符合主旋律的课堂内容再包装,使得理论话语更加生动形象,加强学生主动沟通的意愿,提升话语价值和影响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政治站位,引导学生科学地获取信息。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必须不断夯实理论基,提升理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对待“过滤气泡”,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旗帜鲜明地传授思政课教学内容,用透彻清晰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表率。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打破信息封闭状态,运用经验优势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茧房”。教师要讲解“信息茧房”现象的形成逻辑及其风险,引导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自我意识,改变机械的信息获取习惯;帮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引领学生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核心要义,分辨弦外之音,明晰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多维度获取信息。(三)助力双向共生,建构“他—我”型师生关系“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造成师生关系的技术异化。列维纳斯的他者性思想为优化师生关系提供了可行性路径。列维纳斯认为:“我与他人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趋向他人的方式在于我对他或她的责任,这无理由的责任类似于人质的状态,一直走向他者,不需要互惠。”[5]师生应该克服对“唯数据论”的依赖心理,作为他者认真聆听彼此的话语,发现对方作为人的特殊的、可贵的个性品质,助力双方生命的圆融,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