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7篇)_第1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7篇)_第2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7篇)_第3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7篇)_第4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精选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不生疏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篇1】

王漂亮,一个一般人的名字,在我们齐七小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剧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王漂亮家庭长期以来悄悄无闻为小区居民普及科学文化、为丰富小区居民健康欢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以后的王漂亮夫妇俩,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小区的乐观参加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杰,不仅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在周家渡各小区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脚印     。他们一家,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扬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提倡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消遣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尝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习的心得体会,在小区组建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小区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伴侣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使小区老年伴侣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供应谈天说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意老年人特别的学习需求,王阿姨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形状势的宣讲,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剧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地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动员他们一起参加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组”,曾被周家渡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十年前,为抵制陋俗、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小区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觉肩负起小区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楼道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同学活的理念以宣扬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楼道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学问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包罗万象。如:使用家电节能的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当从娃娃抓起等。并不失时机结合突发大事准时编写科普小常识。如:浦三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的宣扬版面。并不定期刊登宣扬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79岁王阿姨和她81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扬版面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许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扬版面都分散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里,经常可以看到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致的科普宣扬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阔居民的全都好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学问从楼组传播到小区十个楼组乃至整个小区。

十年来,王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扬版面,共有167块;十年来,王阿姨自始至终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楼组文化”象一颗螺丝钉,悄悄无闻地奉献在小区科普事业上,难能珍贵!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小区、发挥特长,用满腔热忱为我们齐七居民区普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王漂亮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日,无疑是我们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篇2】

李稳肖,一个一般的农村妇女,她用四十五年的艰辛和苦难,支撑起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她识字不多,不懂得什么高深的道理,却在一颗和善之心的指引下,挥洒出令人感动的人性之光。

一九六九年,二十岁的李稳肖走进了她现在的家。在这之后的四十五年里,她和她的家庭遭受了种种不幸,李稳肖靠着对老人、对丈夫不离不弃的信念,辛苦照看着家人,一步步走到了今日。李稳肖的婆婆从60岁上生活就基本不能自理,李稳肖出门干活,回家照看婆婆和家人;十三年后,73岁的婆婆又因不慎跌倒,从今彻底瘫痪在床,使这个原来就贫瘠不堪、只有李稳肖夫妇两个劳力的家庭雪上加霜,李稳肖经常为自己不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收入而难过,为自己没本领给婆婆看病而煎熬。生活尽管困难,但是李稳肖并没有破罐子破摔,她对婆婆悉心照料,每天不管自己有多苦多累,都要定时给婆婆擦洗身子,翻身按摩,端屎端尿……人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李稳肖这一服侍,就是几十年。她从来没有埋怨过,用她的话说,这是她的命。生活好像是有意和李稳肖开玩笑,就在李稳肖悉心照料婆婆的日子里,她的丈夫又莫名的患上了视神经萎缩综合症,多方求医无效,而家里仅有的积蓄也花光了,生活似乎一下子将李稳肖一家人抛入了谷底,李稳肖看着还躺在病榻上的婆婆,望着双眼失明的丈夫,不止一次的流泪。但是李稳肖知道,这个家庭全部的`重担,从今都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了。有人偷偷劝过李稳肖,叫她离开这个家庭,可是李稳肖从没想过要离开。她知道,这个家庭的幸福,在自己手里。于是,李稳肖日夜操劳,无微不至地照看着婆婆和丈夫。婆婆和丈夫爱吃什么,她就做什么,照看的间隙逗老人说笑,连医生都说这么大年纪了,又瘫痪了,能活这么多年,简直是个奇迹,婆婆乐得合不拢嘴,逢着探望她的人就说,亲闺女也不换。她坚信,总有一天,日子会好起来的。

在苦痛无望的时候,李稳肖经常这样鼓舞自己。可是这个贫困而多难的家庭,年复一年没有转变,而李稳肖的娘家母亲又重病不愈。李稳肖背负着苦难,行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怎么办,两边都是自己的亲人,舍弃谁都不是李稳肖的性格。日渐消瘦的李稳肖,毅然选择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路。她在家里服侍好婆婆,安排了丈夫,自己经常顾不上吃喝,就又步行着翻山越岭跑到娘家照看母亲,把母亲饮食起居都照料停当,又马不停蹄的奔回自己家中。

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李稳肖从来没有迟疑过。去年,李稳肖的婆婆和母亲都幸福的离世了,她的丈夫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了。李稳肖肩上的担子慢慢轻了。生活的曙光在向李稳肖招手。回顾过去的岁月,李稳肖为了照看好亲人,尽自己最大力量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带来阳光和暖和。她悄悄忍受了十多年的关节炎的熬煎,舍不得花一分钱给自己看病。多少年了,她没给自己添过一件衣服,买过一件像样的生活用品。李稳肖无疑是平凡的,而谁又能说她平凡呢!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由于李稳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而美妙幸福。谁又能说这个家庭不是最美家庭呢!我们去采访李稳肖的时候,六十五岁的李稳肖正在自家的窑洞里做饭。他的丈夫则坐在一旁,用耳朵捕获着李稳肖锅碗瓢盆碰撞中带给他的甜美和幸福。当笔者问及李稳肖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期望的时候,李稳肖不言不语,悄悄地笑着……我们临走的时候,男仆人吹起了小号,李稳肖又开头了她一生未了的劳碌。奇妙和谐的号声中,女仆人劳碌的身影更显庄重。这就是她的生活,简洁、平凡而欢乐。阳光照进屋里,洒满一地幸福。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篇3】

伍,男,现年41岁,中共党员,高校文化,现任四川川东高速大路有限责任公司(川东片区)邻水收费站站长。

伍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四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一般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了川东片区公司领导和广阔员工的普遍赞扬。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伍是一名有着2022年党员的老党员,多年来,伍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不计得失,带领收费站基层员工一心从公司利益动身,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员工满足。

2022年3月,伍支持公司改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一位竞聘上岗的收费站站长,虽然经过了几届领导班子,但他从来没有由于换领导而耽搁工作、推卸责任,反而把收费管理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带领收费站员工踏踏实实、认仔细真地开展工作,以收好费,服好务为追求目标,以服务广阔司乘为宗旨。随着经济的进展,高速大路的车流量越来越大,保证车辆快速通过收费站就成为收费站最迫切的一项工作,特殊是节假日,加班加点现场保畅服务已经成为收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伍作为收费站负责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加班加点不计酬劳也无怨言。他坚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则,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他的带动下,收费站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收费站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们的全都好评,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嘉奖。其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党员”、“优秀党务工”、“先进个人”,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本色,领导和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伍共”。

关爱家人,家庭和谐

伍做为基层管理者,事情多,任务重,家庭管理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妻子邓秀清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悄悄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担当着教育儿子的责任。平常两口子生活上相互关怀、相互敬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他们结婚十多年来,家里总是布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邻居邻里的艳羡和赞扬。

“学会理解和包涵,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索,每一个人都不简单。”这是妻子邓秀清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在他们结婚的十七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留意敬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来,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为儿媳的邓秀清同志,能够用她那颗喜爱家庭、关爱家人,盼望老人安康、儿子健康向上的和善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艳羡的和谐家庭。

伍母亲不到50岁就失去了丈夫,始终没有再婚,独自一人将四个孩子拉址大,直至成家,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她以自己的和善和执着撑起了这个家,不但得到亲朋好友及社会的认可,也赢得了晚辈们的敬重和孝心。

妻子邓秀清是在农村长大的,中专毕业参与工作2022年后,遇单位集体改制,员工全体下岗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她没有气馁,以自己的力量去追寻自己的梦,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下,她与丈夫一起借款圆了自己的房子梦,现在已还清借款。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担当了大部分的家务。她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孩子回家后立刻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谐、生活有滋有乐。她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以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喜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支配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七年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和善之心,维护和建筑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做为媳妇、妻子、母亲的邓秀清同志,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以她那直爽的性格和爱家的责任心,尊老爱幼,真诚相待,维护着家庭的幸福美满。

言传身教,育子有方

邓秀清同志在家庭中,是孝顺的儿媳,勤俭持家的爱妻和胜利的母亲。这个家庭是让人艳羡的家庭——婆婆安享幸福、夫妻恩爱和谐、儿子成果优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担当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务。她不仅注意儿子的学习成果,更注意培育儿子的独立生活、学习的力量。时时关怀儿子沿着正道走,勉励儿子勤奋刻苦学习,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怀儿子的成长状况。伍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信任,相互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日常生活中,夫妻俩和谐相处,双方享有公平的家庭经济支配权,相互促进,共同营造和谐家庭。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儿子在这个和谐气氛非常深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特别懂礼貌,敬重长辈,遵纪守法,在学校是好同学,在家里是好儿子、好孙子。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得到长辈们的赞扬,邻里间的好评,在学校里年年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嘉奖。作为儿子,他把长辈的优秀品质,当做鞭策自己成长的动力,努力学习,不甘落后,以优异的成果考取了广安友情中学,现在读高一。他的成长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这些都和夫妻俩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常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尊老爱幼,共建和谐

在这个家庭里,年迈的母亲身体状况随着年龄渐老逐年走下坡。2022年,母亲因脑出血住院治疗两周,这就需要儿子和媳妇的细心陪护。伍在收费站工作,他的工作原来就忙,但他从来没有埋怨过,也没有由于工作繁忙而推卸照看老人的责任。出院后,做为独子的伍将母亲接到家里疗养,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有人帮忙才能解决,在儿子和媳妇的细心照料下,母亲恢复很快,半年后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但因年老体弱,母亲的病也越来越多,治疗脑血栓、心脏病、胃病的药始终未断过,2022年又因病住院一次,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夫妻俩商议 后打算,妻子暂不出去工作,特地在家照看母亲,每天做可口的饭菜给母亲吃,为老人洗衣、洗澡,天气温和了常常带母亲出去走动,节假日、生日为母亲添置衣物等,把老人服侍的特别周到。她常常和老人唠家常,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夸儿媳好,是儿媳让她活的快乐,舒心。

在尊老爱幼方面,夫妻俩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做为一个家庭中的媳妇要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既能调动起丈夫和儿子爱家的乐观性,又要时刻体现自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好作风。媳妇敬重婆婆,孝敬老人是给下一代做榜样,这是一种无声的动力和命令,也是分散一个家庭全部力气的源泉。二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需真诚相对,相亲、相敬、相互关爱,家庭琐事不能斤斤计较,人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家人、邻里、同志、同事、亲戚、伴侣。

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谐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需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乐观参加为社会捐献爱心活动。多年来,在印度海啸、汶川地震、甘肃地震、冰雪灾难、雅安地震等一系列捐助活动中,这个家庭的成员共为社会无偿捐赠钱物达数千元。特殊是伍,还参与了广安市义工联合会的助学小组,长期资助贫困儿童,并定期走访资助对象的学习及生活状况。

团结邻里,互帮互助

伍俩夫妻是助人为乐的人,邻里关系也特别的好,深得邻里的信任和敬重。他们常常关心楼内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经有一对姓孙的年轻夫妻,因长期在外工作,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走时特地托付给伍夫妻俩代为照看一下其父母。有一次,楼道一邻居家里漏水,渗到了楼下,而他们家里又没人,伍俩夫妻千方百计想方法,打了许多个电话,最终找到了邻居快速开了门,一同帮忙拖地排水,避开了更大的损失,并通过沟通协调,化解了由于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有人说,你为邻居何必那么辛苦了呢,他们却有自己的说法: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都是邻居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相互帮帮、相互理解就过去了。一般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十七年来,伍夫妻俩,相敬、相爱,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艳羡的最美家庭。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篇4】

我叫张,是周宁县试验幼儿园的一名幼教。20__年12月,我嫁进了这个家庭。当时家里有我公公、婆婆、丈夫和我。我们一家4口,相亲相爱,其乐融融。20__年,我丈夫在下海的热潮中辞去了老师一职,一人到上海做生意,留下一个4岁的儿子以及两位老人给我照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__年3月,对我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当年我的父亲在正月过世。我还没从哀思中走出来。我那一向乐观开朗的婆婆又被查出是肺癌晚期,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当头一棒。在丈夫的极力劝告下,婆婆最终答应到上海接受治疗。

婆婆在上海治疗期间。我由于孩子小,又要上班,没能去照看,心里很是担心。只好每天给婆婆打电话问候,了解她的病情,婆婆总是乐观的说:“没事,好多了,过几天就能出院了,你在家要上班又要照看孩子,自己身体肯定要多留意啊……”每次接完婆婆的电话,我总要大哭一下。她自己生病了,还不忘关怀我。最终迎来了暑假,我把儿子寄在娘家喂养,整整两个月陪伴在婆婆身边。每天给婆婆讲些励志的故事,婆婆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为了更好的便利照看,我们把婆婆从上海肿瘤医院转院回到福州肿瘤医院,于是,我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去探望她,劝慰她,让她心情舒服。看着婆婆那消瘦的脸颊以及脱落的头发,我总是偷偷躲进卫生间止不住的泪流满面。接下来的日子,婆婆的病情越来越严峻,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我们只好带婆婆回周宁。可是,在家的每个晚上,婆婆总是全身痛的睡不着,但为了不影响到我们,她咬着被角强忍着不发出声音。在家人的极力劝告下,婆婆才肯住到周宁医院。每天下班后,我总是换着花样,细心熬制各种养分汤送到医院,并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吃,由于并发症感染,婆婆满嘴都溃疡了,根本无法张大嘴巴,我只好用吸管让婆婆渐渐的吸。由于病情集中,婆婆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婆婆是个爱洁净的人,每天都要给老人换好几次床单、裤子。忙活完婆婆我再回家忙家务,忙孩子。休息日全天服侍,婆婆爱吃什么,我就买什么,照看的间隙逗老人说笑,婆婆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婆婆逢人便说:“有女儿不如有个好儿媳,我家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同病房的`人也都说,跟亲闺女一样。

虽为婆婆花费了巨额的医疗费,但婆婆最终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了年迈的公公,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我的肩上。我一边工作一边尽孝,下班后忙买菜,煮饭,整理屋子,照看老人孩子,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但我也没有任何怨言。

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晚辈应当做的,我们自己也会变老,这也是给我们的孩子做个榜样。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篇5】

__、__做为社区的志愿工,他们乐观主动参与社区的各项义务活动并乐观宣扬带动他人参加社区各项活动。社区的事情他们总是满脸热忱,仔细负责,悄悄奉献,把志愿服务工作排在前,家庭事务放在后,是他们始终坚持的。

近几年的安保执勤,他们从不缺席,别人有事,他们还主动替岗。令人感动的是,很多社区活动都是夫妻双双上阵。社区组织的环保清洁工作,他们早出晚归,不怕脏,不怕累,对辖区的脏话累活他们总是干在前面,还带头向居民宣扬环保意识。

__阿姨有腰椎间盘突出病,有时在工作时犯病,别人劝她休息,她总是笑笑说,没事,没事。做到了轻伤不下火线。每当居民遇到难题都会找他们帮忙,他们从来都是尽心尽力关心,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总是以实际行动,以身作则来带动大家。

当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居民赞扬他们时,他们说:“虽然自己已退休,但赶上了好时代,国家政策等到处有保障,趁我们现在身体还行,为社会为大家奉献自己微薄之力是应当的.。”他们朴实的言语道明白志愿精神的真正含义。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简介【篇6】

__,男,43岁,河北伟华耐欧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他是大刘孝子村年轻党员,自退伍后始终经商至今,经过努力拼搏,现在小有成就,但是他致富后不忘家乡,多次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添砖加瓦,2022年捐款三万余元为刁孝子学校捐赠了桌椅凳子,让全部同学们用上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