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降水_第1页
中国的气候-降水_第2页
中国的气候-降水_第3页
中国的气候-降水_第4页
中国的气候-降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第四章中国的气候2024/8/16东莞塘厦中学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_____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读图回答火烧寮。火烧寮。火烧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降水我国de特点读图回答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岭、__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秦淮0℃江苏江苏江苏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降水我国de特点读图回答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___岭、长城____市、_____市。大兴安兰州拉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降水我国de特点读图回答

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_____________。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贺兰山基本一致。西北内陆地区托克逊。托克逊。托克逊。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1.4注意观察注意观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降水我国de特点160080040020050

5、为什么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动动脑筋1600800400200501.52、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2.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异比A地大。(2)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海陆因素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线分布状况,受海陆分布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3)降水量线与海岸线不平行,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因素。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封闭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少雨中心: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进入2024/8/16东莞塘厦中学注意观察梅雨梅雨梅雨降水我国de特点暖气流冷气流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注意观察伏旱降水我国de特点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七·八月注意观察降水我国de特点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九月降水我国de特点结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5月6月7、8月9月10月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五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六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七、八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九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

季风活动是有规律的,但不同的年份势力强弱不同,登陆有早有晚,造成了降水年际分配不均。夏季风强的年份,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南涝北旱。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但各地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最大。四、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⑴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⑵四类干湿地区: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800㎜等降水量线400㎜等降水量线200㎜等降水量线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是:受来自大西洋气流影响黑龙江东北也有湿润区原因是:纬度高,蒸发小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2024/8/16东莞塘厦中学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森林草原荒漠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C)地点纬度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齐齐哈尔北纬47°23′-19.622.642.2巴黎北纬48°58′3.119.015.9北京北纬39°54′-4.526.430.9纽约北纬40°40′-0.822.823.6我国气温特点:冬冷夏热,大陆性气候显著。思考:阅读四城市降水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降水特点: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气候显著。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3、我国气候的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雨热同期思考:这样的气候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思考:同处于北纬30度附近的非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观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冬季风1.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海口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3、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多雨。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3、雨热同期1、气候复杂多样

4、对中国气候的评价(1)有利:①热量条件较为优越。夏季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方,使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能够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尤其是水稻在东北是世界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

②水热条件组合较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牧草的生长,在同纬度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例如北纬15º-30º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而我国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是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③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

(1)不利:①干旱和高寒地区面积大:我国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全国50%以上,加上高寒面积广大,不利于农业生产。②热量不稳定:季风反常年分,东北春季低温、江淮地区倒春寒、南方冬季强寒潮都会给农业带来不利的影响。③水旱灾害严重:夏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大面积的水旱灾害。【典型例题】]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回答(1)~(2)题。(1)图中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

A

B.

b

C.

C

D.

d(2)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

A.煤炭资源分布

B.气温水平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表高低起伏B

C

例4读某海陆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各题:40°西岸中部东岸FG(1)若图中F点常年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终年温和多雨气候温凉,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2)若图中F点只有一个季节(或半年)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