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从语言、结构、修辞等方面赏析文本。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语言风格,了解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B.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文本分析来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反思。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培养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通过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A.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故事情节,理解鲁迅童年生活的场景和细节。

探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鲁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私塾先生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识别并解释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如“百草园"象征着自由与探索的精神,“三味书屋”则代表着传统与束缚。

B.掌握文章主题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回忆和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通过具体事例,如鲁迅在百草园的自由玩耍与在三味书屋受到的严格管教,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分析鲁迅如何通过对童年记忆的描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教育现状和儿童成长的环境。

C.学习鲁迅的语言风格

研究鲁迅特有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有力、幽默讽刺等,通过例句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魅力。

举例说明鲁迅如何在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分析鲁迅如何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A.理解鲁迅的语言风格

鲁迅的语言风格独特,常含有讽刺和隐喻,学生可能难以直接理解其深层含义。例如,文中“百草园"不仅是一个地点,也象征着童年的自由与梦想。

鲁迅善于使用古典文学典故和成语,这些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详细解释。

文中的一些表述可能带有时代特色,如对私塾教育的描写,学生需要通过背景知识来完全理解其含义。

B.把握文章深层含义

文章表面讲述的是鲁迅的童年经历,但深层次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儿童成长的限制和影响。学生可能难以从故事中抽象出这一主题。

鲁迅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学生需要学会从文本中挖掘出作者的真正意图和批判精神。

文章中的一些情节和细节描写,如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述,实际上是对当时教育制度的隐喻批评,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这种隐喻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学过鲁迅的《风筝》,对少年闰土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他童年的生活如何呢?让我们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来了解吧。

二、整体感知

教师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将题目改为“我的童年生活"。

学生1回答:将题目改为“我的童年生活”后,我觉得文章的内容变得宽泛了,不如原标题好。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原标题好呢?

学生2回答:原标题用空间的变换----“从……到……"写出作者童年生活的两个阶段,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

三、研读课文

1.学习1-8自然段

(1)教师提问:文题中“从……到……”表明文章采取了哪种写作顺序?

学生1回答:插叙。

(2)教师提问:结合课文思考:插叙部分写出了百草园的哪些美景?

学生2回答:春景、夏景、秋景。

(3)教师提问: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有何特点?

学生3回答:有趣、好玩、自由、快乐。

(4)教师提问:你认为百草园里哪一景或哪一物最有趣?请以“我最感兴趣的是百草园里_______"句式进行回答。

学生4回答:蜈蚣;油蛉;斑蝥;何首乌;木莲

(5)教师提问:离开百草园,进了三味书屋,于我而言,又有那些变化呢?

学生5回答:不能享受到百草园的无限乐趣;但可以求知学到了知识。

2.小结:

作者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里无味的读书生活进行对比,表达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和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

四、延伸拓展

教师提问:品读下面这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学生6回答:作者用三个“也许”表示自己的猜测,用三个“吧"表示疑惑,这疑惑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鲁迅童年时的两个生活场景——充满自然乐趣的百草园和刻板严肃的三味书屋,还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封建教育的批判。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理解了按时间顺序叙写事情的写作技巧。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积极互动展示了大家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大家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作业布置

回忆性作文:请同学们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在你的故事中,尝试模仿鲁迅先生在文中使用的对比手法,描述你的成长过程中自由快乐与受到约束的两个方面,并表达你对这些经历的感受。

课文理解:复习今天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并准备回答以下问题:文章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手法?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对比的?你认为这种对比对于文章主题的表现起到了什么作用?

词语积累:本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比如“油蛉"斑蝥”“何首乌”等,请同学们挑选至少10个文中你不熟悉的词语,查阅词典,掌握它们的意思,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

预习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另一篇描写童年的文章,请同学们提前预习,思考文章讲述了哪些内容,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课文概览

主题思想:童年生活的回忆与成长的转折

时间背景:晚清时期

地点转换:从百草园(自然乐园)到三味书屋(学习场所)

二、人物与环境

主要人物:

鲁迅(周树人):故事的叙述者与主人公

寿镜吾(三味书屋的老师):严厉而有学问

环境描绘:

百草园:自由、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三味书屋:严肃、规矩的学习环境

三、情节分析

百草园生活:

探索自然的乐趣

与小伙伴的嬉戏

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

三味书屋学习:

严格的教学环境

对古文的学习与理解

成长的困惑与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