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1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2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3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4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教材来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来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说明的表达方式;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课文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对说明文是陌生的,学生学习中一定会有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将教学设计好,把学习说明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好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不少说明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突出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两个重点,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体会作者思维的清晰与严密,以学习阅读更加复杂的说明文。学习目标1.通过细读文本,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通过品味具体语句,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3.通过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目标2、3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法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教师在关键处和难点要给予及时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学生刚刚学习说明文,所以本文的学习贵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逐步体会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重视总结提升。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几个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评价任务1.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有体会并能表述3.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述常见的说明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中国石拱桥》,通过课前的预习,我们认识了我国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和卢沟桥,大家能不看书说出这两座桥的样子吗?老师有几张石拱桥的照片,你们能从这些照片里面准确的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吗?如果能,请说说你是怎么找出的?(PPT出示四张石拱桥的图片)二、回顾衔接:1.说明事物时,要抓住特点(1)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依据。(2)归纳概括两座桥外形上的特点。三、自主探究,归纳总结1.重点研读4-5段,学生大声朗读后,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2)作者是怎么表现赵州桥的特点的?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学生默读6-8段:(1)总结卢沟桥的特点(2)总结提炼:赵州桥和卢沟桥有哪些相同特点?全班讨论:(1)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时,可以只举一座桥的例子吗?(2)能先介绍卢沟桥再介绍赵州桥吗?师生总结选材时,要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还要注意材料的全面性,按照合理的顺序安排材料3.齐读第9段,了解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理清说明顺序(2)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品味语言特点学生品读第3段,思考:《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1)“大约”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可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3)“有记载的”去掉行不行?为什么?以相同的方式合作研读4、5段,体会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4)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语句,可以发现本文:1.介绍事物时使用准确的数字;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或推测的数字;2.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3.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从时间,程度,范围等方面限制,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四、拓展延伸介绍我国石拱桥在现当代突飞猛进的发展,感受桥梁事业的巨大成就。(PPT展示图片)五、布置作业课后:积累拓展五(引导学生体会叙述性语言同说明性语言的区别)阅读下面的两段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对卢沟桥的介绍,与课文相比,说明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2.材料(二)主要写的是什么?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六、板书设计学习说明文:1.抓住特征2.理清顺序3.了解方法4.揣摩语言《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石拱桥及中国石拱桥的特征。2.分析例子和对象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本文举例的特点。3.初步感受说明文特点,感知说明文知识(说明方法等)。【教学重难点】分析例子和对象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本文举例的特点(典型、有序、各有侧重)。【教学过程】一、导入:读下面两段文字,分析下面两段文字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甲】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梅花山始建于1929年,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树,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国第一梅花山”,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梅花山以品种奇特著称。【乙】到了梅花山,刚进大门。眼睛一亮,那几棵梅花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了枝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烂漫,梅花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甲文运用的是说明的表达方式,注重对梅花山的位置、地位、历史、面积等作知识性的说明和介绍。乙文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重在描写梅花盛开的状态。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说明和记叙描写的区别。引入课文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的课文。二、整体把握1.速读课文。(1)积累词语:洨河、巧妙绝伦、匀称、张鷟惟妙惟肖、推崇、独一无二、序幕注意常用和易错的字:匀称chèn、惟妙惟肖_iào(介绍赵州桥的词语:洨河、巧妙绝伦、匀称、张鷟;介绍卢沟桥的词语:惟妙惟肖、推崇、独一无二、序幕。)(2)应用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分别用两组词语串联起来简介赵州桥和卢沟桥。例:赵州桥坐落在洨河之上,其设计和石拱技术巧妙绝伦,全桥结构非常匀称,和四周景物配合和谐,深得唐朝文学家张鷟的赞赏,认为它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桥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石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非常逼真,简直惟妙惟肖。卢沟桥闻名已久,深得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发生在卢沟桥的七七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卢沟桥因此具有反帝反侵略的历史纪念意义。这些词语分布4-8段,这几个段落集中介绍了中国石拱桥中的两个代表性的杰作:赵州桥、卢沟桥。2.在这几个段落之前和之后的段落分别介绍什么内容?1-3: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4-8:分别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9:总述中国石拱桥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0:总体介绍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总结课文结构:总——分——总3.齐读1-3段,中国石拱桥有哪些主要特征?引导学生抓住词句提炼。(1)历史悠久(“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列举数字“公元282年”直观地写出其历史悠久,“最早”一词隐含着比较,足证其历史悠久。引用《水经注》资料更为真实可信,充分说明历史悠久的特点。)(2)形式优美(“像虹”,弧形。我国诗人诗意优美的比喻:“卧虹”“飞虹”“长虹卧波”。)(3)结构坚固(“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数字从“几十”到“上千年”具体写出石拱桥的坚固程度,“甚至”一词是对石拱桥的坚固程度感到不可思议的惊叹。)此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特征:数量多,分布广泛(到处都有)、形式多样(大小不一)、多有杰作。不多强调。过渡:中国石拱桥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总体特征,作者是怎么更具体地说明这些特点的呢?下面我们深入课文,看一看作者笔下的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三、细读文本1.细读课文4-8段,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如何具体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征的?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勾画批注,同桌交流。)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历史悠久:“最古的石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三个词语依次递进,越加清晰具体,“最古”很抽象,“公元605”比较具体了,但仍让读者不够清晰,“一千三百多”则具体写出其年代的久远。由形容词到列数字,使得其历史悠久的特点得以具体呈现,读者有直观而清晰的感受。形式优美:“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不朽的艺术价值”形式的优美从两个角度呈现:桥本身的美观(设计美观、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美观),而且这种美作者将之上升为“艺术”的层面,使其不单成为实用意义上的沟通工具,更成为审美意义上的艺术珍品;桥与环境的配合美观(和谐)(“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也是从整体上写出赵州桥在周围环境衬托下的形式美,“初月”“长虹”写其形,“出云”“饮涧”写其姿,具有动态的美感,云和涧,想象奇特,是它呈现的背景。而且这是引用古人的赞词,而非作者的渲染,更显可信,也更可看出其形式的优美已是历史的公认。)结构坚固:“一直使用到现在”“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拱上加拱的设计“减轻桥身重量”“增加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使得桥坚固,28道拱圈设计使得桥体坚固。既从使用时间的漫长和损毁的程度之轻表现其结构坚固,又从设计的角度阐述其结构坚固的原因。那么结构坚固的特征便不是作者的溢美之词,而是有着充足的理论依据。中国石拱桥——卢沟桥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数词交代年份久远,前文已有交代公元纪年和距今年份的内容,这里读者可以自行推算。形式优美:两旁石栏石柱的“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里说此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认为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卢沟晓月”胜景(美丽的风景)。几个形容词从不同角度写出石刻狮子的美:形态丰富多变、形态逼真。这是正面写其美;(补充:比较课后第三部分文段(一)中的句子“桥侧建有石栏,商业精刻石狮子485个”与此处写石狮子内容的差异——一略一详,一说明一描写。这里的属于摹状貌。)引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的评价“独一无二”“美丽的奇观”则是侧写其美。美得真实可信。最后引用“卢沟晓月”已成人们公认的胜景再次有力地说明其美。结构坚固:“永定河发水时,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为了表现其结构坚固,作者用两岸河堤常被冲毁的事实和桥极少出事做比较,衬托其坚固。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赵州桥和卢沟桥确实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征。四、问题探究:(老师提问引导,投影不展示)1.赵州桥和卢沟桥能否只写一个呢?不能。两桥自身有差异,作者介绍的重点也有差异。(1)两者虽然都是石拱桥的代表,但各有自己的结构设计特色。赵州桥:独拱石桥的代表。“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卢沟桥:联拱石桥的代表。“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2)作者介绍两桥时,说明的重点不同。赵州桥:除了说明其历史悠久、结构坚固之外,重在说明其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巧妙绝伦(从四个角度),突出其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卢沟桥:除了说明其历史悠久、结构坚固之外,重在说明其形式优美,特别是石柱柱头上雕刻的狮子,同时还说明其独特的历史纪念意义。不同侧重地介绍两座设计有差异的桥,能更全面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内容能否调换顺序?不能。(1)建造时间有先后,赵州桥的历史更悠久,这样安排符合时间顺序。(2)与前文有照应的关系:第3节结尾——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3)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全长50.82米;卢沟桥是联拱石桥,11个石拱,全长265米。由独拱到联拱,由50.82米到265米,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增加,体现了中国石拱桥技术的不断发展。过渡: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作者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的理解更为具体形象,这就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投影展示:五、说明方法归纳总结其实在全文举例的过程中还运用了一些其他的常用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作比较:把……和……作比较,突出说明……列数字:列举数字,使说明更准确、直观、具体。摹状貌:对……进行细致描摹,生动形象地说明……作引用:引用……,使说明更有说服力。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一下上述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六、总结课文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石拱桥,其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特征,作者重点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使得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2、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1、重点:(1)说明事物要抓住主要特征;(2)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2、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学习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段;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看课文前面的彩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赵州桥:1、位置;2、形态、3、结构、4、材料、5、周围环境、6、给人的感觉和联想、7、有关赵州桥的故事。请几位同学说话。二、看课文是怎么说明的:读课文说明赵州桥的文字: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对这座桥有什么了解1、建筑位置、2、建筑时间、3、使用时间、4、长度宽度、建筑特点……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惊人的杰作?1)历史悠久;2)非常雄伟;3)制造奇特;提问: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总结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读课文说明卢沟桥的文字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关卢沟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试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点第二课时教学任务:整体把握课文教学过程:一、通过对赵州桥以及卢沟桥的说明文字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认识?——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讨论第三段以及第九段的内容以及作用第三段总领着两座石拱桥的说明文字;总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状况。第九段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那么1~2段说明了什么?最后一段呢?通读全文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什么认识?自由发言。二、研究说明的语言的特点处理课后联系第二题再读课文找出语言准确的另外的例子再加体会。三、对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桥加以介绍。四、介绍你的家乡的一座桥《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能力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教学步骤]一、导语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桥》。二、讨论课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心词——"桥"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2)"拱"字释义。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3)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4)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旌四、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3)全班交流。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2、局部探究。(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①学生齐读第四、五段。②小组讨论交流。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NFEAF?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2)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五、延伸拓展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98引自《辞海》对卢沟桥介绍的文字,然后与课文相比,多了哪些内容?是否因此觉得课文里对卢沟桥的说明不够全面?学生明确:《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桥等内容。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六、布置作业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交流。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1、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图片显示: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明确:1、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2、“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3、“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4、“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5、“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6、“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7、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五、课堂练习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竹子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2、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3、选四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明确:(1)说明对象是竹子。(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3)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4)“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准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六、布置作业1、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2、阅读课本P98陈寿儒的《夜宿卢沟》,思考以下问题:(1)《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什么?(2)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2)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这与课文里基本上是平实的介绍大不相同。《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4、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课时计划:2课时。课前准备: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资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理解选材的典型性,研讨文中介绍赵州桥的部分。教学内容一、课题引入生活中,你见过很多桥,这些桥各有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说说这两座桥各有什么特点?二、自学辅导1、出示投影检查预习。2、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3、教师范读课文,并投影下列问题。①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②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③中国石拱桥很多,文章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提问、启发、归纳以上问题,并板书。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后小结。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②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③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三、重点研读过渡:作为杰出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样说明的呢?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②赵州桥有哪些特点?③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然后向游人介绍赵州桥的有关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课文第4、5段,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完成。归纳:①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抓住“著名”“最古”两个词语,先概括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和宽;然后逐一分析桥身的结构特点及其科学原理。②弓形独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结构匀称。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四、课时小结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理清了本文的说明顺序,领略了赵州桥这座独拱石桥的独特魅力。那么作为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魅力呢?五、布置作业查阅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介绍石拱桥的特征。3、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划下来。2、以下生字和新词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雄跨--大幅度跨越。记载--记录事情的文字。残损--伤残缺损。古朴--古老而质朴。桥墩--桥梁的主要支撑物,桥梁的上部建筑就设置在桥墩之上。推崇--尊崇,推重崇敬。侵略--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以及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等行为。序幕--原反映多幕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交代人物的历史和人的之间的关系,后序幕一词又有了引申义,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三、精读课文(一)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从旅人桥到双曲拱桥,我国的石拱桥有光辉的成就)(二)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1)下定义。例如: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2)引用。例如:“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3)列数字。例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4)打比方。例如: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四)朗读下列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一、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二、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1、说明事物的特征。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二、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方法:1、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2、比较阅读法。3、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标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查字典词典。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屏幕显示: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洨河南省匀称张惟妙惟肖桥墩漳州3、给课文标题前添加修饰语。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内容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⑵“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⑶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⑷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⑸坚固的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⑹杰出的中国石拱桥……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2、讨论填写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形式特点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⑵“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屏幕显示拱圈排列简图,判断正误:AB明确:图A正确,图B错误。⑶“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如何理解?结合图片,联系作者与育才中学学生的'信,“长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引用数字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⑷“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如何理解?看图片理解。3、学生讨论发言后,出示表格所应填的内容。(略)4、引导学生归纳二者的共同点:二桥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5、进一步比较二者的不同点: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作,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杰作并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有纪念意义。6、小结:作者在概述了石拱桥的特征后,以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那么我国的石拱桥为什么有这么多惊人的杰作,新中国的桥梁事业又有何发展呢?四、三读课文,重点速读9、10段,抢答问题。1、作者写了几个原因,哪个最主要?明确:作者写了三个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为标,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和巧妙绝伦技术,才能开采富有的各种石料。2、解放后,我国的桥梁事业有哪些“飞跃发展”?明确:⑴1961年,建成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⑵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⑶新创造了“双曲拱桥”。五、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本市区横跨在滏阳河上三座桥梁:安济桥(俗称“老桥”,省重点保护文物);人民桥;新桥。简单记下各自的特点,准备下节课发言。第二课时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讨论以下几个例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屏幕显示: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⑵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⑶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⑷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明确:⑴中“比较”表示程度;⑵中“形式”是直观印象,F“结构”是对桥的进一步认识,“不但……而且”体现了二者的递进关系;⑶中“当时”表示时间,“可算”表示估计,对所下的结论不作绝对肯定,为了准确说明事物;⑷中“两肩”“各有”准确说明了小拱的位置与个数。四个例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都为了达到一个效果:准确。2、让学生继续从文中找这样的句子,并加以说明。可能找到的句子: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⑶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⑷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⑸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石拱组成,每个石拱的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达到了预期的说明效果。二、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提示:快速读课文,不讨论,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看谁找得快。1、举子: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下文即对赵州桥、卢沟桥进行典型说明,以二桥为例充分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⑵“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全知道”一例说明“在超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从而证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⑶“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说明了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以上三例可以说明举例子是本文最重要的说明方法。2、列数字:(略)3、打比方:⑴第一自然段。⑵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4、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此外,还有引用、摹状貌等。5、小结: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准确。三、用说明文基本知识要点,印证本文知识,了解说明文特点。四、口头作文。1、要求:根据学习的有关说明文知识和自己实地观察滏阳河上的三座桥梁,以“——桥”为题进行口头作文。2、提示:⑴抓住桥的特征,用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⑵可介绍一座,也可都介绍。3、附三座桥特征:安济桥(老桥):卢沟桥工式、联拱石桥、有石狮子、有抗战纪念意义。新桥:赵州桥式、独拱混凝土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七个小拱。人民桥:梁式桥、近几年建成,有汉白玉雕栏。五、布置作业。附板书设计:(一)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久固美赵州桥卢沟桥独拱联拱拱上加拱石狮百态(二)打比方效果目的作比较语言说明事物准确性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8【实用教案】创意说明:这篇文章是说明文,学生可能有点畏难情绪,本设计通过学生扮演三种感兴趣的不同身份的人,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说明文文体特征的认识、对说明文学习方法的尝试。三种身份,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运用,由感性到理性,重点突破实物说明文抓住特征进行说明的特点。【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2、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设计理念】1、通过初读、研读、美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2、投影、多媒体课件映示桥梁彩图,附上文字介绍,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视听效果具佳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实现语文、美术、科技、品德诸学科的整合。【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2、学生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信息导入1、教师让学生拿出收集的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展示的桥名及其重要特点。2、教师用多媒体映示六幅桥梁图,2幅梁桥、2幅拱桥、2幅梁桥,适时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3、课件播放赵州桥、卢沟桥的景色。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4、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简介作者。5、启发设疑。(学生可能会问:⑴中国石拱桥有那些著名的桥梁?⑵中国石拱桥有那些特点?⑶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⑷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⑸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6、小结提炼本学习目标。⑴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⑵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⑶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节指名读课文(代替检查预习)。提出要求:⑴读者:读正确、读流利。⑵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⑶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石拱桥是的桥。中国石拱桥是的桥。赵州桥的桥。卢沟桥是的桥。南京长江大桥的桥。2、学生读课文,正音。3、指名汇报练习情况。教师可提炼板书:(可以用投影片映示)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成就惊人赵州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惊人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惊人云南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独拱石桥(说明:以上作为初读课文的任务,主要是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不要拘泥于答案的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自由的说,只要说得有理,不管课文中有没有定论,都要给以肯定和赞扬。教师的点拨和提炼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宜。)三、细读课文,讨论评析1、让学生根据板书,结合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句子,作简要分析。(可以分组读书、讨论:一组讨论石拱桥;二组讨论中国石拱桥;三组讨论赵州桥;四组讨论卢沟桥)2、各讨论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包括不能统一的问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说明:每个问题要让学生作自由地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价,等学生的意见都说出来了,再作整体提炼,并表扬个别学生。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学生思维、练说的时间,也让学生有分析比较的时间。这样,教师的总结提炼,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思维的提高。)3、讨论课始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着重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民族自豪感。)四、美读课文,摘抄背诵1、速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现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美美的读出来。(能简要说明理由──体会的更好。)2、选摘你认为精彩(可以是用的精当的说明方法的、可以是运用恰当修辞方法的)的语句,选择一两句背一背。(说明: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也可以自由选择,或美读,或摘背。教师只需适当点拨,不必统一答案,不必恣意拔高。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启迪学生的思维。)五、技巧拾贝,迁移运用1、本文是说明文,文章写得很美。你是否发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那些说明顺序和方法,以及其他的写作方法。2、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以上的说明文。要求:能用上二、三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说明:提炼说明顺序、方法以及其他写作方法在课内完成,写作可放在课外完成。)【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成就惊人增强民族自信心赵州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创造美好明天结构坚固成就惊人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惊人《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2)把握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重点。(3)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的语言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分析有关语句,掌握几种基本说明方法。(2)通过对文中几种说明顺序的分析,掌握说明文的基本说明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教学设想】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一)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二)填空。1、《中国石拱桥》是________说明文,作者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三)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导入新课出示“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图片,简介“七七事变”导入新课。三、精读第六自然段1、本段中第2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第6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__。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句中的“约”“几乎”突出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分别简要的进行分析。四、合作探究1、文中除了上述问题中提到的词语用的准确外,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参考课后练习二)2、文章为什么不只举赵州桥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还要举卢沟桥的例子加以说明?五、拓展延伸完成所给资料内容,牢固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文语言的特征,以及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特征的写法。六、小结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准确的语言,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并分析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介绍了我国桥梁的发展状况。我国这些不同形状不同质料的坚固桥梁,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了解中国石拱桥特点,分析赵州桥,并体会1-5自然段个别句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二课时:分析卢沟桥,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点,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自豪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预习任务:①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中的1、3小题及二题。②阅读课本110页中的《学习阅读说明文》以及120页的《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③完成顶尖课课练《中国石拱桥》课前预习一、1、导入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或者: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的一篇文章《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2、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创始人,著名的桥梁专家。二、文体介绍——说明文1含义:说明文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2、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介绍明确: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体会说明文准确语言。三、预习检测,疏通生字弧形hú拱桥gǒng洨河_iáo陡坡dǒu和谐_ié饮涧jiàn桥墩dūn郦道元lì张鷟zhuó匀称Yúnchèn惟妙惟肖_iào四、再读课文,把握特征释题:明确:中国/石拱桥问题:石拱桥有什么特点?齐读课文思考后,概括出来。明确:形式优美——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历史悠久——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石拱桥再写中国石拱桥是什么说明顺序呢?明确逻辑顺序中的从一般到特殊师:中国石拱桥自己有哪些特征呢?阅读课文第三段概括出来。明确:悠久的历史;几乎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课文举了哪几座桥?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五、文本解析——赵州桥1、问题:仔细阅读第4、5段,问题1:作者介绍赵州桥哪些内容?2:概述赵州桥的四个特征。明确:1、地理位置——洨河上年代——605年,已有1300年结构特征——四个特点(引资料)等等明确:赵州桥体现石拱桥三个特征的典型句子。形式优美——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引资料、打比方)结构坚固——1300,仍保持原来的雄姿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605年,距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六、体会说明语文的准确性(贯穿于第四、五环节当中)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能否去掉?)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带点字能否删去?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六、连一连“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七、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石拱桥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三个典型特征,所举的例子赵州桥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三个特征,那卢沟桥是否也体现了这三个特征呢,同学们回去用分析赵州桥的方法来分析卢沟桥,我们下节课来说说它是如何体现的。八、作业布置用分析赵州桥的方法分析卢沟桥附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总: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分: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结构坚固总:成就与发展历史悠久《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明确说明对象。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过程】一、导入明标:二、初读感知:1.日积月累,读准加点的字:洨()河匀称()张鷟()惟妙惟肖()桥墩()推崇()2.通读全文,试着概括出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三、品读感悟:1.请试着以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2.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介绍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试着就这种思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四、拓展延伸文章分别介绍了赵州桥、卢沟桥,说明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五、达标测评1.石拱桥总的特征,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2.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结合文章内容,试着画出赵州桥或卢沟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2.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品读感悟1.找出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结合课文了解其用法。2.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能否去掉?)(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当时、可算是”能否删去?)3.结合第一课时,试着归纳阅读说明文应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三、拓展延伸请阅读课后习题第三题的材料,《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什么?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四、达标测评1.试从文中找出使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句子,并分析作用。(各找一句分析)2.指出下列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3)“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4)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唐朝张鷟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2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点一名学生读,校正,学生带读)1、解决生字词问题弧形(hú)长虹饮涧(jiàn)匀称(chèn)桥墩(dūn)惟妙惟肖(_iào)河堤(dī)洨河(_iáo)2、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推崇:十分推重。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巧妙绝伦:方法或技巧灵巧高明,独一无二。二、明确教学目标:(全班齐读)1.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三、导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板书课题:中国石拱桥四、观看图片(请欣赏)自己动手用简笔画来画一画赵州桥或卢沟桥的样子。五、读课文、再欣赏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赵州桥或卢沟桥。(可以适当引用课文的原句,采用什么说明方法)要求:(1)远看赵州桥或卢沟桥是什么样子?(2)近看赵州桥或卢沟桥是什么样子?(3)站在赵州桥或卢沟桥上你会想些什么?六、小组合作讨论:中国石拱桥有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迄今保存完整的大量石桥,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七、版书设计:一般___特殊 ̄逻辑顺序八、扩展延伸:仿照例子,请你来搭一座桥。例:知识是通向成功的桥。宽容是通向友谊的桥。理想是通向伟大的桥。语言是从陌生走向熟悉的桥。文明是从远古走向现代的桥。坚持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九、谈收获:本节课,我们不但学到了说明文的知识,而且还了解了我国石拱桥辉煌成就,我们相信,有包括同学们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努力,必将开创我国桥梁事业的光辉未来。十、布置作业。选择一座自己熟悉的桥(或其他建筑物也可),仿照课文的写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一篇200字以内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3教学目标:一、自行预习解决课文生字难词,自读单元导言,了解作者相关情况;二、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的特点;三、感觉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教学过程:一、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的第七单元的单元标题是什么吗?——《记叙中的说明》。说明是一种表达方式,谁还能说出其他几种表达方式?……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或阐明某种事理,如果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写成的文章就是说明文。现在我要求同学们把我当成一个事物介绍给你的家人,哪位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说说看?……如果我这样说同学们听一听是否可以:……========板书: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二、很显然地要把“中国石拱桥”介绍清楚,就必须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简介作者。请班级朗读最好的'两位同学朗读课文。并加以评点。同学们平时是如何解决生字语的?——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抓住特点来说明的?分三组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前三节各用四个字概括出中国石拱桥的一个特点。形式优美打比方结构坚固——如何体现的?“雄跨”历史悠久“大约”“几乎”——用词准确文章到此结束可以吗?——不可以。这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就如我们开始上课时我的描述与同学们的描述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点,每座石拱桥也有每座石拱桥的特点。作者还列举了我国著名的两座石拱桥加以说明。四、我们先看一看赵州桥,阅读四五两节,找出写赵州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语句。…………赵州桥还有自身的特点:1、看图说说大拱和小拱的关系。哪个字非常重要?“各”。————用词准确2、写了赵州桥的几个特点?能不能把第四个特点移前作第一点?为什么?3、拱桥最大的特点的“拱”,没了“拱”就不成其为拱桥了。可见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4、文章说了赵赵州桥的特点,先写大拱,第二点写小拱…………你们看这四点写得有条不紊,从这里,我们懂得说明事物还要怎样?——注意顺序。小结:从这一段的阅读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说明事物一要抓住特点,二要注意顺序,三要用词准确。五、下面我们请我们班里画画画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根据赵州桥的四个特点把赵州桥画出来。……其他学生同时进行。下面我们一起当解说员把赵州桥介绍一下…………六、作业:1、练习二——今日完成;2、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著名的大桥有哪些。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⑴说明事物的特征。⑵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课时安排:两课时。4、教学方法:⑴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⑵比较阅读法。⑶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教学及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查字典词典。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屏幕显示:生字3、给课文前添加修饰语: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⑵“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⑶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⑷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